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性状籼粳分类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梅捍卫 黎志康 +4 位作者 王一平 余新桥 钟代彬 罗利军 应存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研究了287个“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个籼粳分类性状(程氏指数法)和154个RFI.P位点的遗传组成。群体的六性状总分呈连续分布,略偏向粳型,该方法将把大部分株系分入籼粳中间类型。遗传组成的分布略偏向特青并有更多的极端株... 研究了287个“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个籼粳分类性状(程氏指数法)和154个RFI.P位点的遗传组成。群体的六性状总分呈连续分布,略偏向粳型,该方法将把大部分株系分入籼粳中间类型。遗传组成的分布略偏向特青并有更多的极端株系,六性状总分和分子标记的相关不明显。还就单个性状的分布和性状间重组情况,以及不同性状间及其与总分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自交系 灿粳分类 群体分布 水稻 性状
下载PDF
利用大粒籼/小粒粳重组自交系定位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QTL 被引量:18
2
作者 占小登 于萍 +6 位作者 林泽川 陈代波 沈希宏 张迎信 付君林 程式华 曹立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0-580,共11页
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如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发掘新的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对克隆控制水稻产量性状新基因及利用分子聚合育种改良水稻产量性状具有重要意义。以两个... 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如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发掘新的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对克隆控制水稻产量性状新基因及利用分子聚合育种改良水稻产量性状具有重要意义。以两个在生育期及穗部性状上具有明显差异的亲本(BG1和XLJ)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杭州(2011年)和海南(2012年)两个环境条件下,检测了影响水稻生育期及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并对QTL上位性效应及与环境的互作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影响生育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32个QTL,分布于第2、3、4、5、6、7和8染色体上,此外,分别检出5对双因子互作和5个QTL与环境互作。检测到的影响产量性状的QTL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的区间,其中效应较大、在不同环境下能被稳定检测到的QTL大都表现为成簇分布;重要产量性状QTL的上位性及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均较小,说明基因间及基因与环境间的互作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抽穗期 穗部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重组近交系群体构建及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盛宝 宋星 +4 位作者 秦丹丹 倪中福 窦秉德 孙其信 彭惠茹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以普通小麦3338和斯卑尔脱小麦Altgold为亲本杂交,从F2代开始采用单粒传法构建了含188个重组近交系的群体,对该群体的抽穗期、株高、每穗小穗数、穗长、不孕小穗率、旗叶长、旗叶宽、芒长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 以普通小麦3338和斯卑尔脱小麦Altgold为亲本杂交,从F2代开始采用单粒传法构建了含188个重组近交系的群体,对该群体的抽穗期、株高、每穗小穗数、穗长、不孕小穗率、旗叶长、旗叶宽、芒长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近交系群体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55%到93.38%范围内变化。除芒长、穗长外,其余6个性状都符合或近似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是一个适合遗传作图的理想群体。对株高和抽穗期两个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8%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重组近交系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籼稻整精米率QTLs的检测及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斌 黄育民 +2 位作者 黄建勋 王侯聪 江良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8-582,共5页
利用所构建的明恢86×佳辐占重组自交系(RIL),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和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获得的整精米率性状(HR)进行QTL定位及上位性和环境互作(Q×E)效应分析.检测到2个控制HR的加性效应QTL,分别位于第2、7... 利用所构建的明恢86×佳辐占重组自交系(RIL),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和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获得的整精米率性状(HR)进行QTL定位及上位性和环境互作(Q×E)效应分析.检测到2个控制HR的加性效应QTL,分别位于第2、7染色体上的RM154-RM485和RM248-RM234区间,贡献率分别为1.92%、7.85%,总贡献率为9.78%.另检测到3对上位性效应区间,其中只有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的RM335-RM518区间和第6号染色体上的RM340-RM439区间互作贡献率为3.66%,其余两对的贡献率为0.环境效应检测中发现,两加性效应QTL与环境互作的贡献率分别为5.70%、8.74%,总贡献率为14.44%;上位性效应QTL与环境互作的总贡献率为2.94%.说明整精米率性状的遗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自交系 整精米率 上位性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
下载PDF
利用重组自交系定位水稻种子耐低温发芽QTL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所兵 张云辉 +5 位作者 林静 陈海元 汪迎节 朱晓妹 宋春凤 方先文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690-4695,共6页
具有强耐低温发芽直播稻的种子可以克服低温胁迫导致的发育迟缓,保证幼苗旺盛生长。水稻种子耐低温发芽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遗传力低,导致育种家对该性状直接选择的效率很低。耐低温发芽QTL定位研究,有助于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具有强耐低温发芽直播稻的种子可以克服低温胁迫导致的发育迟缓,保证幼苗旺盛生长。水稻种子耐低温发芽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遗传力低,导致育种家对该性状直接选择的效率很低。耐低温发芽QTL定位研究,有助于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选择效率。本研究发现,江苏省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与云南地方品种‘扎西玛’低温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扎西玛’‘/南粳46’RIL群体定位了3个控制低温发芽的QTL(qLTG-2,qLTG-4和qLTG-7),分别位于第2、4和7染色体上。3个QTL分别可以解释7.69%、8.75%和22.93%表型变异。其中,qLTG-2所在的染色体区域未见报道QTL,是新的QTL位点。该结果为耐低温发芽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和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重组自交系 低温发芽 QTL定位
原文传递
利用重组自交系定位水稻种子低氧发芽力QTL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所兵 张云辉 +5 位作者 陈海元 林静 汪迎节 朱晓妹 宋春凤 方先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5,共5页
鉴定低氧发芽力强的水稻资源,进而挖掘控制低氧发芽的QTL,可以为改良直播稻低氧发芽能力提供材料基础和基因资源。在装满无菌水的10 cm高的离心管中鉴定了云南省籼稻地方品种扎西玛、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及包含135个家系的扎西... 鉴定低氧发芽力强的水稻资源,进而挖掘控制低氧发芽的QTL,可以为改良直播稻低氧发芽能力提供材料基础和基因资源。在装满无菌水的10 cm高的离心管中鉴定了云南省籼稻地方品种扎西玛、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及包含135个家系的扎西玛/南粳46 RIL群体的低氧发芽力。以28℃黑暗培养7 d的胚芽鞘长度作为低氧发芽力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在淹水7 d后,扎西玛和南粳46胚芽鞘长度分别为2.92,6.68 cm,二者在P=0.01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进而对扎西玛/南粳46 RIL群体135个家系低氧发芽力QTL分析发现,在水稻第12号染色体上的RM1300和RM1227之间检测到一个控制低氧发芽力的QTL(qAG-12)。该QTL的LOD值为3.04,可以解释11.24%的表型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qAG-12位于第12染色体上26.00~27.34 Mb的1.34 Mb范围内。该区域共有200多个注释基因,未见已报道控制低氧发芽力的QTL。以上结果表明:扎西玛和南粳46低氧发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qAG-12是一个新的控制低氧发芽力的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重组自交系 低氧发芽 QTL定位
下载PDF
不同钾处理下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梁雪 吴春红 +4 位作者 宫晓平 郭营 李斯深 李絮花 孔凡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0-528,共9页
以"山农483×川35050"组合衍生的小麦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的131个株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于2008年和2009年采用盆栽土培法,对低、中、高钾处理条件下[0、0.1 g(K2O).kg 1、0.3 g(K2O).kg 1]小麦... 以"山农483×川35050"组合衍生的小麦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的131个株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于2008年和2009年采用盆栽土培法,对低、中、高钾处理条件下[0、0.1 g(K2O).kg 1、0.3 g(K2O).kg 1]小麦RIL群体的株高、单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和单株籽粒产量共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008—2009年3个钾处理中,9个农艺性状在RIL群体中的表型变异均呈近似正态分布,其遗传力分别为80.6%(株高)、44.7%(单株穗数)、69.9%(穗长)、71.4%(小穗数)、76.0%(穗粒数)、74.8%(千粒重)、64.9%(粒长)、40.0%(粒宽)和33.2%(单株籽粒产量)。株高、小穗数、穗粒数和粒长4个性状的表型变异以基因型控制为主,千粒重和粒宽以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为主,穗长以基因型和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为主,单株穗数以基因型×钾水平互作效应为主,单株籽粒产量的表型变异则主要受基因型×年份×钾水平互作效应控制。在不同钾处理条件下,RIL群体的平均单株籽粒产量与单株穗数、穗长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但与千粒重的关系不稳定。千粒重与穗粒数、单株穗数无关或显著负相关(r为0.07~0.28);穗粒数与单株穗数的关系不稳定(r为0.03~0.27)。千粒重、穗粒数和单株穗数在遗传过程中的相关系数较低,彼此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不存在绝对的顾此失彼现象。单株籽粒产量与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粒长和粒宽间的相关系数受年份间环境差异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重组自交系(RIL)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籼粳交后代亚种特征表现及其之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路洪彪 毛艇 +3 位作者 张战 赵一洲 李鑫 杨宏德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4期16-18,32,共4页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F9重组自交系(RIL)为试材,测定其程氏指数六性状、大小维管束比及大维管束比。揭示其杂交后代亚种特征表现及其籼粳属性,并进行程氏指数六性状、大小维管束比及大维管束比之间相关性运算,分析...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F9重组自交系(RIL)为试材,测定其程氏指数六性状、大小维管束比及大维管束比。揭示其杂交后代亚种特征表现及其籼粳属性,并进行程氏指数六性状、大小维管束比及大维管束比之间相关性运算,分析其亚种分类表型性状与解剖学性状间关系。结果表明:除1-2穗节长呈偏籼分布,其余性状均呈偏粳分布;由程氏指数及维管束比揭示籼粳属性均为由籼至粳的偏粳连续分布。其相关性分析表明杂交后代其亚种特征各性状已发生重组,与典型籼粳稻相比,非随机分离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程氏指数 维管束数目比 籼粳属性
下载PDF
RIL群体区间分子标记-QTL定位的相关方法
9
作者 李宏 胡中立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3-479,共7页
分析了RIL群体中以分子区间标记进行QTL定位的相关方法.通过对分子标记赋值可获得与数量性状表型值的简单相关系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连锁检验.此外.在特定情况下利用R值,可以估计数量性状座位(QTL)和分子标记位点(ML)间的重组值.
关键词 数量性状座位 标记位点 重组近交系 遗传结构
下载PDF
水稻恢复系187R重组自交系的亲和性分析
10
作者 刘驰 马增凤 +3 位作者 韦庆元 黄大辉 张月雄 李容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对水稻恢复系187R的18个重组自交系进行亲和性测定,为选配水稻新品种(组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籼稻天B、粳稻白R56和辽粳224作为测验种,分别与187R的18个重组自交系杂交,考察分析杂交F1小穗结实率。【结果】对天B、白R56和... 【目的】对水稻恢复系187R的18个重组自交系进行亲和性测定,为选配水稻新品种(组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籼稻天B、粳稻白R56和辽粳224作为测验种,分别与187R的18个重组自交系杂交,考察分析杂交F1小穗结实率。【结果】对天B、白R56和辽粳224均表现较高亲和力的自交系有WC26、WC69、WC187、WC209、WC217、WC219、WC246,属于中间型,具有一定广亲和性;对籼稻天B有特殊亲和力的重组自交系有WC65、WC70、WC191、WC203、WC225、WC228、WC350、WC373,表现亲籼性;对粳稻有特殊亲和力的重组自交系有WC22和WC25,表现亲粳性。【结论】具有广亲和特性的重组自交系可作为研究材料和育种材料,有较高利用价值;而具有亲粳性和亲籼性的重组自交系可作为育种中间材料或与粳或籼稻配组,筛选出优势强的组合用于水稻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87R 重组自交系 亲和性
下载PDF
QTL mapping of grain appearance quality traits and grain weight using a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in rice(Oryza sativa L.) 被引量:7
11
作者 GAO Fang-yuan ZENG Li-hua +6 位作者 QIU Ling LU Xian-jun REN Juan-sheng WU Xian-ting SU Xiang-wen GAO Yong-ming REN Guang-j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693-1702,共10页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of China (2014AA10A603, 2014AA10A604);a grant from the Youth Foundation in Sichuan, China (2011JTD0022);the special fund for China Agricultural Researc...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of China (2014AA10A603, 2014AA10A604);a grant from the Youth Foundation in Sichuan, China (2011JTD0022);the special fund for Chin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ystem (CARS-01-08);the Provincial Specialized Funds for Innovation Ability Promotion in Sichuan, China (2013GXJS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 appearance quality 1000-grain weight 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 rice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RIL群体株高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静 程明星 +8 位作者 唐敏强 张凤启 张园园 童超波 刘越英 程晓晖 董彩华 黄军艳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3-548,共6页
为提高甘蓝型油菜株高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效率,挖掘与株高相关的功能基因以构建理想株型,利用单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3个环境下的株高表型数据及7 877个SNP标记的基因型分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下同时检... 为提高甘蓝型油菜株高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效率,挖掘与株高相关的功能基因以构建理想株型,利用单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3个环境下的株高表型数据及7 877个SNP标记的基因型分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下同时检测到5个与株高显著相关的SNP(Bn-scaff_15794_3-p62430、Bn-A02-p9599263、Bn-A02-p9409799、Bn-A02-p9993945和Bn-A02-p9636219),均位于A02染色体上。比较利用连锁分析方法的QTL定位结果,发现标记Bn-A02-p9599263和Bn-scaff_15794_3-p62430分别位于QTL(q PH2-2和q PH2-4)峰值处,标记Bn-A02-p9636219和Bn-A02-p9993945分别落在QTL(q PH2-3和q PH2-4)2-LOD的置信区间内,标记Bn-A02-p9409799距离QTL(q PH2-2)的置信区间0.3c M。利用关联分析定位的区间(69.5~80.7c M)比利用连锁方法定位的QTL区间(60.7~95.9c M)缩小了24c M。依据参考基因组信息,在标记Bn-scaff_15794_3-p62430附近2kb处找到1个与株高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GSBRNA2T00090973001)。结果表明,单个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可以对连锁QTL分析结果进行补充,缩小QTL置信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近等基因系 株高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下载PDF
水稻粒长主效QTL的分子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小丽 叶江华 +2 位作者 苗利国 林红梅 林文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6期69-73,共5页
为了探索水稻粒长遗传机制,利用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构建的含13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群体及其包含119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分别在福建武夷山和莆田对水稻粒长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 为了探索水稻粒长遗传机制,利用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构建的含13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群体及其包含119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分别在福建武夷山和莆田对水稻粒长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位及其环境互作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6个控制粒长的加性QTL,包括在武夷山被检测到的7个QTL和在莆田检测到的9个QTL。它们分布在第1、2、4、5、6、7、10、11、12号染色体上,其中有2个QTL在2个环境下被重复检出。qGL-4-6在武夷山和莆田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分别为5.69%、3.58%,qGL-10-1在武夷山和莆田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分别为15.82%、8.06%。16个加性QTL中,qGL-5-3、qGL-10-1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而互作效应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定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粒长 环境互作
下载PDF
大白菜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过程中剩余杂合位点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栓桃 张志刚 +6 位作者 李巧云 赵智中 王立华 王淑芬 徐文玲 刘贤娴 刘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30-2735,共6页
剩余杂合系是QTL精细定位的较好衍生群体,它是在重组自交系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本研究均匀选择了遍布大白菜全基因组的51对前景/背景标记,随机选择了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过程中的57个家系,从中选株系的F_5跟踪检测至F_8。研究数据表明:从... 剩余杂合系是QTL精细定位的较好衍生群体,它是在重组自交系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本研究均匀选择了遍布大白菜全基因组的51对前景/背景标记,随机选择了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过程中的57个家系,从中选株系的F_5跟踪检测至F_8。研究数据表明:从F_5至F_8,特定位点的平均剩余杂合率分别是7.06%、3.51%、1.38%和0.38%;剩余杂合位点在所选株系内的基因组覆盖率分别是90.19%、76.47%、52.94%和21.57%,覆盖率迅速降低。值得关注的是:在F_5代时,剩余杂合位点不仅覆盖了90%以上的基因组范围,且特定家系多个杂合位点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在接下来F_6代的筛选中很容易得到单位点剩余杂合单株。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景/背景标记的检测数据认为,高效率筛选剩余杂合单株的时期是F_5~F_6世代。这为提高作物农艺性状精细解析和精准定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重组自交系群体 前景/背景标记 剩余杂合位点 基因组覆盖率
原文传递
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水稻耐低氧萌发QTL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晓霞 朱满山 +5 位作者 王丰 柳武革 李金华 霍兴 黄永相 刘迪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3-21,共9页
【目的】耐低氧萌发能力是水稻直播适应性的核心性状之一。采用直播型温带粳稻品种Francis和多穗型优质恢复系R99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开展水稻耐低氧萌发QTL定位研究,旨在为直播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基因资源,促进直播稻新品种... 【目的】耐低氧萌发能力是水稻直播适应性的核心性状之一。采用直播型温带粳稻品种Francis和多穗型优质恢复系R99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开展水稻耐低氧萌发QTL定位研究,旨在为直播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基因资源,促进直播稻新品种培育和直播稻生产方式的推广。【方法】以28℃淹水10 cm暗培养7 d的水稻胚芽鞘长、芽长和最大根长作为耐低氧萌发能力指标,通过低倍基因组重测序构建含有3106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WinQTL Cart 2.5进行QTL扫描。【结果】低氧萌发条件下,Francis的胚芽鞘长度和根长显著高于R998,但是两者芽长差异不显著。构建的遗传图谱总图距为3646.2 cM,其中12号染色体标记数最少,1号染色体标记数最多,分别为174个和389个。遗传图谱的标记平均图距为1.21 cM,各染色体的平均图距范围为0.68~1.84 cM,5 cM以上的Gap比例为0.36%。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共检测到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的6个耐低氧萌发相关QTL。其中,控制胚芽鞘长度、芽长和根长的QTL个数分别为3、1、2个。表型贡献率超过10%的2个QTL是胚芽鞘长度位点qCL9和芽长位点qSL5,二者分别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的13.39%和10.78%。qCL9与根长QTL qRL2-1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亲本Francis,其余4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亲本R998。6个QTL中有3个暂未见报道,可能是新的QTL。【结论】Francis和R998低氧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双亲中均含有耐低氧萌发的增效等位基因。qCL9和qSL5是分别影响胚芽鞘长和芽长的主效QTL,在直播稻分子育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重组自交系(RIL) 淹水萌发 QTL 低氧 胚芽鞘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水稻籽粒长宽比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林红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54-1958,共5页
【目的】在两种环境条件下对水稻籽粒长宽比进行QTL定位分析,为水稻分子标记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由穗型差异较大的水稻Milyang 46和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株系的F10重组自交系,测定其在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大田环境条件下水稻... 【目的】在两种环境条件下对水稻籽粒长宽比进行QTL定位分析,为水稻分子标记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由穗型差异较大的水稻Milyang 46和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株系的F10重组自交系,测定其在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大田环境条件下水稻籽粒长宽比,并进行QTL定位。【结果】在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分别获得1和5个与水稻籽粒长宽比相关的加性QTL,即qLWR-7-2和qLWR-4-10、qLWR-5-1、qLWR-5-9、qLWR-7-2、qLWR-10-1,位于第4、5、7、10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分别为-0.1850和-0.1578、-0.2041、-0.0797、-0.1464、-0.1400,对表型变异贡献率分别为27.78%和14.28%、23.89%、3.64%、12.29%、11.24%。【结论】该水稻群体籽粒长宽比的遗传效应以加性为主,获得的5个主效QTL尤其是qLWR-7-2在育种应用上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定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籽粒 长宽比
下载PDF
水稻RIL群体单穗重基因加性及其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林红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4,9,共5页
为了探知单穗重增加的动态遗传机制,利用由穗型差异大的水稻品种密阳46和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株系的F。重组自交系,测定其在福建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灌浆期单穗重的动态变化,并进行QTL定位及其环境互作研究。结果检测到27个加性QT... 为了探知单穗重增加的动态遗传机制,利用由穗型差异大的水稻品种密阳46和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株系的F。重组自交系,测定其在福建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灌浆期单穗重的动态变化,并进行QTL定位及其环境互作研究。结果检测到27个加性QTL,16个存在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位点。QTL定位分析检测到27个加性QTL,位于1、2、3、4、5、6、7、8、10号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09%~31.63%,16个QTL对表型变异贡献率大于10%,尤其是qPW一2~5单个QTL贡献率达31.63%。环境互作分析,共检测到灌浆期5个阶段的16个GE互作位点,分布在水稻2、3、4、5、6、7、8、10号染色体上,大部分为小于5%的微效QTL。此研究揭示了单穗重的动态遗传机制,为水稻穗型育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定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单穗重 环境互作
下载PDF
2种环境下水稻灌浆期穗长的动态遗传研究
18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林红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2期57-62,共6页
为了探知水稻穗长的动态遗传机制,利用由穗型差异大的水稻品种Milyang46和FJCD建立的包含130个株系的F10重组自交系,测定福建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穗长灌浆期的动态变化值,并进行了QTL定位及其互作研究。结果检测到35个加性QTL,16个加... 为了探知水稻穗长的动态遗传机制,利用由穗型差异大的水稻品种Milyang46和FJCD建立的包含130个株系的F10重组自交系,测定福建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穗长灌浆期的动态变化值,并进行了QTL定位及其互作研究。结果检测到35个加性QTL,16个加性×环境互作QTL,1对加加上位性效应。QTL定位分析检测到的35个加性OTL,位于1、2、4、5、7、8、9、10、11号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贡献率O.5%~16.52%。环境互作分析检测到的16个GE互作位点,分布在水稻1、2、3、4、5、7、8、9、11号染色体上,大部分为微效QTL。武夷山环境中,还检出1对加加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贡献率达到33.14%。此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穗长遗传机制,为水稻育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灌浆期 环境互作 穗长
下载PDF
水稻根系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文晶 陈振概 +7 位作者 高佩慧 芦涛 叶涵斐 叶润乐 杨茜 路梅 王跃星 饶玉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419-426,共8页
为发掘水稻根系性状相关基因,以籼稻品种华占(HZ)为父本、粳稻品种热研(Nekken2)为母本,杂交并衍生得到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实验材料,通过扫描测量重组自交系在三叶期时根系的性状.在已构建好的均匀分... 为发掘水稻根系性状相关基因,以籼稻品种华占(HZ)为父本、粳稻品种热研(Nekken2)为母本,杂交并衍生得到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实验材料,通过扫描测量重组自交系在三叶期时根系的性状.在已构建好的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础上,对水稻根系性状的QTL进行初步定位及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个与总根长相关的QTL,分别位于水稻第2,5,10号染色体上,3个与根表面积相关的QTL,分别位于水稻第2,4,5号染色体上,6个与根平均直径相关的QTL,分别位于4,5,9,10和11号染色体上;其中总根长与根表面积QTL在第5号染色体上区间重合,根表面积与根平均直径QTL在第4号染色体上区间重合;同时对检测的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筛选、归纳和分析,并通过qRT-PCR分析,发现总根长LOC_Os05g40180基因、根表面积LOC_Os11g24240基因、根平均直径LOC_Os04g52030基因很可能是影响水稻根系性状的新基因.以上结果为发掘根系性状、培育理想株型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重组自交系 QRT-PCR 理想株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