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库拉索芦荟多糖凝胶剂处方工艺研究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董莉 蒋金珩 +1 位作者 郭菲 石森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45-4350,共6页
目的优化复方库拉索芦荟多糖凝胶剂(CAVPG)的处方工艺,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空白凝胶剂的外观、涂展性、黏度、高温稳定性(55℃水浴放置5 h)、低温稳定性(-20℃放置24 h)为考察指标,初步筛选凝胶剂基质;以不同基质制备的CAVPG凝... 目的优化复方库拉索芦荟多糖凝胶剂(CAVPG)的处方工艺,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空白凝胶剂的外观、涂展性、黏度、高温稳定性(55℃水浴放置5 h)、低温稳定性(-20℃放置24 h)为考察指标,初步筛选凝胶剂基质;以不同基质制备的CAVPG凝胶剂中库拉索芦荟多糖(AVP)、纳米银、纳米锌的累积释放率为指标,确定CAVPG凝胶剂基质;以基质用量、甘油用量、搅拌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以AVP、纳米银、纳米锌的累积释放率为指标,采用转篮法测定CAVPG的累积释放率,并采用不同释放模型拟合体外释药曲线,评价CAVPG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优选的CAVPG的最佳处方工艺为AVP 2%,纳米银1%,纳米锌1%,Carbomer-980 0.5%,甘油5%,三乙醇胺适量,磷酸盐缓冲液(PBS,p H 6.86)补足至100 g,搅拌温度25℃;CAVPG中纳米银、纳米锌的释放曲线符合零级方程,AVP的释放曲线符合一级方程。结论 CAVPG处方组成合理,处方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库拉索芦荟多糖 凝胶剂 纳米银 纳米锌 缓释 体外释药特性 黏度 稳定性 累积释放率 正交试验 释放模型
原文传递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定量监测2,3,5-三碘苯甲酸缓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来俊 徐海燕 +2 位作者 赵帆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研究显影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在显影纤维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降解液中的缓释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IBA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共混降解液(V_(PBS)∶V_(乙醇)分别为1∶3、1∶1和3∶1)中的紫外-可... 为研究显影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在显影纤维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降解液中的缓释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IBA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共混降解液(V_(PBS)∶V_(乙醇)分别为1∶3、1∶1和3∶1)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测定降解液的吸光度值及计算PPDO纤维在降解过程中显影剂TIBA的释放量,借助药物缓释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并分析相应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共混溶液中,均能得到回归关系明显的线性方程,考虑到乙醇用量,选择PBS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的溶液作为标准液,并且溶液在37℃的环境中静置8 d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TIBA的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的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显影纤维 纤维降解 2 3 5-三碘苯甲酸 释放模型
下载PDF
长效注射给药系统的体外释药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溪 杨志强 王杏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1-549,共9页
近几年,长效注射给药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缓控释非胃肠道给药系统,因具有传统给药系统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其在临床、科研领域都引起了颇多关注。在长效注射剂研发过程中,建立适当的体外释药方法是保证其质量、特性以及各批次间稳定性的关... 近几年,长效注射给药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缓控释非胃肠道给药系统,因具有传统给药系统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其在临床、科研领域都引起了颇多关注。在长效注射剂研发过程中,建立适当的体外释药方法是保证其质量、特性以及各批次间稳定性的关键步骤。本文对用于该系统的3种常见体外释药实验原理,3类典型释药新技术的体外常速释药及相关加速释药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注射剂 体外释药模型 常速释药 加速释药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CNG发动机运转参数对燃烧放热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红光 韩雪娇 姚宝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35,40,共6页
为了探讨压缩天然气(CNG)发动机运转参数对不同放热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并确定各模型的适用范围,根据点燃式CNG发动机的缸内压力、曲轴转角等测试结果,采用3种放热率模型(Gatowski et al模型,Apparent heat release模型和R-W(Rassweiler... 为了探讨压缩天然气(CNG)发动机运转参数对不同放热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并确定各模型的适用范围,根据点燃式CNG发动机的缸内压力、曲轴转角等测试结果,采用3种放热率模型(Gatowski et al模型,Apparent heat release模型和R-W(Rassweiler-Withrow)模型)分别计算了燃烧放热率、已燃质量分数等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发动机运转参数对不同放热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pparent heat release模型和R-W模型计算所得到的燃烧放热率、已燃质量分数差异很小,二者可通用;点火提前角和过量空气系数对3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影响很小;当节气门开度较小时,3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小;与其他两种模型相比,Gatowski etal模型的计算结果受发动机转速的影响更加明显;当节气门开度较小或者发动机转速高时,这3种模型可通用;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与其他两种模型相比,采用Gatowski et al模型更加理想和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G发动机 放热模型 运转参数放热率 已燃质量分数
下载PDF
欧美日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对比及启示(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蕾 汪贞 +4 位作者 古文 范德玲 周林军 刘济宁 石利利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4,共8页
本文在对比欧美日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异同、解析我国现有化学物质环境暴露评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欧美日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均包含层级化的环境排放估值原则、... 本文在对比欧美日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异同、解析我国现有化学物质环境暴露评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欧美日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均包含层级化的环境排放估值原则、涵盖多种排放源类型和排放模型,适用于不同层级的环境风险评估,具体技术细节根据各国或地区化学物质环境管理要求等实际情况做出不同设计。这一特点启示我们:完善我国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须首先确定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层级框架,明确各层级排放估值原则、排放场景构建计划和方法,建立化学物质排放场景相关导则或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推进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体系在国内的应用,并根据我国化学物质相关行业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 环境排放场景 源排放估值原则 排放源类型 源排放模型 源排放表征
下载PDF
柿叶总黄酮缓释微丸累积释药率的测定
6
作者 王兰 顾欣 +2 位作者 龚频 赵麟 虢红梅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柿叶总黄酮缓释微丸在人工胃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的累积释药率,并分别对其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缓释微丸在磷酸盐缓冲液中12h的累积释药率为83.22%,释药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在人工胃液中12h...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柿叶总黄酮缓释微丸在人工胃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的累积释药率,并分别对其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缓释微丸在磷酸盐缓冲液中12h的累积释药率为83.22%,释药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在人工胃液中12h的累积释药率为55.42%,释药模型为Higuchi方程.相较于人工胃液,柿叶总黄酮缓释微丸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总黄酮 缓释微丸 累积释药率 释药模型
下载PDF
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重金属释放量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玉飞 黄启飞 +2 位作者 张霞 杨昱 王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39-1544,共6页
通过模拟煅烧实验制取水泥熟料,并采用国标GB/T 17671-1999制取混凝土样品.选用EA NEN7371和EA NEN7375浸出方法,利用基于菲克扩散第二定律的一维扩散模型对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混凝土)中重金属长期累积释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 通过模拟煅烧实验制取水泥熟料,并采用国标GB/T 17671-1999制取混凝土样品.选用EA NEN7371和EA NEN7375浸出方法,利用基于菲克扩散第二定律的一维扩散模型对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混凝土)中重金属长期累积释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重金属的最大释放量低于总量;各种重金属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不同,且Cr>As>Ni>Cd;Cr、As、Ni和Cd 30a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4.43、0.46、1.50和0.02 mg/kg,释放率(累积释放量/最大释放量)分别为27.0%、18.0%、3.0%和0.2%;扩散系数是影响重金属累积释放量的重要因素,且两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Cr和As的扩散系数较大(分别为1.15E-15 m2/s和6.42E-16 m2/s),应重点控制其进入水泥窑处置过程的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产品 重金属 释放模型 累积释放量 水泥窑共处置
原文传递
物相鉴别及释药模型在固体分散体释药机制与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亮 周建平 吕慧侠 《药学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204-210,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固体分散体物相鉴别方法、释药模型和释药机制、稳定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成像法、高速差示扫描量热法等3种新型分析方法在物相鉴别中的应用。对固体分散体药物释放数学模型、载体控释模型和... 综述了近年来固体分散体物相鉴别方法、释药模型和释药机制、稳定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成像法、高速差示扫描量热法等3种新型分析方法在物相鉴别中的应用。对固体分散体药物释放数学模型、载体控释模型和药物控释模型、Lacoulonche热力学模型以及影响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分散体 释药机制 释药模型 稳定性
下载PDF
钩藤碱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考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游绍雪 李江 +1 位作者 李姗 黄文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优选钩藤碱海藻酸钠凝胶微球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钩藤碱海藻酸钠凝胶微球,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海藻酸钠与钩藤碱质量比、氯化钙摩尔浓度及交联时间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并拟合其体... 目的:优选钩藤碱海藻酸钠凝胶微球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钩藤碱海藻酸钠凝胶微球,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海藻酸钠与钩藤碱质量比、氯化钙摩尔浓度及交联时间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并拟合其体外释放曲线。结果:优选的处方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海藻酸钠-钩藤碱1∶1,氯化钙摩尔浓度0.18mol.L-1,制备的凝胶微球外观较好,载药量3.71%,包封率92.45%;在pH 6.8磷酸缓冲盐中2 h释放33.14%,6 h释放62.11%,12 h释放94.70%,体外释放符合零级释放模型F=6.114 7t+23.47。结论:制得的缓释凝胶微球在pH 6.8磷酸缓冲盐中具有良好的体外释放行为,优选的处方工艺简单、稳定、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碱 凝胶微球 释放模型 海藻酸钠 滴制法
原文传递
含不透气夹矸煤层瓦斯放散特征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洪宝 李金雨 +4 位作者 王涛 程辉 刘一洪 黄轶凡 任朝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6-834,873,共10页
为探究含不透气夹矸煤层瓦斯的放散特征与模型,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基于密封腔内加恒压的瓦斯试验装置"对大小和位置不同的不透气夹矸层对煤层瓦斯放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含不透气夹... 为探究含不透气夹矸煤层瓦斯的放散特征与模型,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基于密封腔内加恒压的瓦斯试验装置"对大小和位置不同的不透气夹矸层对煤层瓦斯放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含不透气夹矸层的瓦斯放散模型及数学表达.结果表明:不透气夹矸的存在对煤层瓦斯放散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会改变瓦斯放散的整体规律;不透气夹矸的大小和位置均对瓦斯的放散特征有影响.具体表现为:夹矸面积越大,夹矸位置越靠近放散面,对瓦斯放散的抑制作用越大;含不透气夹矸煤层的瓦斯放散过程符合"两腔"放散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数学表达式和放散速度强可以较好地描述"两腔"放散模型的放散特征.从"两腔"放散模型的放散机理来讲,夹矸面积越大,流动通道的面积越小,夹矸越靠近放散面,放散腔体积越小,补充腔体积越大,其对瓦斯放散抑制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气夹矸 夹矸大小 夹矸位置 放散模型 等效表征
原文传递
基于统计年鉴的深圳市建筑终端能耗发布模型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晓雯 刘雄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48,共4页
提出了深圳市民用建筑终端能耗计算数据来源与处理方式,建立了民用建筑终端能耗发布模型。依据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给出了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计算方法。结合深圳市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以及深圳市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与能源审计工作,... 提出了深圳市民用建筑终端能耗计算数据来源与处理方式,建立了民用建筑终端能耗发布模型。依据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给出了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计算方法。结合深圳市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以及深圳市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与能源审计工作,计算得出深圳市2014年民用建筑终端能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年鉴 民用建筑 终端能耗 发布模型 能耗计算
下载PDF
高端家电及汽车用钢表面质量自动分级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宏江 史晓强 《天津冶金》 CAS 2020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前各大钢铁企业普遍采用“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对带钢表面进行实时检测,而后人工对表面质量进行分级判定,尚未达成“表面缺陷检测系统”与“产品质量综合判定系统”的有效结合。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表面质量综合分级模型,通过将表... 目前各大钢铁企业普遍采用“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对带钢表面进行实时检测,而后人工对表面质量进行分级判定,尚未达成“表面缺陷检测系统”与“产品质量综合判定系统”的有效结合。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表面质量综合分级模型,通过将表检系统缺陷分类结果、钢卷分级规则及质量综合判定系统有机结合,实现表面质量自动分级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 分级模型 缺陷分类 分级判定
下载PDF
河流水污染应急监测演练标示物释放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涛 潘光 +1 位作者 王东安 李恒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98,共4页
为了在应急演练中使用真实污染标示物进行实战性监测,提高环境应急监测的水平,建立了河流水污染物释放模型。该模型规定了应急演练场景、污染标示物的选择原则、演练河流的选择原则、污染标示物释放方式及释放量等。以三氯化铁为释放标... 为了在应急演练中使用真实污染标示物进行实战性监测,提高环境应急监测的水平,建立了河流水污染物释放模型。该模型规定了应急演练场景、污染标示物的选择原则、演练河流的选择原则、污染标示物释放方式及释放量等。以三氯化铁为释放标示物,选择孝妇河和胜利河为演练河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释放量为2.18 m3/h时,孝妇河终监测点位范公桥Fe3+质量浓度为2.84 mg/L;三氯化铁释放量为1.44 m3/h时,胜利河四马桥Fe3+质量浓度为3.48mg/L,均能满足演练要求。两次试验相比,胜利河中三氯化铁沉降系数小,更适合作为演练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环境应急 污染标示物 三氯化铁 释放模型
下载PDF
混合工质贮罐外泄可燃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昭 彭继军 赖建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9-344,共6页
建立了含可燃组元混合制冷剂气相液相空间动态泄漏模型,分析了泄漏混合工质的可燃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别泄漏过程中燃烧爆炸危险性增减的方法,研究结果有助于分析和预测生产、储藏、运输过程中含可燃组分罐装混合工质的泄漏事故。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泄漏模型 可燃性分析 混合制冷剂 质量泄漏速度
下载PDF
丙酸睾酮埋植剂体内释放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张翀 张晓伟 +3 位作者 刘丹华 孟舒 王萍 甄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137,共4页
探讨丙酸睾酮(丙睾)埋植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释放过程,建立释放模型。将丙睾埋植剂分别包装成2支和4支组,随后将70只雄性Wistar大白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在两组大鼠背部皮下分别植入2支和4支丙睾埋植剂。在丙睾埋植剂植入大白鼠体内前0 ... 探讨丙酸睾酮(丙睾)埋植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释放过程,建立释放模型。将丙睾埋植剂分别包装成2支和4支组,随后将70只雄性Wistar大白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在两组大鼠背部皮下分别植入2支和4支丙睾埋植剂。在丙睾埋植剂植入大白鼠体内前0 d及植入后的1 d、3 d、7 d、14 d、30 d、60 d、90 d、180 d,采用断尾方式采集2支组大鼠血样1 mL,用睾酮放射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睾酮含量。在埋植后的14 d、30 d、60 d、90 d、180 d将动物体内的丙睾埋植剂取出,通过重量的差值计算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量。结果丙睾埋植剂在体内的累积释放量随着埋植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至180 d时,两组埋植剂内药物几乎全部释放出来。而体内血清中睾酮浓度变化趋势正好与体内释放量变化趋势相反,随着埋植天数的增加,睾酮浓度逐渐下降。经过释放模型验证,丙酸睾酮埋植剂体内释放遵循一级释放方程。埋植剂中的丙睾可以通过硅胶囊管壁渗透出来,被吸收入血后,可使血清中睾酮浓度维持几个月之久,可以认为本埋植剂是一种能长期缓慢释放丙睾药物的控释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睾酮 埋植剂 吸收 释放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被引量:48
16
作者 田义超 白晓永 +3 位作者 黄远林 张强 陶进 张亚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2-322,共11页
以赤水河流域2000、2010、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土壤类型、地质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固碳释氧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以及InVEST水源涵养模型定量评估了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同时采用生态补偿计量模... 以赤水河流域2000、2010、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土壤类型、地质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固碳释氧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以及InVEST水源涵养模型定量评估了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同时采用生态补偿计量模型计算了流域不同区域的生态补偿额度,确定了流域的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优先级别。结果表明:2000—2015年赤水河流域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土壤保持价值量以及水源涵养价值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倒“V”形结构。固碳释氧价值由2000年的4279.33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4520.16元/(hm^2·a),随后下降到2015年的4409.69元/(hm^2·a);土壤保持价值量由2000年的95.11元/(hm 2·a)上升到2010年的144.45元/(hm^2·a),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89.03元/(hm^2·a);水源涵养价值量由2000年的23938.13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35232.99元/(hm^2·a),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20167.41元/(hm^2·a)。喀斯特地区固碳释氧价值总量增加的速度是非喀斯特地区的4.35倍,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持价值量和水源涵养价值量的下降速度分别是非喀斯特地区的1.28倍和1.59倍。流域多年平均生态补偿价值为4626.29元/(hm^2·a),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为76.23亿元,流域下游补偿价值量最大,而上游地区补偿价值量较小。流域上游地区的喀斯特地区以及下游的原始森林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输出地区,应优先得到补偿,而经济发达的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应率先进行生态支付,属于典型的生态消费区。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基于价值当量的生态补偿模型相比,在栅格像元尺度上量化了流域不同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可为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补偿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RUSLE模型 固碳释氧模型 InVEST模型 生态补偿 赤水河流域
下载PDF
含铝炸药Miller能量释放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辛春亮 徐更光 +1 位作者 刘科种 秦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36-440,共5页
AUTODYN数值模拟结果揭示Jing Ping Lu提供的PBXW-115点火生长模型参数低估了后期铝粉的燃烧放热。讨论了人工粘性、网格密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的人工粘性系数和较粗的网格会严重抹平冲击波峰值压力,但对冲量影响较小。根据Bockster... AUTODYN数值模拟结果揭示Jing Ping Lu提供的PBXW-115点火生长模型参数低估了后期铝粉的燃烧放热。讨论了人工粘性、网格密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的人工粘性系数和较粗的网格会严重抹平冲击波峰值压力,但对冲量影响较小。根据Bocksterner水下爆炸实验测试峰值压力和冲量反推Miller能量释放模型参数,目标函数中冲量的加权系数取峰值压力加权系数的两倍,反推出的Miller能量释放模型参数更能反映含铝炸药的能量输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数值模拟 含铝炸药 能量输出结构 Miller能量释放模型
下载PDF
无膜释放模型考察直肠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体外释放情况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园 王晓辉 +2 位作者 张莉 陈莉 张岭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750-2752,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考察方法。方法:采用无膜释放模型,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备凝胶;分别采用《中国药典》桨法和常见的水浴振荡法,考察桨法转速(50、75、100r·min-1)、振荡器振荡频... 目的:研究直肠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考察方法。方法:采用无膜释放模型,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备凝胶;分别采用《中国药典》桨法和常见的水浴振荡法,考察桨法转速(50、75、100r·min-1)、振荡器振荡频率(50、100、150r·min-1)对凝胶中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并对释药数据采用不同的方程进行拟合。结果:桨法释药速率随桨速的增加而加快,但不同桨速间释药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振荡法释药速率也随振荡频率的增加而加快,但释药行为基本相似。各释药行为均符合零级方程,并以桨法75r·min-1和振荡法100r·min-1最符合。结论:本文建立的无膜释放模型可用于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的温敏型原位凝胶的释药研究,且桨法宜采用转速为75r·min-1,振荡法宜选用振荡频率为100r·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用温敏型原位凝胶 体外释药 无膜释放模型 泊洛沙姆407 桨法 振荡法
原文传递
氨基磺酸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志刚 刘高峰 +3 位作者 冯茜 霍锦华 张博建 钟明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2,124,共5页
以氨基磺酸(SA)为芯材、乙基纤维素(EC)为壁材,采用油相相分离法制备了EC/SA微胶囊。研究了EC黏度、芯壁质量比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微胶囊包封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所得微胶囊进行表征,并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 以氨基磺酸(SA)为芯材、乙基纤维素(EC)为壁材,采用油相相分离法制备了EC/SA微胶囊。研究了EC黏度、芯壁质量比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微胶囊包封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所得微胶囊进行表征,并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缓释性。最佳工艺条件为:EC黏度为180~220 m Pa·s、芯壁比为10∶3、搅拌速率为500 r/min。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氨基磺酸被成功包覆于乙基纤维素内。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在80℃时释放率为78. 13%;随着释放环境温度的升高,微胶囊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率均增加,缓释时间可达80 min,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可实现地层深部酸化;对微胶囊释放效果进行数学拟合,结果表明,释放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释放行为主要受囊芯从囊壁中延缓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微胶囊 乙基纤维素 氨基磺酸 油相相分离法 释放模型拟合
下载PDF
不同温压条件下声发射应变能释放特征——加速模型参数物理含义的初步讨论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海昆 吴琼 +2 位作者 董祥 苗青壮 宋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64-2073,共10页
利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花岗岩变形实验数据,研究声发射(AE)事件应变释放特征,探讨加速模型参数m值与温压环境的关系.常温条件下,声发射应变显示一定的加速释放特征,但m值随围压增加未显示出趋势性的变化,表明常温条件下m值与岩石强度... 利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花岗岩变形实验数据,研究声发射(AE)事件应变释放特征,探讨加速模型参数m值与温压环境的关系.常温条件下,声发射应变显示一定的加速释放特征,但m值随围压增加未显示出趋势性的变化,表明常温条件下m值与岩石强度关系不密切.围压固定时,m值随温度升高逐渐变大,声发射应变从加速释放逐渐过渡到匀速释放,这意味着不同温度条件下岩石变形过程中内部微破裂形式的差异,可能导致应变释放类型的较大差异(即m值的较大差异).在浅表地层的温压条件下,岩石破坏前显示一定的加速释放特征,m小于1;在渐进式破坏区段,应变释放呈逐渐减弱的减速释放态势,m明显大于1;在深部温压条件下,应变释放加速特征明显,m值明显较低.此外,完整岩样破裂前声发射应变加速释放特征显著,而宏观剪裂面的黏滑之前,声发射应变基本上匀速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加速释放模型 M值 岩石变形实验 声发射 温度 围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