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向天渊
赵玲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
文学的公共性是指文学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即代表个人在文学公共领域发声、文学活动成为公共舆论的一部分,以达到对公共权力进行干涉或抗衡的目的。要重建新诗的公共性、走出集体抒情式的公众诗歌范式,必须要使诗歌回归个人,以个人性的建...
文学的公共性是指文学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即代表个人在文学公共领域发声、文学活动成为公共舆论的一部分,以达到对公共权力进行干涉或抗衡的目的。要重建新诗的公共性、走出集体抒情式的公众诗歌范式,必须要使诗歌回归个人,以个人性的建立为前提。以于坚为例,第三代诗歌"书写日常生活的诗意"、"口语化写作"和"拒绝隐喻"的主张,契合了建立诗歌个人性的要求,个人性诗歌成为带领诗歌走出公众性、走向公共性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个人性
于坚
日常生活
口语化写作
拒绝隐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2
作者
赵黎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话理论”等,也来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而“能指还原”“拒绝隐喻”诸说,则是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理论的直接演绎。“第三代人”诗学话语与现代语言哲学并不在一个论域,其对哲学的解读浮光掠影,各种说法之中“误读”者有之,望文生义者有之,尽管如此,还是成功地将哲学资源转化成诗学资源,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不仅这样,他们还将语言事件变成行动事件,将思想的诗学变成行为的诗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份别样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人
诗学话语
哲学逻辑
日常语言
诗到语言为止
能指还原
拒绝隐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向天渊
赵玲
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
基金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2012YBWX087)
文摘
文学的公共性是指文学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即代表个人在文学公共领域发声、文学活动成为公共舆论的一部分,以达到对公共权力进行干涉或抗衡的目的。要重建新诗的公共性、走出集体抒情式的公众诗歌范式,必须要使诗歌回归个人,以个人性的建立为前提。以于坚为例,第三代诗歌"书写日常生活的诗意"、"口语化写作"和"拒绝隐喻"的主张,契合了建立诗歌个人性的要求,个人性诗歌成为带领诗歌走出公众性、走向公共性的桥梁。
关键词
公共性
个人性
于坚
日常生活
口语化写作
拒绝隐喻
Keywords
publicity
individuality
Yu
Jian
daily
life
colloquial
writing
rejection
of
metaphor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2
作者
赵黎明
机构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
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诗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关系研究”(18BZW123)的研究成果。
文摘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的延伸。他们关于语言“划界”和“日常生活”的论述,源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话语;其“诗到语言为止”“废话理论”等,也来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而“能指还原”“拒绝隐喻”诸说,则是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理论的直接演绎。“第三代人”诗学话语与现代语言哲学并不在一个论域,其对哲学的解读浮光掠影,各种说法之中“误读”者有之,望文生义者有之,尽管如此,还是成功地将哲学资源转化成诗学资源,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不仅这样,他们还将语言事件变成行动事件,将思想的诗学变成行为的诗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份别样的经验。
关键词
第三代人
诗学话语
哲学逻辑
日常语言
诗到语言为止
能指还原
拒绝隐喻
Keywords
third
generation
poetic
discourse
philosophical
logic
common
language
poetry
ending
with
language
reduction
to
the
signifier
rejection
of
metaphor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当代诗歌公共性的重建:以于坚诗歌为例
向天渊
赵玲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第三代人”诗学话语的哲学逻辑
赵黎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