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付式消费模式的风险及规范路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懿珂 《中国商论》 2022年第10期25-27,共3页
预付式消费模式在带来双赢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消费者维权难、企业诚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我国法律并未形成体系性规定,预付式消费模式存在较大隐患。需遵循“先地方后中央”的立法路径,在法律制度设计上明确监管主体... 预付式消费模式在带来双赢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消费者维权难、企业诚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我国法律并未形成体系性规定,预付式消费模式存在较大隐患。需遵循“先地方后中央”的立法路径,在法律制度设计上明确监管主体与范围,构建以信息披露、消费者冷静期、预设保证金等制度为重点的法律制度框架,发挥消费者协会与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预付式消费社会防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付式消费 风险 成因 比较法 规范路径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上的环境规制政策与污染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范庆泉 张同斌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1-192,共22页
本文在同一理论框架中,构建了包括企业治污资本投入、政府实施环境税和减排补贴两种环境规制政策的理论模型,模拟解出了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模型鞍点路径上的均衡解。主要结论为:渐进递增的动态环境税和渐进递减的动态减排补贴率的政策组... 本文在同一理论框架中,构建了包括企业治污资本投入、政府实施环境税和减排补贴两种环境规制政策的理论模型,模拟解出了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模型鞍点路径上的均衡解。主要结论为:渐进递增的动态环境税和渐进递减的动态减排补贴率的政策组合,提高了企业的污染减排动机,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累积水平,实现了鞍点路径上的福利最大化目标。相比而言,仅实施环境税政策对企业污染减排动机的激励不足,环境污染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会产生倒U型的污染累积路径,并造成较高的生产效率损失和社会福利损失;而过高的减排补贴政策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环境税对产出的不利影响,但长期会扭曲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大的产出规模并没有带来更高的福利水平。实现环境税与减排补贴之间的优化组合,对于发挥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污染治理机制 经济增长 鞍点路径
原文传递
乡村治理背景下村规民约发展的现实困境与重塑路径 被引量:49
3
作者 彭忠益 冉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17-123,共7页
村规民约的生成土壤和作用空间虽发生变化,但其继续存在及其适应性改变对于形成更加有序的乡村社会秩序而言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在透视村规民约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代表性村庄社区的调研分析,进一步探讨当代村规民约转型... 村规民约的生成土壤和作用空间虽发生变化,但其继续存在及其适应性改变对于形成更加有序的乡村社会秩序而言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在透视村规民约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代表性村庄社区的调研分析,进一步探讨当代村规民约转型重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有效经验。在人口流动加快、信息交换愈发频繁的背景之下,村民利益诉求更趋多元,村规民约制定合意成本上升、违规成本下降、自身不足凸显。村规民约重塑应以满足村民共性需求为导向,通过塑造共同经历建立信任关系;与基层自治治理结构相结合,增强基层自治组织制度供给能力;在新兴传播工具辅助下重构舆论环境,构建村规民约新型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规民约 发展困境 重塑路径
下载PDF
湖南省乡村贫困的影响因素及调控路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谭雪兰 安悦 +2 位作者 王振凯 蒋凌霄 陈晓红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04-2815,共12页
贫困是当今世界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贫困问题的研究对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省51个贫困县为例,综合运用熵值法、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人口结构、居住条件、收入状况与家庭支... 贫困是当今世界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贫困问题的研究对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省51个贫困县为例,综合运用熵值法、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人口结构、居住条件、收入状况与家庭支出4个方面构建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对乡村贫困空间分异特征、影响因素、类型划分、调控路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南省乡村贫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总体上以轻度贫困和一般贫困为主,比较贫困所占比例较少,比较贫困主要位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包括怀化与湘西地区。②湖南省乡村贫困是区域自然条件和外部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交互影响的结果,乡村贫困与县均海拔、自然灾害发生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乡村产业结构及城乡居民收入比呈正相关关系,与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和人均耕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③基于乡村贫困的测度结果对湖南省51个贫困县进行类型划分,共分为单因素主导型、双因素驱动型、多因素综合型3个大类和P因素主导型、P-E因素驱动型、P-H-E因素综合型等14个小类,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职业能力培训以及特色产业发展对不同类型贫困县提出相应的脱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测度 影响因素 类型划分 调控路径 湖南省
原文传递
中国规制政府的崛起:一个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过程 被引量:9
5
作者 沈宏亮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9,共8页
中国的规制政府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崛起的。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关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比较经济学和制度移植论对其崛起逻辑的解释都值得商榷。事实上,中国的规制政府是中央政府考虑不同利益集团约束和外部竞争压... 中国的规制政府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崛起的。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关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比较经济学和制度移植论对其崛起逻辑的解释都值得商榷。事实上,中国的规制政府是中央政府考虑不同利益集团约束和外部竞争压力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信念和认知能力,对原有治理制度进行边际改进的一个供给主导型过程。该过程的路径依赖特征既是引发规制失灵的根本原因,也为提高规制效率提供了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制政府 规制制度变迁 供给主导 路径依赖
原文传递
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目标、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曾钰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33,共6页
基于规范主义法学和法社会学的不同研究角度,理论界对党内法规制度属性的认识出现差异。党内法规作为一类重要的治理规范,其建设必须以良法善治为目标。当前,党内法规建设存在着规范性仍需提高,实效性有所不足,部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 基于规范主义法学和法社会学的不同研究角度,理论界对党内法规制度属性的认识出现差异。党内法规作为一类重要的治理规范,其建设必须以良法善治为目标。当前,党内法规建设存在着规范性仍需提高,实效性有所不足,部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仍需加强等问题。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需要以习近平依规治党思想为指导,使党内法规建设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契合,服务于党的建设的实践需要。同时,推动党内法规由义务性规范向义务与权利平衡性规范转变,加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良法善治 问题 路径
下载PDF
横向持股的反垄断规制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富新梅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4-73,共10页
横向持股在当前社会经济中越来越普遍,在产生经济效率的同时其反竞争影响也日渐显现。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认识到横向持股的反竞争影响,并对其作出了相应规定。我国也应早日将横向持股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围,结合中国《反垄断法》... 横向持股在当前社会经济中越来越普遍,在产生经济效率的同时其反竞争影响也日渐显现。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认识到横向持股的反竞争影响,并对其作出了相应规定。我国也应早日将横向持股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围,结合中国《反垄断法》语境进行准确界定并分析其竞争效应;同时,对横向持股的反垄断规制应坚持合理原则,借鉴先进经验,树立审慎的规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持股 反竞争效果 规范路径 反垄断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逻辑 被引量:6
8
作者 徐静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1,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我们从基本规定、现实境遇和发展路径等方面深入揭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逻辑。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规定建基于历史与现实统一之上,表现为高等教育价值上的应然、规律上的必然和状态上的实然等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我们从基本规定、现实境遇和发展路径等方面深入揭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逻辑。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规定建基于历史与现实统一之上,表现为高等教育价值上的应然、规律上的必然和状态上的实然等三个层面;时代境遇体现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发展道路、治理结构方面的新特质;发展路径应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目标、方法、举措等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考量、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基本规定 现实境遇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产学研政策的演变路径、制度困境与科学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炳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25-29,共5页
产学研结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自上而下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系列政策法规大力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产学研政策演变历程分为起步探索、跨界联合、协同结合和创新融合四个阶段,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 产学研结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自上而下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系列政策法规大力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产学研政策演变历程分为起步探索、跨界联合、协同结合和创新融合四个阶段,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明显。新时代,我国应逐步克服产学研政策体系不健全、机构合并、群体合作不力和环境因素不足等方面的制度困境,加强政府资源配置及完善产学研结合政策体系,健全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优化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政策 法律法规 演变路径 制度困境 科学对策
下载PDF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全球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梓瀚 游祎 史渊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2年第6期857-869,共13页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被应用到不同的场景,由生物识别引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等定性研究方法,归纳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以及其所带来的困境,进而分析国际组织、主要经济体对基于生物识别技术归集的个人信息治...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被应用到不同的场景,由生物识别引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等定性研究方法,归纳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以及其所带来的困境,进而分析国际组织、主要经济体对基于生物识别技术归集的个人信息治理政策。研究发现国际组织主要从原则性规范入手,利用“国际软法”对宏观的智能技术运用进行规范。在主要经济体层面,欧盟构建了严苛的治理体系,美国强调实用主义自下而上进行立法,日韩等国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国则力图构建效率与安全的平衡点。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对欧美等经济体与我国当前有关生物识别技术的监管政策进行对比,得出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未来我国可借鉴欧美等作法,完善授权同意机制,可对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分场景、分级别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识别 信息安全 法律规制 治理路径
下载PDF
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才发 马琴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6,共7页
两权分离的报批制度增加了自治条例出台的难度,预先审查的非法定程序中断了自治条例出台的可行性,事权划分不明确阻碍了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出台。要认真总结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经验教训,确立和落实合理的自治条例立法决策,建立健全自治... 两权分离的报批制度增加了自治条例出台的难度,预先审查的非法定程序中断了自治条例出台的可行性,事权划分不明确阻碍了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出台。要认真总结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经验教训,确立和落实合理的自治条例立法决策,建立健全自治条例立法监督机制,提高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的立法质量。要通过规范立法解释保障自治区立法自治权贯彻落实,尽快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条例》为自治区立法导航,可尝试自上而下立法方式推动自治区自治条例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区 自治条例 立法困境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以经济法手段治理会计信息不实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司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66-70,共5页
会计信息对于经济社会活动至关重要,但会计信息不实的现象却普遍存在。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可以看出,传统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不实存在困境,为全面有效控制会计信息不实,需要寻求新的能弥补传统法律治... 会计信息对于经济社会活动至关重要,但会计信息不实的现象却普遍存在。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可以看出,传统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不实存在困境,为全面有效控制会计信息不实,需要寻求新的能弥补传统法律治理会计信息不实的手段——经济法手段。在论述经济法手段治理会计信息不实的必要性、现实性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法治理会计信息不实的路径选择和具体的治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不实 经济法手段 治理 路径和措施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onstitutional,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Logic of the Chinese Path of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clusion of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onstitution
13
作者 FAN Jinxue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4年第3期521-547,共27页
The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s a concern and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on-stitution,which has laid the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s of the fundamen-tal law for the develop... The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s a concern and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on-stitution,which has laid the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s of the fundamen-tal law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provided the principles and value norms of the highest level of effectiveness for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and built a profound constitution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hinese path of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s not only a summariza-tion and affi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Chinese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but also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It mark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finally embarked on a path of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Human Rights Action Plan of China,eliminating ab-solute poverty through the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campaign,and promoting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hrough the rule of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onsti-tution regulations on fundamental rights Chinese path of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historical logic practice logic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drivers of Nature's contributions to people:A countylevel study
14
作者 Wei Jiang Bojie Fu +6 位作者 Zhongguo Shu Yihe Lv Guangyao Gao Xiaoming Feng Stefan Schüler Xing Wu Cong W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 SCIE 2024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Nature's contributions to people(NCP)encompass both the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of living nature on human quality of life,including regulatory,material,and non-material contributions.Globally,vital NCPs... Nature's contributions to people(NCP)encompass both the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of living nature on human quality of life,including regulatory,material,and non-material contributions.Globally,vital NCPs have been deteriorating,accelerated by changes in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drivers over recent decades.Despite the often inevitable trade-offs between NCPs due to their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uneven distributions,few studies hav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drivers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multiple NCP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Here we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tion,temperature,population,gross domestic product,vegetation restoration,and urban expansion on four key regulatory NCPs-habitat maintenance,climate regulation,water quantity regulation,and soil protection-in Nei Mongol at the county level.We observe increasing trends in climate regulation and soil protection from 2000 to 2019,contrasted with declining trends in habitat maintenance and water quantity regulation.We have identified the domina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drivers influencing each NCP across individual counties,finding that natural drivers predominantly overpowered anthropogenic drivers.Furthermore,we discover significant spatial disparities in the tradeoff or synergy relationships between NCPs across the counties.Our findings illustrate how the impacts of various drivers on NCP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can b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offering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various spatial scales.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rade-offs and scale effects,these insights are expected to support and inform policymaking at both county and provincial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 regulating contributions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drivers path analysis Trade-off or synergy relationship China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下沿长江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湖北兴发集团转型升级为例
15
作者 熊珊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沿长江流域化工企业通过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实现转型升级具有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内在逻辑。湖北兴发集团是沿长江流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样本。通过全过程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 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沿长江流域化工企业通过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实现转型升级具有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内在逻辑。湖北兴发集团是沿长江流域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样本。通过全过程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协调发展;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发展飞地经济和实现全方位寻求合作开放发展;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共享发展。从企业发展脉络和经验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加强政府支持与企业反哺良性互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化工企业 高质量发展 路径
下载PDF
人脸识别技术商业应用的行政规制及其优化路径
16
作者 常心怡 陈吉利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52-156,共5页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安保、金融支付、销售等领域。然而,基于其唯一性、永久性与侵害后果的不可逆性等特征,人脸识别技术商业应用过程中的潜在法律风险也不容小觑。着眼于非政府部门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所带来的风险...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安保、金融支付、销售等领域。然而,基于其唯一性、永久性与侵害后果的不可逆性等特征,人脸识别技术商业应用过程中的潜在法律风险也不容小觑。着眼于非政府部门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应正视行政执法环节风险规制的缺陷,在规制技术应用风险方面有所作为。文章从明确商业领域人脸信息处理原则,落实知情同意原则,构建行政事前许可、事中监管、事后处罚制度框架等维度提出了优化方案,以促进各类主体合法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商业应用 行政规制 优化路径
下载PDF
监察建议功能的转型嬗变及其规范进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飞 褚宸舸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153,共18页
监察建议不仅是纪委监委对公权力运行实施专责监督的“有力武器”,而且是落实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效方式。历经制度变迁,监察建议逐步具备了耦合“内部自治—外部他律”职权,整合“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效能;发挥着从“... 监察建议不仅是纪委监委对公权力运行实施专责监督的“有力武器”,而且是落实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效方式。历经制度变迁,监察建议逐步具备了耦合“内部自治—外部他律”职权,整合“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效能;发挥着从“柔性建议—刚性约束”,从“具体面向—系统综合”风险预防的制度功能。但同时,监察建议也面临制度供给不足、执行悬浮化、结构性张力以及可能的嬗变异化等问题。完善并规范监察建议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制定统一规范的监察建议运行指导意见;推进监察建议内外部程序规范化建设以及完善建议型处置的控权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建议 内在机理 功能转型 制度变迁 规范路径
原文传递
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征象考察与调控路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毅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17,共9页
群体性事件作为影响当前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既具有一般性社会冲突的特点,又深深打上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深刻烙印,具体表现出事件发生的频繁性与规模性、矛盾累积的长期性与突变性、行动方式的非理性与暴力性、利益诉求的现实... 群体性事件作为影响当前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既具有一般性社会冲突的特点,又深深打上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深刻烙印,具体表现出事件发生的频繁性与规模性、矛盾累积的长期性与突变性、行动方式的非理性与暴力性、利益诉求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群体行动的偶然性与无组织性、事件成因的多样性与同质性等征象。面对频繁发生和各具特色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应以"常态心理"正确看待,要以"未雨绸缪"加强预防,要以"防微杜渐"密切关注,要以"制度调控"妥善处置,要以"亡羊补牢"认真反思,切实防止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征象考察 调控路径 转型期
下载PDF
中国M_2/GDP过高的成因分析及调控路径选择——基于动态超调与跨期权衡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龙 《新疆财经》 2008年第3期33-36,41,共5页
本文以动态IS-LM-BP模型为基础,以跨期权衡为出发点,以国际货币供给失衡以及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为研究背景,对M2/GDP持续走高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M2/GDP的变化并非单一的货币现象,而是受循环于实物经济体系之外的货币... 本文以动态IS-LM-BP模型为基础,以跨期权衡为出发点,以国际货币供给失衡以及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为研究背景,对M2/GDP持续走高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M2/GDP的变化并非单一的货币现象,而是受循环于实物经济体系之外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以及国际贸易不均衡、金融制度扭曲、经济结构缺陷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管理当局应使用各种政策的组合来调整M2与GDP产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跨期权衡 货币供给 调控路径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发展实践、制约因素与规制路径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亦龙 何爱红 张雪梅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发展实践、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出民族地区社会资本的规制路径。方法:选择民族8省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民族8省份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实践、举办实践与运行实践,归纳总结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的发... 目的:通过对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发展实践、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出民族地区社会资本的规制路径。方法:选择民族8省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民族8省份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实践、举办实践与运行实践,归纳总结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的发展实践。结果:我国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当前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深度贫困制约社会办医患者就医度,政策保障不足制约社会办医医疗市场竞争力,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制约社会办医人才集聚等三方面。结论: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办医应当规制制度建设路径,规制行业监管路径,规制医联体公私合作路径的规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资本办医 制约因素 规制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