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二百年来《红楼梦》“一从二令三人木”众解平论 |
王庆云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2
|
幻化的世界别样幽——《红楼梦》梦境疏解 |
王志尧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3
|
材料、方法与创新性研究——《日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稿整理与研究》评析 |
许钧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4
|
文采风流今尚存——曹雪芹氏族文化研究提纲 |
周汝昌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5
|
沉沦与救赎——尤三姐悲剧形象再探讨 |
李青云
|
《鄂州大学学报》
|
2007 |
3
|
|
6
|
《后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对原著的异化与同化 |
谢雅琴
宋巧燕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7
|
悲凉之雾 遍被华林——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
祁冰
|
《琼州大学学报》
|
2006 |
2
|
|
8
|
探析《红楼梦》中的休闲体育文化及启示 |
周荣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2
|
|
9
|
《红楼梦》叙述三维与小说批评视角 |
冯阳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0
|
突破与继承:论《红楼梦》的梦幻叙事 |
李素军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11
|
从《红楼梦魇》看《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影响 |
毛灿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12
|
《红楼梦》续书研究——以文学批评为中心 |
陈璇
许立莺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3
|
家园的追寻——《红楼梦》与《飘》的比较 |
谢静
黄媛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4
|
《红楼梦》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红楼梦》 |
梁归智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5
|
《红楼梦》中秦可卿艺术形象探析 |
李璐
李瑾
|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6
|
《红楼梦》中“骂”的艺术效应 |
陈家生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7
|
《红楼梦》香菱形象浅析 |
王劲玉
|
《琼州大学学报》
|
2006 |
1
|
|
18
|
论《红楼梦》中的戏曲艺术 |
李勇
|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9
|
从《红楼梦魇》看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版本论述 |
罗浩春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20
|
异域文豪的心灵之约——《红楼梦》与《浮士德》的精神对话 |
杜娟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