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熔体结晶的方式(Regime)理论 被引量:6
1
作者 余坚 何嘉松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5-33,共9页
综述了基于链折叠概念的聚合物熔体结晶的方式理论 ,详述了结晶的三个方式并列举了文献提到的存在方式转变的体系 ,并对理论参数的获得和方式转变与形态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链折叠 聚合物 熔体结晶 方式 增长速度 温度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型转换及弯曲变化机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绪坚 陈清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冲积河流河型转换及弯曲变化机理是一个有争议的自然科学难题,根据河道卫星图片量测结果,分析了黄河下游各河段的主河槽弯曲系数变化,各河段的主河槽弯曲系数对比表明,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各河段的主河槽弯曲系数有所增大,其中游... 冲积河流河型转换及弯曲变化机理是一个有争议的自然科学难题,根据河道卫星图片量测结果,分析了黄河下游各河段的主河槽弯曲系数变化,各河段的主河槽弯曲系数对比表明,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各河段的主河槽弯曲系数有所增大,其中游荡型河段主河槽弯曲系数由1.12增大到1.29,游荡型有向弯曲型转化的趋势;过渡性河段的主河槽弯曲系数由1.23增大到1.35,过渡性河段基本转变为弯曲型;弯曲型河段的主河槽弯曲系数由1.19增大到1.25。探讨了河道形态弯曲变化的机理,从理论上解释了水库的滞洪沉沙作用使下泄水流含沙量减小、泥沙粒径变细、洪峰调平,使下游游荡型有向弯曲型转化的趋势,主河槽弯曲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床演变 河道形态 弯曲系数 均衡理论
下载PDF
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锁忠 黄家柱 闾国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3,共8页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 ,揭示了该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 75 %~ 80 %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根据地面...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 ,揭示了该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 75 %~ 80 %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原理 地下水开采 地面沉降 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 江苏 锡山市
下载PDF
政体理论如何支撑立宪选择——基于麦迪逊与亚里士多德的虚拟对话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90-496,共7页
立宪选择是人类根本性的政治选择,它需要来自政体理论的支持。问题是,政体理论如何支撑立宪选择?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麦迪逊与亚里士多德的虚拟对话,我们给出的回答是,政治科学的政体理论为立宪选择提供知识依据、价值引导和操作指南,从... 立宪选择是人类根本性的政治选择,它需要来自政体理论的支持。问题是,政体理论如何支撑立宪选择?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麦迪逊与亚里士多德的虚拟对话,我们给出的回答是,政治科学的政体理论为立宪选择提供知识依据、价值引导和操作指南,从知识、价值、操作三个维度支撑了人类的立宪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体理论 立宪选择 麦迪逊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把国家组织起来——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十字结构”政体理论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毅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78,共9页
以不同的视角对政治学的古老知识的"重述"将会有全新的启示。以结构、法条、静态为基本特征的旧制度主义政治学所研究的都是重大制度问题,比如关于横向权力结构的总统制与议会制、关于纵向权力关系的单一制与联邦制,它们构成... 以不同的视角对政治学的古老知识的"重述"将会有全新的启示。以结构、法条、静态为基本特征的旧制度主义政治学所研究的都是重大制度问题,比如关于横向权力结构的总统制与议会制、关于纵向权力关系的单一制与联邦制,它们构成了本文所称的"十字结构"政体理论。而这个"十字结构"不但具有政治学学说史上的转折意义,更是在现代国家建设面临"重大议程"的根本性挑战时的产物。从国家建设角度理解政治学说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设 政体 “十字结构” 总统制-议会制 单一制-联邦制
原文传递
Channel Response Prediction for Abandoned Channel Restoration and Applicability Analysis
6
作者 Il Hong Joongu Kang +1 位作者 Hongkoo Yeo Yonguk Ryu 《Engineering(科研)》 2011年第5期461-469,共9页
As channel evaluation for abandoned channel restoration design, this study sought to exam channel changes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and predict subsequently occurring river responses. For the methodology, channel g... As channel evaluation for abandoned channel restoration design, this study sought to exam channel changes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and predict subsequently occurring river responses. For the methodology, channel geomorphology change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image analyses of annual aerial photographs to complement the limited river data. Channel responses were predicted using an analytical stable channel model, the SAM (Stable Channel Analytical Model) program, based on a stability theory as well as empirical equations for equilibrium channel. The results of the geomorphological channel changes showed that channels became narrower and bed levels became lower, whereas vegetated bars expanded. The channel response prediction results, narrower channels with deeper depths and mild slopes, were expected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condition. The channel response, obtained by the field measurement data, image information, and stability theory, are in relatively good agreements show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suggested in this study. Consequently, the comprehensive channel evaluation approach is expected to be applicable to abandoned channel restoration designs from the aspects of channel geomorphology and hydraul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ndoned CHANNEL RESTORATION CHANNEL Evaluation AERIAL PHOTOGRAPH Image Analysis Method Stable CHANNEL ANALYTICAL Model regime theory
下载PDF
《造城者》:一首纽约左翼知识分子的哀歌
7
作者 侯丽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6,共6页
《造城者》是美国知名城市政治学学者苏珊·费恩斯坦的学术代表作。作为本书的中文版译者,作者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贡献、后续影响,回顾了费恩斯坦的学术生涯,比较了第一版(1994年)和第二版(2001年)的差异,分析了这种... 《造城者》是美国知名城市政治学学者苏珊·费恩斯坦的学术代表作。作为本书的中文版译者,作者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贡献、后续影响,回顾了费恩斯坦的学术生涯,比较了第一版(1994年)和第二版(2001年)的差异,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原因所在,并对本书所存在的争议和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启示提出了个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 城市政治学 纽约 伦敦 政体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02
8
作者 汪麟 李继杨 孙连庆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制订的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西安某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8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 目的探讨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制订的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西安某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8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制订的辨证施护措施,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12(12-item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SF-12)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巴氏指数(the Barthel Index of ADL,BI)无明显差异。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SF-12评分、MRS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养生理论进行辨证施护可以有效改善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养生学 辨证施护 卒中 恢复期
原文传递
基于组织与机制的“地王”现象政治经济解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启焰 曾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47-1860,共14页
"地王"现象作为一种城市政治经济现象,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政治经济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运用其中的城市政体论与增长机器论对"地王"现象的上层建筑进行了解构,通过分析该现象... "地王"现象作为一种城市政治经济现象,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政治经济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运用其中的城市政体论与增长机器论对"地王"现象的上层建筑进行了解构,通过分析该现象背后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认为"地王"这一土地投机泡沫现象,是城市尺度内土地开发领域的各方政治经济群体博弈的城市政治经济后果,并且"地王"现象中的增长机器与城市政体内权力组织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地方政府在增长联盟中处于支配地位,是增长联盟的核心;(2)中央政府对增长联盟有着绝对的、最终的调控能力;(3)增长联盟与反增长联盟构成"合作—冲突"连续统。(4)增长机器与政体类型会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能力和社会国民意识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在地理或历史维度上呈现从发展政治策略到社会福利策略的时空上连续过渡。此外,与西方案例有异,中国城市政体/增长机器突破了城市内部的局限,将增长联盟的博弈从地方、场所推到了国家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王”现象 城市政体 增长机器 “合作—冲突”连续统
原文传递
西方城市政体理论的源起、挑战及其演变 被引量:14
10
作者 于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39,共8页
城市政体理论是西方城市政治学的主流理论。系统梳理城市政体理论的渊源、挑战及其演变轨迹,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并分析其对于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市场化改革已经孕育出政商结盟的地方发展型政体。城市政体理论为理解城市政治运行... 城市政体理论是西方城市政治学的主流理论。系统梳理城市政体理论的渊源、挑战及其演变轨迹,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并分析其对于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市场化改革已经孕育出政商结盟的地方发展型政体。城市政体理论为理解城市政治运行逻辑提供了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随着大都市进入后工业社会,政体外部环境已发生变化,传统城市治理结构面临着转型压力,中国城市政治学应更多关注政体变迁。政体变迁的机制、方向与进程,以及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大都市协同治理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研究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体理论 源起 挑战 演变
原文传递
城市发展战略与政府作用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缪磊磊 邹东 《现代城市研究》 2002年第3期36-40,共5页
介绍了西方城市政体理论,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城市发展变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政府、市场、社会三种作用力,着力于从城市发展政策、政府作用的角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城市发展战略 政府作用 广州市 城市政体理论
下载PDF
河床演变的均衡稳定理论及其在黄河下游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绪坚 胡春宏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2,共9页
在系统分析有关河床演变均衡稳定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河流熵理论的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及其表达式完整地表达了冲积河流河床演变的自动调整作用基本原理,应用河流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的表达式封闭河床演变方程组,建立河床演变均衡... 在系统分析有关河床演变均衡稳定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河流熵理论的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及其表达式完整地表达了冲积河流河床演变的自动调整作用基本原理,应用河流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的表达式封闭河床演变方程组,建立河床演变均衡稳定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黄河下游各河段在不同水沙条件下的河槽均衡稳定断面,并计算分析了小浪底水库下游的清水冲刷、拦粗排细和水温变化及涨冲落淤等因素对河槽均衡稳定的影响,分析了河道输水输沙优化的临界指标,提出了强化非恒定流调水调沙、调控60-100 kg/m3的不利来水含沙量和以滞洪拦粗排细运用为主等改善小浪底水库运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均衡稳定理论 河流熵理论 数学模型 黄河下游 调水调沙
下载PDF
国际机制理论与东北亚能源外交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旭涛 唐彦林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5期19-24,共6页
在东北亚地区,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开展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一个多... 在东北亚地区,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开展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一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在东北亚地区不存在霸权国家提供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可以考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通过能源外交特别是多边能源外交构建本地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并充分发挥能源外交的"外溢"功能,借机推进东北亚整体合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国际机制理论 能源外交 区域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机制 共同利益
下载PDF
中国贡献:国际机制理论视域下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丽 赵秀赞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中国已经举办5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起到示范性作用。基于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框架,率先探讨国际机制、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在逻辑,解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恰适性,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中国举办世界互... 中国已经举办5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起到示范性作用。基于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框架,率先探讨国际机制、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在逻辑,解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恰适性,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积极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创设的理性选择,增益"中国方案"传播力与号召力,搭建创设国际规则的平台和扩大共识,减少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合作交易成本,在多边合作的过程中保障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世界互联网大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需要从国家行为体、议题设置和行为方式3个层面着力,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做出更大贡献:巩固发展中国家成员比例,吸引更多发达国家与会,进一步提升会议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理分配机构大会、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三大会议间互补型关系,服务于现实空间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合作的诉求,进而增进议题设置的恰适性;创设常态化实体机构,保障执行力,进一步实现世界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机制理论 世界互联网大会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国际规则 中国贡献
下载PDF
基于城市政体理论的工业园区文化导向的更新研究——以上海红坊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晨曦 何深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98-105,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从微观视角来分析参与主体在土地更新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并结合城市政体理论,深入探讨推动地块改造背后权力和资本的互动机制,旨在对国内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以及城市政体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应用研究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转型 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 城市政体理论
下载PDF
福利体制理论视阈下英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燕芬 唐将伟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8,共7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就要求政府确立适度的住房保障水平,同时处理好住房保... 当前我国正处于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就要求政府确立适度的住房保障水平,同时处理好住房保障供给中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本文从艾斯平·安德森福利体制理论的去商品化和福利多元主义两个视角,对"自由主义模式"的典型国家英国住房保障政策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启示和建议。认为住房保障适度水平是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动态平衡,应当构建住房保障的多主体、多渠道参与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在住房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体制理论 英国住房保障 福利多元主义 去商品化
原文传递
两极汇率制度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中长期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健 朱建武 李华晶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7-32,39,共7页
 两极汇率制度论是近年来兴起的汇率制度理论,它认为唯一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制或固定汇率制,任何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都正在消失或应当消失。本文通过解评两极汇率制度的内涵,结合对"两极"与"中间道路&qu...  两极汇率制度论是近年来兴起的汇率制度理论,它认为唯一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制或固定汇率制,任何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都正在消失或应当消失。本文通过解评两极汇率制度的内涵,结合对"两极"与"中间道路"汇率选择制度的关键因素分析,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中长期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极汇率制度论 人民币汇率制度 浮动制 固定汇率制
下载PDF
福利体制理论视阈下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燕芬 张超 杨宜勇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29,共7页
根据福利体制理论,瑞典号称典型的福利国家,其住房保障政策旨在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普惠式住房保障体系。瑞典模式对于新时代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度背景、政策体系和整体特征... 根据福利体制理论,瑞典号称典型的福利国家,其住房保障政策旨在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普惠式住房保障体系。瑞典模式对于新时代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度背景、政策体系和整体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归纳,其次从去商品化视角梳理了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从福利多元主义角度阐述了瑞典住房保障领域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最后提出瑞典模式对新时代我国住房保障改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体制理论 社会民主主义模式 去商品化 福利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流域治理中的跨边界合作类型与行动逻辑——基于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佃利 滕蕾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150,共8页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处于低效协同的状态,近年来在黄河国家战略的驱动下,出现诸多突破既有管理系统边界的协同治理实践。政策政体理论关注跨边界的复杂政策问题,为研究黄河流域中的跨边界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类型学的分...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处于低效协同的状态,近年来在黄河国家战略的驱动下,出现诸多突破既有管理系统边界的协同治理实践。政策政体理论关注跨边界的复杂政策问题,为研究黄河流域中的跨边界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类型学的分析框架,可以总结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案例蕴含的跨边界合作类型、剖析各案例的跨边界合作动因和协作过程。研究发现:在黄河流域协同治理实践中,共有三种类型的跨边界合作,包括属地管理系统主导的对接型合作、垂直管理系统主导的撬动型合作和超越水平管理系统的跨越型合作。对接型合作和撬动型合作为政治驱动下发起的,协同的范围和领域集中在某类行政事务上。而跨越型合作多是自发的,受经济和政治共同驱动,协同的范围和领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国家战略 跨域治理 政策政体理论 跨边界合作
原文传递
福利体制理论视阈下德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燕芬 唐将伟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1,共6页
新时代我国住房政策进入新的改革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本文对艾斯平·安德森福利体制理论下"保守主义模式"典型国家——德国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分析,通... 新时代我国住房政策进入新的改革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本文对艾斯平·安德森福利体制理论下"保守主义模式"典型国家——德国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德国住房保障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总体特征,以及进行去商品化和福利多元化视角下的政策分析和政策发展解读,提出福利体制理论下德国住房保障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即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住房保障适度水平进行调整,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同时补齐我国租赁市场发展不足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体制理论 德国住房保障 去商品化 福利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