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领型协同治理:脱贫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基于石泉县“三抓三联三保障”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得桂 韩雪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7,共11页
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核心议题,也是脱贫地区组织振兴的重要内容。引领型协同治理是基于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三抓三联三保障”实践缔造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即以核心治理权力引领和多维互动治理相结... 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核心议题,也是脱贫地区组织振兴的重要内容。引领型协同治理是基于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三抓三联三保障”实践缔造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即以核心治理权力引领和多维互动治理相结合为显著特征的治理机制创新及行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基层组织振兴。在引领型协同治理视域下,推动脱贫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注重强化政治势能和党建功能,推动利益紧密且可持续联结,厘清组织的权责边界,优化政策制度环境,以此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乡村建设提供新的组织资源,持续激发基层社会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领型协同治理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产业兴旺 组织振兴
下载PDF
终末器官对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振兵 洪光祥 +4 位作者 王发斌 黄省秋 万圣祥 黄启顺 康皓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1-43,共3页
探讨神经远端终末器官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双侧坐骨神经,一侧硅胶管套接的远端神经连有终末器官,另一侧远端神经不连有终末器官。术后2、4、6周取标本,通过肉眼观察、光镜、电镜和轴突图象分析仪观察神经... 探讨神经远端终末器官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双侧坐骨神经,一侧硅胶管套接的远端神经连有终末器官,另一侧远端神经不连有终末器官。术后2、4、6周取标本,通过肉眼观察、光镜、电镜和轴突图象分析仪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从各时间段的标本检测,在再生神经干直径,有髓纤维的密度、数目,远端神经的面积及形态学比较,两者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远端神经连有终末器官与否虽不是影响神经能否再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终末器官 硅胶管 实验
原文传递
重视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在皮肤修复与再生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概述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学机制的变化对皮肤修复的影响,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合,确定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在皮肤修复中的作用。结果皮... 目的概述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学机制的变化对皮肤修复的影响,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合,确定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在皮肤修复中的作用。结果皮肤作为神经依赖性器官、内分泌器官及免疫器官,在皮肤损伤修复与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目前对这一领域研究较少,应加强相关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再生 神经支配 内分泌器官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小麦外稃和内稃愈伤组织直接再生小穗和雌蕊状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陆文樑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9-15,共7页
以小麦稃片为外植体,在MS附加不同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成功地从愈伤组织上直接诱导了小穗和雌蕊状结构的再生。实验表明,附加2,4-D 2mg/L和6-BAP 0.1mg/L有利于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附加2,4-D 1.0mg/L和6-BAP 2mg/L有利于外稃和内稃愈伤... 以小麦稃片为外植体,在MS附加不同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成功地从愈伤组织上直接诱导了小穗和雌蕊状结构的再生。实验表明,附加2,4-D 2mg/L和6-BAP 0.1mg/L有利于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附加2,4-D 1.0mg/L和6-BAP 2mg/L有利于外稃和内稃愈伤组织直接再生小穗;附加2,4-D 0.01mg/L和6-BAP 1.0mg/L有利于内稃愈伤组织直接再生雌蕊状结构。本文还观察了小穗和雌蕊状结构再生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并对诱导花芽和性器官再生的某些要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组织培养 花器官 性器官 再生
下载PDF
大豆体细胞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Ⅰ 培养基、基因型、植物激素对诱导大豆再生植株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隋德志 王连铮 +1 位作者 尹光初 雷勃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本研究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10品系、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 Skv.)11品系、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Merril)46品种(系)和5个杂种后代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大豆体细胞组织再生植株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10品系、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 Skv.)11品系、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Merril)46品种(系)和5个杂种后代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大豆体细胞组织再生植株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器官分化和体细胞胚两种不同方式再生完整大豆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体细胞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下载PDF
柴北缘下侏罗统煤系不同岩性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及其生烃意义差异性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于长江 赵兴华 +1 位作者 黄光辉 李嘉琦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12期1-9,共9页
煤系中常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烃源岩,即煤系泥岩、炭质泥岩和煤。由于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有机质堆积方式及生物化学作用程度的差异,不同岩性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和生烃潜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下侏罗统煤系... 煤系中常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烃源岩,即煤系泥岩、炭质泥岩和煤。由于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有机质堆积方式及生物化学作用程度的差异,不同岩性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和生烃潜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下侏罗统煤系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岩性烃源岩中显微组分、亚组分的组成普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生烃显微组分的化学组成和生烃潜力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煤系泥岩中“壳质组+腐泥组”相对含量较高,壳质组组成以壳屑体为主,镜质组中镜屑体十分发育,有机质氢指数明显较低;煤和炭质泥岩中,壳质组相对含量低,但以完整形态的显微组分为主。镜质组中基质镜质体含量明显较高,壳屑体不发育,有机质的氢指数相对较高。煤系不同岩性烃源岩中显微组分、亚组分组成的差异及有机质生烃潜力的差异性,是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堆积方式和生物化学作用阶段的细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强度和有机质的保存条件等的综合反映。柴北缘煤系不同岩性烃源岩中显微组分组成、亚组分组成的差异及生烃意义的差异可能具有普遍意义。细菌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作用不仅可以消耗、分解原始输入有机质、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再生有机质、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同时也可降低原始有机质的丰度和富氢程度。煤系中壳屑体是壳质组前身通过细菌代谢作用的残余物。煤系中基质镜质体的生烃作用主要与细菌有机质形成的再生有机质有关,形成基质镜质体的腐殖凝胶体,为再生有机质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煤系不同岩性烃源岩 显微组分 生烃显微组分 差异性 再生有机质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物污染的次氯酸钠复苏机理与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蔡毅飞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6期79-81,共3页
在电厂高参数机组凝结水处理中,阴树脂常受到有机物污染[1]。将NaClO应用到阴树脂的复苏中,通过试验确定了NaClO的最佳浓度为0.4%。测定浸出液有机物含量、渗磨圆球率、树脂含水率、树脂工作交换容量,试验表明0.4%NaClO+10%NaNO3的复苏... 在电厂高参数机组凝结水处理中,阴树脂常受到有机物污染[1]。将NaClO应用到阴树脂的复苏中,通过试验确定了NaClO的最佳浓度为0.4%。测定浸出液有机物含量、渗磨圆球率、树脂含水率、树脂工作交换容量,试验表明0.4%NaClO+10%NaNO3的复苏效果优于电厂广泛采用的0.1%NaOH+10%NaNO3复苏液和3%Na2SO3+10%NaNO3复苏液的复苏效果。将该复苏液应用于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复苏后树脂能够达到一等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复苏 有机物污染 复苏剂 次氯酸钠
下载PDF
柴油机全工况下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红光 张健 +3 位作者 杨凯 赵光耀 刘昊 姚宝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6,共8页
针对一台车用柴油机的排气能量变化规律,建立了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RORC)系统,分别采用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Mix(异戊烷与R245fa按照摩尔比例7∶3组成的混合工质),研究了抽气压力这一参数对RORC系统净输出功率、系统热效率... 针对一台车用柴油机的排气能量变化规律,建立了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RORC)系统,分别采用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Mix(异戊烷与R245fa按照摩尔比例7∶3组成的混合工质),研究了抽气压力这一参数对RORC系统净输出功率、系统热效率、工质质量流量等性能的影响;进而确定Mix抽气压力1.15 MPa,R245fa抽气压力1.2 MPa,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对比分析了采用2种工质的ROR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效率、工质质量流量等性能随柴油机转速和转矩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与采用R245fa的RORC系统相比,采用Mix作为工质的RORC系统的余热回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全工况 抽气回热 有机朗肯循环 非共沸混合工质 余热回收
下载PDF
多叶斑叶兰繁殖体系建立及基于转录组的发育调控途径功能基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官榕 何碧珠 +3 位作者 吴沙沙 石京山 陈集双 兰思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7-64,共8页
多叶斑叶兰,是兰科斑叶兰属濒危野生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多叶斑叶兰由于分布种群小,传播扩散能力弱,自然繁殖受到极大限制。以野生多叶斑叶兰茎段作为外植体,建立高效直接的植株再生体系。结合高通量转... 多叶斑叶兰,是兰科斑叶兰属濒危野生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多叶斑叶兰由于分布种群小,传播扩散能力弱,自然繁殖受到极大限制。以野生多叶斑叶兰茎段作为外植体,建立高效直接的植株再生体系。结合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参与多叶斑叶兰器官发育过程的功能基因。结果表明,Morel+2.0mg/L6-BA+0.5mg/LKT+1.0mg/LNAA+1g/L蛋白胨+25g/L蔗糖+7.0g/LAgar+1.0g/L活性炭+30g/L香蕉+50g/L土豆为最佳的芽诱导培养基;Morel+3mg/L6-BA+0.5mg/LNAA+0.5mg/LKT+0.01mg/LTDZ+2g/L蛋白胨+25g/L蔗糖+7.0g/LAgar+1.0g/L活性炭30g/L香蕉+50g/L土豆为最佳芽增殖培养基;1/2Morel+1.0mg/LIBA+0.1mg/LNAA+1g/L+花宝2号+25g/L蔗糖+7.0g/LAgar+1.0g/L活性炭+1g·L-1蛋白胨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转录组测序分析组装获得170688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584bp,N50为833bp。17352个Unigene比对注释到NR、Swiss-Prot、KOG、GO、KEGG数据库。野生苗与组培苗差异表达UnigeneGO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显示,Unigene主要参与调控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形态发育、次生代谢过程以及能量代谢过程等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分析获得511个参与植物器官发育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成功建立了多叶斑叶兰种质资源保存与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结合高通量转录组学技术,获得全面完整的多叶斑叶兰转录组信息特征,为后期多叶斑叶兰快速扩繁、遗传转化以及功能基因鉴定、遗传发育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斑叶兰 资源保存 植株再生 器官发育 转录组分析
原文传递
再生调控机制的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绍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机体异常再生原因、受伤愈合、丢失再生调控机制及意义。方法:对一组蜥蜴尾部损伤不折断伤口塞入纱布(棉)团。另一组尾部损伤不折断,伤口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伤口塞入纱布团的蜥尾愈合后形成侧芽基,长出侧尾;对照组尾受伤处均... 目的:探讨机体异常再生原因、受伤愈合、丢失再生调控机制及意义。方法:对一组蜥蜴尾部损伤不折断伤口塞入纱布(棉)团。另一组尾部损伤不折断,伤口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伤口塞入纱布团的蜥尾愈合后形成侧芽基,长出侧尾;对照组尾受伤处均愈合伤口,没有再生。结论:异常再生是在受伤不能正常愈合接触情况下发生的,受伤愈合、丢失、再生调控机制是以损伤处前后肌肉组织能否正常愈合接触为信号基础,受伤愈合、丢失再生作为再生基本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再生芽基形成及芽基携带遗传信息(包括形态及功能)生长走向均是从损伤截面至机体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调控机制 再生细胞来源 再生位置 再生器官
下载PDF
器官再生的研究进展——以鹿茸再生为特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大涛 赵海平 +2 位作者 褚文辉 鲁小萍 李春义 《特产研究》 2009年第4期65-68,共4页
鹿茸作为哺乳动物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附属器官,近年来对它的研究发展迅速,由于鹿茸生长与肢体发育过程非常相似,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鹿茸再生作为肢体再生研究的模型。介绍了器官再生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鹿茸再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鹿茸作... 鹿茸作为哺乳动物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附属器官,近年来对它的研究发展迅速,由于鹿茸生长与肢体发育过程非常相似,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鹿茸再生作为肢体再生研究的模型。介绍了器官再生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鹿茸再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鹿茸作为医学模型应用于肢体再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鹿茸再生 器官再生 医学模型
下载PDF
维生素甲酸与哺乳动物听毛细胞再生
12
作者 王德辉 王正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1期15-17,共3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内耳组织中维生素甲酸(RA)浓度可能与毛细胞再生能力有关。本研究以豚鼠为研究对象,采用RA口服给病,探索是否能通过增加耳蜗组织中RA含量来刺激成年活体哺乳动物耳蜗听毛细胞破坏后再生。皮下注射庆大霉素(150mg/d·... 近年来研究表明内耳组织中维生素甲酸(RA)浓度可能与毛细胞再生能力有关。本研究以豚鼠为研究对象,采用RA口服给病,探索是否能通过增加耳蜗组织中RA含量来刺激成年活体哺乳动物耳蜗听毛细胞破坏后再生。皮下注射庆大霉素(150mg/d·kg)连续10天以破坏耳蜗毛细胞。自庆大霉素注射开始后的第5天,实验组动物给予全反式RA(1mg/d·kg)。庆大霉素注射停止后的第15、30和60天,取下耳蜗基底膜进行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计算出毛细胞密度,并对Corti器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发现不同服药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毛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镜下未发现不成熟的再生毛细胞。提示:按本研究的给药剂量及口服给药方式,未发现全反式维生素甲酸能刺激成年豚鼠听毛细胞破坏后再生。本文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 再生 CORTI器 维生素甲酸 氨基甙类抗生素 豚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