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充镁电池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1
作者 袁华堂 吴锋 +1 位作者 武绪丽 李强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4-17,共4页
可充镁电池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极有潜力的新型可充电池。它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操作安全等优点。本文对可充镁电池的特点,特别是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镁电极 镁嵌入材料 电解质溶液
下载PDF
导电含硫材料/聚苯胺复合物作为镁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 被引量:14
2
作者 冯真真 努丽燕娜 杨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31,共5页
使用通过简单加热聚丙烯腈(PAN)和硫单质而得到的导电含硫材料(conductive sulfur-containing material,CSM)及其与聚苯胺(PAn)的复合物作为镁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导电含硫材料的结构由... 使用通过简单加热聚丙烯腈(PAN)和硫单质而得到的导电含硫材料(conductive sulfur-containing material,CSM)及其与聚苯胺(PAn)的复合物作为镁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导电含硫材料的结构由类似石墨的微晶相及无定形相所组成,材料骨架为含有S—S键的脱水嘧啶型基质.该导电含硫材料与聚苯胺复合并掺杂Cu(II)后,其放电比容量和电化学可逆性大大提高,放电比容量可达117.3mAh·g-1,22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大约78%(相对于第二次放电容量).聚苯胺不仅起到电化学催化剂的作用,同时也是电极活性物质,并且在分子水平上改善了活性材料的导电性能.该复合物研究结果为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结构设计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导电含硫材料 聚苯胺 复合物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有机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袁华堂 刘秀生 +3 位作者 曹建胜 焦丽芳 赵明 王永梅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对有机格氏试剂盐系列电解质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镁的沉积过程是复杂的吸附过程。吸附物决定了沉积的形貌,对循环效率有很大影响。Mg(AX4-nRn)2型有机镁盐(其中A=Al、B、As、P、Sb、Ta和Fe等,X=Cl、Br和F,R=烷基或芳基)可以看作是Lewis碱... 对有机格氏试剂盐系列电解质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镁的沉积过程是复杂的吸附过程。吸附物决定了沉积的形貌,对循环效率有很大影响。Mg(AX4-nRn)2型有机镁盐(其中A=Al、B、As、P、Sb、Ta和Fe等,X=Cl、Br和F,R=烷基或芳基)可以看作是Lewis碱R2Mg和Lewis酸AX3-nR′n的反应产物,溶液中Lewis酸的浓度决定了电液的分解电位,R基的含量决定可逆性的好坏,以THF/Bu2Mg (AlCl2Et)2体系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镁电池 有机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 蓄电池 循环效率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育培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杨军 陈强 王久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4-1032,共9页
由于金属镁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且操作安全等优点,使得可充镁电池在大负荷储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现有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成果予以系统评述,重点介绍了具有良好循环性能、高比容量或高放电电压平台... 由于金属镁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且操作安全等优点,使得可充镁电池在大负荷储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现有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成果予以系统评述,重点介绍了具有良好循环性能、高比容量或高放电电压平台等优点的材料,如MgxMo3S4、V2O5气凝胶、V2O5凝胶/C复合物、类石墨烯结构的MoS2、聚阴离子型材料等,探讨了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正极材料 化学嵌镁 电化学嵌镁 可逆性
下载PDF
介孔硅酸锰镁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努丽燕娜 杨军 +1 位作者 郑育培 王久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介孔二氧化硅MCM-41作模板和硅源,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镁.分别用XRD、SEM、TEM和氮气吸脱附测试研究了合成材料的介孔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比较了介孔与无孔硅酸锰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介孔二氧化硅MCM-41作模板和硅源,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镁.分别用XRD、SEM、TEM和氮气吸脱附测试研究了合成材料的介孔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比较了介孔与无孔硅酸锰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由于介孔材料活性表面较大,可增加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的接触,使材料具有较多的电化学反应位.因而,与相应的无孔材料相比,具有介孔结构的硅酸锰镁材料呈现出较低的充放电极化、较大的放电容量和较高的放电电压平台.在0.25 mol/L Mg(AlCl2EtBu)2/THF电解液中,0.2 C(约62.8 mA/g)充放电速率下,介孔硅酸锰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241.8 mAh/g,放电平台为1.65 V(vs Mg/Mg2+).设计具有介孔结构的材料为提高可充镁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正极材料 介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硅酸锰镁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发展、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钊 姚赢赢 +4 位作者 李博飞 王利诚 徐昊 种丽娜 邹建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92-3216,共25页
可充镁电池因其高体积比容量、高安全性及原料镁储量丰富等优势,有望成为"双碳"目标下规模化储能技术的优选电化学器件。然而,目前可充镁电池还未能实现商业化,这与其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尚未明晰以及技术瓶颈还未被突破... 可充镁电池因其高体积比容量、高安全性及原料镁储量丰富等优势,有望成为"双碳"目标下规模化储能技术的优选电化学器件。然而,目前可充镁电池还未能实现商业化,这与其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尚未明晰以及技术瓶颈还未被突破等因素有关。因此,本文从可充镁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出发,在梳理了可充镁电池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可充镁电池器件中电解液、正极和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主要介绍了格氏基、磺酸基和硼基电解液对改善镁可逆沉积/溶解和提高电压窗口的重要作用,并对Chevrel相Mo6S8、硫化物和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储镁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高电压的插层正极材料(尖晶石、层状和聚阴离子化合物)、高容量的转化正极材料(硫、氧和有机分子)和高功率的活性炭正极进行了着重介绍。此外,从电解液/电极界面反应机制着手,对镁、镁合金、铋和锡等金属以及石墨等负极材料进行了梳理分析。最后,本文从材料设计、器件匹配和应用场景角度,对可充镁电池未来商业化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电解液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发展及挑战
下载PDF
镁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凡凡 王田甜 范丽珍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7-962,共16页
镁离子电池因其体积容量高、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镁离子较高的电荷密度和较强的溶剂化作用限制了其在电极和电解质中的可逆脱嵌,导致其电化学性能不佳。因此,开发稳定、高效的电极... 镁离子电池因其体积容量高、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镁离子较高的电荷密度和较强的溶剂化作用限制了其在电极和电解质中的可逆脱嵌,导致其电化学性能不佳。因此,开发稳定、高效的电极材料,同时设计并优化与其相匹配的电解质对于构建高容量、长寿命的镁离子电池至关重要。主要总结了镁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最新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它们面临的挑战和可行的解决策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原文传递
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MgTi_2O_5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明 焦丽芳 +2 位作者 袁华堂 王伟 王永梅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gTi_2O_5材料.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该材料结晶良好,粒径均匀.使用其作为镁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组成模拟电池,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循环充放电,结果表明,该正极材...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gTi_2O_5材料.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该材料结晶良好,粒径均匀.使用其作为镁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组成模拟电池,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循环充放电,结果表明,该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可逆充放电行为,反应历程涉及特性吸附,动力学性能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正极材料 MgTi2O5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电解液 被引量:6
9
作者 赵青松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郭永胜 杨军 王久林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98-1610,共13页
由于金属镁具有能量密度较高、价格低、操作安全等优点,可充镁电池是在大负荷储能方面极具发展潜力的二次电池。本文综述了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溶于醚溶剂中的格氏试剂、Mg(BR2R'2)2(其中R、R'为烷基或芳基)、M... 由于金属镁具有能量密度较高、价格低、操作安全等优点,可充镁电池是在大负荷储能方面极具发展潜力的二次电池。本文综述了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溶于醚溶剂中的格氏试剂、Mg(BR2R'2)2(其中R、R'为烷基或芳基)、Mg(AX4-nRn'R'n″)2络合物(其中A=Al、B、Sb、P、As、Fe和Ta等,X=Cl、Br和F,R、R'为烷基或芳基,0<n<4,n'+n″=n)或氨基镁卤化物的有机溶液体系、可传导镁离子的熔盐体系和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简述了各种体系的性能和特点,并对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电解液 Mg(Ax4-nRn′R′n″)2 络合物 熔盐 聚合物电解质
原文传递
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Mg_(0.75)Mn_(0.15)Fe_(1.1)SiO_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云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杨军 伊丽奴尔.吐胡达洪 王久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31-1034,共4页
采用简单的熔盐方法,在KCl熔盐介质中800、900℃以及1 000℃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Mg0.75Mn0.15Fe1.1SiO4。经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随烧结温度升高,材料结晶性提高,颗粒粒径增大。将其作... 采用简单的熔盐方法,在KCl熔盐介质中800、900℃以及1 000℃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Mg0.75Mn0.15Fe1.1SiO4。经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随烧结温度升高,材料结晶性提高,颗粒粒径增大。将其作为活性物质制作成极片,以0.25 mol/LMg(AlCl2EtBu)2/THF为电解液,镁条为对电极,组装成CR2016扣式电池。在0.1 C(20.86 mA/g)下,800、900℃以及1 000℃温度下制备的材料第2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了122.9、130.0、54.3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正极材料 熔盐法
下载PDF
MgFeSiO_4 prepared via a molten salt method as a new cathod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magnesium batteries 被引量:6
11
作者 YILINUER Tuhudah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386-390,共5页
Well-crystallized MgFeSiO4 micr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y a simple molten salt method using KCl flux. As a new cathode for rechargeable magnesium batteries,the material shows a reversible... Well-crystallized MgFeSiO4 micr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y a simple molten salt method using KCl flux. As a new cathode for rechargeable magnesium batteries,the material shows a reversible Mg2+ intercalation-deintercalation process. In 0.25 mol/L Mg(AlCl2EtBu) 2/THF electrolyte,MgFeSiO4 synthesized at 900°C can deliver a 125.1 mAh/g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and a 91.4% capacity retention on the 20th cycle at a rate of 0.1C(about 15.6 mA/g) . The results show that MgFeSiO4 could be a good host for Mg2+ intercalation,and a potential cathode material for high-energy rechargeable magnesium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材料 二次电池 镁电池 熔盐法 放电容量 容量保持 集成电路 正极材料
原文传递
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卓 宁哲 +3 位作者 刘坤 王一雍 韩露 路金林 《中国冶金》 CAS 2017年第7期1-11,共11页
镁二次电池是以金属镁或镁合金为负极、允许镁离子嵌入和脱出的材料为正极的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价格低廉、操作安全等特点,在新能源、便携式电源、大负荷储能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二价镁离子电荷密度高、... 镁二次电池是以金属镁或镁合金为负极、允许镁离子嵌入和脱出的材料为正极的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价格低廉、操作安全等特点,在新能源、便携式电源、大负荷储能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二价镁离子电荷密度高、极化作用强,在材料中扩散速率较慢,适合其嵌入的正极材料较少,是导致镁二次电池发展和应用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关于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报道不断增加,对正极材料的探究和改进一直是镁二次电池的研究热点。从微观结构(原子排布)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已经报道的一些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层状结构、尖晶石结构、橄榄石状结构和块状堆积结构等,探讨了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希望可以为镁二次电池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结构 尖晶石结构 橄榄石状结构 块状堆积结构
原文传递
硫化铜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用作镁电池正极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一民 周新红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7期1-5,9,共6页
采用一锅法合成了硫化铜(CuS)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的可充电镁电池正极材料。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中,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56 mA·g^(-1)的充放电速率下实现了约320 mAh·g^(-1)的可逆容量,在280 mA·g^(-1)... 采用一锅法合成了硫化铜(CuS)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的可充电镁电池正极材料。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中,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56 mA·g^(-1)的充放电速率下实现了约320 mAh·g^(-1)的可逆容量,在280 mA·g^(-1)提高的充放电速率下表现出超过200次的长循环稳定性,且容量保持率高达71.2%。此外,通过in situ XRD、XPS和TEM等技术手段详细揭示了该复合正极的储镁机理,并找到了导致最初循环电化学性能快速衰减的关键原因,即Cu xS(0<x≤2,例如Cu 2S)作为充放电中间产物,电化学可逆性较差。值得一提的是,本工作证明了复合材料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可充电镁电池正极的储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镁电池 硫化铜正极 还原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 储镁机理
下载PDF
镁电池正极材料V2O5微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烨 邹建新 +2 位作者 郭瑞 曾小勤 丁文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76-1679,共4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多级结构的V2O5,通过调节溶液pH值,探究了材料微观形貌的变化,并将材料制成极片,以纯镁为负极,0.25mol/LMg(AlCl2EtBu)2为电解液组装成镁离子电池进行测试。在不加酸的情况下,生成的V2O5样品是由纳米棒自组装微球...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多级结构的V2O5,通过调节溶液pH值,探究了材料微观形貌的变化,并将材料制成极片,以纯镁为负极,0.25mol/LMg(AlCl2EtBu)2为电解液组装成镁离子电池进行测试。在不加酸的情况下,生成的V2O5样品是由纳米棒自组装微球堆积而成的,但其电化学性能较差,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圈放电比容量只有102.8mAh/g,经过30次循环后仅能保持在69.5mAh/g。而在酸性条件下(pH=2或3),制得的V2O5样品均呈现薄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花状微球。在pH=3时,制得的V2O5首圈放电比容量可提高到113.7mAh/g,经过3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79.7mAh/g。这些电化学性能的提升,得益于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V2O5具备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为疏松多孔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电池 正极材料 五氧化二钒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五氧化二钒空心球制备及其作为镁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鑫川 黄岗 王立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2-1464,共3页
利用碳球作为模板,通过与异丙醇氧钒的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五氧化二钒(V_2O_5)空心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V_2O_5空心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V_2O_5空心球的直径约为1.5μm,壁厚约100 nm。将V_... 利用碳球作为模板,通过与异丙醇氧钒的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五氧化二钒(V_2O_5)空心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V_2O_5空心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V_2O_5空心球的直径约为1.5μm,壁厚约100 nm。将V_2O_5空心球作为镁二次电池的正极,在0.2 C充放电条件下,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40 m A·h/g,经20次循环后容量为110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 空心球 镁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下载PDF
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镁沉积-溶出性能
16
作者 卞沛文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陈强 杨军 王久林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9,共7页
将乙烯硫脲与不同格氏试剂EtMgBr/THF、PhMgBr/THF、PhMgCl/THF反应制得了3种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测试了在Pt电极上的镁沉积-溶出性能.结果表明,形成的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未改变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 将乙烯硫脲与不同格氏试剂EtMgBr/THF、PhMgBr/THF、PhMgCl/THF反应制得了3种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测试了在Pt电极上的镁沉积-溶出性能.结果表明,形成的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未改变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却拓宽了其电化学窗口.如乙烯硫脲-PhMgBr/THF溶液的氧化分解电位可达2.3 V(vs.Mg/Mg2+),该电解液的电导率随溶液溶度增大先升后降,0.9 mol·L-1时其电导率最高,可达615μS·cm-1.比较乙烯硫脲-PhMgBr/THF在Pt、Ni、Cu和Al四种金属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发现在Ni电极的氧化分解电位最高,可达2.4 V(vs.Mg/Mg2+),且具有良好的镁沉积-溶出性能.CR2016扣式电池的循环测试表明,Ni基底上的镁沉积-溶出电位较低,其循环效率可达到92%,适宜作为实用电池的集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硫脲 格氏试剂 电解液 可充镁电池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电解质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吉刚 孙杰 王凤彦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综述了可充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有机格氏试剂盐系列电解质和可传导镁离子的聚合物电解质(GPE);简述了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可充镁电池电解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格氏试剂
下载PDF
镁硫二次电池电解液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亚琦 左朋建 +2 位作者 李睿楠 马玉林 尹鸽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3-562,共10页
镁硫二次电池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其中电解液是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硫电极的亲电子特性,格氏试剂及其衍生物系列的传统镁离子电解液无法适用。本文针对有机镁盐+AlCl_3、MgCl_2+有机铝卤盐、MgCl_2+AlC... 镁硫二次电池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其中电解液是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硫电极的亲电子特性,格氏试剂及其衍生物系列的传统镁离子电解液无法适用。本文针对有机镁盐+AlCl_3、MgCl_2+有机铝卤盐、MgCl_2+AlCl_3、Mg(TFSI)_2(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基镁)四类电解质溶液体系进行总结和评述。有机镁盐+AlCl_3电解液的镁硫电池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MgCl_2+有机铝卤盐电解液体系与硫电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使用Mg(TFSI)_2和MgCl_2+AlCl_3电解液时硫电极的比容量不高,且放电平台低。目前所报道的镁硫电池体系的可逆容量衰减都较大,通过加入电解液添加剂等方法可以改善其放电特性和循环稳定性。本文还总结了电解液中活性阳离子结构、阴离子以及电解液添加剂的作用,并展望了镁硫电池电解液体系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硫二次电池 电解液 非亲核 阳极稳定性
原文传递
可充镁离子电池研究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波 李明珠 +2 位作者 宋广生 熊明文 管秀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7-1678,共12页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可充镁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使用及操作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可充镁离子电池在大负荷储能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可充镁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相互兼容...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可充镁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使用及操作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可充镁离子电池在大负荷储能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可充镁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相互兼容性还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因此,开发高稳定正极材料和宽电压窗口及无钝化电解质是促进可充镁离子电池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该文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可充镁离子电池的研究发展现状,详细综述了目前两大研究热点正极材料和电解质,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离子电池 嵌入型正极材料 转换型正极材料 有机正极材料 液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