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偏压大跨花岗岩残积土小净距隧道合理间距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秋南 赵磊军 +2 位作者 谢小鱼 贺成斌 曹运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475-3480,共6页
针对花岗岩残积土浅埋偏压大跨小净距隧道合理间距与偏压程度的关系问题,引入偏压率P,通过建立洞口段1:7,1:5和1:3共3种边坡坡度的偏压小净距隧道模型;基于FLAC3D软件,研究花岗岩残积土围岩小净距隧道施工工法优化和不同偏压率P对其最... 针对花岗岩残积土浅埋偏压大跨小净距隧道合理间距与偏压程度的关系问题,引入偏压率P,通过建立洞口段1:7,1:5和1:3共3种边坡坡度的偏压小净距隧道模型;基于FLAC3D软件,研究花岗岩残积土围岩小净距隧道施工工法优化和不同偏压率P对其最小合理间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较适合偏压率为1.13的小净距隧道施工,最小合理间距为24 m,中间岩柱是最薄弱部位;岩柱上方地表沉降最大,靠近岩柱两侧隧道支护锚杆轴力最大,在施工过程中塑性变形较严重,进一步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因此,在施工时应优先加固岩柱的上岩盘,同时兼顾加固中岩盘和下方岩盘,确保中间岩柱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大跨小净距隧道 合理间距 花岗岩残积土 数值模拟 工法优化
下载PDF
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油藏合理井距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爱芬 刘艳霞 +2 位作者 张化强 袁忠超 吴子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97,共5页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较小时,增大驱动压差可以增大注采井距;启动压力梯度较大时,驱动压差的影响不大,需要采取压裂措施才能经济合理地开采低渗透油藏;与稳态法相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可用于指导低渗透油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非线性渗流 连续模型 逐步稳态替换 合理井距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施工方法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立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52,57,共4页
结合湖南省张家界市吴家边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净距分别为隧道断面跨度的0.5,0.75,1.0,1.25,1.5倍的双线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台阶法和全断面法围岩位移变化曲线均近似呈M形,且随着隧道净距的减小,曲线愈显平滑;若... 结合湖南省张家界市吴家边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净距分别为隧道断面跨度的0.5,0.75,1.0,1.25,1.5倍的双线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台阶法和全断面法围岩位移变化曲线均近似呈M形,且随着隧道净距的减小,曲线愈显平滑;若采用台阶法施工,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应取隧道断面跨度的1倍,如对中夹岩及时进行适当支护,间距取隧道断面跨度的0.75倍亦可行;若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合理净距应取隧道断面跨度的1.25倍;后行隧道竖向位移值略大于先行隧道,且随净距的增大,后行隧道对先行隧道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合理净距 数值模拟 小净距隧道 围岩变形
下载PDF
支撑点间距对钢化真空玻璃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彦兵 岳高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2-1176,1183,共6页
钢化真空玻璃中支撑点间距对玻璃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支撑点合理间距的选择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建立钢化真空玻璃的力学模型,对支撑点正方形排列时间距对钢化玻璃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化玻璃的变形量和... 钢化真空玻璃中支撑点间距对玻璃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支撑点合理间距的选择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建立钢化真空玻璃的力学模型,对支撑点正方形排列时间距对钢化玻璃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化玻璃的变形量和最大Mises应力随着支撑点间距增大而增大。对于厚度为5 mm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点间距不大于7 cm时,均能满足钢化真空玻璃的力学性能。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点间距为7 cm时,不仅满足其力学性能,还大大减少了支撑点数目。此研究将为钢化真空玻璃制造中支撑点间距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化真空玻璃 力学性能 支撑点 间距
下载PDF
新疆S214省道高立式芦苇沙障合理间距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柏羽 程建军 李生宇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2-789,共8页
以新疆S214省道沙害防治区段为背景,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高立式芦苇沙障周围的风沙流场,结果表明:高立式芦苇沙障周围流场可分为迎风侧减速区,上方加速区和背风侧恢复区,背风侧无明显涡流区生成,... 以新疆S214省道沙害防治区段为背景,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高立式芦苇沙障周围的风沙流场,结果表明:高立式芦苇沙障周围流场可分为迎风侧减速区,上方加速区和背风侧恢复区,背风侧无明显涡流区生成,沙障间的合理间距与风速呈负相关。现场布置模式对20 m·s^-1的风沙流有较好防护效果,低于此风速时,第二道沙障背风侧基本无恢复区生成,后两道沙障迎风侧积沙较多且紧贴沙障分布,压埋沙障速度较快。通过相贴原理优化沙障间距,可以充分发挥各道沙障的防护作用,有效抵御风沙流侵袭,适当延长沙障使用年限。根据前人观测数据、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结果,建议研究区内高立式芦苇沙障间距宜为20~25 m。该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内高立式芦苇沙障的合理布置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风沙防护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立式芦苇沙障 风沙流场 合理间距 数值模拟 若羌县
原文传递
强夯夯点合理间距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碧堂 孙福 《土工基础》 1999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前很少文献论及强夯夯点的合理间距问题,作者提出了检验合理的间距特征指标法,并简单介绍了山东某电厂灰坝强夯处理地基时夯点间距问题。
关键词 强夯夯点 合理间距 灰坝 强夯处理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考虑压裂的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苏玉亮 任龙 +2 位作者 赵广渊 詹世远 孟凡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8,共7页
基于点源点汇渗流理论,推导了低渗透油藏考虑压裂措施的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分布方程,结合启动压力梯度与低渗透油藏渗透率关系式提出了合理注采井距计算方法,并结合低渗透油藏实例,进行了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了低渗透油藏... 基于点源点汇渗流理论,推导了低渗透油藏考虑压裂措施的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分布方程,结合启动压力梯度与低渗透油藏渗透率关系式提出了合理注采井距计算方法,并结合低渗透油藏实例,进行了注采井间压力梯度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了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理论图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渗透率、注采压差和压裂裂缝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存在合理的注采井距,且合理井距随渗透率、注采压差和裂缝半长的增加而增大;认为采取压裂等增产措施,有利于建立起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合理注采井距。推导出的考虑压裂的注采井间压力梯度表达式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真实地层驱替压力系统,研究结果对合理开发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裂油井 压力梯度 注采井 合理井距
下载PDF
基于爆破等效荷载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合理间距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登科 骆建军 +2 位作者 高立平 李飞龙 王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4-2233,共10页
为解决爆破数值计算中存在的建模复杂、爆破荷载施加不准确和计算难以收敛等问题,基于叠加原理和应力波衰减理论,优化爆破等效荷载在隧道群孔中的施加方法,提出大型地下洞室爆破等效荷载计算模型,并依托实际工程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为解决爆破数值计算中存在的建模复杂、爆破荷载施加不准确和计算难以收敛等问题,基于叠加原理和应力波衰减理论,优化爆破等效荷载在隧道群孔中的施加方法,提出大型地下洞室爆破等效荷载计算模型,并依托实际工程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实现地下洞室群爆破开挖时围岩动力响应的快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扩建洞室爆破开挖,已建洞室迎爆侧边墙的质点振动存在放大效应,峰值振速放大1.5~2.1倍,这种放大效应随洞室间距增大而减小;扩建洞室爆破开挖引起已建洞室内部油体的振动很小,峰值振速为0.01~0.19 cm/s,爆破开挖对油体储存影响很小;将已建洞室迎爆侧边墙处峰值振速作为判断指标,根据“爆破安全规程”,建议依托地下洞库工程两期洞室净间距不小于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等效荷载 大型地下洞室群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合理间距
下载PDF
地铁涉成品油管线迁改并行高速公路间距研究
9
作者 范橙 胡高明 +2 位作者 胡格源 朱红华 刘伯岩 《综合运输》 2024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开展油气管线并行高等级公路合理间距研究,对保障高压油气管线及公路的运营安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以南京地铁6号线涉苏南成品油管线迁改工程为依托,对油气管线并行G2503南京绕越高速公路合理间距进行探讨,结合工程实... 开展油气管线并行高等级公路合理间距研究,对保障高压油气管线及公路的运营安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以南京地铁6号线涉苏南成品油管线迁改工程为依托,对油气管线并行G2503南京绕越高速公路合理间距进行探讨,结合工程实际概况、行业标准规范和相关规定,研究认为条件受限时油气输送标准和公路安全运营标准(水平定向钻方式)可按10m间距考虑,增加工程安全保护措施,可保证公路桥梁结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 油气管线 管线并行 合理间距 公路安全
原文传递
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合理间距及支护加强范围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鹏飞 王帆 +2 位作者 张成平 秦世朋 聂雄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7,共7页
文章围绕北京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设计施工中亟待解决的横纵向合理间距确定这一关键问题,以城市地下道路三车道隧道为例,基于北京城区地质条件的分层概化,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30种工况(5种竖向间距和6种水平间距)下围岩变形规... 文章围绕北京城市地下道路立交隧道设计施工中亟待解决的横纵向合理间距确定这一关键问题,以城市地下道路三车道隧道为例,基于北京城区地质条件的分层概化,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30种工况(5种竖向间距和6种水平间距)下围岩变形规律与稳定性特点,指出竖向间距和水平间距对地表沉降、立交部位洞周位移和地层塑性区等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建议的立交隧道横纵向合理间距和结构加强范围。结果表明,水平间距对立交隧道地层变形影响显著,宜取1倍隧道洞径以上;且无论水平间距多大,受立交隧道施工影响较为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距立交中心点3倍洞径的圆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立交隧道 合理间距 数值模拟 变形控制
下载PDF
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合理间距及减振措施
11
作者 林豪 郭洪雨 +2 位作者 兰庆男 王泽樑 张志强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72,共8页
小净距隧道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存在多次扰动问题,一方面隧道周边岩土体在多次爆破扰动下发生劣化,降低围岩承载能力,另一方面爆破振动会直接对既有隧道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损坏,如衬砌结构开裂、剥落等。因此,合理设计隧道间距以... 小净距隧道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存在多次扰动问题,一方面隧道周边岩土体在多次爆破扰动下发生劣化,降低围岩承载能力,另一方面爆破振动会直接对既有隧道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损坏,如衬砌结构开裂、剥落等。因此,合理设计隧道间距以及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对于提升隧道整体安全性能以及延长隧道服役性能至关重要。为研究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的合理间距,以义东高速西甑山公路隧道小净距段为工程依托,采用ANSYS LS-DYNA有限元动力分析程序建立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三维数值模型,重点研究Ⅲ,Ⅳ,Ⅴ级围岩后行洞爆破施工下相邻先行洞振动响应规律,建立围岩级别、振速以及隧道间距内在关系式,结合衬砌结构振速限值划分合理间距,并探究减振孔在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中的应用,现场选取试验段开展先行洞振动监测并评价降振效果。研究表明:先行洞迎爆侧边墙位置振速值最大,以此为基础划分Ⅲ,Ⅳ,Ⅴ级围岩下隧道合理间距分别为5.8,8.2,11.1 m,当间距小于该值时应加强监测并采取相应减振、加固措施;后行洞设置减振孔后,振速计算值、监测值相比未设置的减振率分别提高18.7%,32.6%,二者相差不大表明减振孔降振效果明显;实际监测振速最大值为3.49 cm/s,远小于7 cm/s的限值,先行洞二次衬砌振速值满足安全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合理间距 ANSYS LS-DYNA动力分析 结构爆破振速 现场监测
原文传递
叠交隧道设计参数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的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辉 赵文娟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152,共8页
在既有隧道下方新修隧道,其间距及交叉角度是影响工程稳定性的重要设计参数。为研究不同间距及交叉角度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文章基于ABAQus平台,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建立能够模拟间距及交叉角度动态变化的参数化模型,分析不同间距及交叉角... 在既有隧道下方新修隧道,其间距及交叉角度是影响工程稳定性的重要设计参数。为研究不同间距及交叉角度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文章基于ABAQus平台,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建立能够模拟间距及交叉角度动态变化的参数化模型,分析不同间距及交叉角度对既有隧道关键点变形的影响规律;基于Matlab语言编制有限元优化分析计算程序。以既有隧道关键点变形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建立的动态模型进行计算,提出了适合于依托工程建设的间距及交叉角度的最优组合;将优化计算结果与工程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文章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计算方法的优越性。其研究成果丰富了叠交隧道施工影响的仿真计算方法,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隧道 参数化建模 合理间距 交叉角度
下载PDF
基于D-P屈服准则的富水岩溶隧道与导坑合理间距研究
13
作者 陈浩然 李文杰 +1 位作者 张浩 梁斌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4,共9页
运用弹性力学复变函数理论并考虑中间主应力的D-P屈服准则,建立迂回导坑和隧道正洞的力学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导坑与隧道正洞并行工况下的塑性区有效半径和贯穿半径,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结合,确定导坑合理的开挖半径及与隧道正... 运用弹性力学复变函数理论并考虑中间主应力的D-P屈服准则,建立迂回导坑和隧道正洞的力学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导坑与隧道正洞并行工况下的塑性区有效半径和贯穿半径,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结合,确定导坑合理的开挖半径及与隧道正洞的合理间距,并针对中老铁路玉磨段复杂岩溶隧道施工周期紧及难度大的难题,结合现场实际工况提出了通过开挖迂回导坑增加施工工作面的方案.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吻合度较高,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确定的导坑开挖半径为3.5 m,与正洞间距为40 m;导坑与隧道正洞围岩位移实测数据均处于安全范围内,证明了迂回导坑施工方案的可靠性,能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 D-P屈服准则 合理间距 岩溶隧道 力学分析 迂回导坑
原文传递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CD法施工合理净距 被引量:2
14
作者 毕玉 《广东公路交通》 2022年第6期118-121,143,共5页
以某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为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净距工况的隧道模型,分析不同小净距隧道挖掘后的中夹岩柱周边围岩塑性区范围、相应位移与最大应力变化规律,确定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CD法施工的合理净距,并将监测与模拟数据... 以某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为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净距工况的隧道模型,分析不同小净距隧道挖掘后的中夹岩柱周边围岩塑性区范围、相应位移与最大应力变化规律,确定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CD法施工的合理净距,并将监测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净距增大,中夹岩柱侧下方塑性区范围减小,中夹岩柱右侧水平与竖向位移缓慢增加,中夹岩柱左侧水平与竖向位移逐渐下降,中夹岩柱相应部位最大主应力呈减小的趋势。分析中夹岩柱围岩塑性区、位移与应力,得出CD法施工的合理净距为0.75B。监测与模拟数据误差范围5%~15%,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 CD法施工 合理净距
下载PDF
变质软岩区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来秋 《交通科技》 2017年第6期65-68,共4页
以某小净距隧道工程为例,针对变质软岩强度低、可塑性强、围岩受力状态复杂且易出现较大塑性圈等特点,引入基于Mohr-Coulomb剪切屈服和拉伸屈服准则的屈服接近度函数,选取该隧道V级围岩隧道埋深30m条件下,对不同隧道净距的围岩应力、屈... 以某小净距隧道工程为例,针对变质软岩强度低、可塑性强、围岩受力状态复杂且易出现较大塑性圈等特点,引入基于Mohr-Coulomb剪切屈服和拉伸屈服准则的屈服接近度函数,选取该隧道V级围岩隧道埋深30m条件下,对不同隧道净距的围岩应力、屈服接近度、收敛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净距越小,中夹岩柱表现越敏感,且围岩应力、屈服接近度、收敛变形值与隧道净距呈非线性关系,并在某个净距值时发生突变后,随着净距增大,各项指标值均趋于缓和。最后提出各项指标值发生突变时的净距作为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变质软岩 屈服接近度 合理净距
下载PDF
大斜度井电泵举升管柱扶正器间距的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浩 刘清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9-1194,共6页
电泵举升管柱加装扶正器可保持油管和套管之间的合理间隙,防止电泵电缆遭到挤压和磨损。扶正器的安装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缺乏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增大了井下事故的风险。在综合了井眼轨迹、油管柱内外液体密度、扶正... 电泵举升管柱加装扶正器可保持油管和套管之间的合理间隙,防止电泵电缆遭到挤压和磨损。扶正器的安装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缺乏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增大了井下事故的风险。在综合了井眼轨迹、油管柱内外液体密度、扶正器和套管内壁摩擦、管柱自重、油/套管几何参数等因素对管柱受力和变形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工况,运用微元法建立了大斜度井三维井眼电泵举升管柱力学模型,实现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油管柱的受力与变形分析计算;结合两扶正器之间油管横向变形计算模型,建立了油管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模型,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软件;通过实例验证了油管扶正器间距计算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于扶正器现场安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 扶正器 合理间距 模型建立 软件开发
下载PDF
浅谈分离式隧道合理净距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卫军 周祥 《西部交通科技》 2017年第4期78-81,共4页
文章以某山岭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间距下的分离式隧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岩柱体应力状态以及围岩变形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间距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分离式平行隧道合理间距的范围。
关键词 分离式遂道 合理间距 数值模拟 围岩
下载PDF
基于浅埋偏压大跨度隧道开挖面合理间距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丰强 安丰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年第14期117-118,共2页
运用FLAC3D分析了某浅埋偏压大跨度隧道不同开挖面的间距情况,对超前开挖不同距离的浅埋偏压隧道数值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得出了合理的间距,以供参考。
关键词 浅埋偏压 开挖面 合理间距
下载PDF
高地应力环境下平行导洞与正洞合理净距的数值分析
19
作者 陈思宇 任志勇 曾译慧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3期177-178,共2页
在诸多高地应力深埋长大隧道工程中,最需解决的就是高地应力所带来的地质灾害问题,而平行导洞可以为正洞起到卸压作用、为其探明地质、也可作为排水通风坑道,这些优点使平行导洞成为了正洞最主要的辅助坑道。以高地应力环境为研究背景,... 在诸多高地应力深埋长大隧道工程中,最需解决的就是高地应力所带来的地质灾害问题,而平行导洞可以为正洞起到卸压作用、为其探明地质、也可作为排水通风坑道,这些优点使平行导洞成为了正洞最主要的辅助坑道。以高地应力环境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平行导洞与正洞之间的合理净距,计算结果表明:平行导洞与正洞的合理净距为8m,得出了特定条件下平行导洞与正洞最小净距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数值分析 平行导洞 合理净距
下载PDF
矩形巷道围岩卸压槽合理间距的确定
20
作者 王建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4,共3页
通过对矩形巷道围岩受力及"四区"的分析,确定了卸压槽围岩的破碎区与塑性区宽度公式。经分析可知,卸压槽破碎区与塑性区宽度随着应力集中系数增大而以非线性方式增加,并在卸压槽最深处存在最大值。确定了卸压槽合理间距公式,... 通过对矩形巷道围岩受力及"四区"的分析,确定了卸压槽围岩的破碎区与塑性区宽度公式。经分析可知,卸压槽破碎区与塑性区宽度随着应力集中系数增大而以非线性方式增加,并在卸压槽最深处存在最大值。确定了卸压槽合理间距公式,并将其应用于袁庄矿4111工作面回采巷道。监测结果表明,卸压槽间距为2 m的回采巷道帮部位移量较卸压槽间距为8 m的回采巷道大大减少,卸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巷道 卸压槽 合理间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