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透明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郑伟伟 俞慧 郑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14,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12例作为肝病组,另取同期该院肝功... 目的探究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12例作为肝病组,另取同期该院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病历/体检资料,行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及血清透明质酸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均以肝组织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组杨氏模量值及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评估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透明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病组透明质酸、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杨氏模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OR=4.627(95%CI:1.627,13.159)]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因素;透明质酸[OR=4.116(95%CI:1.924,8.807)]、ALT[OR=3.691(95%CI:1.725,7.898)]和AST[OR=3.846(95%CI:1.798,8.229)]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透明质酸及其联合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8.9%(95%CI:0.591,0.752)、76.2%(95%CI:0.695,0.843)、84.3%(95%CI:0.726,0.935),特异性分别为83.1%(95%CI:0.723,0.921)、68.4%(95%CI:0.571,0.794)、83.5%(95%CI:0.719,0.926)。结论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血清透明质酸可辅助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透明质酸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