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sting relative evolutionary rates and estimating divergence times among six genera of Rhizophoraceae using cpDNA and nrDNA sequences 被引量:3
1
作者 ZHONG Yang SHI Suhua +3 位作者 TANG Xianhua HUANG Yelin TAN Fengxiao ZHANG Xiao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The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of 10 species representing 6 genera of the family Rhizophoraceae have been constructed using the sequences of chloroplast genes ma/K and rbcL as well as the ITS regions of nuclear ribo... The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of 10 species representing 6 genera of the family Rhizophoraceae have been constructed using the sequences of chloroplast genes ma/K and rbcL as well as the ITS regions of nuclear ribosomal DMA. Relative-rate tests between lineages in these phylogenetic tree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relative-rate tests and related molecular evolutionary rate data, the divergence times between the lineages are estimated as follows: ( i) the first divergence time in these genera is 132.25 million years ago (mya); (ii) the average divergence time between two tribes, i.e. inland Legnotideae (except Carallia brachiata) and mangrove Rhizophoreae, is 64.13 mya; and (iii) the average divergence time between two inland species, C. garciniaefolia and C. pectinifolia, is 19.92 my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ZOPHORACEAE CPDNA NRDNA MATK RBCL ITS regions relative-rate test divergence time.
原文传递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0
2
作者 程滨 赵永军 +1 位作者 张文广 安树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8-1637,共10页
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研究能量和碳、氮、磷等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各种生态系统过程(如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参与者中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并分析这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 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研究能量和碳、氮、磷等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各种生态系统过程(如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参与者中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并分析这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C∶N∶P化学计量学研究已深入到生态学的各个层次(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区域等不同尺度。近年来,由于认识到化学计量学研究可以把生态实体的各个层次在元素水平上统一起来,因此生态化学计量学已成为许多生态系统的新兴研究工具。其中,C∶N∶P化学计量学是各种生态过程研究中的核心内容。论述了生态化学计量学在物种、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C∶N∶P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以期引起同行的重视并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相对生长率 生物地球化学 养分循环 食物网 种间关系
下载PDF
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氮营养的响应 被引量:121
3
作者 王满莲 冯玉龙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705,共9页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的形态、生物量分配、生长和光合特性对氮营养的可塑性反应,探讨其与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入侵植物对氮营养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可塑性。随供氮量的增加,...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的形态、生物量分配、生长和光合特性对氮营养的可塑性反应,探讨其与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入侵植物对氮营养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可塑性。随供氮量的增加,两种植物的根冠比、根生物量比降低,叶生物量比(LMR)、叶面积比和叶根比升高。低氮时,增加吸收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有利于养分吸收;高氮时,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同化器官,有利于碳积累。相比之下紫茎泽兰对氮素的适应性更强。2)两种入侵植物偏好较高的氮营养环境,土壤氮含量升高利于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入侵。在较大的氮范围内,其相对生长速率(RGR)、总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叶面积指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都随供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过量氮素对上述参数的抑制不显著。在本地种基本停止生长的干季,紫茎泽兰和飞机草仍维持较高的RGR,这与它们的入侵性密切相关。3)在决定RGR对氮营养的响应过程中,平均叶面积比和净同化速率同等重要。LMR对两种植物的RGR有重要的影响,是决定处理间和种间RGR差异的重要因素。随氮素的增加,紫茎泽兰的比叶面积(SLA)降低,飞机草的SLA升高,但在所有氮水平下,前者的SLA都高于后者,紫茎泽兰SLA的变化规律更利于植物适应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生物量分配 相对生长速率 光合特性 氮响应 入侵性 紫茎泽兰 飞机草 氮营养 响应
下载PDF
遮光处理对西葫芦幼苗形态特征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7
4
作者 秦舒浩 李玲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3-656,共4页
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西葫芦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透光率条件下,西葫芦幼苗具有较高的相对生长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单叶水分利用效率、饱和蒸汽压、表观量子效率和叶绿素含量,而胞间CO2浓度较... 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西葫芦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透光率条件下,西葫芦幼苗具有较高的相对生长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单叶水分利用效率、饱和蒸汽压、表观量子效率和叶绿素含量,而胞间CO2浓度较低;西葫芦幼苗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1 125μmol.m-2.s-1)、较低的光补偿点(15.2μmol.m-2.s-1).弱光下西葫芦幼苗较耐低浓度CO2,而强光下的幼苗较耐高浓度CO2.60%透光率下西葫芦幼苗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最低,而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幼苗 遮光 相对生长率 光合特性 蒸腾速率
下载PDF
提取地震热异常信息的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及震例分析 被引量:65
5
作者 郭晓 张元生 +2 位作者 钟美娇 沈文荣 魏从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88-2695,共8页
本文以静止卫星长波辐射资料为数据源,针对其资料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地震热异常信息提取的方法,即"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汶川地震以及有资料覆盖的中国大陆其余5次6.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震... 本文以静止卫星长波辐射资料为数据源,针对其资料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地震热异常信息提取的方法,即"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汶川地震以及有资料覆盖的中国大陆其余5次6.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率谱信息增强现象,特征周期与特征幅值表现为位于潮湿(低海拔)地区的地震特征周期较短,特征幅度峰值较小,而位于较干旱(高海拔)地区的地震特征周期较长,特征幅度峰值较大;这些特征值便于被识别;该信息提取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地震相关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长波辐射 功率谱估计 相对变化率
下载PDF
电导率在白杨杂种无性系耐旱性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彦琴 张丰雪 杨敏生 《河北林果研究》 199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以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离体叶片相对电导率及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电导率极值的动态变化,并对无性系的耐旱能力进行了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叶片离体后,相对电导率呈现S型变化;在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电导率... 以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离体叶片相对电导率及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电导率极值的动态变化,并对无性系的耐旱能力进行了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叶片离体后,相对电导率呈现S型变化;在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电导率极值均表现出提高趋势。用3种测定方法对无性系耐旱性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B432和B430耐旱能力较强,毛白杨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电导率 电导率极值 白杨 杂种无性系 耐旱性
下载PDF
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浒苔的生长 被引量:53
7
作者 李瑞香 吴晓文 +3 位作者 韦钦胜 王宗灵 李艳 孙萍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2008年6月青岛近海发生了大规模浒苔绿潮,现场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浒苔的生长速率研究。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海水不添加营养盐的对照组,浒苔平均每天的相对增长率3.85%;按每次添加10μmol/L和50μmol/L的2个加N组,浒苔平... 2008年6月青岛近海发生了大规模浒苔绿潮,现场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浒苔的生长速率研究。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海水不添加营养盐的对照组,浒苔平均每天的相对增长率3.85%;按每次添加10μmol/L和50μmol/L的2个加N组,浒苔平均相对增长率几乎相等,分别为6.31%/d和6.32%/d;按每次添加1μmol/L的加P组,浒苔平均相对增长率低于加N组的,为5.79%/d;按每次同时加20μmol/L浓度的N和1μmol/L浓度的P的实验组,浒苔平均相对增长率与单加N的实验组差别不明显。在加N、加P和加微量元素情况下,平均相对增长率最高,更换培养液的又比不更换培养液的实验组明显高,分别为7.75%/d和6.84%/d。各实验组浒苔最大相对生长率出现在第3天,除对照组外,平均可达27.57%/d。实验表明浒苔对N的需求很高,添加Fe,Mn等微量元素可明显促进浒苔的生长与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生物量 相对增长率
下载PDF
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变化及与其耐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47
8
作者 高灿红 胡晋 +1 位作者 郑昀晔 张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5-1050,共6页
研究了黄C(耐寒型)和Mo17(低温敏感型)两种耐寒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幼苗在低温逆境(5℃,3d)下,根、中胚轴和胚芽鞘3个部位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变化及与其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期间,黄C的中胚轴... 研究了黄C(耐寒型)和Mo17(低温敏感型)两种耐寒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幼苗在低温逆境(5℃,3d)下,根、中胚轴和胚芽鞘3个部位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变化及与其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期间,黄C的中胚轴、胚芽鞘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Mo17;黄C的根、中胚轴、胚芽鞘3个部位的CAT、POD活性和Pro含量变化率(其中,中胚轴分别为39·02%、-31·35%和86·86%)均高于Mo17(中胚轴变化率分别为1·86%、-48·67%和12·01%);黄C3个部位的质膜透性(中胚轴为22·05%)均低于Mo17(中胚轴为29·1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黄C低温期间积累的干物质主要与Pro含量有关,而Mo17主要与POD活性有关,玉米幼苗中胚轴对低温反应最敏感,中胚轴Pro含量变化率与玉米耐寒性关系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生长率 过氧化物酶 脯氨酸 耐寒性 玉米自交系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渍水对冬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3
9
作者 李玲 张春雷 +1 位作者 张树杰 李光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以中双9号油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苗期不同渍水时间对冬油菜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光合色素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一直下降。其它生长及生理指标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相对生长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根系丙二... 以中双9号油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苗期不同渍水时间对冬油菜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光合色素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一直下降。其它生长及生理指标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相对生长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渍水第13d时达到最高,而叶片MDA含量则在渍水胁迫24d时达到最大值。说明渍水胁迫对冬油菜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产生显著影响。短期渍水胁迫下,油菜幼苗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代谢活动,维持一定的生长量;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植株生理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油菜幼苗生长受抑制,相对生长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 冬油菜 相对生长率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弱光条件下黄瓜的生长解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郭凤鸣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了阐明弱光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育苗期进行3周遮光处理(自然光的53%),探讨弱光对RGR、NAR等的影响,其结果:(1)弱光促使茎部伸长,地上、地下部重显著减少,但叶片数差别不大,不同黄瓜品种对弱光的反应也不同;(2)处理期间遮光区的RG... 为了阐明弱光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育苗期进行3周遮光处理(自然光的53%),探讨弱光对RGR、NAR等的影响,其结果:(1)弱光促使茎部伸长,地上、地下部重显著减少,但叶片数差别不大,不同黄瓜品种对弱光的反应也不同;(2)处理期间遮光区的RGR低,处理结束后,随长势的恢复而提高;(3)弱先条件下的NAR显著下降,处理结束后,遮光区与对照区的差缩小了,品种间的NRA仍有差别;(4)弱光区的LAR比对照区高,出现了弱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弱光 生长 解析
下载PDF
苗期低温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国民 王连敏 +3 位作者 王立志 宋立泉 张玉华 徐丽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玉米品种吉单159 在三叶期经6 ℃、10 ℃低温处理3 天、6 天,叶绿素含量减少,心叶相对生长速率及株高相对减少,百粒重下降,植株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延迟型冷害症状。
关键词 玉米 低温 叶绿素 心叶相对 生长速率
下载PDF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 被引量:48
12
作者 安晓宁 辛岭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01-1815,共15页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对于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问题,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现代...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对于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问题,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5个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对中国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制约因素。研究表明:①2004—2017年,全国以及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发展水平与提升速度差异明显。②各个子系统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贡献率及带动作用差异显著,导致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非均衡;③2004—2017年总体来看,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可以看出,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来看: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导致各区域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文章最后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时空特征 区域非均衡性 变异系数 系统协调度指数 相对发展率
原文传递
基于ESI的学术影响力指标测度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45
13
作者 陈仕吉 史丽文 左文革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2,123,共7页
引文分析已成为学术影响力评价的一种重要文献计量工具和方法。国内外在引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其中荷兰莱顿大学CWTS(Cent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y Studies)提出的Crown Indicator和L.Bornman等提倡的百... 引文分析已成为学术影响力评价的一种重要文献计量工具和方法。国内外在引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其中荷兰莱顿大学CWTS(Cent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y Studies)提出的Crown Indicator和L.Bornman等提倡的百分位数是两种广泛应用的计量指标。在学术影响力评价实践中,由于指标计算所需的引文数据难以获取,指标的计算往往存在困难。以ESI数据库为基础,结合Web of Science构建一套简易的学术影响力指标计算框架和方法,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以期为机构或其他各种研究实体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 学术影响力 相对引用指标 MNCS 百分位数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全人群生存率的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44
14
作者 高姗 杨万水 +2 位作者 张薇 高静 项永兵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了解全球原发性肝癌的全人群生存率现况及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数据库等,收集了1980年1月—2010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全人群为基础的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资料,以观察生... 目的:了解全球原发性肝癌的全人群生存率现况及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数据库等,收集了1980年1月—2010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全人群为基础的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资料,以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为统计指标,描述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现况,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并进行国际间比较。结果: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逐步提高。中国台湾、天津、上海和北京等地区的肝癌生存率高于江苏启东、福建长乐及辽宁省的生存率水平。国外资料分析显示,南欧和美国的肝癌生存率较高,而北欧、东欧及非洲的生存率较低。总体上各个国家或地区女性的肝癌生存率高于男性。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全球原发性肝癌生存率水平依然很低,仍需加强其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存活率分析 国际性 全人群分析 观察生存率 相对生存率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相对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邵常霞 项永兵 +7 位作者 刘振伟 高静 孙璐 方茹蓉 阮志贤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1-324,327,共5页
目的:分析1988~1995年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观察其趋势。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肿瘤登记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H akulinen氏法计算相对生存率,并比较前后两个时期(4年)结果。结果:上海市区1988~199... 目的:分析1988~1995年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观察其趋势。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肿瘤登记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H akulinen氏法计算相对生存率,并比较前后两个时期(4年)结果。结果:上海市区1988~1995年男性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57.4%、49.9%、36.5%,女性膀胱癌、肾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47.6%、53.5%;其中男性膀胱癌的生存率高于女性,但肾癌相反。不同时间段分析结果显示:1988~1991年男性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从53.7%、41.6%、38.0%上升至1992~1995年的57.2%、50.6%、39.1%;女性膀胱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1.8%上升至44.7%,而女性肾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8.0%降至47.3%。结论: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生存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仅男性肾癌和前列腺癌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观察生存率 相对生存率
下载PDF
沙埋对中间锦鸡儿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刘海江 郭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50-2555,共6页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幼苗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间锦鸡儿(C arag ana interm ed ia)是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常见的一种沙生灌木。为了研究沙埋对其幼苗存活以及生长的影响,对出土后生长了1个月的中间锦...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幼苗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间锦鸡儿(C arag ana interm ed ia)是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常见的一种沙生灌木。为了研究沙埋对其幼苗存活以及生长的影响,对出土后生长了1个月的中间锦鸡儿实生苗进行沙埋实验,实验处理:TC为对照,T1为沙埋幼苗地上部的1/3,T2为沙埋幼苗地上部的1/2,T3为沙埋到幼苗的近顶端。实验持续4周,每周收获1次。结果表明:TC、T1和T2没有幼苗死亡,T3有20%的幼苗死亡;沙埋对中间锦鸡儿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根生物量比和茎生物量比有显著影响,叶片生物量比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沙埋对幼苗的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在第1周T2和T3的小叶片面积显著大于TC,在其余3周,TC与T1、T2的小叶片面积没有显著差异,与全埋则有显著差异;沙埋对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和净同化速率(N AR)产生显著影响,实验结束时,T3处理幼苗的RGR和N AR显著地小于其它3个处理。上述结果表明,部分沙埋(T1、T2)对沙生灌木中间锦鸡儿幼苗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全部沙埋(T3)对其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抑制,中间锦鸡儿是一个比较耐沙埋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埋 根冠比 相对生长速率 净同化速率 中间锦鸡儿幼苗
下载PDF
淮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主要气象因子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王晓东 马晓群 +3 位作者 许莹 刘瑞娜 曹雯 朱浩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7,共7页
利用淮河流域171个站点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该区近40a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并对ET0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年ET0为898mm,近40a总体以17.5mm/10a的速率减小(P<... 利用淮河流域171个站点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该区近40a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并对ET0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年ET0为898mm,近40a总体以17.5mm/10a的速率减小(P<0.05);空间分布显示西北部大部站点ET0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仅东南部个别站点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各气象因子对ET0变化的贡献表现为两方面,即ET0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和气象因子的多年相对变化率,在4个主要因子中(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ET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敏感系数最大),而风速的多年平均变化率最大。从各因子的贡献率看,对ET0贡献最大的是风速,平均温度的贡献最小,4个因子对ET0变化的总贡献率为-4.96%,总贡献率为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ET0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参考作物蒸散量 相对变化率 敏感系数 贡献率
下载PDF
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耿中元 惠晓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69,共6页
M1、M2均符合可测性要求。稳定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M1比M2更具可控性。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和基于M1、M2相对增长速度的分析结果表明,M1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好于M2。因此,我国仍应... M1、M2均符合可测性要求。稳定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M1比M2更具可控性。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和基于M1、M2相对增长速度的分析结果表明,M1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好于M2。因此,我国仍应将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M2作为观测目标,并要加强对M1的相对增长速度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 M2 中介目标 相对增长速度
下载PDF
灌水矿化度及土壤含盐量对南疆棉花出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春霞 王全九 +3 位作者 刘建军 苏李君 单鱼洋 庄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33,共6页
为获知新疆棉花苗期耐盐度阀值及其影响因素,该文进行了不同灌水矿化度单因素及不同灌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2种组合因素对棉花出苗的耐盐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矿化度及土壤含盐量均与棉花相对出苗率呈线性负相关;而灌水矿化度则随... 为获知新疆棉花苗期耐盐度阀值及其影响因素,该文进行了不同灌水矿化度单因素及不同灌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2种组合因素对棉花出苗的耐盐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矿化度及土壤含盐量均与棉花相对出苗率呈线性负相关;而灌水矿化度则随土壤盐碱程度的不同而改变,当土壤盐质量分数在0.33%以下,灌水矿化度不超过5g/L,土壤盐质量分数在0.33%~0.5%之间灌水矿化度不超过3g/L,土壤盐质量分数大于0.5%时,则应采用淡水灌溉;从对比这2种因素对出苗率的影响来看,在中度及以下盐渍土壤中,灌水矿化度的影响较土壤含盐量的大;同时结合大田出苗率调查,则表明在轻度盐碱土中灌水矿化度的临界值为4.28g/L,而对土壤而言棉花苗期的耐盐阀值则为0.58%。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棉花耐盐性提供参考,对指导新疆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 耐盐度 相对出苗率 灌水矿化度
下载PDF
不同营养条件下24种高寒草甸菊科植物种子重量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世挺 杜国祯 +1 位作者 陈家宽 熊志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37-1744,共8页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中常见的24种菊科植物为材料,在去离子水、河沙加蒸馏水、河沙加半强度霍格兰营养液和河沙加标准霍格兰营养液四种营养基质中培养幼苗,在10d、20d和30d三个幼苗生长期研究种子重量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10d...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中常见的24种菊科植物为材料,在去离子水、河沙加蒸馏水、河沙加半强度霍格兰营养液和河沙加标准霍格兰营养液四种营养基质中培养幼苗,在10d、20d和30d三个幼苗生长期研究种子重量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10d、20d和30d三个不同的幼苗生长期,在不同培养基质中种子重量与幼苗重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但R值在去离子水中变化不大,而在其它3种培养基质中持续减少。(2)种子重量与相对生长率负相关,这种负相关性在去离子水中10d和20d生长期表现较弱,在其它3种培养基质中同一生长期的幼苗相对生长率变化不明显。(3)除在10d去离子水中种子重量与幼苗根冠比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外,其余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重量 幼苗重量 相对生长率 根冠比率 高寒草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