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层填料蠕变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俊新 谢强 +1 位作者 文江泉 邱恩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95-1298,共4页
为了保持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高速铁路要求路堤的工后沉降为0。红层属于C类填料,易崩解、软化,依据单轴压缩蠕变(粒径小于2 mm和压实度为95%)试验结果,对红层填料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工程应用的目的,根据蠕变曲线对路堤的... 为了保持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高速铁路要求路堤的工后沉降为0。红层属于C类填料,易崩解、软化,依据单轴压缩蠕变(粒径小于2 mm和压实度为95%)试验结果,对红层填料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工程应用的目的,根据蠕变曲线对路堤的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论证了采用红层作为填料在一定的施工工艺下能满足路堤工后0沉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填料 高速铁路 工后沉降 0沉降 蠕变 路堤
下载PDF
钢渣粉改良红层填料的力学特性及机理
2
作者 余云燕 高远 +1 位作者 杜乾中 牛浩莹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3,共10页
为研究钢渣粉改良红层泥岩填料的力学特性和作用机理,采用重型击实、无侧限、直剪和侧限压缩等试验方法进行力学特性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激光粒度和扫描电镜等试验对微观界面结构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 为研究钢渣粉改良红层泥岩填料的力学特性和作用机理,采用重型击实、无侧限、直剪和侧限压缩等试验方法进行力学特性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激光粒度和扫描电镜等试验对微观界面结构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渣粉对红层填料的力学强度和水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15%钢渣粉改良填料的抗压强度由素土的0.6 MPa提升至1.5 MPa,浸水抗压强度由湿化崩解状态逐渐提高到0.8 MPa,力学强度和湿化崩解特性均得到显著改善。进一步通过微观分析揭示了钢渣粉改良填料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水化作用和离子交换反应。基于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显示出SiO_(2)峰减弱、C-S-H峰增强和Al^(3+)离子配位的振动峰增强,在强离子作用下,减小了土颗粒的双电层厚度。核磁共振和激光粒度分析发现改良填料的孔隙分布曲线明显得到优化,颗粒团聚作用增强,这有助于形成更加稳定的土体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到粒间孔隙结构和土颗粒间接触形式发生了改变,土体内部形成了排列紧密的层状堆叠或絮团状结构,提高了整体结构性。同时对颗粒分形维数进行定量化分析,较好反映了改良填料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从而建立了改良填料抗剪强度指标与其微观结构特征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力学特性 扫描电镜 红层填料 作用机理 钢渣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