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6在肺结核病人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和急性时相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顾进 周文静 +1 位作者 许运堂 李静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肺结核病人引起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和急性时相反应的作用。方法根据血小板计数,将72例肺结核病人分为两组,血小板计数正常组37例,血小板计数增多组3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1例。分别测定血清IL-6、C反应蛋白(C...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肺结核病人引起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和急性时相反应的作用。方法根据血小板计数,将72例肺结核病人分为两组,血小板计数正常组37例,血小板计数增多组3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1例。分别测定血清IL-6、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结果血小板正常组IL-6浓度为(38±54)pg/ml,血小板增多组IL-6浓度为(99±12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正常组肺结核病人较正常对照组CRP浓度偏高,ALB浓度偏低。而血小板增多组肺结核病人较血小板正常组肺结核病人CRP浓度偏高,而ALB浓度偏低。血清IL-6浓度与血小板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都呈正相关(r1=0.56、r2=0.54),和白蛋白浓度有负相关性(r3=-0.34)。血小板增多组病人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发热和盗汗的概率较血小板正常组高。结论白细胞介素-6可能会引起肺结核病人血小板增多和促进急性时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肺结核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原文传递
儿童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君惠 刘嵘 +1 位作者 胡涛 师晓东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7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小板增多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巨核系的造血调控,并探讨其临床干预指征及方案。方法对171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RT)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其临床表现、病因分类、并发症及转归,对持续增高>3个月行相关... 目的探讨儿童血小板增多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巨核系的造血调控,并探讨其临床干预指征及方案。方法对171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RT)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其临床表现、病因分类、并发症及转归,对持续增高>3个月行相关基因检测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结果本病以3岁以内婴幼儿多见,占64.4%(110/171)。主要病因包括:急慢性感染、风湿性疾病、急性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反跳性血小板增多等。急性感染在婴幼儿中占82.7%,3岁以上患儿以自身免疫病、反跳性血小板增多多见。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无出血或血栓症状。随病因解除血小板多在7天至3个月内恢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正常或活跃,6例(3.5%)巨核细胞>500/片。CD41α单抗免疫酶标染色可见小巨核细胞增多,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增多(34.4%)。结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率及病因呈明显年龄分布特点,患儿存在骨髓巨核系增生活跃,呈良性经过,未见血栓或出血并发症。应结合年龄积极寻找病因,治疗以去除原发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反应性 血小板 小巨核细胞 病因 小儿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参数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起武 王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5608-5610,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RT)患儿血小板参数和白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00例MPP患儿和40例正常儿童的血小板参数和白细胞计数(WBC)。按有无合并RT将患儿分为RT组(56例)和非RT...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RT)患儿血小板参数和白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00例MPP患儿和40例正常儿童的血小板参数和白细胞计数(WBC)。按有无合并RT将患儿分为RT组(56例)和非RT组(244例)。结果:300例MPP患儿合并RT 56例(18.67%),血小板减少症1例(0.3%)。RT组血小板计数(PLT)高于非RT组和对照组(P<0.05),RT组和非RT组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WBC均高于对照组(P<0.05),RT组MPV、PDW均低于非RT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28.6%)高于非RT组(13.5%)(P<0.05)。结论:MPP患儿合并RT发生率高,合并RT患儿肺外并发症发生率高,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可作为MPP肺外并发症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参数 儿童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血小板增多症诊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咏 郭蔚 周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416-420,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血小板增多症病理机制存在其特殊性,危害较大,多见于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既往有血栓病史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再次发生血栓及出血风险较高,值得深入研究。本病多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查外周血血小板数目增高偶然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血小板增多症病理机制存在其特殊性,危害较大,多见于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既往有血栓病史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再次发生血栓及出血风险较高,值得深入研究。本病多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查外周血血小板数目增高偶然发现,其冠状动脉可见大量血小板性血栓,可无明显斑块狭窄,治疗存在其特殊性,注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骨髓抑制药物的使用。目前临床上对于本病多为经验性诊断和治疗,仍需要大规模临床研究以制定规范化的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下载PDF
肺炎患儿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燕 刘海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4期237-238,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肺炎伴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儿童进行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的分析,探讨血小板计数能否作为评判儿童肺炎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方法对103例肺炎伴有血小板增多的患儿与110例肺炎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患儿的临床特点、血实验室生化指... 目的通过对肺炎伴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儿童进行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的分析,探讨血小板计数能否作为评判儿童肺炎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方法对103例肺炎伴有血小板增多的患儿与110例肺炎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患儿的临床特点、血实验室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小板增多组发生呼吸困难比例高,住院时间长,白细胞计数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判肺炎的炎症反应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实用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血小板增多症 儿童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新生儿血小板参数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起武 赵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5160-516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新生儿的血小板参数和白细胞的变化及与黄疸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5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36例正常新生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新生儿的血小板参数和白细胞的变化及与黄疸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5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36例正常新生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细胞计数(WBC)。按黄疸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按有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分为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组和非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组,比较血小板参数和白细胞的变化。结果:35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32例,发生率为9.04%,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组MPV高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非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组(t=0.551,P<0.05),两组PDW、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时提示骨髓巨核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其发生率与黄疸的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血小板参数反 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诱导小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翟海龙 汪玉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诱导小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48只4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rhTPO组和对照组,各24只。rhTPO组每只小鼠每日腹腔注射rhTPO 500μg/(kg·d),0.3 ml/只,对照组每只小鼠... 目的:为了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诱导小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48只4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rhTPO组和对照组,各24只。rhTPO组每只小鼠每日腹腔注射rhTPO 500μg/(kg·d),0.3 ml/只,对照组每只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 m L/只,连续注射10 d。实验第3、5、7和10天,取2组小鼠各6只拉颈处死,检测两组小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血小板(platelet,PLT)聚集实验(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血小板ATP释放试验、血浆D-二聚体(D-dimer)浓度测定、小鼠血栓表现的观察、骨髓活检、脾、肝系数及脾、肝病理检查。结果:rhTPO组PLT数量在第3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5、7和1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hTPO组5 min内最大凝集率和血小板ATP释放量在3、5、7和10天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hTPO组血浆D-dimer浓度在第3、5、7和10天明显逐渐升高(P<0.01),在第3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5、7和1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小鼠均无血栓表现。rhTPO组在第3、5、7和10天巨核细胞大量增生,体积增大,且随时间日益明显。rhTPO组脾系数在第5、7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10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hTPO组肝系数在第1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hTPO组脾脏巨核系和脾体积在第3天内不变,但脾脏巨核系在第5、7和10天逐渐增生,第10天尚可见红系增生,脾体积在第5、7和10天逐渐增大。肝脏在第10天可见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增生且体积增大。结论:rhTPO诱导小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变化:骨髓中巨核细胞大量增生,外周血PLT数量急剧升高,但生成的PLT功能正常,初期,脾、肝未发生病理变化,中后期可刺激脾、肝先后髓外造血,体积先后增大。中后期可刺激脾脏巨核系逐渐增生,后期尚可见红系增生,脾体积也逐渐增大。肝在后期且可见红系、粒系和巨核系三系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小鼠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下载PDF
舒血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临床观察
8
作者 韩乔燕 刘灵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7期996-998,共3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外伤性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外伤性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患者均行营养、补液、水化、碱化等常...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外伤性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外伤性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患者均行营养、补液、水化、碱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其中血小板(PLT)计数>1000×109/L者另行血小板单采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传统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舒血宁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4周后,PLT计数、D-二聚体(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异常增高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 脾切除术后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