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钦国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恩 兰聪颖 洪钦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92-596,共5页
收集洪钦国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门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洪钦国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洪钦国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处方182首,涉及中药168味,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中药... 收集洪钦国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门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洪钦国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洪钦国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处方182首,涉及中药168味,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中药有丹参、黄芪、山药等22味,可归为益气健脾、滋肾养阴、祛风解表、清热利湿及活血化瘀5类药。证型分布依次为气虚风水占33.5%,阴虚湿热占30.7%,瘀水互结占19.2%,阳虚水泛占16.4%。药物组合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高频药物组合多为益气健脾药与滋肾养阴、解表祛风、活血化瘀中药的组合(可归为玉屏风散合二至丸加解表、清热中药),聚类分析后得到4首候选新处方。结果以数据阐释了洪钦国教授临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思路:治疗原则为"扶正、御邪、清热、活血",治法以益气养阴为主,佐以活血、解表、清热,药物组合多选择益气、养阴、活血、解表、清热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益气养阴 活血 清热 解表 玉屏风散 二至丸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洪钦国
原文传递
基于医案数据挖掘的荨麻疹用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初依侬 詹秀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943-946,共4页
【目的】分析荨麻疹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所收录的麻疹医案中提取处方,并做归一化处理;采用Excel 2013和Matlab R2016a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筛选标准的400例医案中,共使用中药... 【目的】分析荨麻疹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所收录的麻疹医案中提取处方,并做归一化处理;采用Excel 2013和Matlab R2016a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筛选标准的400例医案中,共使用中药295味,总频次为4 363次。26味高频中药中,有7味解表药、7味清热药及6味补虚药;聚类分析结果分为5类。【结论】中药治疗荨麻疹常用解表药、清热药和补虚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用药规律 解表药 清热药 补虚药 频次分析 聚类分析 《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
原文传递
眭道顺从“少阳为枢”论治胆碱能性荨麻疹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泽琳 崔钰桐 +2 位作者 陈楚敏 谢佳芯 眭道顺(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467-2471,共5页
“少阳为枢”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少阳位于半表半里间,外达肌表,内联脏腑,能够发挥畅气机、调水道、游相火的功能;少阳枢机失调可致气机紊乱、水液代谢失常、相火郁结妄动等。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一种由于胆碱能神经传导障碍而... “少阳为枢”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少阳位于半表半里间,外达肌表,内联脏腑,能够发挥畅气机、调水道、游相火的功能;少阳枢机失调可致气机紊乱、水液代谢失常、相火郁结妄动等。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一种由于胆碱能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的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其病程长,难以治愈。眭道顺教授根据该病的临床特征,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其核心病机。情志不畅而致枢机不畅,导致气津疏泄失常、相火妄动内扰,致使营卫不和无力抗邪,风邪外袭隐于皮肤腠理而发为胆碱能性荨麻疹。治疗时可采用柴胡桂枝汤为基本方以和解少阳、透邪解表,临证运用可根据少阳枢机不利所致的气滞、湿停、郁热等不同病证而酌加相应药物。基于“少阳为枢”防治胆碱能性荨麻疹,可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为枢 胆碱能性荨麻疹 少阳枢机不利 柴胡桂枝汤 和解少阳 透邪解表 眭道顺
原文传递
赖新生“通元针法”在贝尔面瘫分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加妹 郭彤 庄子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960-964,共5页
赖新生教授在治疗贝尔面瘫实践中实行分期论治,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发病时期,辨证施治,将"通元针法"独到地运用于疾病的各个时期,且重视针刺手法的应用。早期治疗以通督解表为治疗核心,辅以培元,面部穴位采用透皮浅刺,手法轻巧... 赖新生教授在治疗贝尔面瘫实践中实行分期论治,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发病时期,辨证施治,将"通元针法"独到地运用于疾病的各个时期,且重视针刺手法的应用。早期治疗以通督解表为治疗核心,辅以培元,面部穴位采用透皮浅刺,手法轻巧,不捻转。恢复期治疗重点在激发脏腑元气,推崇选取五脏背俞穴通督养神以安脏腑,合腹部募穴、任脉穴引气归元以固本原,此期针刺至分肉,施以补法。晚期注重通元调神以畅情志,针刺手法多采用透刺、齐刺手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通元针法 通督解表 透皮浅刺 分期治疗 赖新生
原文传递
Mixture prepared with Chinese medicines in terms of releasing exterior cold and clearing interior heat: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seasonal influenz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3
5
作者 Wu Zhisong Li Guodong +7 位作者 Wei Wan Liu Zhaoheng Wang Wei Ma Ruihong Liu Wenhong Ma Jiaju Wang Yuguang Jiao Y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746-753,共8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in 105 patients with seasonal Influenza in Beijing, the mixture prepared with Chinese medicines follows the treatment regimen of releasing exterior cold andclearing interio...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in 105 patients with seasonal Influenza in Beijing, the mixture prepared with Chinese medicines follows the treatment regimen of releasing exterior cold andclearing interior heat.METHODS: Total 330 patients with seasonal influenza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and averagely divided into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Oseltamivir Phosphate Capsules and the Scattering Wind and Resolving Toxins Capsules. The main efficacy indicators were the antifebrile onset time and recovery time of body temperatu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mixture was scientifically evaluated. Comparisons of several variables were analyzed.RESULTS: Median antifebrile onset time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P < 0.05) and th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group(P < 0.05). The median antifebrile recovery time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group(P <0.05). The groups evaluated by TCM symptom pattern effect, both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group(P <0.05). The disappearance rate of main symptoms and some minor symptom patterns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2 groups.CONCLUSION: The mixture of releasing exterior cold and clearing interior heat could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fever time with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easing exterior COLD and CLEARING INTERIOR heat Influenza efficacy MIXTURE prepared with Chinese medicines
原文传递
基于肾上腺素受体相关肺主宣发的藏象理论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现代生物学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白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69-1077,共9页
藏象理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如何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理和病理学相结合,用现代科学诠释中医药理论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宣肺解表"药物中存在着与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相关的药效物质;而肺主... 藏象理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如何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理和病理学相结合,用现代科学诠释中医药理论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宣肺解表"药物中存在着与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相关的药效物质;而肺主宣发"宣散浊气、转输精微、宣发卫气、助心行血"的内涵又与肾上腺素受体调控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吻合。围绕"肺主宣发"与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论述,通过对"宣肺解表"在现代生物学理论上的演绎,旨在揭示其生理病理的分子机制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具体关联,希望能更有效地发挥中医藏象理论对现代药物研发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深入研究肺主宣发的理论,对于应用中医治肺理论指导由于环境、气候、生活方式等改变而导致的各种疑难疾患的防治以及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解表 肾上腺素受体 药效物质基础 分子作用机制 中医药
原文传递
浅析前胡之推陈致新功用
7
作者 王珏 王星栋 薛佳怡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等均记载其有推陈致新功效,可祛除在表之水饮,解在表之邪气,从而达到“推陈”之功,且其味甘可健中焦,补益胃气,故在祛除病理产物的同时还具有补益之功。柴胡、前胡均能疗伤寒寒...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等均记载其有推陈致新功效,可祛除在表之水饮,解在表之邪气,从而达到“推陈”之功,且其味甘可健中焦,补益胃气,故在祛除病理产物的同时还具有补益之功。柴胡、前胡均能疗伤寒寒热,发表散风,推陈致新,清里散结,而前胡更偏于除里之痰饮水气,散表之风邪,其与半夏相配能制痰饮痞结,降逆化浊;与黄芩相配可泻厥阴伏火;与桂枝相配能散表之风邪;与生姜相配意在温胃化饮。前胡之推陈致新功用既体现在气机层面,可理气、散气,对不同程度的气机瘀滞、气机凝结等均有效;又表现在活血通脉方面,在理气的基础上,通行血脉,活血化瘀。散气、活血均是“推陈”的体现,“陈”包括机体的病理产物如痰浊、水饮、瘀血、滞气、燥矢等,推出体内陈旧之代谢废物,促使新生之物产生,从而使机体达到气血通畅、五脏安和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推陈致新 健中焦 化痰滞 和少阳 降火热 解表邪 祛水饮 散气结 祛瘀血
下载PDF
温阳活血解表法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刍议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刚 荆宁 荆夏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381-383,共3页
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和临证经验的总结,确立"温阳强肾、活血化瘀、解表消斑"的治疗原则,并对温阳活血解表法在治疗银屑病中的应用加以阐述,说明在温阳活血解表为原则的基础上辨证施治银屑病,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优势,其... 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和临证经验的总结,确立"温阳强肾、活血化瘀、解表消斑"的治疗原则,并对温阳活血解表法在治疗银屑病中的应用加以阐述,说明在温阳活血解表为原则的基础上辨证施治银屑病,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优势,其用药方法为目前银屑病的治疗扩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强肾 活血化瘀 解表消斑 银屑病/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喻清和治疗岭南地区小儿外感发热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汉平 王鹏 +3 位作者 徐子君 雷钰清 张尹玲 喻清和(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470-474,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喻清和主任医师治疗岭南地区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喻清和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病例的门诊处方,采用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处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组方规律分析及药物...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喻清和主任医师治疗岭南地区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喻清和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病例的门诊处方,采用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处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组方规律分析及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喻清和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门诊处方503首,涉及中药110味,其中使用频次>100次的中药有23味,使用频次居前8位的中药分别为甘草、北杏仁、辛夷、板蓝根、布渣叶、荆芥穗、青蒿、蝉蜕。纳入中药的功效分类主要涉及6大类,其中应用最多的3类药物分别为清热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蝉蜕-青蒿、蝉蜕-板蓝根、青蒿-板蓝根、荆芥穗-辛夷等。【结论】喻清和根据岭南地区小儿发热以外感风邪为主,随四时季节变化而兼挟寒、热、暑、湿、燥等邪气,且入里化热居多的致病特点,用药立足小儿肺和脾胃,以表里并治、清热时顾护阴液为治则,多选用清热及疏风解表药。同时基于岭南地区的地域与气候特点,选用化湿、渗湿之品,善用岭南地区特色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发热 岭南地区 清热 疏风解表 化湿 渗湿 数据挖掘 喻清和
原文传递
湿痹证治源流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明 吕翠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28-332,共5页
通过对历代主要文献的梳理及纵向比较,发现湿痹古代病名规范性较差,病因由外湿向内湿转变,病机由实证向虚证转变,治疗由辛温解表为主向健脾除湿为主转变。促进其转变的原因与中医概念多相性、中医病因理论的隐喻性以及中医理论模型的转... 通过对历代主要文献的梳理及纵向比较,发现湿痹古代病名规范性较差,病因由外湿向内湿转变,病机由实证向虚证转变,治疗由辛温解表为主向健脾除湿为主转变。促进其转变的原因与中医概念多相性、中医病因理论的隐喻性以及中医理论模型的转变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痹 辛温解表 健脾除湿 多相性 隐喻性 天人相应 中医理论模型
下载PDF
温病初期不是表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相如 《河南中医》 2010年第7期625-627,共3页
表证的特征性表现是"恶寒",判断是不是表证的关键是"恶寒"的有无。《伤寒论》中温病的提纲是"不恶寒"。温病的病因病机与表证不同。《温热论》中的"卫"不是表证,温病初起的治法不是解表。常见... 表证的特征性表现是"恶寒",判断是不是表证的关键是"恶寒"的有无。《伤寒论》中温病的提纲是"不恶寒"。温病的病因病机与表证不同。《温热论》中的"卫"不是表证,温病初起的治法不是解表。常见温病的初期没有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表证 恶寒 《伤寒论》 《温热论》 解表法 张仲景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9
12
作者 黄鑫磊 贾雪雯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15-220,共6页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原本用于治疗邪热内陷之协热下利。通过梳理近10年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远超出原方之治。在现代临床应用中,葛根芩连汤在适用病种、剂型、给药途径方面有广泛、多样的应用,惟须...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原本用于治疗邪热内陷之协热下利。通过梳理近10年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远超出原方之治。在现代临床应用中,葛根芩连汤在适用病种、剂型、给药途径方面有广泛、多样的应用,惟须辨证精当,随证配伍,在多类疾病中可获良效。胃肠为市,具有无物不受的特性,故脾胃易伤,营卫失调,气机失和,湿瘀内生,变生火热,为病广泛。而葛根芩连汤具有表里两解、清热化湿、泻火解毒、凉血活血、发散郁火之功,适用于湿热、痰热、瘀热、郁热、火热证,故对消化道、上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相关病证疗效显著,亦见于妇科、儿科、皮肤病等证治。葛根芩连汤药简力宏,作用广泛,且安全有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辨治特色,可为多种慢性病防治提供借鉴与支持。参考文献55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邪热内陷 协热下利 《伤寒论》 异病同治 慢性病 表里两解
下载PDF
基于表里双解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理论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晓凤 王晓妍 曹志群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4期339-342,共4页
以表里双解理论分析葛根芩连汤辨证治疗湿热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温邪致病特点的阐述,分析轮状病毒的中医"邪气"性质,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轮状病毒的致病特点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探讨表里... 以表里双解理论分析葛根芩连汤辨证治疗湿热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温邪致病特点的阐述,分析轮状病毒的中医"邪气"性质,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轮状病毒的致病特点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探讨表里双解法辨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合理性。分析认为,轮状病毒性肠炎以秋冬季节多发,以婴幼儿为主要传染对象,辨证以湿热泻居多;本病为表里同病,治疗以表里双解为基本原则;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为表里双解剂的代表,是治疗湿热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葛根芩连汤 表里双解 解表清里 湿热泻 小儿疾病
下载PDF
吴鞠通《温病条辨》运用透邪法特点浅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磊 石云 《河南中医》 2010年第3期239-240,共2页
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了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运用透邪法的特点:①透邪非只解表;②透邪尤重宣肺;③透邪善用轻剂;④透邪亦喜汗解;⑤透邪不避辛温;⑥透邪处处存阴。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吴鞠通 透邪法 辛凉透表 透表清暑 润燥透表 芳香透邪 化湿透热 透热转气 透泄斑疹 开透心包 补气透邪 滋阴透邪 扶阳透邪 宣肺透邪
下载PDF
从《新方八阵·散阵》浅窥张景岳表证论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席崇程 张杰 +1 位作者 高先阔 王彤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38-41,共4页
将《新方八阵·散阵》所列方剂分为散风寒、散风热、扶正气3类,分析其用药特点,并结合张景岳的学术观点,从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3个方面探讨张景岳解表散邪的辨治思想,望能指导临床治疗外感疾病与内伤杂病兼表证。
关键词 散阵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
原文传递
论《内外伤辨惑论》辨虚实本质及内外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震萍 牟重临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955-958,共4页
[目的]探讨金元医家李东垣的奠基之作《内外伤辨惑论》的辨惑本质以及内伤与外感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内外伤辨惑论》立论背景的研究,分析该论中主要的十三辨,进而思考辨惑的本质;同时联系李氏代表著作《脾胃论》中对解表药(风药... [目的]探讨金元医家李东垣的奠基之作《内外伤辨惑论》的辨惑本质以及内伤与外感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内外伤辨惑论》立论背景的研究,分析该论中主要的十三辨,进而思考辨惑的本质;同时联系李氏代表著作《脾胃论》中对解表药(风药)升发阳气作用机理的阐发,并与张仲景《伤寒论》等学术思想相比较,讨论外感风寒与内伤脾胃的对立与转化关系。[结果]发现《内外伤辨惑论》的辨惑实质并非在于病位之表里,而在于病证之虚实;从风药的作用机理以及表证、风药与脾胃的关系等分析,提出了内伤与外感病存在相关性。[结论]对《内外伤辨惑论》辨虚实本质的揭示及对解表药作用本质、内伤和外感相关性的认识,可以为临床辨证用药打开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虚实辨证 解表药
下载PDF
王济华治疗风湿病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芳 傅文 +1 位作者 冯福海 王济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血之盛衰,遵循轻微解表发汗,兼顾温经止痛,重视健脾化湿、热痹当清、调补气血、虫类药化瘀剔络、滋补肝肾等治痹要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王济华教授强调,对于沉寒痼冷痹阻络脉,一般温药不能奏效,必用附子、乌头之品,用药时需要注重辨证准确、炮制方法得当、用量适度,且需在正确配伍的前提下间断运用,密切观察,以防蓄积中毒,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解表发汗 温经止痛 健脾化湿 热痹当清 调补气血 化瘀剔络 滋补肝肾 王济华
下载PDF
温阳解表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机理及临床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菁 刘宝利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可归属于中医学“水肿”“尿浊”范畴。中医学认为,主管水液代谢的脾肾二脏与水肿关系密切,其阳气虚为功能失调的根本原因。温阳解表法是建立在对水肿病病性及病位辨识基础上的...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可归属于中医学“水肿”“尿浊”范畴。中医学认为,主管水液代谢的脾肾二脏与水肿关系密切,其阳气虚为功能失调的根本原因。温阳解表法是建立在对水肿病病性及病位辨识基础上的治法。本团队应用温阳解表法治疗IMN多以麻黄附子汤合肾着汤为主方,其中,麻黄伍附子为核心药对。温阳解表法治疗IMN的机制之一可能是调节Treg细胞功能,上调IL-35表达,从而抑制体内过度活跃的自身免疫反应,维持免疫耐受以达到缓解的目的。结合临床验案对温阳解表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 药对 温阳解表 特发性膜性肾病
原文传递
从外风引动内风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辨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招家升 宁为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911-2916,共6页
大面积脑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可归属中医学“中风”范畴。该文基于外风引动内风理论,从“内风盛-引外风-二风煽”的发展规律阐述LHI的辨治。脏腑内虚,气血失调,内风旺盛,招致外风,引动内风,中脏入腑,肝阳暴亢,致风... 大面积脑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可归属中医学“中风”范畴。该文基于外风引动内风理论,从“内风盛-引外风-二风煽”的发展规律阐述LHI的辨治。脏腑内虚,气血失调,内风旺盛,招致外风,引动内风,中脏入腑,肝阳暴亢,致风火相煽,痰瘀胶着,蒙蔽脑窍,脑络闭塞,终致LHI的发生。认为“内风盛”为LHI发病的根本,“二风煽”为其核心病机,“引外风”为“二风煽”的启动点;治疗上应以“祛风逐邪,泄浊去闭,表里双解”为法,拟定通圣方(主要由防风、大黄、厚朴、栀子、赤芍、虎杖、天竺黄、人工牛黄等组成)治疗LHI,临床疗效较显著。基于外风引动内风论治LHI,采用表里内外同治之法,可及时阻断内外风相煽的过程,为临床中医药治疗LHI提供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中风 外风引动内风 祛风逐邪 泄浊去闭 表里双解 通圣方
原文传递
杨仓良从毒论治外感热病经验介绍
20
作者 贾青龙 杨涛硕 +1 位作者 杨佳睿 杨仓良(指导)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3期218-222,共5页
外感热病是由外邪侵入人体,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杨仓良教授根据毒邪学说及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认为毒邪是外感热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主张分期论治。杨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初期由风毒、寒毒、湿毒、热毒侵犯所致,... 外感热病是由外邪侵入人体,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杨仓良教授根据毒邪学说及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认为毒邪是外感热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主张分期论治。杨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初期由风毒、寒毒、湿毒、热毒侵犯所致,投祛风攻毒汤、散寒攻毒汤、利湿攻毒汤、清热攻毒汤等以解表攻毒;中期痰瘀毒内生,阻滞经络气血,以损伤脏腑脉络为害,投化痰攻毒汤、逐瘀攻毒汤等加减以达化痰逐瘀攻毒之目的;后期毒邪乘虚入里,虚与毒互结,相互为患,致气虚毒恋、血虚毒恋、阴虚毒恋、阳虚毒恋等,采用补气攻毒汤、补血攻毒汤、滋阴攻毒汤、温阳攻毒汤等加减以收扶正攻毒之效。杨仓良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属凶险顽固难治之疾,临床应不拘泥于一法一方,提倡早期中西医结合治标,中期内外合用治本,后期针药并用断根,恢复期锻炼强身等法,以达杂合以治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从毒论治 分期论治 解表攻毒 化痰逐瘀 通络攻毒 扶正攻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