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尺度下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的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72,共9页
【目的】研究区域农业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探索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方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采用改进专家调... 【目的】研究区域农业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探索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方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采用改进专家调查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中共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采用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对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进行协调度实证分析。【结果】不同尺度下,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由高到低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生态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经济子系统的排序是国家尺度、自尺度和省域尺度;社会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区域农业系统、生态与社会子系统在自尺度下的协调度高于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结论】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的协调水平、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与广东省和全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济子系统协调度高于全国而低于广东省。自尺度适用于系统协调发展趋势评价,省域尺度与国家尺度适于系统之间的协调差距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系统 自尺度 省域尺度 国家尺度 协调度 协调等级 改进专家调查法
下载PDF
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047-4056,共10页
区域农业系统协调是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以数理统计学上的方差、平均数和变异系数原理为基础,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的理论体系,其突出优点是既考虑指标间集中性,同时又考虑了离散性,评... 区域农业系统协调是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以数理统计学上的方差、平均数和变异系数原理为基础,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的理论体系,其突出优点是既考虑指标间集中性,同时又考虑了离散性,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核心是协调度与协调等级。区域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改进专家调查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共筛选出29个评价指标。选取1990~2003年资料,对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呈现上升发展趋势,1997年从失调转向协调,2000年从弱度协调转向低度协调,总体呈现好转状态。经济子系统的协调等级从1990年的极度失调1级逐渐上升到2003年的高度协调9级。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在1990~2000年,从1级上升至8级协调等级,2001年下降6级,2002和2003两年上升至7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等级由1990年的为中度失调3级,上升到2003年低度协调7级。1990~1992年,系统失调是由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均处于失调状态;1993~1996年,系统失调是由于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处于失调状态,生态子系统是弱度协调;1997~2003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系统转入协调状态,其中经济子系统贡献最大,成为决定系统协调度高低的主要原因,此时生态和社会子系统对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发展农村经济,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推动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尺度 区域农业系统 协调度 功效系数 协调等级 改良专家调查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