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8-90,共3页
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地方高校面对新形势和时代要求,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建立区域文化研究机构,进行科研立项或课程开发,通过教学传承区域文化;或举办学术会... 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地方高校面对新形势和时代要求,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建立区域文化研究机构,进行科研立项或课程开发,通过教学传承区域文化;或举办学术会议,推进区域文化传播;或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师生进行创新研究等途径,为培养区域文化人才、推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文化 发展 服务
下载PDF
唐代长沙窑与湖南区域经济文化关系探析
2
作者 梁晨晨 罗运胜 《科技资讯》 2021年第11期253-256,共4页
长沙窑作为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唐代湖南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经济方面,人口南迁促进了湖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更多的劳动力投入手工业中,进一步促进了制瓷业发展,长沙窑瓷器业成为湖南手工业的代表产业... 长沙窑作为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唐代湖南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经济方面,人口南迁促进了湖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更多的劳动力投入手工业中,进一步促进了制瓷业发展,长沙窑瓷器业成为湖南手工业的代表产业,伴随着长沙窑瓷器的外销,长江沿线的人口流动进一步促进各地商贸往来;文化方面,长沙窑瓷既是锐意进取的湖湘精神的体现,又承载了重要的茶酒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信息,开创了釉上彩绘装饰工艺新高度,对于研究唐代湖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长沙窑 经济文化 关系
下载PDF
区域经济文化与区域企业成长
3
作者 徐涛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2期59-64,共6页
学术界在反思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试图以此解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然而区域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内容庞杂且可操作性较差,经济效应模糊且作用机制隐蔽,... 学术界在反思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试图以此解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然而区域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内容庞杂且可操作性较差,经济效应模糊且作用机制隐蔽,很难对其进行深入具体分析。文章认为优性的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可以通过资源优化整合效应表现出其对区域企业成长的作用力。特别提及的是,细分区域经济文化的目的就是欲使区域经济文化更为具体清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文化 资源优化整合效应 企业成长
下载PDF
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的经济学原理及内部结构数学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石玉凤 李建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5-97,共3页
以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一系列动态数学模型,弄清了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及节庆活动的内部结构,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经济投入与产出、社会投入与产出等诸方面的关系,得到了有关节庆活动管理及发展趋向的几点结论。
关键词 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 劳动价值 数学模型 节庆活动规模 工作原理 经济学原理
下载PDF
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规模及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石玉凤 王尚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7-109,共3页
以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一系列动态数学模型,弄清了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过程中的价值交换与资本积累方式,分析了节庆活动的发展规模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有关节庆活动管理及发展趋向的几点结论,旨在为节庆活动... 以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一系列动态数学模型,弄清了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过程中的价值交换与资本积累方式,分析了节庆活动的发展规模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有关节庆活动管理及发展趋向的几点结论,旨在为节庆活动的发展规划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 文化节庆活动 劳动价值 数学模型 节庆活动规模 地区经济发展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的画派 被引量:3
6
作者 薛永年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1,共2页
概括中国古代的画派,大略有两种,一种是艺术传派,另一种是地域群体。所谓艺术传派,是因师承传授和风格影响而成的画派,唯一开派者创造性的画风,引起了无数追随者的学习,主宰这一派的风格。所谓地域群体,是因思想、风格和创作条件相近而... 概括中国古代的画派,大略有两种,一种是艺术传派,另一种是地域群体。所谓艺术传派,是因师承传授和风格影响而成的画派,唯一开派者创造性的画风,引起了无数追随者的学习,主宰这一派的风格。所谓地域群体,是因思想、风格和创作条件相近而形成的区域艺术圈。这种群体,往往不只一名代表人物,若干代表画家的风格既有一致性,又各擅胜场。每个代表人物也都各有传派。不论艺术传派,还是地域群体,其出现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离不开特定地域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明清两代,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美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地域性画派的兴起和昌盛。这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的自觉不无关联。深入研究两种画派对文化发展的特殊作用,思考艺术传派特别是地域画派盛衰的历史经验,借鉴先贤自觉按艺术规律推动画派发展的举措,有利于今天美术的发展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古代画派 美术创作 艺术传派 地域群体 地域经济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变革——基于廊坊视角的研究
7
作者 董烈霞 曹永志 《职业时空》 2013年第8期29-31,35,共4页
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与基础教育发展密切相关,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给廊坊地区基础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结构失调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廊坊市借势京津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优化资源配... 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与基础教育发展密切相关,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给廊坊地区基础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结构失调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廊坊市借势京津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改进教育结构是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文化发展 基础教育 变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