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领巾教育:一种理想的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俊三 刘伟荣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6,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引导广大少年儿童、青年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一种价值观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引导广大少年儿童、青年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一种价值观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接受,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红领巾教育就是承载了这样一种价值追求的典型性教育。红领巾教育是一种有温度的知识教育,以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时代彰显温暖着少年儿童;红领巾教育是一种有力量的价值观教育,以寓教于活动和庄重的仪式感激励着少年儿童;红领巾教育是一种有追求的精神生活教育,以其无功利性和审美性引领着少年儿童追求有境界的精神生活。红领巾教育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理想的价值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领巾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教育 价值观教育 审美教育
下载PDF
胡耀辉舞台灯光艺术作品赏析
2
作者 胡耀辉 《演艺科技》 2013年第8期73-80,共8页
点评胡耀辉与刘杏林合作的越剧《唐婉》、民族歌剧《运河谣》、话剧《原野》、儿童剧《红领巾》四部剧目中舞台灯光艺术的运用。
关键词 舞台灯光 完整性 点评 《唐婉》 《运河谣》 《原野》 《红领巾》
下载PDF
GB/T 28846—2022《红领巾》国家标准解析
3
作者 韩玉茹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2年第5期49-53,共5页
为了理解和执行好国家标准GB/T 28846—2022《红领巾》,介绍了该标准的修订背景及考核指标的确定依据,分析了其与2012版《红领巾》国家标准间的差异,针对在执行新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红领巾 标准 差异解析
原文传递
GB/T 28846—2022《红领巾》标准解读
4
作者 常璐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2年第4期29-32,共4页
介绍了GB/T 28846—2022《红领巾》标准的修订背景,阐述了新版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分析了标准中的几项重要指标,指出了产品质量易存在的问题,以推动企业更好地理解标准的修改意图,有效帮助企业和相关部门正确理解与应用新版标准,为准确... 介绍了GB/T 28846—2022《红领巾》标准的修订背景,阐述了新版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分析了标准中的几项重要指标,指出了产品质量易存在的问题,以推动企业更好地理解标准的修改意图,有效帮助企业和相关部门正确理解与应用新版标准,为准确判定红领巾产品的质量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领巾 标准 质量 解读
原文传递
红领巾小流域水平梯田效益监测分析
5
作者 徐晓峰 祁德超 +1 位作者 赵霞 高之栋 《江苏水利》 2017年第2期64-68,共5页
通过对红领巾小流域新修梯田3年的效益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梯田具有较强的拦截地面径流、减少泥沙流失量、蓄水、保土、保肥的功能,水平梯田水土保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
关键词 水平梯田 效益 监测 红领巾
下载PDF
道具在话剧《青春百分百》剧中的贯穿作用
6
作者 贺祝平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戏剧舞台上的道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舞台道具的实用生活价值与艺术美学价值融为一体,展现在观众的视线中,在剧场里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量。一个具有艺术性的视觉形象道具,能揭示深刻的主题立意,比起那些干瘪的、平庸的说教台词更... 戏剧舞台上的道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舞台道具的实用生活价值与艺术美学价值融为一体,展现在观众的视线中,在剧场里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量。一个具有艺术性的视觉形象道具,能揭示深刻的主题立意,比起那些干瘪的、平庸的说教台词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获得观众的共鸣,并且能让观众感受到剧中表达的深刻意义。《青春百分百》中的道具红领巾在剧中是灵魂,是核心,是任何手段无法替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道具 红领巾 视觉形象 贯穿作用
下载PDF
红领巾创业启蒙教育的探索
7
作者 陈跃 《中国德育》 2006年第6期54-56,共3页
实施“红领巾创业启蒙教育”的目的是给学生们提供自我实践、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平台,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创业志向,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本领,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创业者。其形式是通过成立“红领巾创业园”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活... 实施“红领巾创业启蒙教育”的目的是给学生们提供自我实践、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平台,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创业志向,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本领,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创业者。其形式是通过成立“红领巾创业园”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中,懂得创业意识就是生存意识,创业能力就是生存能力,培养了创新、争先、合作、诚信、进取等创业素质,提高了动手、交往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领巾 创业园 创业教育
原文传递
北元“宣光二年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亦集乃分省咨文”考释 被引量:8
8
作者 马顺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36,共5页
内蒙古黑城出土文献中,《俄藏黑水城文献》利用较少。其中一通题名"宣光二年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亦集乃分省咨文"、编号"俄TK204V"的文书,内容丰富,记录了北元亦集乃分省被明军攻陷前夕的政治军事状况。该文书是珍贵... 内蒙古黑城出土文献中,《俄藏黑水城文献》利用较少。其中一通题名"宣光二年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亦集乃分省咨文"、编号"俄TK204V"的文书,内容丰富,记录了北元亦集乃分省被明军攻陷前夕的政治军事状况。该文书是珍贵的原始文献,可以弥补和纠正《明太祖实录》中相关史料的阙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分省 咨文 红贼 亦集乃
下载PDF
袁凯《海叟集》中的元末兵乱诗 被引量:2
9
作者 万德敬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袁凯在元末以《白燕》诗赢得了"袁白燕"的雅称,其实袁凯在咏物诗之外尚有很多诗歌是非常可观的。其反映元末战争的兵乱诗就有很大的题材价值。元朝末年天下板荡,以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为代表的反元力量与以脱脱、达识帖睦... 袁凯在元末以《白燕》诗赢得了"袁白燕"的雅称,其实袁凯在咏物诗之外尚有很多诗歌是非常可观的。其反映元末战争的兵乱诗就有很大的题材价值。元朝末年天下板荡,以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为代表的反元力量与以脱脱、达识帖睦迩、杨完者、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为代表的元朝军事力量进行了将近二十年的斗争。袁凯对这些斗争的描写总体上来讲是符合史实的,这种诗史特征是其"宗杜"的必然结果与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凯 《海叟集》 诗史特征 红巾军 元朝官军
下载PDF
“同在蓝天下”红领巾社团活动设计和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斯自力 谢湘娜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文章总结了徐江小学多年实践,全面提炼介绍了该小学"同在蓝天下"红领巾社团活动的"三联四化"活动模式、"小先生制"管理模式以及完善的组织机制、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丰富的活动体验,认为红领巾社团活动是... 文章总结了徐江小学多年实践,全面提炼介绍了该小学"同在蓝天下"红领巾社团活动的"三联四化"活动模式、"小先生制"管理模式以及完善的组织机制、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丰富的活动体验,认为红领巾社团活动是提高队员自主、自信、自助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领巾社团 设计 策略
下载PDF
少先队“红领巾奖章”的内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元 刘洋 郝苗纯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红领巾奖章”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国家理性认同、情感认同的核心载体,是一种有利于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的评价激励体系,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活动和评价激励的基本手段。本文以少先队“红领巾奖章”的特点为牵引,传递... “红领巾奖章”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国家理性认同、情感认同的核心载体,是一种有利于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的评价激励体系,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活动和评价激励的基本手段。本文以少先队“红领巾奖章”的特点为牵引,传递少先队“红领巾奖章”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内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先队 红领巾奖章 内在价值
下载PDF
不可把"入都汴梁"视作北方红巾军反元的鼎盛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6,共4页
本文从史料证误和史实排比分析入手,对当下元末农民战争史研究中把"入都汴梁"视作北方红巾军反元鼎盛期的定说提出商榷。文中指出,当北方红巾军政权入都汴梁之际,正是其大规模的北伐事业失败和北方红巾军整体实力被元军分割... 本文从史料证误和史实排比分析入手,对当下元末农民战争史研究中把"入都汴梁"视作北方红巾军反元鼎盛期的定说提出商榷。文中指出,当北方红巾军政权入都汴梁之际,正是其大规模的北伐事业失败和北方红巾军整体实力被元军分割肢解之时,因而"入都汴梁"绝非北方红巾军反元的鼎盛期;不宜太高评价北方红巾军政权"入都汴梁",因为它在事实上并不具有推进北方红巾军反元事业发展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红巾军 入都汴梁 反元 鼎盛期
原文传递
红领巾水库库容修测及特征值复核分析
13
作者 康亚静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9年第2期46-49,共4页
水库库容曲线修测和特征值修正是科学合理实施水库调度的技术支撑,关系着水库的防洪安全和综合利用效益的充分发挥。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河北省对大型水库进行了水库淤积测量,修正了库容曲线,但距今近30年,期间经历了1996年"... 水库库容曲线修测和特征值修正是科学合理实施水库调度的技术支撑,关系着水库的防洪安全和综合利用效益的充分发挥。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河北省对大型水库进行了水库淤积测量,修正了库容曲线,但距今近30年,期间经历了1996年"96·8"洪水、2012年"7·21"洪水和2016年"7·19"洪水。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库区淤积严重,有效库容减少,对设计防洪、灌溉及发电等综合效益产生影响,因此,洪水过后进行库容曲线修测和特征值复核修正,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领巾水库 库容修测 特征值复核
下载PDF
中国红领巾纪念公园概念规划设计
14
作者 康承军 《建筑与环境》 2010年第4期71-73,共3页
介绍了中国红领巾纪念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方法与基本内容,探讨纪念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提出尊重历史、注重生态、富于创意的规划设计理念。
关键词 中国红领巾 纪念公园 概念规划设计
下载PDF
新见偰伯僚逊撰《大元重修单州庙学碑》的儒学解读
15
作者 李贝贝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156,160,共9页
《大元重修单州庙学碑》的发现,打破了偰伯僚逊仅有一篇散文存世的旧有论断,同时为我们考证偰伯僚逊的事迹、元代单州文庙的修缮,以及研究元末红巾军混战区的儒学生态提供了难得的资料。通过解读碑文,可知偰伯僚逊任单州达鲁花赤期间在... 《大元重修单州庙学碑》的发现,打破了偰伯僚逊仅有一篇散文存世的旧有论断,同时为我们考证偰伯僚逊的事迹、元代单州文庙的修缮,以及研究元末红巾军混战区的儒学生态提供了难得的资料。通过解读碑文,可知偰伯僚逊任单州达鲁花赤期间在积极组织防御红巾军的同时,重修单州文庙,发展儒学教育;元代单州文庙的修缮历史也因该碑的发现而更加清晰,填补了文献空白,匡正了相关记载之误。以偰伯僚逊重修单州文庙为基点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元末红巾军混战地区的儒学生态并没有同当时的社会秩序一同垮塌,展现了儒家文化对元末社会的深刻影响和多民族的儒家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偰伯僚逊 《大元重修单州庙学碑》 文庙 儒学生态
原文传递
走出“红领巾”教学法的迷思
16
作者 王倩 《晋中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2-86,共5页
“红领巾”教学法提供了一种语体文学作品的教学原则和思路,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对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局限,以及教育教学主体还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导致在推广过程中逐渐走向僵... “红领巾”教学法提供了一种语体文学作品的教学原则和思路,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对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局限,以及教育教学主体还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导致在推广过程中逐渐走向僵化。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历史,总结经验,使教育教学改革得到更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领巾”教学法 五段教学法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论颍州红巾军“举首”杜遵道
17
作者 张宁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2,64,共4页
杜遵道是颍州反元大起义的领导者和元末红巾军领导层中唯一受过高层教育的知识人士。本文通过对杜遵道在北方红巾军反元活动中具体作用和影响的陈述以及对杜遵道之死问题的评析 ,为元末历史中杜遵道及北方红巾军兴衰问题的研究 ,提供一... 杜遵道是颍州反元大起义的领导者和元末红巾军领导层中唯一受过高层教育的知识人士。本文通过对杜遵道在北方红巾军反元活动中具体作用和影响的陈述以及对杜遵道之死问题的评析 ,为元末历史中杜遵道及北方红巾军兴衰问题的研究 ,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遵道 北方红巾军 作用 影响
下载PDF
对《红领巾》教学的重新认识
18
作者 郑国民 刘彩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1-64,共4页
195 3年的《红领巾》教学是建国后第一次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讨 ,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重新认识、全面评价《红领巾》教学 ,总结其经验教训 。
关键词 《红领巾》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学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水浒传》与元末红巾军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同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水浒传》文本叙述中颇多关于"红头子"、"红巾"、"红衣"等的描述和叙事,这些细节表明《水浒传》与红巾军有着内在的关联。而《太守江公蠲免两卫屯粮碑记》则证明了"红头军"就是元末之红巾军,... 《水浒传》文本叙述中颇多关于"红头子"、"红巾"、"红衣"等的描述和叙事,这些细节表明《水浒传》与红巾军有着内在的关联。而《太守江公蠲免两卫屯粮碑记》则证明了"红头军"就是元末之红巾军,亦即小说叙事中的"红头子"。通过对红巾军起义历史的梳理,可知《水浒传》所反映的是元末红巾军。元末起义军以红巾为其标志的缘由主要有二:一、红色是汉人民族身份的象征,二、领导和组织起义的白莲教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红头子 元末红巾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