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再热火力发电系统关键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张一帆 王生鹏 +3 位作者 刘文娟 陈渝楠 王月明 李红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7-833,852,共8页
针对含分流再压缩和一次再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详细计算,深入分析了分流系数、主压缩机出口压力、主压缩机入口压力、透平入口温度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 针对含分流再压缩和一次再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详细计算,深入分析了分流系数、主压缩机出口压力、主压缩机入口压力、透平入口温度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次工质温度或二次工质温度的升高,循环效率线性升高;但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的特点以及高、低温回热器最小换热温差的约束,主压缩机出、入口压力和分流系数等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均非单调变化,这与传统的蒸汽朗肯动力循环完全不同;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存在最优的压缩机出、入口压力和分流系数的耦合关系,使得该系统的循环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一次再热 分流再压缩 分流系数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燃煤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吴闯 王顺森 +1 位作者 王兵兵 李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6360-6366,共7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主压缩机间冷再热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建立了相关的热力学模型。通过详细的模拟仿真,研究高压透平入口压力、高压透平入口温度、主压缩机入口温度以及压力损失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最佳热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主压缩机间冷再热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建立了相关的热力学模型。通过详细的模拟仿真,研究高压透平入口压力、高压透平入口温度、主压缩机入口温度以及压力损失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最佳热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提升高压透平入口压力和高压透平入口温度、降低主压缩机入口温度都有利于循环热效率的提升,压力损失的增加会导致循环效率降低。最后,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机组的性能与实际运行的蒸汽循环燃煤发电机组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CO2循环机组可以通过改进循环参数取得与水蒸汽循环相当或者更低的供电煤耗;但是在供电功率相同的情况下,SCO2循环机组工质在锅炉里面的体积流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再压缩 再热 主压缩机间冷 燃煤发电系统
下载PDF
单节段腰椎后部结构逐级切除对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唐运章 丁义良 +1 位作者 刘梅 杨芬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45-846,共2页
目的观察单节段脊柱后部结构对腰椎三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成人新鲜尸体脊柱标本腰1骶1(L1~S1),采用单节段逐步切除腰椎后部结构的方法,形成7种状态,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施加10N.m的载荷,使脊柱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 目的观察单节段脊柱后部结构对腰椎三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成人新鲜尸体脊柱标本腰1骶1(L1~S1),采用单节段逐步切除腰椎后部结构的方法,形成7种状态,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施加10N.m的载荷,使脊柱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结果切除脊柱的后部结构后,在脊柱的三维稳定性中,前屈及轴向旋转运动的稳定性最易受到破坏,前屈平均运动范围增加5.1度,旋转增加3.4度。结论除小关节骨性结构及关节囊外,后部结构对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前屈及轴向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部结构 运动稳定性 单节段 切除 脊柱后部结构 脊柱三维运动 旋转运动 脊柱标本 新鲜尸体 运动范围 骨性结构 试验机 轴向 小关节
原文传递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 被引量:16
4
作者 恽世昌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8-81,共4页
一、概述由鲜乳制成乳粉是通过浓缩和喷雾干燥两道主要工序去掉水分的,浓缩去掉84%左右,喷雾干燥去掉16%左右。单效蒸发器蒸发1kg水分耗汽1.1kg左右,普通喷雾干燥器蒸发1kg水分耗汽3.5kg左右。
关键词 机械 蒸汽 再压缩 乳品加工设备
下载PDF
压力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梁墩煌 张尧立 +3 位作者 赵英汝 房超 郭奇勋 洪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8-582,共5页
为了研究S-CO_2布雷顿循环中工作温度、压力以及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对系统的热效率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S-CO_2闭式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热力模型。在换热器换热能力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压缩机出口压力、压比以及换热... 为了研究S-CO_2布雷顿循环中工作温度、压力以及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对系统的热效率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S-CO_2闭式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热力模型。在换热器换热能力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压缩机出口压力、压比以及换热器压降等参数,研究系统循环最大热效率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压缩机出口压力以及压比均存在最优值,当压力超过一定数值后,增大系统压力并不能提高热效率。换热器的压降对系统热效率影响显著,并影响系统最大热效率情况下的再压缩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四代堆 布雷顿循环 再压缩 热效率 压力 压比 压降 换热器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强化椎再压缩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钮俊杰 杨惠林 +3 位作者 史金辉 干旻峰 孟倩 周海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BKP)后强化椎再压缩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单节段BKP治疗的99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VF)患者,将患者分为再压缩组和未再压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BKP)后强化椎再压缩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单节段BKP治疗的99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VF)患者,将患者分为再压缩组和未再压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强化椎再压缩的危险因素。同时记录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数字法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再压缩是否导致临床疗效的丢失。结果平均随访20.16±3.49月,14例患者14椎发生再压缩。再压缩组较未再压缩组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局部后凸角明显加大(P<0.05)。椎体高度恢复、后凸角纠正及骨水泥分布类型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均同再压缩显著正相关。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在各随访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强化椎存在再压缩风险。椎体高度、后凸角纠正值、骨水泥呈团块型分布,都是强化椎再压缩的影响因素。在实施BKP手术时,不可使用较高黏度骨水泥,应尽量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充分弥散,尽量避免团块型骨水泥的形成;避免球囊过度撑开复位,椎体高度和后凸角的纠正不可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强化椎 再压缩
下载PDF
水蒸汽再压缩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博 马国远 许树学 《制冷技术》 2012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基于水制冷剂的性质和蒸发再压缩系统的特点,建立一种用于蒸发的开式水蒸汽再压缩式热泵系统模型;通过对系统循环过程、水的热物理性质、热量传递和功的变化情况的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分析模型;在充分换热的前提下,对不同工况,系统... 本文基于水制冷剂的性质和蒸发再压缩系统的特点,建立一种用于蒸发的开式水蒸汽再压缩式热泵系统模型;通过对系统循环过程、水的热物理性质、热量传递和功的变化情况的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分析模型;在充分换热的前提下,对不同工况,系统的功耗、换热与能效比等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系统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汽 天然工质 再压缩 热泵
下载PDF
秸秆二次压缩中的比能耗试验 被引量:9
8
作者 黄文城 王光辉 王德成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农业纤维物料在二次压缩过程中的比能耗受物料本身特性和压缩条件的影响.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农业纤维物料二次压缩比能耗的影响,对秸秆捆在不同的压缩方向、初始压缩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压缩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压缩方向对压缩比... 农业纤维物料在二次压缩过程中的比能耗受物料本身特性和压缩条件的影响.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农业纤维物料二次压缩比能耗的影响,对秸秆捆在不同的压缩方向、初始压缩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压缩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压缩方向对压缩比能耗没有显著影响;对应相同的压缩量,存在最适宜初始压缩密度使得压缩比能耗达到最小值;当压缩密度小于500 kg.m-3时,压缩比能耗和压缩密度具有正比例关系;在安全含水率范围内,压缩比能耗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草捆 二次压缩 压缩方向 密度 比能耗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变工况特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映麟 张尧立 +1 位作者 赵英汝 郭奇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25-1634,共10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是高效紧凑的能量转换方式。目前许多研究在分析循环的特性时,常假设压缩机和透平的效率为恒定,该假设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本文使用MODELICA作为工具,建立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型。对于...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是高效紧凑的能量转换方式。目前许多研究在分析循环的特性时,常假设压缩机和透平的效率为恒定,该假设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本文使用MODELICA作为工具,建立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型。对于压缩机和透平,加入了真实压缩机和透平的特性曲线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发现,循环输入功率和循环流量的改变将对循环火用效率和各组件的火用损产生影响。循环偏离设计工况时,适当控制输入功率和循环流量可调节循环输出功率和火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再压缩 特性曲线 火用效率 偏离设计工况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伤椎高度丢失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航 杨永竑 谢亚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伤椎高度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9-06采用PKP治疗的1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术后2天与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伤椎高度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9-06采用PKP治疗的1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术后2天与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以性别、年龄、骨密度T值、体重指数、骨折位置、有无椎体内裂隙、骨髓水肿程度、骨水泥容积率、有无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骨水泥形态、骨水泥是否接触损伤侧终板视为自变量,椎体高度丢失率视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各自变量与手术椎体高度丢失的相关性。结果 1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2天椎体高度较术前大,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较术后2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椎体高度丢失与性别、年龄、骨密度T值、体重指数、骨折位置、椎体内裂隙、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骨水泥容积率、骨髓水肿程度、骨水泥团块样分布、NPIEC有明显相关性(P<0.05)。进一步使用逐步回归法排除无关的自变量,结果显示NPIEC、骨水泥容积率、骨髓水肿程度、骨水泥团块样分布与手术椎体高度丢失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骨水泥未接触伤侧终板、低骨水泥容积率、骨髓水肿程度重、骨水泥团块样分布是导致椎体再压缩的危险因素,术中应合理安排穿刺位置,使骨水泥弥散在脆弱的骨小梁区域,实现病椎的精准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压缩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涡扇发动机再压缩CCA系统热力循环耦合分析
11
作者 苏杭 赵霄 +1 位作者 张博 杨竹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6,共12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进性能和热效率,同时改善发动机冷却引气品质,在传统预冷冷却空气(cooled cooling air,CCA)技术基础上,建立基于再压缩CCA系统的典型飞机发动机热力计算耦合分析仿真平台.结合涡轮叶片平均壁温计算模型和飞机/发动机...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进性能和热效率,同时改善发动机冷却引气品质,在传统预冷冷却空气(cooled cooling air,CCA)技术基础上,建立基于再压缩CCA系统的典型飞机发动机热力计算耦合分析仿真平台.结合涡轮叶片平均壁温计算模型和飞机/发动机总体匹配模型,分析再压缩CCA系统对涡轮叶片冷却效果、发动机总体性能及相应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减小引气比的方式未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7.88%,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2.03%;加力时耗油率降低、热效率提升,冷却引气总温降低100~120 K、总压提升4%左右,高压涡轮导叶冷却效果提高显著.采用提高燃烧室最高出口温度的方式未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22.81%,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3.70%;加力时耗油率降低、热效率提升,冷却引气总温降低90 K左右,且在各任务航段高压涡轮叶片温度均低于许用温度.两种方案再压缩CCA系统对发动机性能损失基本无影响,取功比在各状态下均低于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再压缩 冷却空气 性能分析 热力循环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vegetable oil production using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vapor recompression 被引量:3
12
作者 Weibin Kong Qi Miao +2 位作者 Peiyong Qin Jan Baeyens Tianwei Tan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Solvent extraction of crude oil from oilseeds is widely applied for its high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low cost. In this process, solvent recovery and tail gas treatment are usually performed by adsorption, paraffin scr... Solvent extraction of crude oil from oilseeds is widely applied for its high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low cost. In this process, solvent recovery and tail gas treatment are usually performed by adsorption, paraffin scrubbing, or even cryogenics (at low tail gas flow rates). Membrane separation, which has a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than these techniques, spans a broad range of admissible concentrations and flow rates, and is moreover easily combined with other techniques. Vapor recompression has potentials to reduce the heat loss in association with distillation and evaporation. In this study, we proved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vapor recompression to improve the conventional vegetable oil production, by both experiments and process simulation. Nearly 73% of energy can be saved in the process of vegetable oil extraction by the novel processing approach. By furthe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veral impact categorie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process i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ble oil SOLVENT-EXTRAC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vapor recompressi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高温部件选材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开云 《新能源进展》 2017年第5期371-376,共6页
超临界CO2循环具有潜在的高效率优势,有望作为新型的动力循环系统用于火电、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核电等领域,而材料性能是决定循环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当前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材料的最高性能,设计了火力发电和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超... 超临界CO2循环具有潜在的高效率优势,有望作为新型的动力循环系统用于火电、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核电等领域,而材料性能是决定循环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当前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材料的最高性能,设计了火力发电和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两套方案,并按再压缩循环模式制定了二次再热运行参数,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效率极限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套参数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都表现高效率特点,并显著高于现有的蒸汽循环发电系统的效率水平。基于现有材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有望获得满意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电站 材料 再压缩 循环 效率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淑荣 孙业山 +3 位作者 谭鲁志 王明涛 臧航宇 李雅楠 《发电设备》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建立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分流系数、循环压比、主压缩机吸气压力和膨胀机入口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分流系数的增大,多目标函数先增大后减小,同时分流系数具有最优值;... 建立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分流系数、循环压比、主压缩机吸气压力和膨胀机入口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分流系数的增大,多目标函数先增大后减小,同时分流系数具有最优值;随着主压缩机吸气压力的增加,多目标函数和系统热效率均降低;膨胀机入口温度越高,多目标函数越小;4个关键参数对回热器效能和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再压缩 多目标函数 分流系数 系统热效率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燃煤发电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维国 祝朝阳 +2 位作者 陈栓俊 王士星 曹子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0-85,共6页
介绍了典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布局,重点论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动力锅炉设计、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优化和系统经济性分析,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动力系统的发展前景与挑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燃煤发电 再压缩 锅炉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燃煤发电系统㶲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东旭 韩中合 赵林飞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燃煤发电系统,运用Ebsilon软件建立该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仿真运行,得到该系统的㶲损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分流系数、透平入口温度、主压缩机出口压力等系统关键参数对各设备及系统㶲效率的影响。同时,对再压缩...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燃煤发电系统,运用Ebsilon软件建立该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仿真运行,得到该系统的㶲损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分流系数、透平入口温度、主压缩机出口压力等系统关键参数对各设备及系统㶲效率的影响。同时,对再压缩系统以及一次再热、二次再热、二次分流再压缩3种布置改进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锅炉部位的㶲损最大,其次是回热器部位;当不同参数变化时,不同设备的㶲效率对系统㶲效率产生主要的影响;分流系数、主压缩机出口压力对系统㶲效率的影响存在最优值;3种改进系统中,二次分流再压缩主要提高了高温回热器㶲效率,最终使系统㶲效率提高了2.896百分点,为最优的布置改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燃煤发电 再压缩 㶲损分布 系统㶲效率 布置改进
下载PDF
基于重复压缩的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九芬 韩涛 +1 位作者 田雨果 刘文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25,共13页
为了提高密文图像上的可逆数据隐藏方法的性能,在加密前处理图像以获得数据嵌入空间。首先,分析了在解压缩分块上进行可逆嵌入的可行性;其次,计算了成功恢复解压缩分块的理论概率;最后,提出了基于解压缩分块的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算法... 为了提高密文图像上的可逆数据隐藏方法的性能,在加密前处理图像以获得数据嵌入空间。首先,分析了在解压缩分块上进行可逆嵌入的可行性;其次,计算了成功恢复解压缩分块的理论概率;最后,提出了基于解压缩分块的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算法,主要过程包括预处理、加密、数据嵌入、数据提取与图像恢复。从图像恢复错误率、嵌入容量和PSNR这3个方面与3种已有方法进行对比,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数据提取和图像解密在操作上的完全分离,且图像恢复错误率更低,嵌入容量更大,PSNR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缩 可逆数据隐藏 图像加密 隐私保护 差分扩展
下载PDF
A Customized Framework to Recompress Massive Internet Images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守鸿 黄飞跃 +3 位作者 谢志峰 吴永坚 盛斌 马利庄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2年第6期1129-1139,共11页
Recently, device storage capacity and transmission bandwidth requirements are facing a heavy burden on account of massive internet images. Generally,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and save costs as much as possible, a lo... Recently, device storage capacity and transmission bandwidth requirements are facing a heavy burden on account of massive internet images. Generally,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and save costs as much as possible, a lot of internet applications always focus on how to achieve appropriate image reeompress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framework to efficiently customize image recompression according to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First of all, we evaluate the input image's compression level and predict an initial compression level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final output of our system using a prior learnt from massive images. Then, we iteratively recompress the input image to different levels and measure the perceptual similarity between the input image and the new result by a block-based coding quality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output of the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 we can update the target compression level, or switch to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r return the final recompression result in our system pipeline control. We organize subjective evalua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nd obtain corresponding assessment report. At last,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port, we set up a series of appropriate parameters for customizing image recompression. Moreover, our new framework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many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web portals, e-commerce, online game,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ive internet image image recompression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单节段后部结构分级切除对腰椎三维运动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运章 陈庄洪 +2 位作者 余斌 刘梅 杨芬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单节段脊柱后部结构对腰椎三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成人新鲜尸体脊柱标本(L1~S1),采用单节段逐步切除腰椎后部结构的方法,形成7种状态,从单侧开窗至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切除等,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施加10N.m的载... 目的:研究单节段脊柱后部结构对腰椎三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成人新鲜尸体脊柱标本(L1~S1),采用单节段逐步切除腰椎后部结构的方法,形成7种状态,从单侧开窗至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切除等,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施加10N.m的载荷,使脊柱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结果:切除脊柱的后部结构后,在脊柱的三维稳定性中,前屈及轴向旋转运动的稳定性最易受到破坏,当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部分切除时,腰椎的稳定性受到显著影响.结论:除小关节骨性结构及关节囊外,椎板、黄韧带,棘突、棘上及棘间韧带等后部结构对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前屈及轴向旋转运动,全椎板切除会削弱脊柱对载荷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加术后不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腰椎 切除 椎板 三维运动 小关节 双侧 研究 分级 载荷
下载PDF
Configuring topologically optimum vapor recompressed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s to maximize operating efficiency
20
作者 Kejin Huang Shuaishuai Han +6 位作者 Lijing Zang Haisheng Chen Yihang Luo Liang Zhang Yang Yuan Xing Qian Shaofe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47-264,共18页
For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s(DWDCs) separating a heavy-component dominated and wide boiling-point ternary(HCDWBT) mixtur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excessive heat exists inevitably in stripping the heavy-comp... For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s(DWDCs) separating a heavy-component dominated and wide boiling-point ternary(HCDWBT) mixtur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excessive heat exists inevitably in stripping the heavy-component from the intermediate-component and it can be employed to initiate the development of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VRHP) assisted DWDC(VRHP-DWDC). Despite dividing wall may locate in the top, middle, and bottom, the optimum VRHP-DWDC is found to involve uniformlytwo VRHP circles. While the first one serves to compress and transform the excessive heat resulted from the separation of the heavy-component from the intermediate-component, the second one to compress and transform the overhead vapor stream of the light-component pre-heated sequentially with the condensate from the first one and the bottom product stream of the heavy-component, both releasing the temperature-elevated latent heat to the pre-fractionator's or common stripping section. The processing of two HCDWBT mixtures of benzene/toluene/o-xylene and n-pentane/n-hexane/n-heptane are selected to assess the derived optimum topological configurations of the VRHP-DWDC and their optimality is confirmed through detailed comparisons with the DWDC and two VRHP-DWDCs involving only one VRHP circle. The proposed strategy helps to tap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 VRHP-DWDC with considerably alleviated complication in proces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s Heavy-component dominance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 Process development Economic behavi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