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区域分异研究 被引量:105
1
作者 张慧智 史学正 +4 位作者 于东升 王洪杰 赵永存 孙维侠 黄宝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7-234,共8页
土壤温度是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其区域分异和季节性变化直接影响着土壤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紧密相关。本研究根据中国1971~2000年地面气候资料中年均和月均土壤温度、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了我国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是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其区域分异和季节性变化直接影响着土壤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紧密相关。本研究根据中国1971~2000年地面气候资料中年均和月均土壤温度、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了我国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区域分异特征,并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土壤温度从春季到夏季变化最大,20℃等温线的纬度跳跃接近25°,而由冬季到春季土壤温度的变化最为缓和。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区域中土壤温度与气温、降水之间的相关性也各不相同,在温带区域和青藏高原区,气温是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区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季节变化 区域分异 气温 降水 中国
下载PDF
IPCCA2情景下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2
2
作者 汤剑平 陈星 +1 位作者 赵鸣 苏炳凯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5,共13页
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A2情景下,利用CSIRO Mark3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现代和未来2个10年的模拟结果,驱动MM5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中国未来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IPCC A2情景下未来中国温度、降水... 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A2情景下,利用CSIRO Mark3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现代和未来2个10年的模拟结果,驱动MM5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中国未来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IPCC A2情景下未来中国温度、降水和环流等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区域气候模式MM5V3能够再现气候平均环流、降水和温度分布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好的区域气候变化模拟能力;(2)IPCC A2情景下,未来中国平均地面气温将有明显的升高,特别是中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增幅超过了1℃。冬季,地面平均气温的增幅由南至北逐渐增加;夏季,在内蒙和中国西南地区有明显的增温。伴随温度的升高,降水也有明显的变化,年平均降水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江淮流域及以南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增强,而中国华北部分地区及西南、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将呈减少趋势。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降水变化也不同,秋季华北、华南和江淮地区降水都增加,而冬季减少。降水的年内变化也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 IPCC A2情景 地面气温 降水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IEMS对东亚气候的模拟 被引量:20
3
作者 熊喆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利用区域环境集成系统模式对东亚地区进行了 1 987年 1月到 1 996年 1 2月的长期积分试验 ,重点考察了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地区区域气候平均状况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 :(1 )RIEM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不同季节温度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区... 利用区域环境集成系统模式对东亚地区进行了 1 987年 1月到 1 996年 1 2月的长期积分试验 ,重点考察了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地区区域气候平均状况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 :(1 )RIEM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不同季节温度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区域温度的年变化 ;同时模式模拟的季和月平均表面大气温度与观测之间偏差大约一般在 1~ 2℃。 (2 )对于降水来说 ,RIEM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降水的季节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 ,也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区域降水的年变化。就季节而言 ,模式模拟的冬季降水最好 ,相对较差的为夏季 ;同时 ,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雨带季节性移动 ,但模拟的雨带较观测的雨带偏北 ,大约为 2~ 3纬度。 (3)RIEMS模式能够模拟出东亚地区观测的湿润和干旱分布规律 ,但对于西北干旱区较观测偏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模式 区域气候 干旱指数 气温 降水
下载PDF
中国地区IPCC A1B情景下21世纪中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伯彦 汤剑平 王淑瑜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利用MM5V3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ECHAM5全球环流模式的结果,对中国地区实际温室气体浓度下当代气候(1981—2000年)及IPCC A1B情景下21世纪中期气候(2041—2060年)分别进行了水平分辨率为50 km的模拟试验。首先检验全球和区域模式对当代... 利用MM5V3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ECHAM5全球环流模式的结果,对中国地区实际温室气体浓度下当代气候(1981—2000年)及IPCC A1B情景下21世纪中期气候(2041—2060年)分别进行了水平分辨率为50 km的模拟试验。首先检验全球和区域模式对当代气候的模拟情况,结果表明:区域模式对中国地区地面温度和降水空间分布的模拟能力优于全球模式;与实际观测相比,区域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偏低,模拟的降水量偏多,降水位置偏北。IPCCA1B情景下中国地区21世纪中期气候变化的模式结果显示:各季节地面温度在全国范围内都将比当代升高1.2~3.9℃,且升温幅度具有北方大于南方、冬季大于夏季的时空分布特征;降水变化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秋季和冬季降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增加10%~30%,春季和夏季降水则呈现"北方减少、南方增多"的趋势,变化幅度在-10%~10%之间。21世纪中期地面温度和降水变化还具有一定的年际特征:地面温度在中国地区各子区域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升温速率在0.7~0.9℃/10a之间,温度变率也比当代有所增大;降水在西北地区略呈下降趋势,在其它子区域均为上升,降水变率的变化具有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 温度 降水
下载PDF
Regional-scal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Simulated by the FGOALS-gl Climate System Model 被引量:12
5
作者 MAN Wenmin ZHOU Tianju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65-778,共14页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regional-scal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as well as the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were simulated with a low-resolution vers...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regional-scal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as well as the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were simulated with a low-resolution version of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Sea-ice (FGOALS-gl) model.The model was driven by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orcing agents.Major features of the simulated past millennial Northern Hemisphere (NH) mean SAT variations,including the Medieval Climate Anomaly (MCA),the Little Ice Age (LIA) and the 20th Century Warming (20CW),we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constructions.The simulated MCA showed a global cooling pattern with reference to the 1961-90 mean conditions,indicating the 20CW to be unprecedented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in the simulation.The LIA was characterized by pronounced coldness over the continental extratropical NH in both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he simulation.The simulated global mean S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CA and LIA was 0.14°C,with enhanced warming over high-latitude NH continental regions.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simul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n regional scal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n hemispheric scales.The major features agreed well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reconstructed SAT variations over the Chinese domain,despite some inconsistency in details among different reconstructions.The EASM circulation during the MCA was stronger than that during the LIA The corresponding rainfall anomalies exhibited excessive rainfall in the north but deficient rainfall in the south.Both the zonal and meridional thermal contrast were enhanced during the MCA.This temperature anomaly pattern favored a stronger monsoon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t millennium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patial patterns regional-scale variatio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下载PDF
石家庄市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数据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岳艳霞 智利辉 +1 位作者 王磊 曹春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2期53-62,共10页
利用2009—2015年石家庄地区17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和61个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逐时气温、逐日最高气温及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石家庄市国家站和区域站逐时与逐日气温空间分布特征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探测环境差异... 利用2009—2015年石家庄地区17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和61个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逐时气温、逐日最高气温及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石家庄市国家站和区域站逐时与逐日气温空间分布特征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探测环境差异对日最低气温观测值的影响较大,对日最高气温观测值的影响较小。石家庄市不同区域气温冬季差异最大,夏季差异最小,春秋季居中;太阳辐射可以减小区域之间气温的差异,日出后不同区域的气温差异快速缩小,辐射最强时气温差异最小,日落后不同区域气温差异达最大,直至日出前不同区域的气温差异变化微弱,始终保持较高差值。石家庄市西北部山区气温较低,东部平原地区气温较高,石家庄城区气温最高。选取不同探测环境的气象站统计某区域平均气温时,对日平均最高气温统计值的影响较小,对日平均最低气温统计值的影响较大;23时至翌日上午10时,国家级自动气象站气温差异的季节变化特征可以代表全区气温差异的季节变化,其他时刻代表性较差,18—20时气温差异的代表性最差;冬季夜间石家庄市主城区相对周边地区城市热岛最明显,夏季山区相对城区最高气温更低,冬春季白天城区相对乡镇存在明显的冷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站 区域站 气温 探测环境 热岛 冷岛
下载PDF
我国对流层臭氧增加对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涧 蒋维楣 +2 位作者 刘红年 汤剑平 王卫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利用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化学模式模拟对流层臭氧的产生、分布和对辐射传输、地表温度、气温等的影响。通过对比模拟发现:对流层中臭氧的增加基本使大气顶晴空辐射强迫为正;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变化能影响云量且进一步影响温度。由... 利用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化学模式模拟对流层臭氧的产生、分布和对辐射传输、地表温度、气温等的影响。通过对比模拟发现:对流层中臭氧的增加基本使大气顶晴空辐射强迫为正;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变化能影响云量且进一步影响温度。由于对流层臭氧增加导致的晴空辐射强迫在4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臭氧 气温 区域气候模式 大气化学模式 地表温度 紫外辐射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对中国夏季气温模拟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金波 曾新民 郑益群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4-543,共10页
为评估区域气候模式中分辨率对中国夏季气温模拟的影响,选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针对中国范围同一区域设置3种水平分辨率(30、60和90 km)和3种垂直分辨率(14、18和23层)就2000—2004年夏季地表气温进行模拟试验,采用模拟偏差、均方根误... 为评估区域气候模式中分辨率对中国夏季气温模拟的影响,选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针对中国范围同一区域设置3种水平分辨率(30、60和90 km)和3种垂直分辨率(14、18和23层)就2000—2004年夏季地表气温进行模拟试验,采用模拟偏差、均方根误差、空间相关系数等多种参数,评估了气温模拟对分辨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模拟多年夏季平均地表气温对水平和垂直分辨率的提高总体上是敏感的,其中华北及西北地区模拟气温对分辨率最为敏感,不同分辨率可导致模拟气温1℃以上的差异,这与两地区较为干旱的气候是密切相关的;对考察子区域,分辨率的提高意味着模拟温度对分辨率敏感性的提高;水平分辨率越高,则模拟温度分布的细节更多,也越能改善陡峭地形附近的温度分布形势的模拟,从而有助于改善各子区域模拟形势,但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对形势模拟改善不明显;并非分辨率越高气温模拟得越好,水平和垂直分辨率的合理配置非常重要,即使考察文中诸如华南、西北等子区域尺度的气候,提高分辨率到一定的较高程度也非常必要;季节尺度上模拟气温受分辨率提高的影响与模拟降水不完全一致。尽管分辨率的影响未必超出模式物理方案,文中结果还是揭示了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气温时选取合适分辨率的重要性及模拟中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空间分辨率 地面气温 影响评估
下载PDF
RegCM3模式对新疆1996年降水和气温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勇 房永杰 黄有志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2年第4期38-43,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水和气温对模式分辨率、初始和边界条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区域模式RegCM3对新疆1996年冬季和夏季的降水和气温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气温的模拟要优于降水。分辨率、初始和边界条件对区域模式的模拟结果有较...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水和气温对模式分辨率、初始和边界条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区域模式RegCM3对新疆1996年冬季和夏季的降水和气温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气温的模拟要优于降水。分辨率、初始和边界条件对区域模式的模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可以增强对气温的模拟能力,尤其是气温随地形变化的特点。分辨率的提高,同样可以改进降水的量级和落区。相同分辨率下,不同初始和边界条件,对降水的模拟结果影响不大。无论分辨率和初始,边界条件如何变化,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麓均有虚假降水出现,说明该模式在刻画复杂地形方面,还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区域气候模式 降水 气温
下载PDF
1959—2005年我国冬季和夏季区域气温与日照、云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娟 朱泽伟 +2 位作者 蔡佳熙 金培 邢天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基于1959—2005年全国824站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以及NCEP/NCAR总云量逐日资料,利用REOF方法,将我国冬、夏季平均气温分别分为4个和6个区。冬季4区为青藏高原以东、东北和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大部、新疆;夏季6区为西北东部和华北、长... 基于1959—2005年全国824站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以及NCEP/NCAR总云量逐日资料,利用REOF方法,将我国冬、夏季平均气温分别分为4个和6个区。冬季4区为青藏高原以东、东北和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大部、新疆;夏季6区为西北东部和华北、长江黄河流域一带、西南南部和华南、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新疆中北部、南疆西部。除了夏季II区(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冬季和夏季各区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的上升趋势更显著。消除总云量的影响后,除了冬季II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消除日照的影响后,在夏季I区(西北东部和华北大部)和VI区(南疆西部)以及冬季II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平均气温与总云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温 日照时数 总云量 REOF方法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南方百年气温和降水的动力降尺度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孔祥慧 毕训强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1-724,共14页
本文采用NCAR的WRF3.5.1模式,以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作为区域气候模式的初始场和侧边界场,对东亚地区进行了百年以上(1900-2010年)尺度、水平分辨率为50 km的动力降尺度数值模拟试验。通过与观测气候资料的对比,分析了驱动场(20... 本文采用NCAR的WRF3.5.1模式,以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作为区域气候模式的初始场和侧边界场,对东亚地区进行了百年以上(1900-2010年)尺度、水平分辨率为50 km的动力降尺度数值模拟试验。通过与观测气候资料的对比,分析了驱动场(20世纪再分析资料)和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南方地区近50年(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经过动力降尺度的区域气候模式试验结果能更好地模拟我国南方地区气温气候平均态和季节循环。WRF模式模拟的气温与观测的气温的空间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年平均和夏季,WRF模式模拟的气温与观测的气温的偏差大多介于-1°C到+1°C之间。对于降水,WRF模式显著提高了我国南方降水的模拟能力。和驱动场相比,WRF模式模拟的降水与观测的偏差明显减小。夏季,WRF模式模拟的降水空间相关系数在0.5以上。由此延伸至对近百年我国南方地区三个子区域(华南地区、江淮地区和西南地区)四个时段(1914-1942年、1943-1971年、1972-2000年和2001-2010年)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动力降尺度的结果在区域平均的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数值上与观测比较接近,夏季模拟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冬季存在气温模拟偏低的误差。对气温趋势分析表明,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两个时间段,区域气候模式明显提高了气温变化线性趋势的模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中国南方 动力降尺度 地表气温 降水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IEMS对中国气候的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琼 延晓冬 熊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0-956,共7页
利用区域环境集成系统模式(R IEMS)对我国进行2005年4月1日~2006年10月1日18个月的积分试验,重点考察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区域气候平均状况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R IEM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温度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同时模式... 利用区域环境集成系统模式(R IEMS)对我国进行2005年4月1日~2006年10月1日18个月的积分试验,重点考察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区域气候平均状况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R IEM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温度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同时模式模拟的季和平均大气温度与NCEP之间偏差大约1~2℃,模式还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辐射、感热、潜热、位势高度、风场等气象要素场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演变,并且越到高空模拟效果越好。(2)对温度、辐射、感热、潜热、位势高度、风场等气象要素场模拟的时间演变接近NCEP的演变,但对于不同季节,不同变量模拟的结果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秋季的效果最好,夏、冬季效果稍差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气温 气象要素 空间分布 时间变化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under IPCC A2 Scenario in China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剑平 陈星 +1 位作者 赵鸣 苏炳凯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9年第1期29-42,共14页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under the IPCC A2 Scenario, was simulated for continuous 10-yr period by the MM5V3, using the output of an IPCC A2 run from CISRO Mark 3 climate system model as lateral and surface bou...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under the IPCC A2 Scenario, was simulated for continuous 10-yr period by the MM5V3, using the output of an IPCC A2 run from CISRO Mark 3 climate system model as lateral and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circula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distribution of mean circulati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was reproduced by the MM5V3.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was capable to improve the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 driven by GCM. (2) The climate change simulation under the IPCC A2 Scenario indicated that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would increase in the future, with a stronger trend in winter and the increasing magnitude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The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would appear a distinct change as well.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would remarkably increase in Northeast China, Yangtze and Huaihe River Valley, and the south area of the valley. Meanwhile, rainfall would show a decreasing trend in partial areas of North China, and many regions of Southwest and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climate IPCC A2 Scenario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原文传递
区域气候模式在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明珠 严登华 +3 位作者 宋新山 俞火亘 胡东来 杨舒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35,51,共4页
为了检验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GM3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气候的模拟能力,对1998年和2001年夏季气候进行了模拟试验,并针对模拟的温度场和降水场作具体分析。分别利用NCEP的温度数据和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内7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 为了检验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GM3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气候的模拟能力,对1998年和2001年夏季气候进行了模拟试验,并针对模拟的温度场和降水场作具体分析。分别利用NCEP的温度数据和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内7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对温度场和降水场进行了检验分析。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域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但在数值上出现“冷偏差”,整体偏低4~7℃;模式很好地再现了西线水源区的夏季降水特征:两大降水高值区分别位于研究区域的西南部和东南部,西南部雨带呈东西分布,东南部雨带呈南北分布。模式对东部地区的降水模拟较接近实测值,但对西北部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模拟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模拟 气温 降水
下载PDF
1961—2010年巴里坤县区域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卓世新 冯桂红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8期69-70,73,共3页
利用1961-2010年巴里坤县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50年来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大风日教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巴里坤县冬季、夏季、年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 ~ 90年代冬季增温强于夏季,进入21世纪夏季升温最为明显,总体来看,夏季... 利用1961-2010年巴里坤县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50年来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大风日教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巴里坤县冬季、夏季、年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 ~ 90年代冬季增温强于夏季,进入21世纪夏季升温最为明显,总体来看,夏季平均增温强于冬季.年际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总体趋势上升,90年代以后降水明显增多,但仍然比较干旱.人为因素造成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尤其80年代之后减少趋势比较明显.大风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特征 气温 降水 日照 大风 巴里坤县
下载PDF
SRES情景下多模式集合对淮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迪 严登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575,共11页
采用偏差修正/空间降尺度方法处理后的IPCC AR4中8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分析了SRESA2、A1B和B1情景下淮河流域未来30 a(2011 2040年)相对于现状(1961 1990年)地面温度和降水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1)多模式集合能较好地反... 采用偏差修正/空间降尺度方法处理后的IPCC AR4中8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分析了SRESA2、A1B和B1情景下淮河流域未来30 a(2011 2040年)相对于现状(1961 1990年)地面温度和降水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1)多模式集合能较好地反映流域现状年、季温度和降水的大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对温度和降水的年内分配过程模拟较好,各月温度集合平均与观测值相差0.2℃左右(冬季各月除外),而降水集合平均与观测值相对误差在5%左右(9月除外).(2)不同情景下未来流域年、季温度一致增加,年温度增加幅度在0.85~1.12℃之间;冬、春季温度增加相对明显,而夏、秋季温度增加并不显著;年际和年代际温度增加趋势显著.(3)不同情景下未来流域年降水有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0.13%~5.24%,增幅不明显;降水季节变化有增有减,季节、年际和年代际降水变化较为复杂,不同情景下降水空间变化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多模式集合 地面温度 降水 淮河流域
下载PDF
IPCC A1B情景下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迪 裴源生 +1 位作者 赵勇 肖伟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利用ECHAM5/MPI-OM全球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的当代(1986-2000年)和IPCC A1B情景下未来(2011-2025年)2×15a的模拟输出格点场资料,驱动20 km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进行西南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主要分析未来地面温度和降水... 利用ECHAM5/MPI-OM全球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的当代(1986-2000年)和IPCC A1B情景下未来(2011-2025年)2×15a的模拟输出格点场资料,驱动20 km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进行西南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主要分析未来地面温度和降水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①通过与32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和CRU资料对比分析,RegCM3能够很好的模拟研究区基准时段地面温度和降水的局地分布特征。②A1B情景下未来西南地区年、四季平均温度均明显增加,北部温度变化幅度大于南部。③最高/最低温度一致升高,冬季最高/最低温度变化幅度大于夏季;年、秋冬季降水有所增加,冬季降水增加明显,而春夏季降水略有减少。④研究区未来春夏季温度升高、降水减少的趋势可能导致局部地区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可能性增大;同时冬季降水增加,可能加重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地面温度 降水 数值模拟 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区域气候模式REMO对中国气温和降水模拟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经纬 徐敏 +4 位作者 蒋熹 ArmelleReca C.Remedio Dmitry V.Sein Nikolay Koldunov Daniela Jacob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6-293,共8页
采用泰勒图和偏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估分析了德国区域气候模式(REMO)对中国1989—2008年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REMO气温模拟值与观测值空间相关系数为0.94,降水空间相关系数较低(0.42),气温模拟结果明显优于降水;从空间偏差上... 采用泰勒图和偏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估分析了德国区域气候模式(REMO)对中国1989—2008年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REMO气温模拟值与观测值空间相关系数为0.94,降水空间相关系数较低(0.42),气温模拟结果明显优于降水;从空间偏差上看,在中国大部分地区,REMO模拟的气温高于观测值,偏差在±4℃以内,青藏高原整体有明显的-4^-2℃的冷偏差;模拟的降水值则高于观测值,空间偏差分布较均匀,中国大部分地区偏差在±300mm之内;除青藏高原、华南和西南地区外,REMO能较准确地反映出中国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模拟效果最好;REMO对夏季气温和冬季降水的模拟能力相对较好;REMO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模拟能力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REMO) 气温 降水 模拟能力评估
下载PDF
3月北半球海冰趋势变化的区域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樟 吴仁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利用海冰密集度资料和海冰范围指数,分析了3月北半球海冰在1979-1995年和1996-2014年2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及趋势差异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3月总海冰范围以稳定速率减少,速率无明显加速.而各个分海域的海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区... 利用海冰密集度资料和海冰范围指数,分析了3月北半球海冰在1979-1995年和1996-2014年2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及趋势差异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3月总海冰范围以稳定速率减少,速率无明显加速.而各个分海域的海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其中,巴伦支海海冰在2个时期内以稳定的速率减少;白令海海冰不减反增;鄂霍次克海海冰缩减速度在后期减小;圣劳伦斯湾的海冰范围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显著增大,后期缓慢缩减.3月海冰趋势变化的空间特征与同期表面气温和表面风场的趋势变化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变化趋势 区域差异 表面气温变化 表面风场变化
下载PDF
龙口市乡镇区域气象站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甄晴 吕赤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228-229,共2页
通过收集统计龙口市境内分布在各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要素气温、降水和风的资料,分析了龙口市境内气温、降水、风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和农业服务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区域自动气象站 气温 降水 大风 山东龙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