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调神”皮内针干预对阈下抑郁注意力网络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邓颖 黄申怡 +2 位作者 董甸 赵蜜蜜 符文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目的:采用注意力网络测试(ANT)分析“疏肝调神”皮内针方案对阈下抑郁患者注意力网络的影响。方法:将80例阈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皮内针组(40例)和安慰针组(40例,脱落2例),另纳入4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组。皮内针组予揿针治疗,安慰针组... 目的:采用注意力网络测试(ANT)分析“疏肝调神”皮内针方案对阈下抑郁患者注意力网络的影响。方法:将80例阈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皮内针组(40例)和安慰针组(40例,脱落2例),另纳入4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组。皮内针组予揿针治疗,安慰针组使用安慰揿针,针尖不刺入皮肤,均穴取双侧心俞、肝俞、神堂及耳穴心、肝等两组方案交替。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6周。观察两组阈下抑郁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周末、治疗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9项患者健康状况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比较两组阈下抑郁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组健康受试者ANT情况。结果:两组阈下抑郁患者治疗第3周末、治疗后及随访时PHQ-9、GAD-7评分均降低(P<0.05),皮内针组PHQ-9、GAD-7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安慰针组(P<0.01)。治疗前,阈下抑郁组(皮内针组和安慰针组)执行控制网络反应时高于正常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皮内针组、安慰针组患者治疗后执行控制网络反应时降低(P<0.05),皮内针组治疗后警觉网络反应时升高(P<0.05);皮内针组警觉网络反应时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安慰针组(P<0.01)。结论:“疏肝调神”皮内针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阈下抑郁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警觉网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抑郁 皮内针 疏肝调神 注意力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