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个方剂是一个邦国”的方剂君臣佐使隐喻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思思 贾春华 郭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君臣佐使理论隐喻的实质。方法应用隐喻认知的方法,分析君臣佐使理论形成的认知过程及中医对其的认识和应用。结果从职官制度讲,君臣佐使为"君—臣—佐"的三级上下结构,职官制度始源于空间隐喻,因而方剂君臣佐使... 目的探讨中医君臣佐使理论隐喻的实质。方法应用隐喻认知的方法,分析君臣佐使理论形成的认知过程及中医对其的认识和应用。结果从职官制度讲,君臣佐使为"君—臣—佐"的三级上下结构,职官制度始源于空间隐喻,因而方剂君臣佐使的核心是君臣关系;方剂君臣佐使的概念内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空间梯度隐喻,一是药物对主证作用的三级梯度隐喻,二是病症重要性的三级梯度隐喻。医者在对方剂君臣佐使的使用上离不开对病症重要性的分析,用药梯度源于对症状梯度的认知。结论君臣佐使隐喻的实质是人类概念类属思维基于空间隐喻从社会制度领域向方剂领域的映射。隐喻的背后是通道为一,混沌有序。正因如此,基于隐喻构建的中医理论体系才能指导临床"以通为和""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君臣佐使 空间隐喻 邦国 三级梯度 君臣关系
原文传递
汉代君臣的楚辞接受与屈原评论——以君臣关系为视角的考察
2
作者 段亚广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1期28-36,共9页
汉代君臣是楚辞由楚地向全国传播的主要推动力量,帝王的喜好是楚辞兴盛于文坛的重要动因。汉代的王公贵胄和文臣群体都参与了楚辞的传播、结集和经典化过程。对屈原忠君思想的评价以及进退出处问题的讨论,是汉代君臣楚辞接受的重要内容... 汉代君臣是楚辞由楚地向全国传播的主要推动力量,帝王的喜好是楚辞兴盛于文坛的重要动因。汉代的王公贵胄和文臣群体都参与了楚辞的传播、结集和经典化过程。对屈原忠君思想的评价以及进退出处问题的讨论,是汉代君臣楚辞接受的重要内容。基于各自不同的身份立场和政治境遇,汉代君臣对楚辞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与解读,体现了汉人在国家走向大一统中央集权过程中对君臣关系的思考。汉人对楚辞的接受与批评,成就了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楚辞 君臣关系 屈原评论
下载PDF
论雍正帝与隆科多的关系嬗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梦柯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在康熙末年的夺位之争中,隆科多拥护雍正顺利地继承皇位,并助他稳定了京师局势。雍正即位之后,对隆科多荣宠备至,但隆科多恃宠生骄,不断通过擅权、结党等方式发展个人势力。这不仅严重动摇了皇权统治,也使得君臣关系发生了改变,最终隆... 在康熙末年的夺位之争中,隆科多拥护雍正顺利地继承皇位,并助他稳定了京师局势。雍正即位之后,对隆科多荣宠备至,但隆科多恃宠生骄,不断通过擅权、结党等方式发展个人势力。这不仅严重动摇了皇权统治,也使得君臣关系发生了改变,最终隆科多被雍正囚禁至死。二者关系由亲密走向对立,不仅是隆科多个人行为不羁所致,也是君臣权力冲突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正 隆科多 君臣关系 嬗变
下载PDF
郭店楚简所见儒家君臣观源流论析
4
作者 李健胜 牛杰群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78-84,共7页
郭店楚简所见君主因需而生、以“礼”治民,臣下应当效忠君主,君臣关系乃父子关系的延伸等观念,皆源起于商周时期的思想观念。郭店楚简中“恒称其君之恶”、“亲”重于“君”等观念,则是先秦儒家“从道不从君”思想的延续或深化。郭店楚... 郭店楚简所见君主因需而生、以“礼”治民,臣下应当效忠君主,君臣关系乃父子关系的延伸等观念,皆源起于商周时期的思想观念。郭店楚简中“恒称其君之恶”、“亲”重于“君”等观念,则是先秦儒家“从道不从君”思想的延续或深化。郭店楚简所见儒家君臣观在秦汉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要求君主应为天下人之君的观念仍为儒家所传续。“亲”重于“君”观念则演化为“君”重于“亲”,集中反映了儒家独立意志和批判精神的萎顿。郭店楚简所见儒家君臣观是一个复合的思想体系,既有传承而来的思想观念,也有一些儒家特有的思想主张,还有一些观念反映出诸子思想的某些“共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君道观 臣道观 君臣关系
下载PDF
张栻君臣关系之窥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连勇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0-93,共4页
国家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舞台,其中君臣关系又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君臣关系处理得当与否,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的张栻恪守三纲五常、忠于君主、劝君治国,与君主之间关系达到了一... 国家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舞台,其中君臣关系又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君臣关系处理得当与否,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的张栻恪守三纲五常、忠于君主、劝君治国,与君主之间关系达到了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张栻 君臣关系 儒家伦理 三纲五常
下载PDF
君臣庆会:宋代私家御书阁的营建与赐名
6
作者 宋晓希 黄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8,共6页
宋仁宗朝君臣共同开启了营建私家御书阁的风气;到北宋后期,从徽宗御赐蔡京的“君臣庆会阁”伊始,又衍生了皇帝赏赐私家御书阁阁名的君臣互动模式;私家御书阁的营建与赐名在南宋时期继续发展,不同时期的私家御书阁故事浓缩了南宋私家御... 宋仁宗朝君臣共同开启了营建私家御书阁的风气;到北宋后期,从徽宗御赐蔡京的“君臣庆会阁”伊始,又衍生了皇帝赏赐私家御书阁阁名的君臣互动模式;私家御书阁的营建与赐名在南宋时期继续发展,不同时期的私家御书阁故事浓缩了南宋私家御书阁的兴衰。宋代私家御书阁的营建与赐名过程,展现了两宋不同时期的君臣关系,成为观察宋代政治文化的有效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私家御书阁 营建与赐名 君臣关系
下载PDF
秦至西汉社会的“承天之明”与“尊贤重士”——从“圣”“贤”观念的角度出发 被引量:1
7
作者 戚裴诺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18年第4期37-59,198,共24页
"承天之明"和"尊贤重士"是取自《新语》和《汉书》的两句话,分别代表了君主承圣人之业以及要尊重属下两个维度。它们的背后,是秦至西汉社会对"圣""贤"观念理解的差别。不同帝王对于二者的诠释... "承天之明"和"尊贤重士"是取自《新语》和《汉书》的两句话,分别代表了君主承圣人之业以及要尊重属下两个维度。它们的背后,是秦至西汉社会对"圣""贤"观念理解的差别。不同帝王对于二者的诠释,使得国家朝着迥异的方向发展。秦的"以王为圣"、汉的"以圣为王"乃至"以圣贤为杖"等,是构建君臣关系的重要内容。儒学背景下的"以儒术缘饰吏事""圣人受命"与"自圣"等行为,都是"圣""贤"观念在各阶段演变的过程。梳理秦至西汉百余年间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有助于今人理解当时政治与思想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臣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