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荷载下桩承式路堤的承载特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许朝阳 周锋 +3 位作者 吕惠 马耀仁 孟涛 完绍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31-3239,共9页
对于桩承式路堤作用效应的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对静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和土拱效应等,较少考虑动荷载的影响,而车辆运行产生的动应力会对路堤中的土拱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桩承式路堤的整体性能。为了分析静、动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 对于桩承式路堤作用效应的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对静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和土拱效应等,较少考虑动荷载的影响,而车辆运行产生的动应力会对路堤中的土拱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桩承式路堤的整体性能。为了分析静、动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性能变化,采用可视化模型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桩承式路堤在静载和动载下的应力传递和变形性状进行研究,分析动载作用下填土高度、桩帽、桩距、加筋形式、荷载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动载下无筋路堤的桩顶的应力减小,而桩间的应力和位移增大,并且变化的幅度均比加筋路堤大,加筋材料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动载的影响效应,但不同加筋形式下桩承式路堤的工作性状有所不同,受动载影响程度的大小主要与土拱效应的强弱有关。设置双层加筋时,因加筋材料与周围砂土形成半刚性平台,土拱效应减弱,故受动载影响的程度最小,单层加筋时,格栅设于桩顶上方10 cm比格栅置于桩顶受动载影响的程度明显减小,颗粒流的模拟结果验证了以上结果,并且进一步得出随荷载频率的增加、填土高度与桩净距的减小,动载的影响效应增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动荷载 二维颗粒流分析 桩帽大小 加筋形式 荷载频率 填土高度
下载PDF
T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戎贤 王浩 张健新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8-413,共6页
为研究T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对4根不同配钢形式和轴压比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基于实测的滞回曲线和破坏形态,分析配钢形式、轴压比对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试件均发生弯... 为研究T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对4根不同配钢形式和轴压比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基于实测的滞回曲线和破坏形态,分析配钢形式、轴压比对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试件均发生弯曲破坏;配钢形式为T形钢+方钢管试件较实腹式试件除承载力略低外其他抗震性能指标均较好;轴压比较大时,试件承载能力提高,达到极限承载力后刚度退化较快,延性降低;型钢的加入使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及延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 配钢形式 轴压比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全轻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艳敏 章润涛 王小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102,共7页
全轻混凝土作为一种轻质高强材料,表观密度小是其最突出特点。为研究全轻混凝土剪力墙在不同配筋形式和不同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对4片全轻混凝土剪力墙试件作拟静力试验,分析全轻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机理、延性及滞回性能,为实际工程运... 全轻混凝土作为一种轻质高强材料,表观密度小是其最突出特点。为研究全轻混凝土剪力墙在不同配筋形式和不同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对4片全轻混凝土剪力墙试件作拟静力试验,分析全轻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机理、延性及滞回性能,为实际工程运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增大,结构承载力增大,但延性减小,抗震性能减弱;采用斜向配筋形式全轻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高于普通配筋形式全轻混凝土剪力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混凝土 剪力墙 配筋形式 轴压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滑坡治理微型桩群配筋形式模型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梁炯 门玉明 石胜伟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3年第1期74-79,共6页
通过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桩周配筋和桩心配筋的微型桩群在滑坡治理中的承载机理、受力变形特征和破坏模式。研究表明,微型桩群对滑坡防治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滑面的综合抗剪强度,并且桩周配筋形式比桩心配筋形式更为合理。
关键词 微型桩群 配筋形式 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土工格栅与黄土相互作用机制的拉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正 刘振华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竖向压力、不同加肋方式以及不同铺设角度对土工格栅拉拔阻力的影响,揭示了土工格栅与黄土的相互作用机制:当拉拔位移较小时,土工格栅有效受力长度随位移的增加逐渐增大,拉拔阻力呈线性增长;随着拉拔位移进... 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竖向压力、不同加肋方式以及不同铺设角度对土工格栅拉拔阻力的影响,揭示了土工格栅与黄土的相互作用机制:当拉拔位移较小时,土工格栅有效受力长度随位移的增加逐渐增大,拉拔阻力呈线性增长;随着拉拔位移进一步增大,拉拔阻力与位移不再呈线性关系,土工格栅与黄土之间的界面摩擦力和横肋与土的嵌固作用力完全发挥作用,拉拔阻力达到峰值;当拉拔位移继续增大时,筋土接触面开始松动,筋土之间的嵌固作用力逐渐减弱且土工格栅的有效作用长度也逐渐减小.试验结果表明:竖向压力的变化对于拉拔阻力影响显著,采用适当的加筋形式和铺设角度能够加强筋土间的相互作用,提升加固效果.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加筋土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拉拔试验 土工格栅 筋土接触面 加筋形式
下载PDF
多孔柱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腾 邓庆田 +1 位作者 李新波 温金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对蜂窝、内凹和正方形的多孔柱以及加固后的多孔柱在准静态单轴压缩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基于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同构型多孔性的最大... 对蜂窝、内凹和正方形的多孔柱以及加固后的多孔柱在准静态单轴压缩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基于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同构型多孔性的最大承载力、弹性模量和吸能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孔隙率的降低,蜂窝构型的最大承载力逐渐增大,3棱加固的蜂窝多孔柱承载力最大,无加固的蜂窝多孔柱弹性模量最大。而对于内凹构型,十字加固的多孔柱承载力最大,竖直加固的多孔柱弹性模量最大。对于相同质量的蜂窝、内凹和正方形多孔柱,蜂窝多孔柱的承载力最大。多孔柱的吸能能力和承载能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柱 承载能力 弹性模量 能量吸收 加固形式
下载PDF
大坝岸坡震后抗震加固技术措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云利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3期98-103,共6页
某大坝砌石护坡结构在一次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震后对其进行抗震加固是保证大坝正常运行的重要一步。为了观测地震过程中浆砌石护坡结构与干砌石护坡结构的实际震动反应状态,研究这两种护坡结构对堆石坝坡的防护加固效果和机制,通过设... 某大坝砌石护坡结构在一次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震后对其进行抗震加固是保证大坝正常运行的重要一步。为了观测地震过程中浆砌石护坡结构与干砌石护坡结构的实际震动反应状态,研究这两种护坡结构对堆石坝坡的防护加固效果和机制,通过设计模型震动试验,采用不同振动幅度、不同震动次数来开展试验,分析两者的震动规律,对比分析两种护坡结构的效果。结果表明,浆砌石护坡对堆石坝可以起到较好抗震加固效果,其约束效果比干砌石护坡结构的约束效果强;随着震动次数的增加,浆石护坡结构能够较好削弱持续震动带给坝坡的损害,而砌石护坡结构的这种效果较差;对于大坝坝坡和坝身表面砌石护坡抗震最薄弱处(大于3/4坝高的部位),可以选择浆砌石护坡代替干砌石护坡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砌石护坡 干砌石护坡 加固措施 加固形式
下载PDF
斜拉式无配重吊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克 焦本君 朱政 《建筑施工》 2023年第9期1811-1814,共4页
针对住宅楼、图书馆、场馆等施工周期短的建筑项目,为解决外立面与屋面交叉施工的同时性和安全性,使吊篮安装不再受屋面工程限制,结合建筑外立面施工吊篮技术特点,通过现状调查和综合分析,找出外立面与屋面交叉施工情况下施工周期存在... 针对住宅楼、图书馆、场馆等施工周期短的建筑项目,为解决外立面与屋面交叉施工的同时性和安全性,使吊篮安装不再受屋面工程限制,结合建筑外立面施工吊篮技术特点,通过现状调查和综合分析,找出外立面与屋面交叉施工情况下施工周期存在的问题,创新施工吊篮加固形式,选用一种无配重吊篮形式,通过钢丝绳斜拉固定,减少工序制约,节省施工时间,保证施工安全。总结的经验可供类似施工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立面吊篮 施工周期 加固形式 斜拉无配重
下载PDF
基于空间桁架模型的桩基础厚承台的优化设计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坦 周丽丹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7,共4页
运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结合空间桁架模型理论,从混凝土强度,承台底部钢筋配筋形式,承台中部设置水平钢筋网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桩基础承台的优化设计建议。
关键词 空间桁架模型 配筋形式 水平钢筋网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低坍落度混凝土早龄期单轴直接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思李 田波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了研究钢筋的存在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早期开裂的影响,缓解连续配筋混凝土早期开裂的问题,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提供依据,基于对轴向直接拉伸试验和间接拉伸试验试验难度和效果的区别,以及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温缩和干缩... 为了研究钢筋的存在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早期开裂的影响,缓解连续配筋混凝土早期开裂的问题,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提供依据,基于对轴向直接拉伸试验和间接拉伸试验试验难度和效果的区别,以及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温缩和干缩作用下受力状态的符合程度,通过轴向直接拉伸模拟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早期开裂的过程,采用控制变量的试验方法对不同配筋率、不同配筋形式及不同龄期的钢筋混凝土试件在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开裂性能进行试验分析。为探索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以及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基于传统直接拉伸试验,通过优化拉伸试件的形状与尺寸来提高轴向受力的符合程度,使用球铰支座固定试件避免试件偏心受压,利用高精度摄像与图片处理技术提高裂缝的发展过程中观测数据可靠度,采用位移控制模式对试件进行轴向拉伸并记录首次开裂以及裂缝发展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应变数据。通过钢筋混凝土开裂过程的动态观测和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在轴向受拉状态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得出了首次开裂后不同配筋率的连续配筋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和引起配筋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极限拉应力、应变的时变规律,并给出了相同配筋率下合理的配筋位置、配筋数量和钢筋的截面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开裂特性 直接拉伸试验 配筋率 配筋形式 早龄期 CRCP
原文传递
改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港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04-711,共8页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通常是作为建筑结构中的第一道抗震防线,能降低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历次震害现象表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遭遇强震作用时可能产生比较严...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通常是作为建筑结构中的第一道抗震防线,能降低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历次震害现象表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遭遇强震作用时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裂缝、钢筋屈曲等破坏,造成修复和加固困难,且成本较高,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震后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的需求。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高剪力墙的可恢复功能,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综述了改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三种方法:改善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改善配筋形式和改善剪力墙的可恢复功能;重点介绍了纤维改善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并分析纤维材料对混凝土基体的增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震害现象 配筋形式 纤维混凝土剪力墙 可恢复功能
下载PDF
钢筋桁架纤维水泥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海玉 郑子硕 +2 位作者 曹宇 李晓峰 王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4-78,131,共6页
为研究新型钢筋桁架纤维水泥叠合板的受弯性能,对3块不同参数的叠合板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施工阶段叠合板骨架体系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分析了使用阶段不同配筋形式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应变关系、承载力以及挠度变化。试验结果表... 为研究新型钢筋桁架纤维水泥叠合板的受弯性能,对3块不同参数的叠合板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施工阶段叠合板骨架体系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分析了使用阶段不同配筋形式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应变关系、承载力以及挠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叠合板骨架自身刚度良好,可免设或少设临时支撑;使用阶段横向分布筋能够约束混凝土裂缝发展及叠合面粘结滑移,使纤维水泥板和混凝土板共同受力,提高了构件开裂、屈服及极限荷载;纤维水泥板在各阶段能有效承担和传递荷载,提高楼板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拼缝截面作为钢筋屈曲和混凝土最先开裂的薄弱处,应设置附加钢筋等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桁架纤维水泥叠合板 配筋形式 受弯性能 混凝土裂缝 粘结滑移
下载PDF
基于薄膜元理论的RC低矮剪力墙破坏机理与配筋研究
13
作者 王斌 史庆轩 蔡文哲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621-628,共8页
采用基于薄膜元理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RC低矮剪力墙的受力行为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分析,从应力应变层面阐述了此类构件的损伤演化过程和破坏机理,探讨了配筋率及配筋方式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减小,剪力墙微元体中剪... 采用基于薄膜元理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RC低矮剪力墙的受力行为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分析,从应力应变层面阐述了此类构件的损伤演化过程和破坏机理,探讨了配筋率及配筋方式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减小,剪力墙微元体中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增大,主应力角趋向于45°;随着横向配筋率的提高,弯曲作用明显增强,裂缝宽度和倾角相应减小,在截面尺寸较大时,易发生弯剪破坏,截面尺寸较小时,则往往发生由受拉裂缝引起的剪切滑移破坏。在RC低矮剪力墙设计和加固时,在同等配筋率下宜选择配置斜向支撑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延性,并改善其破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剪力墙 薄膜元理论 破坏机理 横向配筋 配筋形式
原文传递
小跨高比RPC连梁抗震性能的正交数值模拟
14
作者 夏鑫 韩旭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2年第2期12-20,共9页
为研究跨高比、配箍量和配筋方式对小跨高比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对9个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低周往复加载作用下不同参数构件的模拟滞回曲线和... 为研究跨高比、配箍量和配筋方式对小跨高比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对9个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低周往复加载作用下不同参数构件的模拟滞回曲线和钢筋应力云图,分析连梁受力情况、刚度退化、承载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跨高比和配筋方式是影响RPC连梁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跨高比应控制在1.25以上构件才能产生延性破坏;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对角斜筋或菱形配筋方式,RPC连梁承载能力和延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跨高比 连梁 配筋方式 正交试验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下载PDF
管幕暗挖法土体开挖MJS加固效果研究——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桂桥路站管幕段工程为例
15
作者 潘伟强 李金定 +2 位作者 朱敏敏 李昊 马险峰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7期20-23,共4页
文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桂桥路站管幕段工程为背景,研究管幕暗挖法开挖施工过程中土体加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体加固对于开挖造成的沉降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未采取加固措施的施工,可能会影响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对... 文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桂桥路站管幕段工程为背景,研究管幕暗挖法开挖施工过程中土体加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体加固对于开挖造成的沉降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未采取加固措施的施工,可能会影响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沉降;在管幕暗挖法工程中,采用MJS工法对开挖土体进行预先加固,可确保土体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引起较大的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暗挖法 加固形式 地表沉降
下载PDF
某厂房框架梁加固中碳纤维的应用
16
作者 谢志英 邓文旭 《山西建筑》 2006年第4期64-66,共3页
从加固梁的理论依据、加固材料特征、加固施工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固技术,工程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轻质、高强、高效、施工便捷、使用面广等优点。
关键词 碳纤维 加固形式 弯矩设计值
下载PDF
地下车库顶板采用无梁楼盖设计小结
17
作者 徐佶霆 邢宁波 《城市建筑》 2014年第12期77-78,共2页
无梁楼盖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地下车库顶板结构。本文从无梁楼盖基本计算方法着手,根据不同的地库功能(地下车库是否兼顾人防设施)以及常见柱网的尺寸和覆土厚度,总结归纳了部分地库顶板无梁楼盖配筋面积表格。
关键词 计算方法 设计重点 配筋面积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