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采供血系统ELISA单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献血者重新召回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吕蓉 李素萍 +7 位作者 蒋菲菲 赵阳 魏家余 王超 於娟 赵茹 孙友岒 徐曙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暂时屏蔽的献血者重新召回检测结果,为制定合适的血清学检测呈反应性献血者重新召回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学单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的献血者,屏蔽6... 目的通过分析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暂时屏蔽的献血者重新召回检测结果,为制定合适的血清学检测呈反应性献血者重新召回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学单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的献血者,屏蔽6个月后,对其追踪采样进行相应反应性项目的检测:首先用原试剂再次进行ELISA双试剂检测,同时进行单人份核酸检测(NAT)若均为阴性送确证试验室再次进行ELISA双试剂(至少有一种试剂与原试剂不同)检测及补充血清学试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HBsAg中和试验、HCV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HIV免疫印迹试验(WB)、TP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确证实验室共检测召回样本201例,召回检测阴性119例,召回率59.2%。其中:检测HBsAg单试剂呈反应性标本65例,可重新召回献血者26例,召回率40.00%(26/65);检测抗-HCV单试剂呈反应性标本40例,可重新召回献血者35例,召回率87.50%(35/40);检测抗-HIV单试剂呈反应性标本46例,可重新召回献血者25例,召回率54.35%(25/46);检测抗-TP单试剂呈反应性标本50例,可重新召回献血者33例,召回率66.00%(33/50)。结论血清学ELISA单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献血者中有一部分是潜在合格的献血者,现行的呈反应性献血者重新召回策略具有防止合格献血者流失的积极意义,但召回检测结果仍然呈反应性献血者的进一步追踪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屏蔽 呈反应性献血者 核酸检测 ELISA
下载PDF
芜湖地区无偿献血者归队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潘洁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2期146-149,165,共5页
目的探讨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方法及可行性,寻求血源流失与血液安全的平衡。方法筛选符合本站归队条件的既往献血者重新采集标本(时间间隔≥6个月),先进行常规ELISA检测及NAT检测,若均无反应性,则送检省血液中心进行确证实验及补充实验... 目的探讨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方法及可行性,寻求血源流失与血液安全的平衡。方法筛选符合本站归队条件的既往献血者重新采集标本(时间间隔≥6个月),先进行常规ELISA检测及NAT检测,若均无反应性,则送检省血液中心进行确证实验及补充实验。结果 2014年1月~2018年4月共计召回献血者166例,其中63例标本在本站常规检测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同既往屏蔽项。103例ELISA检测及NAT检测均无反应性标本送检省血液中心,其中83例确证阴性,可以归队。83例中31例再次献血,13例多次献血。结论目前ELISA检测+NAT实验结合确证实验,很大程度保证血液安全,又使得部分假反应献血者,尤其是灰区及弱阳性的假反应献血者得以再次回归献血者队伍,对促进无偿献血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献血者 假反应性 献血者归队 确证实验
下载PDF
惠州市假反应性无偿献血者归队检测策略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雪群 严凤好 +3 位作者 钟展华 万小春 蓝建崇 李康生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通过对假反应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探讨灰区保留意义以及适用于基层血站的归队检测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单试剂反应(含灰区)无偿献血标本712例,按ELISA检测结果把标本分成灰区组及单试剂反应组。经过6个月以上的屏蔽期... 目的通过对假反应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探讨灰区保留意义以及适用于基层血站的归队检测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单试剂反应(含灰区)无偿献血标本712例,按ELISA检测结果把标本分成灰区组及单试剂反应组。经过6个月以上的屏蔽期,对召回的献血者标本进行ELISA双试剂检测,NAT单检及确证试验确认。结果初次ELISA检测中,经NAT(或TPPA)确认后,HBsAg、抗-T P的灰区组与单试剂反应组之间假反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HCV在两组间假反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以上屏蔽期的拟归队检测中,灰区组213例中的1例NAT反应但不被确证试验证实,单试剂反应组268例中的3例NAT反应性且确证试验阳性。结论在当前普遍开展核酸检测的检测模式下,仍保留灰区设置,致使假反应性标本比例增高,导致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反应性 无偿献血者 归队 核酸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