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伍铜矿床控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演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杜亚军 田竞亚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3期213-218,共6页
四川李伍铜矿床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中型富铜矿床,其矿床历经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和叠加。江浪穹隆体的变形变质对早期的矿源层具改造、矿液初步富集作用;构造岩性层控制了李伍铜矿床的产出与分布,S3期沿S2面理发育起来的大型平卧... 四川李伍铜矿床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中型富铜矿床,其矿床历经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和叠加。江浪穹隆体的变形变质对早期的矿源层具改造、矿液初步富集作用;构造岩性层控制了李伍铜矿床的产出与分布,S3期沿S2面理发育起来的大型平卧褶皱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形态,成穹阶段形成的滑脱剪切带是矿液运移的通道,也是找矿的有利场所,该带中次级逆冲断面及EW向挤压时期形成的S3面理挠曲是容矿空间,变形与成穹作用双重机制对该矿床构造的形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层 滑脱剪切带 平卧褶皱
下载PDF
雪峰推覆体掩覆的下组合(Z-S)油气资源预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仲东 罗志立 +1 位作者 刘树根 雍自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8,共7页
雪峰推覆体震旦纪-志留纪地层位于扬子古板块东南缘大陆斜坡上。经加里东运动,伴随“江南隆起”的上升、剥蚀,而逐步演化为雪峰古陆。加里东期,雪峰推覆体古褶皱样式为向西北推覆的近平卧褶皱构造。再经印支-燕山期多层次的由东南向... 雪峰推覆体震旦纪-志留纪地层位于扬子古板块东南缘大陆斜坡上。经加里东运动,伴随“江南隆起”的上升、剥蚀,而逐步演化为雪峰古陆。加里东期,雪峰推覆体古褶皱样式为向西北推覆的近平卧褶皱构造。再经印支-燕山期多层次的由东南向西北叠加推覆作用,在推覆体的前峰带掩覆了大片古生代地层。据岩相带和地球物理等资料,推测雪峰推覆体推覆距离不超过几十公里,前锋带掩覆下古生界深度约4000m,掩覆面积至少为3000km^2。雪峰推覆体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为半深海滞流缺氧环境下沉积的黑色碳质泥岩、硅质岩、磷块岩和生物灰岩,有机碳含量为0.01%-4.00%,生油条件良好,加里东期具有油气藏形成过程,沿江南隆起西缘已发现有9个古油藏和残留油气藏。通过虎庄残留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油气源来自于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和上组合(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海相高成熟-过成熟二次生烃的混合烃源,具有长距离运移和一定的油气保存条件,油气藏形成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与雪峰推覆体最终定型期相同。由此认为雪峰推覆体掩覆的下组合,有较大的油气资源前景,其中,镇远-凯里-三都一带的弧形地区为有利的勘探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卧褶皱 虎庄残留油气藏 油气资源 雪峰推覆体
下载PDF
广西桂平—武宣下泥盆统世代变形特征初探
3
作者 黎新 《广西地质》 1997年第4期25-29,共5页
广西桂平—武宣基底地层世代构造变形以震旦—寒武系中的顺层固态流变构造群落的发育为代表。这套构造组合的发现和厘定,对于重新认识该区及邻区早古生代早、中期构造变形性质的演化,可能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 下泥盆统 第一世代 变形特征 固态流 构造变形
下载PDF
西山煤田西南边缘滑动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4
作者 刘志东 《能源与节能》 2015年第6期45-46,共2页
首次提出山西西山煤田西南边缘发育一重力滑动构造,对其存在依据及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对今后在山西各煤田开展滑动构造的相关研究将起到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重力滑动构造 平卧褶皱 地层缺失
下载PDF
平卧式褶皱推覆──巢湖煤田的基本构造型式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开均 黄钟瑾 施央申 《中国煤田地质》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从构造分析的角度出发,指出安徽巢湖煤田的基本构造型式为大型的平卧褶皱,以及在此基础上,沿倒转翼及其以下构造部位发育起来的推覆构造。
关键词 褶皱 推覆构造 煤田 构造型式
下载PDF
安徽巢湖煤田控矿构造雏论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君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共3页
采用现代构造几何分析方法 ,研究了巢湖煤田的控煤构造 ,发现巢湖煤田主要受大型平卧式褶皱逆冲推覆构造控制。按构造变形特点从南到北可以划分为和县 -含山平卧式褶皱推覆构造、巢湖银屏山平卧式褶皱推覆构造和无为平卧式褶皱推覆构造 ... 采用现代构造几何分析方法 ,研究了巢湖煤田的控煤构造 ,发现巢湖煤田主要受大型平卧式褶皱逆冲推覆构造控制。按构造变形特点从南到北可以划分为和县 -含山平卧式褶皱推覆构造、巢湖银屏山平卧式褶皱推覆构造和无为平卧式褶皱推覆构造 3个构造带 ,卷入了震旦系灯影组—三叠系的整个扬子海相沉积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卧式褶皱逆冲推覆 控矿构造 A型俯冲 巢湖煤田
下载PDF
吉林塔东铁矿花岗闪长岩脉侵位模式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武晗 郭志山 《矿产勘查》 2016年第3期423-434,共12页
为了查明塔东铁矿花岗闪长岩脉的侵位模式并使后续采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我们通过“钻探”及“地质填图”的方式对矿区内花岗闪长岩脉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发现矿区内由地表至深部赋存有3层水平方向延伸稳定、垂向间隔约100m的花岗闪... 为了查明塔东铁矿花岗闪长岩脉的侵位模式并使后续采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我们通过“钻探”及“地质填图”的方式对矿区内花岗闪长岩脉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发现矿区内由地表至深部赋存有3层水平方向延伸稳定、垂向间隔约100m的花岗闪长岩脉以及深部零星分布的花岗闪长岩脉,其倾向为东,倾角为10°-30°,岩脉的侵位受矿区地层中褶皱破劈理的控制,岩脉物质来源为矿区东部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体,侵位时间介于新元古代(Pt3)及晚志留世一早泥盆世(401±41)Ma之间,推测为(516±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东铁矿 花岗闪长岩脉 横卧平缓褶皱 褶皱破劈理 侵位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