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8篇文章
< 1 2 1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生活的恢复:改革开放后的成都茶馆、民众和国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笛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162,共21页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家放松了对私营工商企业的控制,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经济和公共生活。茶馆的复兴便是私营企业发展的结果。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改变了公共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提供各种服务。改革开...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家放松了对私营工商企业的控制,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经济和公共生活。茶馆的复兴便是私营企业发展的结果。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改变了公共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提供各种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日常生活的控制减弱,丰富了人们的公共生活,促进了文化多样性,扩大了公共领域。茶馆为公众提供了分享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的聚会场所,还提供了一个很少受社会地位、阶级、性别和年龄歧视的公共生活环境。作为城市中的一种商业和文化,茶馆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生活 茶馆 成都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基础教育改革30年:话语多元与范式一统 被引量:2
2
作者 姚玉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1,共6页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话语主张来看,30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话语多元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在自主探索中实现了多元发展;第二阶段是范式一统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逐步推进,形成了多样化统一的格局...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话语主张来看,30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话语多元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在自主探索中实现了多元发展;第二阶段是范式一统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逐步推进,形成了多样化统一的格局。论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基础教育话语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多元教育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和而不同"是基础教育改革未来发展的必然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改革开放 教育话语 素质教育 和而不同
下载PDF
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协调发展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良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2-15,共4页
邓小平关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容,是我国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协调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改... 邓小平关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容,是我国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协调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稳定协调发展思想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4
作者 隋秀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明确提出了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确立以“两个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并通过 2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和广东经济发展路径对比研究
5
作者 姚华松 欧君秀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6,共2页
中国省域经济格局中,广东和江苏占据两席重要地位。通过对两省社会发展背景的全面比较,系统回顾了粤、苏两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与轨迹,抽炼出各自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最后,针对两省存在的优劣势,提出两省未来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尤... 中国省域经济格局中,广东和江苏占据两席重要地位。通过对两省社会发展背景的全面比较,系统回顾了粤、苏两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与轨迹,抽炼出各自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最后,针对两省存在的优劣势,提出两省未来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尤其提出两省未来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 广东 江苏
下载PDF
深化改革,另辟蹊径,创设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立志 黄志青 《科教文汇》 2018年第15期108-109,共2页
方树泉中学德育室根据当前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实际现状,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探索中,尝试性地渐进地推行以德养德、主体发展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实现凝魂聚气,育德固本,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人才。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另辟蹊径 学校德育 新模式
下载PDF
我所经见的30年文艺批评
7
作者 何西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6-71,共6页
新时期文艺的开端,实际上要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浩劫的"文革"算起。改革开放早期,八十年代初的四、五年是新时期文学的早春时节。文艺批评是在春寒料峭中起着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并为文艺创作的新题材,新... 新时期文艺的开端,实际上要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浩劫的"文革"算起。改革开放早期,八十年代初的四、五年是新时期文学的早春时节。文艺批评是在春寒料峭中起着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并为文艺创作的新题材,新趋势,新潮流保驾护航作用的。八十年代中期的文艺批评以多元吸纳和关于文学主体性争论的特征。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以承偿了八十年代"文化热"的成果以在"文化反思"为主潮。是文学在世纪之交的思考,为新世纪文学批评谱写盛世华章铸就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年 文艺批评 世纪反思
下载PDF
绿色发展与全球工业化的新阶段:中国的进展与比较 被引量:119
8
作者 史丹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18,共14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驱动下,全球工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提出绿色发展开启了低碳工业化新阶段,同时指出了传统工业化评价方法与指标的局限性。其次,根据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实际效果...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驱动下,全球工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提出绿色发展开启了低碳工业化新阶段,同时指出了传统工业化评价方法与指标的局限性。其次,根据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实际效果,划分了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主要政策措施和发展特点进行了概括。再次,从投入、产出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进行了评价与比较,指出中国低碳工业化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总体上看还有差距。最后,提出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需要坚持和完善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工业化 绿色发展 评价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变迁与展望 被引量:115
9
作者 祁占勇 王羽菲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5,76,共7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历经了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5年)、多样化创新阶段(1996—2010年)和不断深化阶段(2010至今),呈现出了不断追求长效发展的价值取向、积极倡导多元主体的合作参与、始终重视"双师型&...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历经了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5年)、多样化创新阶段(1996—2010年)和不断深化阶段(2010至今),呈现出了不断追求长效发展的价值取向、积极倡导多元主体的合作参与、始终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完善职业教育与产业精准对接等特点。应从转变思维方式、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设立专门法律保障、创新现代化治理模式、改进经费投入模式等方面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政策 校企合作 变迁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分析 被引量:81
10
作者 李敏纳 蔡舒 覃成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9-383,419,共6页
在测度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和识别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主要表现为流域东部与中西部之间日趋加剧的经济分异,目前东部经济空间已现多核心—边缘结构,... 在测度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和识别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主要表现为流域东部与中西部之间日趋加剧的经济分异,目前东部经济空间已现多核心—边缘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较高水平的均衡化趋势,而中西部经济增长水平总体较低,经济空间中只有少量增长极和增长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向内陆深入推进,黄河流域中西部内内蒙古和河南的相对经济实力增强,其他省区的相对经济实力减弱,中西部经济空间格局越来越不均衡。由此推断,1990年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流域内改革开放进程的差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分异 黄河流域 经济空间组织型式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 被引量:56
11
作者 姚本先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81,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价值观随之不断变化,依次表现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经济发展,文化思潮,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价值观随之不断变化,依次表现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经济发展,文化思潮,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内在成长等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精神与功利等基本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大学生 价值观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 被引量:52
12
作者 刘伟 黄健荣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30-40,122,共12页
政策议程的研究在当前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理论范式较多地从即时的视阈对政策议程的创建过程进行解释,而缺少历时向度的考察与对比研究,因而只能对某一具体的社会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进行个案式的... 政策议程的研究在当前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理论范式较多地从即时的视阈对政策议程的创建过程进行解释,而缺少历时向度的考察与对比研究,因而只能对某一具体的社会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进行个案式的说明,而不能归纳和概括一个特定时期政策议程创建活动的总体特征和一般规律,当然也就难以从宏观层面对不同时期的议程建构模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因此,推进研究的深入发展亟需将个案式的解释模型上升为一般化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创建活动进行动态化的梳理和比较,实现由单一向度的分析视角向"立体化"、多维度的研究方向转变。基于这一思考,以探究政策议程创建活动的"情境转换"与"过程变迁"及其内在联系为主旨,以政策议程创建模式为分析单元,提出了体制-过程模型,并以此为工具,以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议程创建活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三种政策议程创建模式的特征、过程及其背景的比较分析,力图在探究我国三十年间政策议程创建模式演进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体制-过程模型的应用进行说明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议程 改革开放 模式 当代中国 制度创新
下载PDF
中国社会治理40年: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2
13
作者 陈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7,共16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治理变革,既是一部社会成长史,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文明化进程。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形态发生深刻变革,逐步实现了从"社会管控"到"社会经营"再到"社会管理"最后到"社会治...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治理变革,既是一部社会成长史,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文明化进程。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形态发生深刻变革,逐步实现了从"社会管控"到"社会经营"再到"社会管理"最后到"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实现了从"包办社会"到"经营社会"再到"管理社会"最后到"治理社会"的发展历程。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的历史成就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在长期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活力获得空前释放和增强;在不断扩大社会体量的基础上,社会质量获得明显改善和提升;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的基础上,社会公平获得积极维护和促进;在不断扩大社会参与的基础上,社会自治实现有序推进和发展;在不断优化社会结构的基础上,社会体制实现有效重塑和完善。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积累了宝贵经验,集中体现在"十个坚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实行法德共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社会治理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不仅要处理好历史遗留的老问题,而且要面对现代化发展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打造社会治理新型格局,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改革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成长 文明化进程 改革开放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知识产权法 被引量:51
14
作者 吴汉东 刘鑫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8,共13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蓬勃发展的四十年。四十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基础法律制度,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地...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蓬勃发展的四十年。四十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基础法律制度,以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规范,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我国知识产权法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实践中,坚持了隶属民事法律范畴、维护市场有效竞争、保障国家战略实施的制度定位,遵循了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公共政策调整为指引的发展规律,形成了知识产权法与基本人权保护、公共健康保护、遗传资源保护、传统知识保护等诸多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在未来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以知识产权法"入典"抑或"成典"为基本选择的法典化的趋势,以知识产权主体界定标准、客体利用方式和权利保护模式改变为表现形式的现代化变革,以构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秩序为核心目标的国际化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知识产权法 法典化 现代化 国际化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新发展格局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被引量:50
15
作者 林毅夫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40,共9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起因于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快速崛起,在世界经济中比重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世界将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而出现一个新的稳定的格局。国内循环比重的提高则是一国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后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起因于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快速崛起,在世界经济中比重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世界将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而出现一个新的稳定的格局。国内循环比重的提高则是一国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后的必然结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任何经济规模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中国要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发展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 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政策供给 被引量:49
16
作者 陈鹏 李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98,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在政府主导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双一流"背景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供给应着重完善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规划,深化东部"双一流"高校对...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在政府主导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双一流"背景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供给应着重完善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规划,深化东部"双一流"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学科帮扶,建立西部高校人才岗位制度和特殊津贴制度,建设西部高校国家级学科平台,加快西部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双一流”建设 西部高等教育 政策供给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粮食安全:成就、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47
17
作者 王济民 张灵静 欧阳儒彬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18,共5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4亿吨、5亿吨和6亿吨三大台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环境压力增大和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新时代"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4亿吨、5亿吨和6亿吨三大台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环境压力增大和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新时代"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走差别化竞争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粮食土地股份合作规模经营,加大粮食支持力度,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加快构建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粮食安全 经验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40年:理念演进、逻辑变迁、实践成效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4
18
作者 吴理财 解胜利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111,共12页
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40年的历程中,从文化福利到文化权利再到文化治理的理念演进,推动了文化事业建设从文化统治到文化管理再到文化治理的逻辑和实践转型,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国模式。经过40年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制度... 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40年的历程中,从文化福利到文化权利再到文化治理的理念演进,推动了文化事业建设从文化统治到文化管理再到文化治理的逻辑和实践转型,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国模式。经过40年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确立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和人员保障机制;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体系。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加快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性功能,在文化治理中促进社会和谐;以'文化+'理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多维创新,促进经济文化社会互促共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在文化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 文化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演变与应对之策 被引量:43
19
作者 程志强 马金秋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109,共9页
我国的人口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了人口高度老龄化的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经历了成年化阶段、老龄化形成阶段、老龄化加速阶段、老龄化高速阶段,并呈现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显著、未富先... 我国的人口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了人口高度老龄化的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经历了成年化阶段、老龄化形成阶段、老龄化加速阶段、老龄化高速阶段,并呈现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显著、未富先老、城乡地区之间差异大等特征。人口结构演变的自然规律、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性别不平衡是加快我国老龄化的主要原因,这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发展、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得出的政策启示是应该从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健全养老保障与医疗服务体系、开发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着手来应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人口老龄化 演变
下载PDF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李培林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6,共12页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工人队伍空前壮大,农民工成为新生力量;农民数量大规模减少,并且日趋分化和高龄化;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产阶层的主力;私营企业主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和新社...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工人队伍空前壮大,农民工成为新生力量;农民数量大规模减少,并且日趋分化和高龄化;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产阶层的主力;私营企业主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产生,等等。我国当前关于阶级阶层存在的一些争议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社会巨变带来的积极影响和面临的挑战,正确处理现阶段阶级阶层关系要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阶层 社会结构 社会变迁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