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的整合功能 被引量:32
1
作者 卢爱国 陈洪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0,共7页
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是基层党建生态环境转换背景下的重要制度创新,扮演着重要的"整合中心"角色,承担着内外整合功能。面对基层党组织结构裂片化、资源离散化、自我认同危机化、社区社会碎片化、基层组织悬浮化、部门行动分割... 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是基层党建生态环境转换背景下的重要制度创新,扮演着重要的"整合中心"角色,承担着内外整合功能。面对基层党组织结构裂片化、资源离散化、自我认同危机化、社区社会碎片化、基层组织悬浮化、部门行动分割化等困境,中国共产党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内部整合基础上,一端嵌入"社会"实现社区社会整合,一端嵌入"国家"实现基层行政整合,一端嵌入"网络"实现异度空间整合,从而稳固党的基层政权和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党建 生态环境 政党整合 制度创新
下载PDF
近年来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爱国 黄海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52,共8页
学术界主要从提出背景、基本内涵、主要功能、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五个方面对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进行了研究,旨在构建社会和谐秩序和加强党的基层领导。这一研究为学术增长和政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存在一定研究限度,今后应以开阔的... 学术界主要从提出背景、基本内涵、主要功能、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五个方面对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进行了研究,旨在构建社会和谐秩序和加强党的基层领导。这一研究为学术增长和政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存在一定研究限度,今后应以开阔的理论视野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化对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党建 研究现状 研究评价 研究前景
下载PDF
论区域性大党建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致丞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社会的转型带来民众价值观的转型,进而对党的组织建设、执政方式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就区域党建提出的背景,区域党建工作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对区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 区域党建 社区党建 功能定位 执政能力
下载PDF
地区治理视角下区域化党建困境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旭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加快,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式之一,区域化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地区治理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针对目前区域化党建存在的困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加快,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式之一,区域化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地区治理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针对目前区域化党建存在的困境,及时有效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以基层党建促进地区治理、以地区治理带动民生建设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党建 地区治理视角 党的基层组织
下载PDF
武汉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以武汉市J社区经验为例
5
作者 刘梦梦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15,共5页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不断创新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组织失灵、联动失灵、“三治”失灵等诸多难题,开展区域化、智慧化、多元化“党建+”工作是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正确方向。武汉市J社区实...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不断创新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组织失灵、联动失灵、“三治”失灵等诸多难题,开展区域化、智慧化、多元化“党建+”工作是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正确方向。武汉市J社区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党建+”工作开展的根本遵循,培育“党建+服务”理念、创新“党建+联动”、“党建+多元”模式是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党建+ 区域化党建 智慧化党建
下载PDF
“文化冲突”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以苏州高校利用“先锋论坛”创新党建机制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丹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4-87,共4页
文化冲突的现象在如今的高校依然存在。党的建设工作应该结合优秀传统文化,采取新的方法和策略,以利于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苏州一些高校创设"先锋论坛",倡导"服务至上",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参与和体验。倡... 文化冲突的现象在如今的高校依然存在。党的建设工作应该结合优秀传统文化,采取新的方法和策略,以利于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苏州一些高校创设"先锋论坛",倡导"服务至上",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参与和体验。倡导"先忧后乐",消弭文化代沟,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倡"和合文化",体现苏州城市文化的特色。通过"先锋论坛+地域文化",强化思想引领,形成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使高校党组织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论坛 地域文化 思想引领 高校 党建 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区域化党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旭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10,16,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以及基层党员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以"单位制党建"为基础的传统党建模式,在新形势下逐渐显示出时代局限性。而作为传统党建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区域化党建"日益成为基层党...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以及基层党员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以"单位制党建"为基础的传统党建模式,在新形势下逐渐显示出时代局限性。而作为传统党建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区域化党建"日益成为基层党建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之一。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以党建促进地区治理,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党建 理论与实践 困境 探索
下载PDF
延龙图党委模式:构建区域统筹地方党建新格局的样板
8
作者 张书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A6期43-47,共5页
延龙图党委是构建区域统筹地方党建新格局的典型模式。延龙图党委的存在运行状态主要包括其工作职责、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目标、工作策略等基本要素。延龙图党委是一种上级党委派出的地方联合党委模式,其组建的动力来自上层,其性... 延龙图党委是构建区域统筹地方党建新格局的典型模式。延龙图党委的存在运行状态主要包括其工作职责、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目标、工作策略等基本要素。延龙图党委是一种上级党委派出的地方联合党委模式,其组建的动力来自上层,其性质上是地方联合党委,在运行中的领导权有限,党委书记相对超脱,与政府体制的衔接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统筹 地方党建 新格局 延龙图党委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城市社区治理
9
作者 缪开金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基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当前我国政府仍然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社区成员参与主动性差。其根源在于社会资本中包含的社会成员关系网络的缺失与社区... 基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当前我国政府仍然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社区成员参与主动性差。其根源在于社会资本中包含的社会成员关系网络的缺失与社区内部的低度信任。利益纽带的弱化和社区内部的低信任度导致了社区居民不关心社区事务、不愿意参与社区活动。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服务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区域化过程中,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区域内的所有主体都参与到服务中来。这一个过程就是培育社会资本、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区治理 区域化党建
下载PDF
从单位制党建到区域化党建——区域化党建的生成逻辑与理论内涵 被引量:63
10
作者 唐文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4,156,共8页
单位制党建是一种服务于革命后社会人为规划"机械团结"的封闭性、行政化的基层党建模式,其所契合的是"单位社会"的特殊社会形态。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社会"的变迁导致了单位制党建的不适应,出现了党的基... 单位制党建是一种服务于革命后社会人为规划"机械团结"的封闭性、行政化的基层党建模式,其所契合的是"单位社会"的特殊社会形态。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社会"的变迁导致了单位制党建的不适应,出现了党的基层组织"离散化"与"悬浮化"的不良现象,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由此而产生了从单位制党建向区域化党建转型的内在需求。区域化党建是一种服务于新型社会"有机团结"的开放性、多样化的基层党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与外部新型环境的复杂互动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结构性适应的产物,其重要的功能价值就在于克服单位制党建的不适应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制党建 区域化党建 生成逻辑 理论内涵
下载PDF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其优化——基于上海市的调查 被引量:57
11
作者 陈毅 阚淑锦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基层社区面临功利化、空心化和碎片化的治理危机,新时代呼唤政党介入社区治理,发挥其领导和政治整合功能。而政党嵌入社区要实现高效的党建引领,也需要遵循社区自主性原则,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参与程度“因势利导”,不同社区类型的党... 基层社区面临功利化、空心化和碎片化的治理危机,新时代呼唤政党介入社区治理,发挥其领导和政治整合功能。而政党嵌入社区要实现高效的党建引领,也需要遵循社区自主性原则,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参与程度“因势利导”,不同社区类型的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程度也不相同。居民参与度低和政党介入度高的社区,政党发挥着“主导式”引领;居民参与度和政党介入度都高的社区,政党发挥着“协商式”引领;居民参与度高和政党介入度不高的社区,政党发挥着“自治式”引领。基于对上海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调研,从政党的治理理念、治理能力、关系重塑和治理资源四个要素来分析如何优化这三种党建引领类型,在发挥政党的引领作用的同时,矫正政党行政化和党建虚化的弊病,实现政党的政治领导功能和社区服务功能的高度融合,营造良好的社区共同体,发挥好政党和社会两方面的自主性,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高效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大党建 “主导式”引领 “协商式”引领 “自治式”引领 社区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法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共建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琦 赵卫华 +3 位作者 周妍 陈玉恒 张平 张勇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81,共4页
为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的建设,激发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力,培育高质量党建品牌,在SWOT分析法的基础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创、文化共育、管理共促等,积极探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 为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的建设,激发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力,培育高质量党建品牌,在SWOT分析法的基础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创、文化共育、管理共促等,积极探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共建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通过开展路径研究充分挖掘党建共建融合发展的潜在价值和深远意义,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共建新格局,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要求,为区域医疗中心党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党建 结对共建 SWOT分析 实施路径
下载PDF
攻克作风顽疾 肃正党风政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述评
13
作者 王贵花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从思想教育、下沉基层、细化制度、带头示范、匡正导向、从严执纪等六个方面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落实中央治疆方略,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凝聚民心,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从思想教育、下沉基层、细化制度、带头示范、匡正导向、从严执纪等六个方面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落实中央治疆方略,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凝聚民心,打赢反恐斗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党在边疆地区执政根基意义重大,启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 干部 作风 建设
下载PDF
基层社会区域化党建的治理转型运作探索——以南京市华侨路街道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71-75,共5页
时代的变迁,要求执政党在基层社会对党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进行改革和转型。南京市华侨路街道探索以街道大党委制、结对共建、社区党员议事会和党员服务站为执政党在基层社会对党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进行改革和转型运作的主要方式,在... 时代的变迁,要求执政党在基层社会对党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进行改革和转型。南京市华侨路街道探索以街道大党委制、结对共建、社区党员议事会和党员服务站为执政党在基层社会对党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进行改革和转型运作的主要方式,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为促进党的治理转型,首先是实现党内治理改革,包括推进"条块党组织关系"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要求大党委委员由基层党员选举产生,改革社区管理体制等,在此同时,要加强党外合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区域化党建 街道大党委制 执政党治理转型 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
下载PDF
论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
15
作者 叶有根 《凯里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0-83,共4页
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贵州省虽然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但是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这与贵州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紧密相连。探索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党... 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贵州省虽然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但是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这与贵州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紧密相连。探索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能够供其他民族地区党建工作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民族地区 党建工作 成功经验
下载PDF
1948年冀鲁豫边区的迷信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春鹏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6-148,共13页
迷信活动是冀鲁豫边区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难题,关联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其中1948年的迷信活动尤为活跃。频繁的烧香磕头、取水治病等活动承载着民众躲灾避祸的诉求,同时有的迷信团体也散布谣言、组织暴动,造成了群众思想混乱、社... 迷信活动是冀鲁豫边区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难题,关联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其中1948年的迷信活动尤为活跃。频繁的烧香磕头、取水治病等活动承载着民众躲灾避祸的诉求,同时有的迷信团体也散布谣言、组织暴动,造成了群众思想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这都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相悖。为此,1948年初边区党委就着手应对迷信活动,但部分地区强迫命令的做法反而使活动愈演愈烈。此后,边区党委从民众生存利益出发调整政策,纠正强迫命令的做法,兼具原则与弹性的工作方式扭转了先前局面。边区党委对迷信活动的应对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将发展经济、教育民众、稳定秩序、改善医疗等相结合,支援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日后的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8年 冀鲁豫边区 中共应对 乡村建设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阜平县党组织的建设历程与经验启示
17
作者 刘璇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1-129,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向来是优良传统,是党从弱小走向壮大并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实保障。抗战时期,阜平县党组织建设大致历经了恢复重建与发展壮大、整理与巩固、全面巩固、整顿成熟等四个阶段,彰显了上级指示与...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向来是优良传统,是党从弱小走向壮大并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实保障。抗战时期,阜平县党组织建设大致历经了恢复重建与发展壮大、整理与巩固、全面巩固、整顿成熟等四个阶段,彰显了上级指示与基层执行之间的协作力以及基层组织运作的效果,成为了带领人民群众战胜敌人、巩固敌后根据地与取得革命胜利的领导核心。通过梳理阜平县党组织的发展脉络,考察党组织在抗战中的主要工作内容,认识阜平县党组织的建设在边区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晋察冀边区 阜平县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建设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与宗教和谐发展模式研究——以德宏州芒市傣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翔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12,40,共8页
针对德宏州芒市9个不同傣族村寨基层党组织涣散与薄弱的现状,对村民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基层党建与宗教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1)75%的农村党组织活动开展甚少,且超过40%的基层党组织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境;(2)农村党员活动室尚未... 针对德宏州芒市9个不同傣族村寨基层党组织涣散与薄弱的现状,对村民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基层党建与宗教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1)75%的农村党组织活动开展甚少,且超过40%的基层党组织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境;(2)农村党员活动室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超过80%的活动室仅被用作召开党员会议;(3)傣族村寨村民信仰宗教比例高达74%,而党员人数却不到6%。总而言之,发展当地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新型党员队伍,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巧用现代媒介传播党的声音是促进农村党建与宗教和谐发展的关键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傣族 基层党建 宗教 和谐发展
下载PDF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论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士尧 张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0-64,共5页
党的纯洁性建设事关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党的纯洁性建设高度重视,立足西南地区实际,采取许多坚强有力的举措,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不纯。大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干部思想觉... 党的纯洁性建设事关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对党的纯洁性建设高度重视,立足西南地区实际,采取许多坚强有力的举措,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不纯。大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干部思想觉悟;弘扬优良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严明党纪国法,坚决惩治贪污腐败。这些举措的实施,破解了西南地区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这些探索,对我们加强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西南地区 党员干部 纯洁性建设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与青海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
20
作者 梁代生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12,共4页
改革开放三十来,青海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和总结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青海以改革创新精神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 改革开放三十来,青海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和总结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青海以改革创新精神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青海民族地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