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SDA脱硫灰还原煅烧解析SO2过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茅沈栋 苏航 +1 位作者 王飞 毛瑞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0-617,共8页
烧结半干法(SDA)脱硫灰是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副产物,因其成分复杂,组分含量波动大且含有未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钙,一直没有较好的利用方式,目前的研究多以氧化改性为主。提出了一种处理半干法脱硫灰的新途径,将脱硫灰中的S以SO2形式解析... 烧结半干法(SDA)脱硫灰是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副产物,因其成分复杂,组分含量波动大且含有未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钙,一直没有较好的利用方式,目前的研究多以氧化改性为主。提出了一种处理半干法脱硫灰的新途径,将脱硫灰中的S以SO2形式解析出用于制酸,反应后固体产物也可二次利用。开展了脱硫灰还原煅烧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脱硫灰是一种高钙高硫产物,主要物相为CaSO3·0.5H2O、Ca(OH)2、CaCO3和KCl,90%颗粒的粒径小于77μm。在N2氛围下,煅烧温度从950℃升高至1100℃,亚硫酸钙和脱硫灰的失重与脱硫率也随之升高。在CO与CO2混合气体氛围下,随着煅烧温度从900升高至950℃以及CO体积分数从10%增至50%,亚硫酸钙的失重从26.2%上升至57.5%,脱硫率从41.9%下降至37.9%;脱硫灰的失重从23.0%上升至40.5%,脱硫率从33.9%下降至8.3%。随着CO体积分数增加,CaS的生成量增加,以SO2形态离开反应体系的S相应降低,从而使得脱硫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法脱硫灰 还原煅烧 亚硫酸钙 脱硫率
原文传递
铬酸钾氢还原固相煅烧法制备高红外反射率氧化铬绿颜料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祯 李平 +2 位作者 张红玲 徐红彬 张懿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4-509,共6页
以K2CrO4为原料,通过氢还原固相煅烧法制备了体积平均粒径为3.991m的Cr2O3绿颜料,考察了中间产物粗料CrOOH和细料Cr(OH)3及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添加剂P2O5和TiO2对红外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rOOH煅烧所得Cr2O3的反射率较高,且随温度... 以K2CrO4为原料,通过氢还原固相煅烧法制备了体积平均粒径为3.991m的Cr2O3绿颜料,考察了中间产物粗料CrOOH和细料Cr(OH)3及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添加剂P2O5和TiO2对红外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rOOH煅烧所得Cr2O3的反射率较高,且随温度升高,红外反射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在最佳煅烧温度1150℃时达60%;在该温度下,通过添加P2O5和TiO2在高温下煅烧,Cr2O3绿颜料的红外反射率提高到70%,产物中出现了KCrPO7和(Cr,Ti)2O3新相,促进了红外反射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铬绿颜料:红外反射性能:颜色性能 掺杂 氢还原固相煅烧
原文传递
从连城锰矿尾矿中回收锰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银瑰 田忠良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4年第2期52-54,共3页
采用焙烧还原浸取法和两矿加酸法分别对连城锰矿的综合尾矿进行提锰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锰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3.56%、94.1%。进一步将浸出的锰除杂、净化、结晶、制成硫酸锰,其质量达到GB1622-86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连城锰矿 尾矿 还原焙烧 浸出 两矿加酸法 硫酸锰
下载PDF
红土型镍矿焙烧工艺中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安月明 《矿冶》 CAS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对红土型镍矿在生产镍铁的RKEF法工艺过程中的还原焙烧环节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中,主要分析了元素分布与粒级的关系、焙烧温度的选择、还原剂的配比,也讨论了焙烧生产中的设备及其相关操作参数。
关键词 中试试验 红土型镍矿 RKEF 还原焙烧
下载PDF
Hydrogenation of cinnamaldehyde over bimetallic Au-Cu/CeO_2 catalyst under a mild condi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Xue-Mei Liao Veronique Pitchon +2 位作者 Pham-Huu Cuong Wei Chu Valerie Cap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93-296,共4页
Bimetallic Au_xCu_y/CeO_2(x/y = 3/1,1/1,and 1 /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anion exchange(DAE),following impregnation(IMP) methods,and used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innamaldehyde.The effects of p... Bimetallic Au_xCu_y/CeO_2(x/y = 3/1,1/1,and 1 /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anion exchange(DAE),following impregnation(IMP) methods,and used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innamaldehyde.The effects of pretreatments,such as calcination or reduction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se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XRD and HRTEM showed that for the reduced catalysts,there is the formation of an Au-Cu alloy.HAADF-STEM displayed that reduction pretreatment leads to a very homogenous distribution of Au and Cu on the external catalyst surface.Reaction parameters,such as CAL concentration,the stirring speed,nature of the solvent influe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Pretreatments lead to a major effect on CAL conversion and HCAL selectivity.Catalysts Au_xCu_y/CeO_2 pretreated under reduction display higher CAL conversion and HCAL selectivity than that of under calcination mainly due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resulting in a formation of Au-Cu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ation of cinnamaldehyde Bimetallic Au-Cu catalysts reduction or calcination Distribution Alloy
原文传递
4500t/d熟料生产线超低排放技改措施及效果
6
作者 张少明 刘宏保 +1 位作者 张耀智 洪宝 《水泥技术》 2021年第1期50-56,共7页
介绍了MFC分解炉+五级单系列旋风预热器系统的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了自还原脱硝技术,调整了三次风管接入位置和C4旋风筒下料管位置,使用了重锤压紧式窑尾密封,采用了无外风节能型强旋流入炉燃烧装置。技术改造后,系统阻力降低,年均电耗... 介绍了MFC分解炉+五级单系列旋风预热器系统的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了自还原脱硝技术,调整了三次风管接入位置和C4旋风筒下料管位置,使用了重锤压紧式窑尾密封,采用了无外风节能型强旋流入炉燃烧装置。技术改造后,系统阻力降低,年均电耗下降1.62kW·h/t熟料,标煤耗下降3.15kg/t熟料,满足了氮氧化物排放值<100mg/m^3(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系统降阻 分解炉扩容降速 分级燃烧脱硝降氮
下载PDF
烧成系统烟气中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7
作者 薛波 赵海晋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6期50-53,共4页
基于经济可靠性原则,在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中采用SNCR脱硝方案,并通过窑头低氮燃烧器的使用、分解炉无氨脱硝区的建立及喷氨位置、比例的优化等技术改造,实现了烧成系统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量。
关键词 低氮燃烧器 无氨脱硝 分解炉强还原区 氮氧化物 SN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