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静校正技术及其在川东高陡构造区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自多 贺振华 +3 位作者 王宇超 邵喜春 王述江 刘秋良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6-1053,共8页
不同的静校正技术基于不同的模型假设,适用于不同的地表地质条件。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效果证明,在老地层出露区,微测井约束的层析静校正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地表平缓地段,基于EGRM的折射静校正效果最好。只有采用综合静... 不同的静校正技术基于不同的模型假设,适用于不同的地表地质条件。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效果证明,在老地层出露区,微测井约束的层析静校正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地表平缓地段,基于EGRM的折射静校正效果最好。只有采用综合静校正技术才能优势互补,解决好一次静校正问题。然后进行初至波多域剩余静校正和反射波剩余静校正。讨论了折射静校正、层析静校正和初至波多域剩余静校正的原理、假设条件、适用范围和误差分析,结合实际资料,处理中利用野外高密度的微测井资料,获得折射静校正的风化层速度;利用折射静校正反演的速度模型和微测井建立的速度模型,建立层析成像初始速度模型;利用直达波、折射波和回折波,进行初至波射线路径追踪、走时计算和大型稀疏矩阵方程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折射静校正 层析静校正 多域 射线追踪 SIRT算法
原文传递
凸曲面爬行波射线寻迹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萍 吴先良 《微机发展》 2003年第9期60-62,共3页
爬行波是非镜面散射问题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射线寻迹是求解爬行波散射贡献的关键环节。文中基于短程线的定义,结合自由曲线曲面几何造型技术,探讨了对任意凸曲面导体目标表面进行爬行波射线寻迹的方法。对可展面爬行波射线寻迹计算进行... 爬行波是非镜面散射问题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射线寻迹是求解爬行波散射贡献的关键环节。文中基于短程线的定义,结合自由曲线曲面几何造型技术,探讨了对任意凸曲面导体目标表面进行爬行波射线寻迹的方法。对可展面爬行波射线寻迹计算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解析求解困难的非可展面的爬行波射线寻迹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曲面 爬行波 射线寻迹 几何造型 NUBRS曲线 CAD
下载PDF
飞机表面绕射射线的寻迹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冰切 苏东林 张晓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研究一种电子对抗特种飞机表面绕射射线的寻迹新方法.对飞机进行快速三维几何建模和表面网格剖分,并根据需要对几何模型的剖面和结点加密,生成飞机表面网格数据;选定寻迹区域,对飞机表面网格结点进行管理,根据费马原理,采用改进的动态... 研究一种电子对抗特种飞机表面绕射射线的寻迹新方法.对飞机进行快速三维几何建模和表面网格剖分,并根据需要对几何模型的剖面和结点加密,生成飞机表面网格数据;选定寻迹区域,对飞机表面网格结点进行管理,根据费马原理,采用改进的动态规划方法,在飞机表面网格上快速、准确地实现任意源点和绕射接收点间的短程线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递归方法实现可视化的几何绕射理论(GTD)、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绕射射线离散寻迹.绕射射线离散寻迹为数值方法求解机身表面任意两点间的天线隔离度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寻迹 动态规划 递归方法 短程线
下载PDF
GTD分析阵列天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近场受扰 被引量:2
4
作者 耿江东 薛正辉 +1 位作者 李伟明 高本庆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给出了应用几何绕射理论(GTD)分析计算机载电大尺寸阵列天线方向图的一种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大型阵列天线近场受扰分析的问题。该方法将阵列天线的每个阵元看成电偶极子,由于电偶极子尺寸很小,因而可以认为阵列的近... 给出了应用几何绕射理论(GTD)分析计算机载电大尺寸阵列天线方向图的一种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大型阵列天线近场受扰分析的问题。该方法将阵列天线的每个阵元看成电偶极子,由于电偶极子尺寸很小,因而可以认为阵列的近场区仍然是单个电偶极子的远场区。根据这样的远场近似,可以利用几何绕射理论用解析方法计算每个电偶极子受到遮挡影响的场分布。通过独立地对阵列天线的每个阵元单独寻迹计算,并且将所有阵元的场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整个阵列天线受到处于近场的障碍物遮挡影响的场分布。应用此方法计算了一个阵列天线受到近场遮挡之后的方向图,并与应用HFSS仿真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中大型阵列天线的近场受扰问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绕射理论 近场 阵列天线 射线寻迹
下载PDF
GTD应用中任意凸曲面表面爬行波射线寻迹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伟明 吕晓德 +1 位作者 高本庆 刘瑞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9-51,共3页
射线寻迹是几何绕射理论 (GTD)解决高频电磁散射和辐射问题的关键步骤 .本文通过引入动态规划的数学优化方法 ,得到了任意凸曲面表面绕射射线的一般寻迹规划模型 .并对无限长圆柱、旋转抛物面和任意构造的一凸曲面上爬行射线进行了寻迹... 射线寻迹是几何绕射理论 (GTD)解决高频电磁散射和辐射问题的关键步骤 .本文通过引入动态规划的数学优化方法 ,得到了任意凸曲面表面绕射射线的一般寻迹规划模型 .并对无限长圆柱、旋转抛物面和任意构造的一凸曲面上爬行射线进行了寻迹计算 ,结果表明模型方法是正确的 .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到非均匀媒质任意凸曲面的爬行射线寻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寻迹 动态规划 几何绕射 凸曲面 天线
下载PDF
3-D multi-parameter type traveltime tomography in a spherical coordinate frame: comparison of double and triple class simultaneous inversions
6
作者 Chaoying Bai Jiayu Sun +1 位作者 Xingwang Li Stewart Greenhalgh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8年第2期62-74,共13页
It is now common practice to perform simultaneous traveltime inversion for the velocity field and the reflector geometry in reflection/refraction tomography, or the velocity field and the hypocenter locations in regio... It is now common practice to perform simultaneous traveltime inversion for the velocity field and the reflector geometry in reflection/refraction tomography, or the velocity field and the hypocenter locations in regional earthquake tomography, but seldom are all three classes of model parameters updated simultaneously.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 lack of different seismic phases to constrain the model parameters. Using a spherical-coordinate ray tracing algorithm for first and later(primary reflected) arrival tracing algorithm in combination with a popular linearized inversion solver, it is possible to simultaneously recover the three classes of model parameters in regional or global tomographic studies. In this paper we incorporate the multistage irregular shortest-path ray tracing algorithm(in a spherical coordinate system) with a subspace inversion solver to formulate a simultaneous inversion algorithm for triple model parameters updating using direct and later arrival time information.Comparison tests for two sets of data(noise free and added noise) indicate that the new triple-class parameter inversion algorithm is capable of obtaining nearly the same results as the double-class parameter inversion scheme. Furthermore,the proposed multi-parameter type inversion method is not sensitive to a modest level of picking error in the traveltime data, and also performs well with a relatively large uncertainty in earthquake hypocentral locations. This shows it to be a feasible and promising approach in regional or global tomograph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taneous triple model parameten inversion reflector geometry hypocenter location subspace inversion multistage irregular shortest-path ray trac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