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6
1
作者 张继光 秦江涛 +2 位作者 要文倩 周睿 张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371,共8页
以江西进贤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C、C库管理指数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土壤相比,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pH、CEC、有机C、全N、全P、无机N、速... 以江西进贤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C、C库管理指数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土壤相比,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pH、CEC、有机C、全N、全P、无机N、速效P、速效K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C和C库管理指数也较试前土壤和其他处理土壤明显提高,此外,土壤的转化酶、脱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也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有机C以及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且它们均与土壤有机C、全N、全P、无机N、速效P等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红壤旱地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或与无机肥配施,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从而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持续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长期施肥 微生物生物量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酶活性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生产力和土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山 潘晓华 +3 位作者 黄欠如 余喜初 李昌新 张卫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3-408,共6页
农田施肥管理能显著影响土壤结构及其团聚体形成。通过长期定位试验,明确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双季玉米-冬闲)周年生产力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肥对照相比,化肥NPK配施和有机施肥(M和NPK+M)均能显著提高双季玉... 农田施肥管理能显著影响土壤结构及其团聚体形成。通过长期定位试验,明确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双季玉米-冬闲)周年生产力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肥对照相比,化肥NPK配施和有机施肥(M和NPK+M)均能显著提高双季玉米的周年产量及产量的稳定性。与对照相比,单施N肥虽然能增加玉米产量,但不能提高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对照和单施N肥处理周年玉米产量均随种植年限延长呈下降趋势,而有机肥处理均呈上升趋势,NPK处理则保持相对稳定。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2 000μm)的形成,降低了微团聚体(53~250μm)在土壤中的比重,但施用化肥无显著影响。此外,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而仅施化肥无显著影响。因此,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南方丘陵红壤旱地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强红壤旱地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南方丘陵 红壤旱地 土壤结构 湿筛法
下载PDF
中国南方红黄壤旱地多熟制效益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国勤 钟树福 《资源开发与保护》 1992年第1期19-21,24,共4页
我国南方有1.58亿亩的红黄壤旱地,目前生产力水平很低。为了开发红黄壤旱地,挖掘其生产潜力,我们于1986~1989年在江西南昌进行了多熟制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红黄壤旱地发展多熟制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培肥地力,达到生态效益、经... 我国南方有1.58亿亩的红黄壤旱地,目前生产力水平很低。为了开发红黄壤旱地,挖掘其生产潜力,我们于1986~1989年在江西南昌进行了多熟制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红黄壤旱地发展多熟制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培肥地力,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同时,为了全面、合理地评价耕作制度,文章采用了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本试验的6个多熟制的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其优劣作了较客观的评价,但这一分析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黄壤旱地 多熟制 效益 系统分析
下载PDF
保水剂在红壤旱地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钟秋瓒 陈荣华 +6 位作者 申昌优 方先兰 郭伟 张祖清 何水得 陈有兴 许于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32-34,共3页
研究了保水剂在红壤旱地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红壤旱地的含水量,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花生产量;以随基肥一起条施60.0 kg/hm2保水剂的效果最好,比不施用保水剂的对照增产29.5%,增加经济效益4965.0元/hm2。
关键词 保水剂 红壤旱地 花生 增产
下载PDF
芽孢杆菌类微生物菌剂对红壤旱地油麦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熊华荣 艾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6-18,共3页
针对红壤旱地酸、粘、瘦的特点,以芽孢杆菌类微生物菌剂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对油麦菜产量和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NPK+B2)可以显著提高油麦菜产量,比常规施肥(NPK)增产28.1%。同时... 针对红壤旱地酸、粘、瘦的特点,以芽孢杆菌类微生物菌剂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对油麦菜产量和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NPK+B2)可以显著提高油麦菜产量,比常规施肥(NPK)增产28.1%。同时,油麦菜的叶长和叶宽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与NPK处理相比,NPK+B2处理下油麦菜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分别增加了27.2%、17.5%和23.1%。虽然NPK+B2处理下成本增加了100元/667m2,但NPK+B2处理的产值和经济效益比NPK处理分别增加了1464.0和1364.0元/667m2。此外,与NPK相比,NPK+B2处理下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别增加了0.43个单位和13.16%。因此,芽孢杆菌类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改良红壤旱地,提升油麦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红壤旱地 油麦菜 土壤酸化
下载PDF
试论浙西红壤旱地持续农业中的土壤培肥问题
6
作者 陆允甫 吕晓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55-359,共5页
从耕层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作物生长与土壤环境协调关系以及当前肥料投入水平及土地生产潜力三方面论证了红壤旱地的土壤肥力状况。指出培肥土壤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提高低产土壤的生产水平是当务之急。土壤培肥要抓住以下三个环... 从耕层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作物生长与土壤环境协调关系以及当前肥料投入水平及土地生产潜力三方面论证了红壤旱地的土壤肥力状况。指出培肥土壤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提高低产土壤的生产水平是当务之急。土壤培肥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首先要增加化肥投入,以无机换有机;2)利用“本田投入”实行土壤培肥生态工程;3)利用红壤土地资源优势,发展以饲料玉米为主的多元饲料生产基地,探索饲料生产—农区饲养业—土壤培肥的良性循环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旱地 土壤肥力 土壤培肥
下载PDF
从浙西红壤旱地生产力规律试论该地区多熟间套模式及调控技术
7
作者 陆允甫 吕晓男 +4 位作者 水建国 陈喜靖 王世翊 葛勇进 卢德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69-373,共5页
浙西红壤旱地生产力规律:产量徘徊—跃升—再徘徊规律,从徘徊到跃升是物质和技术因素进一步优化,农田物质能量循环得到强化的结果;产量波动性规律来源于不利的自然因素,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伏秋干旱所致。本文着重从合理利用自然资... 浙西红壤旱地生产力规律:产量徘徊—跃升—再徘徊规律,从徘徊到跃升是物质和技术因素进一步优化,农田物质能量循环得到强化的结果;产量波动性规律来源于不利的自然因素,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伏秋干旱所致。本文着重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红壤旱地低产的主要原因,探讨缩短低产徘徊时段,缩小波动性,促进生产力规律向良性转化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遵循气候规律,充分利用春夏雨热同步有利时机,推广应用以春玉米为主作的多熟间套模式及其调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旱地 多熟间套 控制
下载PDF
红壤旱地的肥力现状及施肥和利用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63
8
作者 曾希柏 李菊梅 +2 位作者 徐明岗 高菊生 孙楠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红壤旱地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十分重要的土壤类型,其酸性较强,pH值一般在6.0以下、交换性酸含量在4.4 cmol(+)kg-1以上;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普通旱地含量通常在20g kg-1以下;养分含量不高,全氮和全磷含量通常在1.0g kg-1左右、速效... 红壤旱地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十分重要的土壤类型,其酸性较强,pH值一般在6.0以下、交换性酸含量在4.4 cmol(+)kg-1以上;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普通旱地含量通常在20g kg-1以下;养分含量不高,全氮和全磷含量通常在1.0g kg-1左右、速效磷含量一般在10mg kg-1甚至5mg kg-1以下、速效钾含量大多低于100mg kg-1。施肥是影响红壤旱地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红壤肥力的提高;而利用方式对红壤旱地肥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施肥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根据红壤旱地的肥力现状及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应加强养分平衡与流失规律、土壤性质调控与改良、高效利用与管理模式以及长期定位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肥力 施肥 利用方式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磷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伯仁 徐明岗 文石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9期255-259,共5页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和土壤对磷吸附解吸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有机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和土壤对磷吸附解吸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有机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明显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长期施肥 磷组分 磷吸附与解吸 需磷指数 土壤全磷 有机肥料 配合施用 化学肥料 吸附解吸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磷组分及活性酸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伯仁 徐明岗 文石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3期254-259,共6页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土壤活性酸铝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土壤活性酸铝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MNPK、M处理的PFI为2.51、2.69比N、NP处理4.53、4.37明显降低。在红壤旱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土壤交换性酸铝成倍增加,土壤酸化严重;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土壤交换酸铝表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长期施肥 磷组分 磷吸附与解吸 需磷指数 土壤酸度
下载PDF
红壤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磷素肥力的演变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伯仁 李冬初 黄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101,141,共7页
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年份变化和剖面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性能、土壤需磷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有效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M)和有机肥料加化学肥料处理(NPKM)... 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年份变化和剖面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性能、土壤需磷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有效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M)和有机肥料加化学肥料处理(NPKM),土壤中的磷组分变化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含量,其无机磷组分变化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随着施肥时间延长,土壤磷组分以有效性较高Ca-P和Al-P增加为特征。施肥对土壤的耕层磷组分影响最为显著,对深层土壤影响相对为弱,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料促使磷的下移,增加深层磷的含量。施用有机肥料(M)和有机肥料加化学肥料处理(NPKM)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小于施用化学肥料(N,NPK,NPKS)和不施用肥料处理(CK),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其中有机肥料加化学肥料处理(NPKM)中解吸磷可占吸附磷的47.72%,单施有机肥处理(M)占42.89%,而施用化学肥料(N,NPK,NPKS)和不施用肥料(CK)中解吸磷数量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小于8%。有机肥料加化学肥料处理(NPKM)和单施有机肥处理(M)的PFI显著低于施用化学肥料(N,NPK,NPKS)和不施用肥料对照处理(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长期施肥 磷组分 磷吸附与解吸 需磷指数
下载PDF
红壤旱地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荣湘民 蒋健容 +4 位作者 朱红梅 刘强 张富强 刘觉民 岳振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3-456,共4页
为探明红壤旱地玉米合理的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其进行了施用效果的研究 .结果表明 ,较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例为 2 5 %~ 5 0 %有机肥加 75 %~ 5 0 %化肥 .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降低土壤容... 为探明红壤旱地玉米合理的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其进行了施用效果的研究 .结果表明 ,较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例为 2 5 %~ 5 0 %有机肥加 75 %~ 5 0 %化肥 .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降低土壤容重 ,提高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肥力 ,促进玉米生长 ,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红壤旱地 有机肥 无机肥 配合施用 肥效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伯仁 李冬初 +2 位作者 蔡泽江 黄晶 秦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811,共4页
利用20年长期肥料定位实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全氮在0-20 cm、20-40 m、40-60 cm层次中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C/N比值均以0-20 cm土壤层次中最高,随着土壤层次加深而出现下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后土壤... 利用20年长期肥料定位实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全氮在0-20 cm、20-40 m、40-60 cm层次中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C/N比值均以0-20 cm土壤层次中最高,随着土壤层次加深而出现下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后土壤全氮储量高低趋势为:有机肥料区组〉化学肥料平衡施用区组〉化学肥料不平衡施用区组,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最为显著。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碳氮比(C/N)无显著差异,长期施用有机肥料,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数量同步上升,土壤C/N比值保持稳定。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碳氮库容,是维持土壤肥力的最优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全氮 全氮储量 C/N比值
原文传递
旱地红壤线虫群落对不同耕作年限的响应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明伟 刘雨迪 +2 位作者 陈小云 胡锋 刘满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0-522,共13页
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红壤农田肥力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会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群落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年限条件下的旱地土壤,选取耕作10 a、20 a、50 a的花生地和菜地,并以未开垦... 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红壤农田肥力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会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群落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年限条件下的旱地土壤,选取耕作10 a、20 a、50 a的花生地和菜地,并以未开垦的原始荒地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与荒地相比,各年限花生地的土壤肥力等指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菜地土壤的各项性质则呈现提升的趋势。耕作20 a的花生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效磷等指标均最低,同时耕作50 a的菜地各项性质相对于10 a有显著的提升(p<0.05)。花生地中植食性线虫比例伴随耕作年限延长而下降,而菜地中食细菌线虫比例伴随耕作年限延长而逐渐上升。从线虫生态指标数据显示,花生地相对于频繁施肥和耕作的菜地表现出更为稳定的土壤食物网。因此,线虫群落对不同耕作年限下旱地红壤生态系统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指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红壤 耕作年限 线虫群落 指示作用
下载PDF
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及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富良 黄天宝 +5 位作者 吕伟生 李亚贞 郑伟 肖小军 韩德鹏 肖国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6-12,共7页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年间8个不同食用型甘薯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建立了一个适宜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评价模型,以期揭示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规律,并为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年间8个不同食用型甘薯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建立了一个适宜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评价模型,以期揭示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规律,并为红壤旱地食用型甘薯品种的筛选与选育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年度间总的农艺性状变化差异较小。供试所有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基因型效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均大于年份效应,但仅还苗期的年份效应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干物率与蔓长呈显著性正相关,与食味评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分枝数呈显著性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封垄期和分枝数呈显著性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食用型甘薯品种在红壤旱地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能有效提高食用型甘薯品种适应性评价的科学性,应用于生产与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食用型甘薯 稳定性 适应性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南荻秸秆厌氧发酵产物含磷量对旱作红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16
作者 苏露涯 魏晓梦 +2 位作者 邓扬悟 葛体达 刘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3-1342,共10页
【目的】洞庭湖区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秸秆生物量大,富含磷素,每年大量秸秆废弃于水体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研究南荻秸秆发酵产物对旱作红壤磷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南荻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 【目的】洞庭湖区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秸秆生物量大,富含磷素,每年大量秸秆废弃于水体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研究南荻秸秆发酵产物对旱作红壤磷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南荻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供试土壤为红壤。供试南荻秸秆发酵物有高磷含量(4.23 g/kg)和低磷含量(2.98 g/kg)两个产品,通过厌氧发酵过程中分别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In1)和黑曲霉菌(In4)获得,以不添加秸秆发酵物作为对照(CK),在25℃恒温培养70天。在培养的第7、20、40、70天进行破坏性采样,分析土壤全磷、Olsen-P、pH、磷库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结果】在70天的培养周期中,In1处理的土壤Olsen-P均显著高于CK处理,在培养第7天最为显著,而In4处理的土壤Olsen-P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除培养第40天时显著低于CK。In1和In4处理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均较CK增加,但In4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机酸交换态磷(疏松吸附态磷),是土壤Olsen-P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南荻秸秆发酵产物显著增加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且In1处理高于In4处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土壤Olsen-P和疏松吸附态磷库与有机碳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秸秆发酵物添加对土壤磷吸附性能的影响是In1处理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重要原因。【结论】南荻秸秆厌氧发酵物进行肥料化利用,可提高旱作红壤的磷肥有效性,含磷量高的发酵物的效果更好。因此,选择可浓缩秸秆磷的发酵菌剂,生产含磷量高的秸秆发酵物,是高效利用南荻秸秆资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收南荻 发酵 旱地红壤 磷有效性 土壤磷分级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旱地红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5
17
作者 王伯仁 徐明岗 文石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0,144,共5页
通过对红壤旱地连续13年定位监测研究,发现在红壤旱地长期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从开始的11.5g/kg上升到24.3g/kg,增加的有机质以易氧化的有机质为主,稳定性高的有机质较少。红壤长期施用... 通过对红壤旱地连续13年定位监测研究,发现在红壤旱地长期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从开始的11.5g/kg上升到24.3g/kg,增加的有机质以易氧化的有机质为主,稳定性高的有机质较少。红壤长期施用化学磷,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供磷性能大为改善,施用有机肥料能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磷肥的有效性和利用率。红壤长期施用单一化学肥料,土壤明显酸化,土壤交换性氢铝显著增加,作物生长变差,产量降低。施用有机肥料,明显降低土壤交换性氢铝含量,增加土壤养分,保持作物的稳产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土壤 作物生长 有机肥料 长期施用 旱地 施肥 酸化 有机质 定位监测
下载PDF
东南红壤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赵其国 徐梦洁 吴志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3-442,共10页
针对东南红壤丘陵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区域PRESD系统构型方法对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子系统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1988~1996年间的农业发展可持续程度进行评价... 针对东南红壤丘陵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区域PRESD系统构型方法对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子系统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1988~1996年间的农业发展可持续程度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此前利用遥感等手段取得的评价结果对比,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以及红壤地区农业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障碍一水土流失问题,并因此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红壤丘陵地区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 区域PRESD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磷组分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伯仁 徐明岗 +1 位作者 文石林 李冬初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为提高红土红壤磷的有效性和肥料磷的利用率 ,设立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长期施磷 ,特别是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全磷 (PT)、无机磷、有机磷、Olsen- P和 Bray- P含... 为提高红土红壤磷的有效性和肥料磷的利用率 ,设立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长期施磷 ,特别是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全磷 (PT)、无机磷、有机磷、Olsen- P和 Bray- P含量 .在施磷的条件下 ,土壤磷的积累主要表现为 Ca2 - P,Ca8- P和 Al- P增加 .土壤中 Olsen- P和Bray- P含量与土壤中各磷组分的相关性以 Ca2 - P最好 ,Al- P和 Ca8- P次之 ,O- P最差 .土壤 Olsen- P和 Br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红壤 旱地 有效性
下载PDF
丘陵红壤旱地花生套作木薯产量效益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黄欠如 孙永明 +4 位作者 熊春贵 熊国根 李靖 胡惠文 章新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43-45,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丘陵红壤旱地花生套种木薯,对花生的总产量影响不大,无明显差异(p>0.05);空间影响表现为距木薯越近,花生产量越低,负面影响的空间距离为40 cm左右;此外花生木薯间作可明显提高红壤旱地的光能利用率,辅助能转换效率...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丘陵红壤旱地花生套种木薯,对花生的总产量影响不大,无明显差异(p>0.05);空间影响表现为距木薯越近,花生产量越低,负面影响的空间距离为40 cm左右;此外花生木薯间作可明显提高红壤旱地的光能利用率,辅助能转换效率也较花生纯作提高69.42%,产值增加20.3%,纯收入提高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木薯 产量 经济效益 间作 红壤旱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