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十七年”文学中的城乡关系叙述
- 1
-
-
作者
杜薇
-
机构
商洛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商洛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2-48,共7页
-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8Z128)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7JZ027)
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课题(16SLWH12)
-
文摘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城乡不平衡,城乡关系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它一直是文学表现的重要内容。在“十七年”文学中,也有一些小说反映了解放后的农民进城——返乡的无奈与痛苦,初步表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冲突。这些小说在城乡关系书写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写作策略与修辞方式,塑造了一些不同于社会主义新人的人物形象,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对于今天的城乡关系书写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城乡关系
叙述
打工文字
底层文学
进城
返乡
-
Keywords
the fiction of seventeen years
relation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narration
literature about migrants
lower-class literature
going to the city
return to the countryside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近代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进述论
- 2
-
-
作者
戴鞍钢
-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1,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77009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S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前近代的中国社会,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经济形态下,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并无质的差异,彼此之间的联系松散。鸦片战争后,这种局面被打破,相当一部分受到通商口岸城市经济直接或间接辐射的农村经济开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同时也支撑和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经济的变革。这种双向的互动关系符合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要求,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明显制约了这种关系的地域范围和实际效应。
-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城乡经济关系
农村经济
通商口岸
-
Keywords
modern 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rural economy
the treaty port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