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水堆积体隧道注浆圈厚度与初期支护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鹏飞 吕治鹏 +3 位作者 周烨 关喜彬 何旭 陶琦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2-119,共8页
为解决不良地质软弱围岩造成隧道失稳、软弱围岩注浆参数不确定,以及米林隧道冰水堆积体围岩注浆厚度对支护力安全性造成影响等问题,基于三维有限元FLAC3D模拟软件,建立不同注浆厚度的隧道围岩模型,得到注浆后的围岩特征曲线,通过允许... 为解决不良地质软弱围岩造成隧道失稳、软弱围岩注浆参数不确定,以及米林隧道冰水堆积体围岩注浆厚度对支护力安全性造成影响等问题,基于三维有限元FLAC3D模拟软件,建立不同注浆厚度的隧道围岩模型,得到注浆后的围岩特征曲线,通过允许变形量确定了不同注浆厚度对应的允许支护力。基于此,进一步探讨围岩不同注浆厚度下,采用上下台阶法并打设锁脚锚杆对初期支护结构的影响,并计算得到断面每个位置初期支护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1)注浆圈厚度越大,基于允许变形的允许支护力越小;且围岩条件越差,相同注浆厚度对应的允许支护力越大;故米林隧道冰水堆积体段Ⅳ1、Ⅴ1和Ⅵ级围岩的合理注浆圈厚度建议分别取3.5、3.5、5.0 m。2)随着注浆圈厚度的增大,各级围岩各个位置对应的初期支护安全系数增大。3)初期支护安全系数一般在拱肩、拱顶和拱底较大,在拱腰和拱脚位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水堆积体隧道 合理注浆圈厚度 初期支护 受力特性 安全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