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流域开发管理中的区域利益协调 被引量:70
1
作者 陈湘满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528,共4页
流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类型 ,既是由分水岭所包围的自然区域 ,又是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 ,进行以水资源开发为中心的综合开发的重要单元 ,构成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流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联极为密切 ,地区间相互影响显著 ,具有整体... 流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类型 ,既是由分水岭所包围的自然区域 ,又是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 ,进行以水资源开发为中心的综合开发的重要单元 ,构成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流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联极为密切 ,地区间相互影响显著 ,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区段性和差异性、层次性和网络性、开放性和耗散性等特点。在流域开发中 ,流域内部各行政区域之间、上下游之间 ,甚至不同流域之间 ,都存在着利益分配问题 ,它们是流域开发管理矛盾的症结所在 ,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以协调流域内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首先必须解决与水资源相关的外部不经济问题 ;其次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再就是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开发 区域管理 流域区 区域利益 协调机制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被引量:52
2
作者 孙海燕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2-365,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其发展机制正是区域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区域协调发展及机制研究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其发展机制正是区域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区域协调发展及机制研究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概念界定入手,将其定义为区域内部的和谐及与区域外部的共生。针对区域协调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耦合性,将区域协调发展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将发展机制定义为一套从目标内容到实际操作的完善体系,具体包括根本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手段、协调程序等,探讨了三个阶段机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机制 构建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特征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石忆邵 王克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9-54,共6页
本文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针对区域整合发展机制、区域利益协调、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制度建设一体化等若干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整合机制 利益协调 区域政策 制度保障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利华 徐晓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7,共7页
近年来,区域一体化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成为一体化发展的阻碍力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区域一体化的四种典型协调机制,即大都会区区域理事会、地方政府首脑座谈会、上级政府派出机构和联合党委,指出... 近年来,区域一体化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成为一体化发展的阻碍力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区域一体化的四种典型协调机制,即大都会区区域理事会、地方政府首脑座谈会、上级政府派出机构和联合党委,指出具有权威性和执行力的协调机制,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权威的不同来源决定了强度和可持续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保证地方政府合作协议效力的法律体系构建,进而借鉴区域理事会模式经验,促进多主体参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协调机制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平原农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机制 被引量:35
5
作者 孙婧雯 刘彦随 +2 位作者 戈大专 陆玉麒 牛博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71-1986,共16页
平原农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有利于缓解平原农区经济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育等多重压力,保障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本文以“问题研判—策略梳理—机制构建—实证检验”为研究主线,探讨两者协同... 平原农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有利于缓解平原农区经济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育等多重压力,保障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本文以“问题研判—策略梳理—机制构建—实证检验”为研究主线,探讨两者协同机制。研究表明:(1)平原农区“三生”空间利用冲突显著,生产空间低值低效、生活空间无序空废、生态空间污损衰退共同制约乡村转型发展;(2)面向土地价值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策略,有利于推动乡村转型发展;(3)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由“以地为本”单要素调控转向“人、地、业、权”多要素协同综合整治,权利重组、空间重构、产业重塑是推动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的核心机制;(4)平原农区典型地区禹城市,聚焦土地权属调整、空心村整治和现代产业培育,实现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协同推进。本文有利于深化平原农区人地系统科学新认知,为构建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地域系统 协同机制 平原农区
原文传递
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组织的区域协调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8
6
作者 周素红 陈慧玮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2008年第6期93-98,共6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区域规划和协调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介绍了美国大都市区区域协调的主要执行机构——大都市区规划组织(MPO)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挥区域协调作用的主要协调机制——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为基础,促进区域用地、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区域规划和协调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介绍了美国大都市区区域协调的主要执行机构——大都市区规划组织(MPO)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挥区域协调作用的主要协调机制——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为基础,促进区域用地、环境整治、社会公平、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区域协调。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规划和协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认为以立法为基础,建立公共投资再分配机制是政府进行区域协调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都市区规划组织 区域协调机制
下载PDF
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多层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再文 李刚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9期48-53,共6页
多层治理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在多层治理模式中超国家、国家和次国家、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共同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其目的在于实现参与合作各方利益。这一治理模式弥补了当前区域合作中出现的诸多... 多层治理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在多层治理模式中超国家、国家和次国家、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共同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其目的在于实现参与合作各方利益。这一治理模式弥补了当前区域合作中出现的诸多缺陷和不足。总结和借鉴欧盟多层治理的经验,将有利于我国区域合作的顺利发展,并有助于解决我国区域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体制上的矛盾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协调机制 多层治理
下载PDF
基于SFA方法的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化与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雷玉桃 杨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22,共10页
本文主要采用SFA模型,将对碳排放效率有影响的七个变量加入模型,测算出1996—2011年的碳排放效率值。然后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了碳排放效率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碳排放效率在整体上处于上升阶段,在地区上存在趋异的现象,即碳排放效... 本文主要采用SFA模型,将对碳排放效率有影响的七个变量加入模型,测算出1996—2011年的碳排放效率值。然后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了碳排放效率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碳排放效率在整体上处于上升阶段,在地区上存在趋异的现象,即碳排放效率随着时间的发展表现出更大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系统的碳排放协调机制,保证碳交易市场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区域差异 协调机制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的时空差异——基于四大经济区域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波 万国伟 杨丽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
在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02—2015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域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进... 在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02—2015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域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存在较为明显的耦合特征,各区域协调关系在时间上表现出不断上升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应从系统论视角看待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各区域应采取不同措施提高两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各区域提升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着力点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度 时空差异 耦合机理
下载PDF
国外江河流域协调机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博文 李雪松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撑带,长江经济带面临着市场分割、产业趋同以及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急需构建跨区域协调机制,从而实现东中西区域的均衡发展。通过对密西西比河流域、莱茵河流域以及多瑙河流域开发与跨流域管理机制进行概括可以发...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撑带,长江经济带面临着市场分割、产业趋同以及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急需构建跨区域协调机制,从而实现东中西区域的均衡发展。通过对密西西比河流域、莱茵河流域以及多瑙河流域开发与跨流域管理机制进行概括可以发现,国外江河流域跨区域协调机制的亮点在于构建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鼓励公民参与治理、信息数据共享、采用高科技手段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于定位于打造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的长江经济带而言,这些都是理应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区域协调机制 密西西比河 多瑙河 莱茵河
下载PDF
区域组织间关系与区域间协同治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被引量:16
11
作者 柳建文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6,共12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组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商会、环保组织等区域性组织的增多协调了行政辖区间的关系,缓解了行政区经济现象。另一方面,各类区域性组织间缺乏应有的协作,影响到区域经济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组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商会、环保组织等区域性组织的增多协调了行政辖区间的关系,缓解了行政区经济现象。另一方面,各类区域性组织间缺乏应有的协作,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跨区域战略的实施,区域组织间关系问题应运而生。随着地方合作的强化和区域经济体的形成,中国出现了新的区域协调问题——区域间治理。与区域治理不同,区域间治理以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经济区、经济圈、城市群之间的协作问题,主要通过区域性组织来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的区域协调路径。本文在梳理和总结西方组织理论和治理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何为组织间关系和区域间治理,并利用区域间治理结构分析了中国的区域组织间关系,提出了构建区域间治理机制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组织 组织间关系 区域间治理 协调机制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时代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8,共5页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选取了补偿协调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进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补偿协调四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路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跨区域 生态补偿 协调机制
下载PDF
联邦德国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远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6,101,共6页
区域规划与管理是区域联合及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为了借鉴他国的经验,详尽地阐述了德国区域规划的概念,并重点从规划程序的法制化、专业部门和地方的规划关系、区域规划的组织结构等角度对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区域... 区域规划与管理是区域联合及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为了借鉴他国的经验,详尽地阐述了德国区域规划的概念,并重点从规划程序的法制化、专业部门和地方的规划关系、区域规划的组织结构等角度对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区域规划组织的实体化、通过法律协调各类规划、注重规划过程的协调性、规划的一致性和延续性等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为了说明德国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最后介绍了德国斯图加特都市区通过区域规划协调解决城镇发展无序和土地利用不经济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协调机制 方法工具
原文传递
大气污染区域治理中的地方利益关系及其协调:以京津冀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红梅 邢华 魏仁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9,195,共7页
当前我国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需要加强大气污染区域治理。由于区域内行政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存在差异,大气污染区域治理对行政区的地方利益将会产生不同影响。地方利益关系及其协调是大气污染区域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根... 当前我国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需要加强大气污染区域治理。由于区域内行政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存在差异,大气污染区域治理对行政区的地方利益将会产生不同影响。地方利益关系及其协调是大气污染区域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利益竞争性程度的强弱,可将地方利益关系划分为竞争性利益关系、互补性利益关系和非竞争性利益关系三种类型。京津冀三地具有特殊的联系,地方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但缺乏长期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大气污染区域治理过程中,京津冀地方利益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应针对地方利益关系的不同类型,以第三方嵌入机制和改革政绩考核体系促进良性竞争,以创新利益补偿机制和多主体网络治理促进利益整合,以权威区域利益协调机构和市场化机制促进利益协商,从而实现京津冀三地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区域治理 地方利益关系 利益协调机制 京津冀
下载PDF
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与治理机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西忠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6,共7页
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城市群发展经历了从科层制管理到协调性治理的转变。长三角三省一市探索形成的行政契约模式,对于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完善区域城市协调发展模式和机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引导机制,突... 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城市群发展经历了从科层制管理到协调性治理的转变。长三角三省一市探索形成的行政契约模式,对于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完善区域城市协调发展模式和机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引导机制,突出横向协作、完善组织管理机制,促进协同行动、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契约意识、完善运行评估机制,倡导合作共治、完善多元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城市群 协调机制
下载PDF
我国区域协调机制的四种类型——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寇大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3,共5页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区域协调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把区域协调机制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即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京津冀为例、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广东省...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区域协调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把区域协调机制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即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京津冀为例、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广东省为例、省际市场主导-地方参与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省际地级市间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黄河金三角为例。四种区域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等情况,决定了其内部不同行政区间以及与中央政府间具有不同的府际关系,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机制。同时文章试图通过从府际关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机制的四种典型类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协调机制 区域创新 区域经济
下载PDF
试析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华中源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5,共5页
泛长三角区域的形成推动了各区域主体的经济发展,而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需要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及制度来保障。现有的泛长三角协调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显现弊端,制约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找出泛长三角区域协调存在的问题,并以此针... 泛长三角区域的形成推动了各区域主体的经济发展,而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需要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及制度来保障。现有的泛长三角协调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显现弊端,制约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找出泛长三角区域协调存在的问题,并以此针对性地建立新型的泛长三角协调机制,推动泛长三角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区域合作 协调机制
下载PDF
劳动力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国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6-30,共5页
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是均衡配置区间资源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流入地的"乘数效应"与对流出地的"扩散效应"之间存在效率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之一。因此,要... 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是均衡配置区间资源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对流入地的"乘数效应"与对流出地的"扩散效应"之间存在效率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之一。因此,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同机制,重点是发展落后地区的城市群,以落后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区域协调发展 协同机制 乘数效应 扩散效应
下载PDF
我国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现状、影响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洪洋 胡小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4,187,共9页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政府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布局问题值得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当前...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政府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布局问题值得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当前我国政府粮食储备主要布局在粮食主产区,而居民粮食消费主要集中在粮食主销区,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安排与居民粮食消费区域分布并不契合。这种粮食储备布局安排会造成粮食产区向销区“倒补贴”、销区“搭便车”现象频发以及时段性集中运输矛盾突出等深刻影响。基于此,借助宏观调控理论、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博弈理论和流通理论,从完善政府粮食储备宏观调控机制、建立粮食储备产销区资金保障机制、构建粮食储备产销区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建立产销区完善的粮食流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优化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的路径,充分发挥政府粮食储备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价格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我国粮食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粮食储备 区域布局 宏观调控 利益协调机制
下载PDF
论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立法协调机制及其构建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光 孙作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50-54,73,共6页
区域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区域立法应该作为调整区域性法律关系或公共事务所需法律的主要来源。依托于地方立法,实施区域内地方立法机关的合作立法应是最优的区域立法模式选择。协调是区域立法实施过程中... 区域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区域立法应该作为调整区域性法律关系或公共事务所需法律的主要来源。依托于地方立法,实施区域内地方立法机关的合作立法应是最优的区域立法模式选择。协调是区域立法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区域立法的主体、内容、程序和完善等都需要相应的协调。对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来实现协调的目的,比如,可通过省(市)际立法协议的签订进行概括性协调,通过立法论证机制对区域立法的内容进行协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区域立法 立法协调 协调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