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活态”理念下安徽泗州戏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安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151,226,共7页
安徽泗州戏作为"拉魂腔系"中的"南路",在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唱腔、伴奏、节奏律动等艺术手法日趋成熟,但它和全国兄弟戏种一样面临现代语境下的"失语"和"失势"。文章从田野调查入手,对安徽泗... 安徽泗州戏作为"拉魂腔系"中的"南路",在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唱腔、伴奏、节奏律动等艺术手法日趋成熟,但它和全国兄弟戏种一样面临现代语境下的"失语"和"失势"。文章从田野调查入手,对安徽泗州戏在现代艺术氛围中的保护与发展举措进行了多角度的探析。本文以为,正是由于不断趋于高标准的戏曲音乐艺术制作模式阻碍了泗州戏的个性发展。现在的表演过于追求外在形式的华丽美,很多剧目或唱段都是"一锤子买卖",表演者产生不了激情,观众也难动情去呼应。即使在一些经典剧目的演出中,过分的外在形式修饰也难以激起人们对原作的兴味。演员想要彰显的艺术个性或高超技艺,观众所要的粗犷的艺术才情或淳朴自然之美,出现了审美需求上的分道,艺术美呈现和接受之间出现"偏轨"现象。现在的创作都是"命题作文",演出的主办者、赞助者或行政领导根据自己的需求或想法,要求表演或创作的剧目是什么样子。这样的剧目,对观众来说自然难有吸引力。现今演出演员很难有机会与观众进行交流(大都在舞台上或电视录像中),也透射出泗州戏在不断远离观众的事实,这其中的核心所在是泗州戏表演给谁看的问题。作为草根艺术的泗州戏本身所需要面对的对象是人民大众,而不是官样应酬,这才是泗州戏甚至整个中国戏曲艺术的文化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拉魂腔 安徽地方戏曲 艺术史 安徽音乐史 文化建设 乐种学
下载PDF
地方绘画艺术史展览策划初探:以“山川出云天下雨——晚清民国时期湖南绘画艺术特展”为例
2
作者 黄爱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705-710,共6页
长沙市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馆藏书画资源优势,尝试对晚清民国时期的湖南美术发展历程进行探索性梳理,举办“山川出云天下雨——晚清民国时期湖南绘画艺术特展”,重新审视湖南绘画的成就与意义,彰显出中国美术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 传统绘画展 地域美术史 晚清民国时期
原文传递
区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豫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1,共4页
闽台区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既是一种相互关系又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针对复杂多变的民俗美术事象,我们提出了艺术文化域、艺术文化层和艺术文化史的三维文化空间,并以此厘清闽台民间美术研究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 闽台区域文化 闽台民间美术 艺术文化域 艺术文化层 艺术文化史
下载PDF
考古学视野中的区域史开掘——李昆声先生对云南历史、文化研究的贡献
4
作者 杨泽宇 刘金泉 《昆明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95-101,共7页
李昆声先生是饮誉国内文史学界的考古学家、文物与博物馆学专家,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多年来,耕耘于西南考古发掘的田野中,研精致思、著作等身。在区域史研究领域,先生擅于借助考古学视野对地方历史与文化进行追溯与探索,兼顾文物遗迹与... 李昆声先生是饮誉国内文史学界的考古学家、文物与博物馆学专家,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多年来,耕耘于西南考古发掘的田野中,研精致思、著作等身。在区域史研究领域,先生擅于借助考古学视野对地方历史与文化进行追溯与探索,兼顾文物遗迹与现存文本的“二重证据”,在云南艺术史、农业史和民族文化史领域均有斐然成绩,对丰富云南历史的“横向”研究,推动“纵通”和“横通”的衔接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昆声 考古学 云南区域史 艺术史 农业史 文化史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曲艺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红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5-149,共5页
曲艺是"以一曲多变的方式,讲唱故事的表演艺术及其相近的形式"。长三角地区曲艺艺术源远流长,经历了发生与发展、成熟与繁荣、高峰与式微,名家辈出。本文就其历史沿革作简要勾勒,以展现其大致样貌。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艺术史 曲艺 艺术发展 历史沿革
下载PDF
21世纪德语区东亚艺术史研究——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例
6
作者 黄春梦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9,共13页
20世纪初期东亚艺术史在德语区兴起之后,并未以一种蔓延的态势蓬勃发展,反而在四五十年代由于政治原因迎来了停滞状态。复苏之后的德语区东亚艺术史研究虽不复昔日态势,但与初期相比,其研究主题与方法已有显著革新。本文简要回溯了20世... 20世纪初期东亚艺术史在德语区兴起之后,并未以一种蔓延的态势蓬勃发展,反而在四五十年代由于政治原因迎来了停滞状态。复苏之后的德语区东亚艺术史研究虽不复昔日态势,但与初期相比,其研究主题与方法已有显著革新。本文简要回溯了20世纪初期至今德语区东亚艺术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厘清其发展脉络和师承谱系,并就21世纪德语区学者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研究动态作重点阐述。在宏观审视其动态发展的基础上,选择相关研究案例,以他们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作为切入点考察其研究思路,并结合案例分析当代德语区学者面临的研究困境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区 东亚艺术史 中国美术史 方法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