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上海和浙江的区域经济关系——一个关于“中心—边缘”理论和“极化—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陈建军 姚先国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3,共6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增长极理论和中心—边缘理论的应用条件和应用背景 ,进而证明上海和浙江共处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并非是一个二元空间而更近似于匀质空间 ,接着用浙沪间产业转移的案例证明两地之间的关系并非是“极化—扩散” ,而是资源优势... 本文首先概述了增长极理论和中心—边缘理论的应用条件和应用背景 ,进而证明上海和浙江共处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并非是一个二元空间而更近似于匀质空间 ,接着用浙沪间产业转移的案例证明两地之间的关系并非是“极化—扩散” ,而是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的关系 ,并得出结论认为 ,从要素资源流动的角度分析 ,上海和浙江区域经济关系应该属于邻域渗透型的区域经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浙江 区域经济关系 增长极理论 中心--边缘理论 产业转移 资源优势互补关系产业分工 要素资源流动 邻域渗透型经济关系 长江三角洲区域
原文传递
区域经济关系的四种类型--基于广州与周边城市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焕峰 刘心怡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9,共7页
本文在测度广州辐射腹地范围、广州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并进行空间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空间结构,即中心—外围关系,广州与省内周边城市主要有四类区域经济关系:广州—深圳是中心交互型... 本文在测度广州辐射腹地范围、广州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并进行空间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空间结构,即中心—外围关系,广州与省内周边城市主要有四类区域经济关系:广州—深圳是中心交互型;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是邻域渗透型;广州——汕头、湛江、韶关是次中心转移型;广州—其他城市是中心与边缘扩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发展力 中心城市辐射腹地 区域经济关系
下载PDF
论区际经济关系及其调控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克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区际经济关系是新时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经济利益现象趋于强化 ,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 ,促成了我国区际经济关系的重组。但由于特定的体制改革背景 ,现阶段我国... 区际经济关系是新时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经济利益现象趋于强化 ,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 ,促成了我国区际经济关系的重组。但由于特定的体制改革背景 ,现阶段我国区际经济关系的发育深受一些政府因素的影响 ,因此 ,调控今后我国的区际经济关系 ,也必须从改革或完善这些政府因素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区际经济关系 影响因素 政府职能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中我国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政策失灵原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云 丁四保 《软科学》 CSSCI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政策失灵和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协调政策失灵这两类政策失灵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认为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区域利益的驱使导致了第一类政策失灵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暂时处于区域均衡拐点以左... 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政策失灵和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协调政策失灵这两类政策失灵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认为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区域利益的驱使导致了第一类政策失灵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暂时处于区域均衡拐点以左,以及各区域间经济差异较大和利益关系没有理顺的原因,导致了第二类政策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失灵 区域经济协调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下载PDF
地方政府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大中原经济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薛艳丽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0-102,共3页
在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河南省制订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该规划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资有利于缩小省间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在此基础... 在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河南省制订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该规划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资有利于缩小省间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的战略意图及大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指导性、预测性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区域投资发展规划,希冀为解决"中国难题"提供思路和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原经济区 地方政府投资 区域经济协调 区域投资规划
下载PDF
确立增长极的“引力模型”实现途径研究——以川南城市群为例
6
作者 李建 邹红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64-67,共4页
运用"引力模型"模拟增长极作用机理,按照区域性质的不同方向进行可行性分析.引入川南城市群的实例进行探讨并得出结果——川南区域大致处于均衡发展的状态,其中内江可作为一个能够平衡引导和桥接成渝两个高级增长极的区域经... 运用"引力模型"模拟增长极作用机理,按照区域性质的不同方向进行可行性分析.引入川南城市群的实例进行探讨并得出结果——川南区域大致处于均衡发展的状态,其中内江可作为一个能够平衡引导和桥接成渝两个高级增长极的区域经济联系平台,自贡可作为一个较强聚射功能的单元,自贡与内江可作为能够打破均衡状态的增长极的基础单元,由此总结出川南区域增长极的可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 作用机制 引力基础 区域经济联系流场 聚射功能
下载PDF
多极网络空间组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善铭 张文静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共11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要以合理的区域空间组织作为基础,多极网络空间组织作为区域空间组织的一种新形态,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行为,进而改变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空间组织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借助2003—2021年...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要以合理的区域空间组织作为基础,多极网络空间组织作为区域空间组织的一种新形态,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行为,进而改变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空间组织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借助2003—2021年十大城市群1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究多极网络空间组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匹配的视角来看,多极网络空间组织通过改变经济主体与区位的匹配程度,影响城市经济产出,从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影响;(2)多极网络空间组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规模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关系;(3)多极网络空间组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和动态演变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网络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匹配视角 区域经济关系
下载PDF
区域经济法调控主体结构性探析——基于宏观调控法制化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庭萍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年第2期47-51,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也需要法制。在全国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构建区域经济法体系,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构建区域经济法框架离不开对区域经济法调控主体的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也需要法制。在全国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构建区域经济法体系,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构建区域经济法框架离不开对区域经济法调控主体的研究,区域经济法调控主体的组成应为宏观调控主体和中观调控主体。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个人或组织。没有主体,法律关系就无从谈起。因此区域经济法律关系的研究也离不开对区域经济法主体,尤其是区域经济关系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制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关系 宏观调控主体 中观调控主体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关系演化
9
作者 张永丽 田松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1期49-52,86,共5页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历史上,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描述了建国后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实践措施及其影响,对如何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议,得到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关系 演变 发展战略
下载PDF
日本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认知和评价
10
作者 赵乙臻 戴轶 《中国-东盟研究》 2021年第4期119-143,共25页
日本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发起国之一。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日本政府官员、智库专家和主流媒体对RCEP条款细则、日本经济外交策略和亚太区域经济关系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发现,日本对RCEP评价积极,认为RCEP与日本FTA战略... 日本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发起国之一。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日本政府官员、智库专家和主流媒体对RCEP条款细则、日本经济外交策略和亚太区域经济关系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发现,日本对RCEP评价积极,认为RCEP与日本FTA战略中的经济和政治外交目标相一致,RCEP条款基本达到其经济预期。日本希望通过完善条款内容,深化与中国和东盟等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RCEP框架下的亚太区域经济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日本的认知和策略选择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对中国采取“制度制衡”、对东盟等其他经济体采取“拉拢合作”、对美国采取“中间平衡”的策略,从而试图主导RCEP的具体实施和发展趋势。对此,中国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日本 经济合作 亚太区域经济关系
原文传递
对商品实行薄利多销限定条件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燕 周昭雄 徐伟 《管理科学》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指出: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可通过降价的方式取得薄利多销的效果。但笔者认为薄利多销并不单纯只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还取决于商品的降价幅度、降价前的原始价格以及降价前后的平均可变成本的大小关系。... 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指出: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可通过降价的方式取得薄利多销的效果。但笔者认为薄利多销并不单纯只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还取决于商品的降价幅度、降价前的原始价格以及降价前后的平均可变成本的大小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厂商决定是否采取降价方式的限定条件及最适的降价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价格弹性 薄利多销 限定条件
原文传递
国内外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柳坤 申玉铭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73-83,共11页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是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点。文章对国内外空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内容及测度模型进行梳理。从研究内容来看,区域联系特征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关注较多,而针对区域间地缘经济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尤其是在...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是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点。文章对国内外空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内容及测度模型进行梳理。从研究内容来看,区域联系特征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关注较多,而针对区域间地缘经济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尤其是在测度方面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质性方法在研究中的分量也需要强化。经典的引力模型在实践应用中不断调整和深化,而对于城市流模型和地缘经济关系模型的支撑理论较为薄弱,模型应用过程中呈现出新技术、新方法运用的趋势。传统的研究还集中于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空间及城市组织,针对虚拟空间中的信息技术流动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应作出积极回应。随着全球城市网络的显现,借助各种属性数据探索垂直层面的联系将是一个重要方向,不同尺度下的城市与区域间的网络结构、功能和关系研究将成为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联系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地缘经济关系 测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