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德连 边英姿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7,共7页
文章以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部地区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影响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均GDP、出口交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R&D经费强度、金融... 文章以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部地区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影响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均GDP、出口交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R&D经费强度、金融产业潜力、企业数量、区位熵、对外开放度;各省份由于发展特点与模式的不同导致影响因素不同,其中,河南省为研发投入强度和企业的数量,山西省为人均GDP、出口交货值、对外开放度,湖南省为出口交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湖北省为出口交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研发投入强度,安徽省为出口交货值,江西省为产业集聚度。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中部地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外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 外贸竞争力 产业集聚
下载PDF
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及其波动特征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蒋满元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4,42,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区域对外贸易以及外贸依存度均呈高速的增长态势,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均超过了自身的GDP增长速度;然而从区域特征或是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考察,全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是极度不平衡的,尤其是对外贸易总量与增长位势的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区域对外贸易以及外贸依存度均呈高速的增长态势,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均超过了自身的GDP增长速度;然而从区域特征或是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考察,全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是极度不平衡的,尤其是对外贸易总量与增长位势的区域差异更甚于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区域差距。此外,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对外贸易波动的强度越大、进出口贸易越不平衡这两点也构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变化和波动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区域格局 增长位势差距 外贸依存度
原文传递
中国地区间对外贸易的差异性:1978~2007年 被引量:7
3
作者 魏浩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8,共11页
本文利用1978~2007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基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中国30个省市间、3大区域间的对外贸易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省市间对外贸易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但自从1... 本文利用1978~2007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基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中国30个省市间、3大区域间的对外贸易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省市间对外贸易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但自从1992年以来,相对差异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自从1992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日益加剧,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地区间对外贸易差异主要表现为外部差异;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整体促进作用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外贸发展领先地区都是东部沿海省市,广东、北京和上海3个省市的增长极效应日益明显,上海代替广东成为中国贸易发展最为领先的地区;中国省市间对外贸易的差异程度日益严重。因此,为了缩小地区间对外贸易的差异性,中央政府有必要在中西部省市培育新的经济圈和增长极,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省市的转移,并加大对中西部省市的投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市 地区 对外贸易 差异
下载PDF
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特点与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国坤 吴贞淑 赵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9-782,791,共5页
通过对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一般特征阐述,分析了区际联系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并预示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吉林省 东北亚地区 经济贸易合作 对外贸易 区际联系
下载PDF
论金代商业经济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德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3-88,共6页
金代的商业经济是中国北方地区商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有金百余年间,商业经济形成了鲜明特色。一是商业发展的地域差别明显,二是对外贸易规模有限,三是境内贸易中市场结构尚不完善。从历史影响来看,金代商业为元代商业发展奠定了重要... 金代的商业经济是中国北方地区商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有金百余年间,商业经济形成了鲜明特色。一是商业发展的地域差别明显,二是对外贸易规模有限,三是境内贸易中市场结构尚不完善。从历史影响来看,金代商业为元代商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商业经济 地域差别 对外贸易 市场结构
下载PDF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金玲 宋世琳 《财经理论研究》 2015年第5期59-71,共13页
本文利用2000-2013年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就业等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分析表明: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对拉动就业具有积极影响,而进口则与西部地区的就业呈负相关;西部地区初级产品... 本文利用2000-2013年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就业等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分析表明: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对拉动就业具有积极影响,而进口则与西部地区的就业呈负相关;西部地区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其产业就业具有消极影响;西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其产业就业具有积极影响,而进口则抑制就业。文章最后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促进西部地区劳动就业及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对外贸易 就业
下载PDF
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问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那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6,共5页
民营企业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一大批民营企业以其独特的优势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由于受融资困难、限制过多、政策及管理体制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层... 民营企业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一大批民营企业以其独特的优势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由于受融资困难、限制过多、政策及管理体制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名牌产品,其对外贸易活动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小。因此,应加大对西部地区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政策、管理及服务体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提升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民营企业 对外贸易
原文传递
对外开放影响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罗佐县 张小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3-68,共6页
对外开放是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两条途径进行的。西部地区目前利用外资不足,加大外资引入力度乃大势所趋。但外资的引进不应是盲目的,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 对外开放是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两条途径进行的。西部地区目前利用外资不足,加大外资引入力度乃大势所趋。但外资的引进不应是盲目的,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对外资的利用加以制约,从而确保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与此同时,由于外贸结构取决于产业结构,因此,在开放的条件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有利于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地区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西部地区 产业结构 利用外资 外贸结构
下载PDF
新疆区域对外贸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莹 李豫新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5-39,共5页
文章定量分析了自1996年以来新疆五大区域间外贸差异情况:新疆外贸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区和北疆西北部区,其中北疆西北部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将是未来新疆外贸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他三个区域外贸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 文章定量分析了自1996年以来新疆五大区域间外贸差异情况:新疆外贸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区和北疆西北部区,其中北疆西北部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将是未来新疆外贸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他三个区域外贸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南疆东北部区和南疆西南部区外贸发展均具有较大潜力。而通过五大区域间外贸差异程度分析得出,五大区域间外贸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外贸水平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均呈扩大趋势。这种差异的存在与各区域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对外贸易 差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晓玲 梁美娟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年第10期34-36,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出口额迅速增加,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西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贸易额比重进一步增加,一般贸易占贸易额的比重不断提高,使用外资金额持续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出口额迅速增加,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西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贸易额比重进一步增加,一般贸易占贸易额的比重不断提高,使用外资金额持续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增加贸易规模及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对外贸易 贸易结构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区域对外贸易非均衡发展:厦漳泉地区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代中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16-21,44,共7页
文章利用对外贸易总体差异性指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差异指标、出口竞争力差异指标对厦漳泉三地对外贸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外贸区位熵指数及锡尔指数实证分析表明,三地对外贸易总体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 文章利用对外贸易总体差异性指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差异指标、出口竞争力差异指标对厦漳泉三地对外贸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外贸区位熵指数及锡尔指数实证分析表明,三地对外贸易总体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出口商品结构分析表明,三地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而一般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在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上,泉州出口市场集中度在上升,而漳州和厦门则在下降。但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方面,厦门表现出与漳州和泉州完全相反的趋势。针对三地的贸易竞争力TC指数研究表明三地贸易竞争力都出现了上升,但漳州上升最快;而显示性竞争力RCA指数分析表明厦门在加工贸易上具有优势,而泉州在一般贸易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漳泉 区域对外贸易 非均衡发展 系数
下载PDF
中国对外贸易地理空间结构发展现状及重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磊 张曙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80,共9页
以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为标志,中国对外贸易内、外部地理空间结构正面临全面的重新洗牌。近几年,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可圈可点,通过促进中国内部地理空间结构重组可打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外部地理空间结构升级,助力中国... 以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为标志,中国对外贸易内、外部地理空间结构正面临全面的重新洗牌。近几年,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可圈可点,通过促进中国内部地理空间结构重组可打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外部地理空间结构升级,助力中国对外贸易在洗牌后成为贸易强国。文章将地理区位引入随机变动参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地理区位对一国不同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克服了地理区位的影响,蕴含着巨大的贸易潜力。借由"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加快促进中国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重构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因素 西部地区 对外贸易地理空间结构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浅谈我国西部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及防范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3,共4页
西部地区中小外贸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收汇的风险。根据我国当前形势,西部地区中小外贸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合理利用银行贸易融资政策、... 西部地区中小外贸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收汇的风险。根据我国当前形势,西部地区中小外贸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合理利用银行贸易融资政策、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对策,规避出口收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中小外贸企业 出口收汇 风险防范
原文传递
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地区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雪艳 李全亮 《商业经济》 2014年第14期28-30,共3页
选取1998-2011年中部地区六个省的FDI(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中部地区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FDI与进出口贸易对经济... 选取1998-2011年中部地区六个省的FDI(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中部地区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FDI与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影响,但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没有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大。中部六省除了应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总量规模外,更应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注重经济软环境建设,完善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效率,树立为企业服务理念,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市场价格导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六省 FDI 进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结论及建议
下载PDF
中部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练军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5,共5页
近20多年来,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章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 近20多年来,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章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尽管能够相互促进,但它们之间基本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中部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贸易投资一体化 实证 对策
原文传递
90年代世界贸易发展及空间格局变化的新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京淑 《世界地理研究》 1997年第1期6-12,共7页
在世界贸易组织、日趋强烈的开放的区域主义倾向、跨国公司强劲的直接投资影响下,世界贸易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化,处在一个新的转换时期。本文从影响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多重因素分析,揭示90年代世界贸易增长、内容结构以及空间格局发展... 在世界贸易组织、日趋强烈的开放的区域主义倾向、跨国公司强劲的直接投资影响下,世界贸易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化,处在一个新的转换时期。本文从影响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多重因素分析,揭示90年代世界贸易增长、内容结构以及空间格局发展变化的新特征,并展望世界贸易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贸易 企业内贸易 域内贸易依存度 贸易空间格局
下载PDF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纵横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沙景华 相楠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9年第1期182-186,共5页
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自1999年实施以来,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从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贸易五... 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自1999年实施以来,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从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纵向分析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横向对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西部进一步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西部经济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国内生产总值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建设 对外贸易
原文传递
外贸地域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18
作者 吴凤娇 李雪平 《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10期40-44,共5页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福建省的外贸经济支撑与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外贸大省。现有研究福建省对外贸易的成果多侧重于外贸整体态势、产业提升、外贸产品结构及外贸关系等方面,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分析,外贸地域结构...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福建省的外贸经济支撑与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外贸大省。现有研究福建省对外贸易的成果多侧重于外贸整体态势、产业提升、外贸产品结构及外贸关系等方面,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分析,外贸地域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能促进外贸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外贸地域结构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地理国情普查时点核准作业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永亮 高明 张佳彬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年第2期173-174,179,共3页
通过核实从数据采集到标准时点阶段发生变化的内容,补充新增内容,消除普查前阶段由于资料时效性和外业局限性等导致的现势性不统一现象,对变化的地理国情信息进行核准,使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在时间上达到统一,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
关键词 时点核准 变化区域的发现与提取 外业调查与核查 元数据生产
下载PDF
东北运输网络可达性与对外贸易额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辛春元 赵雪晴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2-86,96,共6页
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东北运输网络可达性与对外贸易额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为:提高东北运输网络可达性,可使东北三省的对外贸易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外贸易额会增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运输网络 可达性 对外贸易 主成分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