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口尾闾段河床形态调整及过流能力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卓媛 夏军强 +1 位作者 周美蓉 万占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5,共11页
为全面描述黄河口尾闾段的河床形态调整及过流能力变化,采用河段平均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尾闾段(利津—西河口)1990—2016年汛后断面及河段尺度的平滩特征参数,分析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河段平滩流量变化过程及其与累积河床冲淤量... 为全面描述黄河口尾闾段的河床形态调整及过流能力变化,采用河段平均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尾闾段(利津—西河口)1990—2016年汛后断面及河段尺度的平滩特征参数,分析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河段平滩流量变化过程及其与累积河床冲淤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黄河尾闾段的河床形态调整过程较为复杂,河相系数在1990—2003年呈振荡式升高,2003年以后持续减小,说明断面形态朝窄深方向发展;平滩流量变化与河段冲淤过程密切相关,淤积时平滩流量减小,反之则增大;建立这些河段平滩特征参数与利津站前4年汛期平均水流冲刷强度的幂函数关系,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8,说明黄河口尾闾段河床形态调整及过流能力变化能较好地响应利津站水沙条件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条件 河床调整 河段尺度 平滩河槽形态 平滩流量 尾闾段 黄河口
下载PDF
近期黄河下游游荡段平滩河槽形态变化计算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娟 夏军强 +1 位作者 张晓雷 李洁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92,共7页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床持续冲刷,其平滩河槽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在游荡段。而游荡段的断面形态沿程变化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基于河段尺度的特征变量来描述整个游荡段的平滩河槽形态变化。本文应用了基于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床持续冲刷,其平滩河槽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在游荡段。而游荡段的断面形态沿程变化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基于河段尺度的特征变量来描述整个游荡段的平滩河槽形态变化。本文应用了基于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平滩河宽、水深及面积等)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各断面的这些参数计算为基础,同时考虑了基于对数转换的几何平均与断面间距加权平均的计算。然后利用近10多年来下游游荡段的实测大断面资料,计算了汛后各断面及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游荡段主槽形态调整中尽管横向展宽过程较为突出,但仍以冲刷下切为主。最后建立了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与下游4年平均的汛期流量及来沙系数的关系式,在一定条件下可预测游荡段平滩河槽形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河槽形态 河段尺度 平滩水位 游荡段 黄河下游 水沙条件
原文传递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床调整规律 被引量:24
3
作者 夏军强 李洁 张诗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5,共7页
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改变了坝下游的水沙条件,引起了黄河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给防洪及滩地利用等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利用黄河下游1999—2015年水沙及断面地形等实测资料,分析了近期黄河下游河床的调整过程及特点:1进入下游河道的年均沙... 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改变了坝下游的水沙条件,引起了黄河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给防洪及滩地利用等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利用黄河下游1999—2015年水沙及断面地形等实测资料,分析了近期黄河下游河床的调整过程及特点:1进入下游河道的年均沙量仅为0.88亿t,累计河床冲刷量达18.7亿m3,其中游荡段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72%,在冲刷过程中河道纵比降变化不大,河床粗化较为明显,床沙中值粒径由建库前的0.06 mm增大到水库运用后的0.15 mm;2河床断面形态调整较为显著,下游各河段调整均表现为向窄深方向发展,其中游荡段主槽展宽较为明显,平滩河宽由1999年的943 m增大到2015年的1 275 m,过渡段及弯曲段的平滩河宽调整较小,此外各河段平滩流量也显著增大,游荡段、过渡段、弯曲段平滩流量分别由1999年汛后的3 229、2 339、3 080 m3/s增大到2015年汛后的7 126、4 864、4 721m3/s;3河床平面形态总体保持稳定,各河段深泓摆动幅度均有所下降,其中游荡段的年平均深泓摆动幅度由建库前的234 m降低到水库运用后的123 m;4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如平滩河宽、平滩水深、平滩面积、平滩流量)及深泓摆动强度与水库运用后前4 a平均的水流冲刷强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调整 断面形态 平面形态 河段平滩流量 小浪底水库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段平滩流量计算及变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夏军强 吴保生 +1 位作者 王艳平 李文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4,共9页
黄河下游不仅断面形态复杂,而且主槽形态特征及过流能力沿程变化较大。因此采用河段平均的特征变量来描述主槽形态及过流能力更具有代表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对数转换的几何平均与断面间距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表示河段平均的主槽特征变量... 黄河下游不仅断面形态复杂,而且主槽形态特征及过流能力沿程变化较大。因此采用河段平均的特征变量来描述主槽形态及过流能力更具有代表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对数转换的几何平均与断面间距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表示河段平均的主槽特征变量,计算的河段平滩宽度、水深、面积及流量恒满足水流连续条件。采用该方法计算了1960-2006年中典型年份花园口至高村游荡河段的平滩流量。结果表明河段平滩流量能从总体上综合反映游荡段主槽的过流能力,且其变化幅度远小于断面平滩流量。分析了河段平滩流量与所在河段冲淤量的关系,并建立了河段平滩流量与进口断面两年平均的汛期流量及来沙系数的相关关系。计算了近期黄河下游各河段平滩流量的变化过程,所得结果较好地描述了平滩流量在高村至艾山河段较小,在其上游游荡段及下游弯曲段相对较大的"驼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主槽形态 过流能力 断面平滩流量 河段平滩流量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用后宜枝河段平滩流量调整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美蓉 夏军强 +1 位作者 邓珊珊 许全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1,共6页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清水下泄使得坝下游宜枝河段发生显著冲刷,河道过流能力也相应调整。宜枝河段(包括宜昌及宜都两河段)断面形态复杂,且过流能力沿程差异较大,河段平均的平滩流量更能反映其综合过流能力。采用基于对数转换的几何平均...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清水下泄使得坝下游宜枝河段发生显著冲刷,河道过流能力也相应调整。宜枝河段(包括宜昌及宜都两河段)断面形态复杂,且过流能力沿程差异较大,河段平均的平滩流量更能反映其综合过流能力。采用基于对数转换的几何平均与断面间距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宜昌及宜都河段2002—2013年各年汛后的平滩流量,分析了河床冲淤变化对河段平滩流量的影响,同时还建立了两河段平滩流量与前5 a汛期平均水流冲刷强度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当河段冲刷时,平滩流量增大,反之则减小;宜昌河段平滩流量与水流强度相关性系数较低,为0.64,而在宜都河段为0.94,表明宜都河段对上游水沙条件变化的响应较宜昌河段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水沙条件 河床冲淤 河段平滩流量 宜枝河段
下载PDF
不同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伟 蒋文贤 +2 位作者 王琳 邓伟林 齐立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比较S 2TOP-BLEED、REACH及颅内-B 2LEED 3S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48例TIA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溶栓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抗血小板治疗12个... 目的比较S 2TOP-BLEED、REACH及颅内-B 2LEED 3S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48例TIA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溶栓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后是否发生大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19例和非出血组29例。比较出院时两组间S 2TOP-BLEED、REACH及颅内-B 2LEED 3S量表的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出院时3种量表对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出血组S 2TOP-BLEED和REACH评分均高于非出血组(均P<0.05),但两组颅内-B 2LEED 3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 2TOP-BLEED、REACH、颅内-B 2LEED 3S量表预测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最佳截点分别为14分、11分、7分,其中S 2TOP-BLEED量表的曲线下面积达0.906,均大于REACH和颅内-B 2LEED 3S量表(均P<0.05),且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最高。结论与REACH和颅内-B 2LEED 3S量表相比,S 2TOP-BLEED量表评分在预测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 出血风险 S2TOP-BLEED量表 reach量表 intracranial-B2LEED3S量表 预测效能
下载PDF
河段挟沙力计算方法及其在黄河下游的应用
7
作者 夏军强 戈向阳 周美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7,共6页
黄河下游河床形态沿程变化很大,且实测水文断面分布不均匀,采用断面数据计算得到的挟沙力仅能反映特定水文断面的挟沙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河段水流挟沙力的计算方法,可反映整个河段的挟沙力调整情况。采用提出的方法,计算了1986—2020... 黄河下游河床形态沿程变化很大,且实测水文断面分布不均匀,采用断面数据计算得到的挟沙力仅能反映特定水文断面的挟沙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河段水流挟沙力的计算方法,可反映整个河段的挟沙力调整情况。采用提出的方法,计算了1986—2020年黄河下游游荡段、过渡段、弯曲段的河段挟沙力,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游荡段、过渡段、弯曲段的挟沙力范围分别为0.52~24.00 kg/m^(3)、1.03~17.74 kg/m^(3)、0.94~18.34 kg/m^(3)。在时间上,呈现出小浪底水库运用前年际变化较大,水库运用后显著减小的特点,河段挟沙力较水库运用前减小69%以上;在空间上,呈现出小浪底水库运用前沿程减小32%、水库运用后沿程增大29%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沙力 河段尺度 黄河下游 小浪底水库
下载PDF
黄河源弯曲河流的河段尺度横向冲淤特征研究
8
作者 文杰 李志威 +1 位作者 陈帮 胡旭跃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8,共11页
弯道横向迁移是弯曲河流周期性演变的主要特征,也是横向冲淤的累积性结果。为认识弯曲河流年际时间尺度下的河岸迁移规律,2018—2020年在黄河源麦曲和兰木错曲河段开展了连续3年的无人机航测。通过影像后处理技术生成高精度地形,对河段... 弯道横向迁移是弯曲河流周期性演变的主要特征,也是横向冲淤的累积性结果。为认识弯曲河流年际时间尺度下的河岸迁移规律,2018—2020年在黄河源麦曲和兰木错曲河段开展了连续3年的无人机航测。通过影像后处理技术生成高精度地形,对河段尺度的河岸迁移和弯道冲淤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边滩的淤积外延驱动边滩-凹岸宽度的变化,所以弯道河宽变化值超过0.1B(B为河宽)的河段总是位于弯顶段。两个弯曲河段凹冲凸淤特征明显,凹岸侵蚀峰值与凸岸淤积峰值在弯道出口段呈对称分布。麦曲河段的凸岸边滩冲淤共存,但整体淤长,凹岸岸线的冲退宽度反映了河岸侵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流 横向冲淤 河段尺度 点边滩 无人机航测
下载PDF
河段平滩流量估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贺莉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4,共8页
河段平滩流量更能反映这一河段的排洪能力,也可以避免用一个断面时河漫滩高程难以确定及代表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根据基于断面几何标准的WOL方法确定断面平滩高程,然后采用收敛法估算河段平滩流量,并应用在内蒙古巴彦高勒至头道拐河段。... 河段平滩流量更能反映这一河段的排洪能力,也可以避免用一个断面时河漫滩高程难以确定及代表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根据基于断面几何标准的WOL方法确定断面平滩高程,然后采用收敛法估算河段平滩流量,并应用在内蒙古巴彦高勒至头道拐河段。对比内蒙古河段在1962年、1982年、1991年、2000年及2004年的河段平滩流量,发现收敛河长逐年增大。进一步分析了估算平滩流量过程中各因素(滩槽判定、大断面纵向平均间距及子断面横向平均间距)对估算河段平滩流量的影响,发现主槽判定对平滩流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河段平滩流量 平滩高程 内蒙古河段 黄河
原文传递
渭河下游河段平滩流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莉 闫云霞 颜明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63,共5页
平滩流量是河道主槽过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河床演变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学者认为河段平滩流量更能反映整个河段的过流能力,然而,对于河段平滩流量研究范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多。本文以渭河下游咸阳-潼关河段为对象,研究河... 平滩流量是河道主槽过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河床演变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学者认为河段平滩流量更能反映整个河段的过流能力,然而,对于河段平滩流量研究范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多。本文以渭河下游咸阳-潼关河段为对象,研究河段平滩流量以及收敛长度的变化。断面平滩水位根据基于几何标准的WOL方法确定,河段平滩流量则采用收敛法估算。根据渭河下游河道长序列水沙过程的模拟分析发现,河段平滩流量与入口水沙条件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能很好地反应河道平滩特征的变化。同时,用于获得河段平滩流量的收敛长度与河道的冲淤变化密切相关,对实际估算河段平滩流量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段平滩流量 几何标准 收敛长度 渭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