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纹状体定向注射TaClo介导的大鼠行为学改变及其黑质中cox-2的表达
1
作者 曹伟 刘威 +1 位作者 辛涛 庞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纹状体定向注射TaClo后其行为学改变及黑质中cox-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将TaClo注射到大鼠纹状体,对照组注射聚乙二醇。于注射后第7、14、21、28天比较两组平均日饮水量、活动总时间、活动总路...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纹状体定向注射TaClo后其行为学改变及黑质中cox-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将TaClo注射到大鼠纹状体,对照组注射聚乙二醇。于注射后第7、14、21、28天比较两组平均日饮水量、活动总时间、活动总路程及活动轨迹的差异,取脑用于cox-2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实验组纹状体注射TaClo后逐渐出现帕金森病(PD)行为表现,饮水减少;实验组平均日饮水量少于对照组(t=4.83,P<0.05);实验组平均活动路程明显少于对照组(t=14.32,P<0.01);两组平均活动时间无差异,实验组随时间推移活动减少,活动区域趋向于中间位置;黑质cox-2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 TCE的代谢产物TaClo可以导致PD的行为学改变,其机制是通过cox-2介导的黑质的炎症反应导致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纹状体 定向注射 1-三氯甲基-l 2 3 4-四氢化-β-咔啉 TaClo 三氯乙烯 黑质 COX-2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鼻咽全氟化合物处理对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2
作者 王传宝 刘晶晶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鼻咽全氟化合物处理(NP-PFC)对其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经造模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B组)、NP-PFC处理组(C组),另随机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组)。通过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价.脑...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鼻咽全氟化合物处理(NP-PFC)对其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经造模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B组)、NP-PFC处理组(C组),另随机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组)。通过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价.脑组织切片HE染色、MDA含量的测定、SOD及CAT活性检测、脑组织RT-PCR实验、脑组织Wenstern blot实验,对NP-PFC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探究。[结果]A、B.C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6.9±2.4)分.(11.6±2.2)分.(15.1±2.4)分,B组.C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64,P<0.001)。A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各层细胞结构清晰,神经细胞边缘清晰;B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各层细胞排列稀疏散乱,神经细胞边缘模糊;C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各层细胞排列情况较B组大鼠相比明显改善,其神经细胞边缘也较B组大鼠清晰。三组大鼠脑组织中MDA.SOD及CAT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1.94.473.27.275.82,P<0.05)。A.B,C三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量分别为(0.63±0.11).(1.42±0.26).(0.77±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04.P<0.001)。A.B.C三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2±0.08).(0.72±0.13)、(0.39±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60,P<0.001)。[结论]NP-PFC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神经细胞的凋亡保护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的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学 大鼠 wistar 氟化物/治疗应用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利军 李开济 +1 位作者 卢秋玲 门秀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5-259,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损伤的影响,探讨I-postC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postC组(n=8)。橡皮带结扎动物双后肢根部4h后松解橡皮带恢...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损伤的影响,探讨I-postC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postC组(n=8)。橡皮带结扎动物双后肢根部4h后松解橡皮带恢复血流灌注4h,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对照组橡皮带松弛环绕大鼠双后肢根部,不阻断血流。I-postC组大鼠在血流再灌注前,行缺血5 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再恢复血流灌注4h。实验结束留取血液及肺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性粒细胞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P-selectin水平,测定各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外周血中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血浆和肺组织中sICAM^(-1)及P-selectin水平均升高(P<0.01);肺组织中MPO活性升高(P<0.01);PaO_2和PaCO_2明显降低(P<0.01)。IR组大鼠肺组织镜下可见肺间质内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周间隙增大,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有渗出液,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与IR组比较,I-postC组上述生化指标检测值明显降低(P<0.01),PaO_2和PaCO_2明显升高(P<0.01);血浆及肺组织炎性因子活性降低(P<0.01);镜下可见肺组织损伤减轻。结论:I-postC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大鼠LIR后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炎症反应 再灌注损伤 肺组织 肢体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SD大鼠与Wistar大鼠及雌性与雄性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季士顺 张丽霞 +1 位作者 刘小刚 孙高令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22期6-7,10,共3页
目的建立SD大鼠与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通过对比成瘤率及观察肿瘤生长特性从而判断大鼠种类的选择及性别的选择对实验的影响。方法大鼠c6胶质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含有1×106个细胞的DMEM高糖溶液20肛L注... 目的建立SD大鼠与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通过对比成瘤率及观察肿瘤生长特性从而判断大鼠种类的选择及性别的选择对实验的影响。方法大鼠c6胶质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含有1×106个细胞的DMEM高糖溶液20肛L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区。接种后分别对SD大鼠及Wistar大鼠模型进行一般观察和MR检查,并取组织用HE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的存在。结果雄性SD与Wistar大鼠的成瘤率均为100%,且均无远处转移,而雌性组成瘤率不足100%;但SD大鼠的成瘤时间较长,且部分SD大鼠肿瘤有自愈倾向,而Wistar大鼠组无类似情况。结论Wistar大鼠胶质瘤模型性状更接近人脑胶质瘤,更适合应用于脑胶质瘤的研究,SD大鼠可用于需要动物长期生存的实验研究,雌性大鼠可做为雌性对照参与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模型 动物 SD大鼠 wistar大鼠 雌性 雄性
原文传递
丹曲林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艳 赵晓丽 +3 位作者 郭彦青 曹颖 于公元 康英姿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1-633,共3页
目的:研究丹曲林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肌细胞中糖酵解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丹曲林预处理组,对照组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丹曲林预处理... 目的:研究丹曲林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肌细胞中糖酵解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丹曲林预处理组,对照组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丹曲林预处理组加入5μmol/L丹曲林后,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缺血再灌注后磷酸果糖激酶-1(PFK)、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及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曲林预处理组冠脉流量增加(P<0.01),PFK、PK、HK和IDH活性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曲林预处理降低了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对缺血再灌注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曲林 心肌再灌注损伤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己糖激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酵母RNA对老龄大鼠生理机能和肝、脑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洪志 赵鑫 +1 位作者 初文峰 李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8-160,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外源核酸对老龄大鼠的生理机能和肝、脑形态学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老龄 (2 0月龄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 3个剂量组和老龄对照组、另取青龄 (3月龄 )作为青龄对照组 ,高、中、低剂量组在标准饲料基础上 ,每日每... 目的 探讨外源核酸对老龄大鼠的生理机能和肝、脑形态学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老龄 (2 0月龄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 3个剂量组和老龄对照组、另取青龄 (3月龄 )作为青龄对照组 ,高、中、低剂量组在标准饲料基础上 ,每日每只分别添加酵母RNA93 75mg、4 6 88mg和9 38mg ,饲喂 4周。结果 高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和生长激素水平均高于老龄对照组 ,酵母RNA补充各组丙二醛含量均低于老龄对照组 ,高、中剂量组血清睾酮达到青龄对照组水平 ,而老龄动物各组间雌二醇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 ;补充酵母RNA组的老龄大鼠脑神经元数与老龄对照组大鼠相比有增多趋势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肝细胞核面积与核浆比均大于老龄对照组 ,其中核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酵母RNA可能具有改善老龄大鼠生理机能和肝、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 ,并可能具有量 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RNA 老龄大鼠 生理机能 形态学 影响 外源核酸
原文传递
低剂量铅对海马神经元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前胜 任铁玲 +2 位作者 傅洪军 董胜璋 陈学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9-382,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铅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孕18dWistar大鼠麻醉后剖腹取出胎鼠,建立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与不同剂量的氯化铅(PbCl2)共孵育后,应用免疫印迹法技术检测培养第1至7天海马神经元N... 目的研究低剂量铅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孕18dWistar大鼠麻醉后剖腹取出胎鼠,建立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与不同剂量的氯化铅(PbCl2)共孵育后,应用免疫印迹法技术检测培养第1至7天海马神经元NCAM的表达。结果正常条件下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第1天NCAM的表达极其微弱,积分吸光度值为14,NCAM表达的高峰时间在培养第3~5天,积分吸光度值为2542~2580;随培养时间的延长,NCAM表达逐渐降低。在铅的作用下,NCAM的表达在培养早期(第2~4天)受到抑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时间延长,抑制程度逐渐减弱;培养至第5天,铅的抑制作用消失,10-2、10-3及10-4mmol/LPbCl2剂量组NCAM的表达甚至超出了对照组;此后,所有组的NCAM表达出现下降趋势,铅对NCAM表达的抑制又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低剂量铅暴露显著抑制了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NCAM的表达,并造成了海马神经元NCAM表达时程上的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铅 海马 神经元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表达
原文传递
叶酸配伍大豆异黄酮对大鼠神经管畸形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肖荣 梁江 +2 位作者 李秀花 赵海峰 牛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0-405,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叶酸配伍大豆异黄酮对神经管畸形孕鼠体内过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案来观察叶酸和大豆异黄酮在不同的配伍干预下对环磷酰胺致神经管畸形(脑膨出为主)的孕鼠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及其酶以及一些与...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叶酸配伍大豆异黄酮对神经管畸形孕鼠体内过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案来观察叶酸和大豆异黄酮在不同的配伍干预下对环磷酰胺致神经管畸形(脑膨出为主)的孕鼠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及其酶以及一些与抗氧化相关元素水平的影响。将100只鼠龄25~3个月的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配伍干预组和单独干预组。孕20d时,处理孕鼠并进行血中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元素硒、锰、铁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检测;剖腹取出胎鼠,统计其畸形发生率。结果叶酸配伍大豆异黄酮的交互作用对血中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元素硒、锰、铁等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水平均产生了影响,且两者之间的配伍关系对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随配伍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叶酸07mg/kg配伍大豆异黄酮160mg/kg的干预效果最佳;与叶酸或大豆异黄酮的2倍剂量(叶酸14mg/kg、大豆异黄酮320mg/kg)进行单独干预比较,结果显示配伍干预效果要优于单独干预效果。结论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因素,而大豆异黄酮加强了体内抗氧化能力,有可能增强叶酸的保护作用而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下降,而增强效果的发挥依赖于最佳配伍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配伍 大豆异黄酮 大鼠 神经管畸形
原文传递
不同月龄Wistar大鼠肝组织内Ⅰ、Ⅲ型胶原分布的计量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田福 李春华 +2 位作者 王树党 王志平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5-67,T001,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月龄Wistar大鼠肝Ⅰ、Ⅲ型胶原的形态计量的差异。方法 以苦味酸天狼星红———偏光显微镜及Mias 2 0 0 0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对各鼠龄组 ( 3、13、2 5、33月 )肝门管区及窦周隙Ⅰ、Ⅲ型胶原之灰度、面积比及体密度进行了... 目的 研究不同月龄Wistar大鼠肝Ⅰ、Ⅲ型胶原的形态计量的差异。方法 以苦味酸天狼星红———偏光显微镜及Mias 2 0 0 0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对各鼠龄组 ( 3、13、2 5、33月 )肝门管区及窦周隙Ⅰ、Ⅲ型胶原之灰度、面积比及体密度进行了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窦周隙Ⅰ型胶原之面积比、体密度在 33月龄组分别大于 3、13、2 5月龄组 (P <0 0 5 ) ,其平均灰度 2 5月龄组明显深于 3月龄组 (P <0 0 1) ,窦周隙Ⅲ型胶原之平均灰度 2 5月龄组分别深于 3月龄组 (P <0 0 1)及 13月龄组 (P <0 0 5 )。结论  33月龄组窦周隙Ⅰ型胶原数量分别多于 3、13、2 5月龄组 ,2 5月龄组窦周隙Ⅰ型胶原平均含量明显高于 3月龄组 ,2 5月龄组窦周隙Ⅲ型胶原平均含量分别高于 3、13月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月龄 I型胶原 Ⅲ型胶原 苦味酸天狼星红-偏光显微镜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密度 计量形态学 纤维变化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胰腺纤维化及TGF-β1、α-SMA、MMP-1、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盛 刘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大鼠胰腺纤维化及TGF-β1、α-SMA、MMP-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胰管内注射2%三硝基苯磺酸的方法制备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TX干预组。PTX干预组于术后第2天给予PTX腹腔注射,6...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大鼠胰腺纤维化及TGF-β1、α-SMA、MMP-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胰管内注射2%三硝基苯磺酸的方法制备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TX干预组。PTX干预组于术后第2天给予PTX腹腔注射,6mg/(kg·d),4周后收集各组胰腺标本。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同时做组织胶原纤维染色。部分胰腺组织液氮冻存,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发生胰腺纤维化,PTX干预组有轻度纤维化。PTX干预组α-SMA、TGF-β1、TIMP-1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MMP-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TX干预组胶原面积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PTX抗大鼠胰腺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TGF-β1、α-SMA、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间质胶原酶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转化生长因子β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胰腺炎 纤维化 大鼠
下载PDF
术中输血对荷瘤大鼠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文焯 孙建华 +2 位作者 黄美雄 许小东 刘玉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荷瘤大鼠术中输血模型,探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输血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接种Wolker256肉瘤细胞的雌性Wistar大鼠行剖腹手术,随机分成6组,分别行同种异系不同成分输血及同种同系输血,其中以输生理盐水组为阴性... 目的:通过建立荷瘤大鼠术中输血模型,探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输血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接种Wolker256肉瘤细胞的雌性Wistar大鼠行剖腹手术,随机分成6组,分别行同种异系不同成分输血及同种同系输血,其中以输生理盐水组为阴性对照组。术后测量肿瘤体积和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中输入同种异系大鼠全血及白细胞组大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其细胞免疫功能明显较对照组受到抑制(P<0.01);而术中输入同种同系大鼠全血和同种异系大鼠红细胞、血浆组的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及细胞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系血中白细胞成分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而血浆和红细胞则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输血 肿瘤细胞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对活体状态下大鼠肝癌模型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承 王珊 胡显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活体状态下对大鼠肝癌模型实现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将40只幼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间断性小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癌组(n=20只)。正常组自由饮用生理盐水,间断性给药组对大鼠给予0.2%DENA灌胃,按... 目的:探讨活体状态下对大鼠肝癌模型实现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将40只幼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间断性小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癌组(n=20只)。正常组自由饮用生理盐水,间断性给药组对大鼠给予0.2%DENA灌胃,按10mg/kg给药,每周5次。两实验组第15周停药。第20周所有大鼠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I)检查,称重,采集血液标本作甲胎蛋白(α-foetoprotein,AFP)和肝功能检测,所得数据导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取组织标本做HE染色病理标本。结果:实验组诱癌率为85%,MRI对肝癌诊断准确率为9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与大鼠是否成癌关系最为密切。结论:间断性给药法结合大鼠血浆ALT值的持续监测,对ALT异常的大鼠进行MRI检查,有利于在经费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早期诊断肝癌,避免建模中过高的死亡率和肝外转移率,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大鼠wistar 二乙基亚硝胺DENA
下载PDF
JAK2-STAT3通路介导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夏大川 田轶魁 +1 位作者 吴志浩 魏民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30~280g)随机平均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Pos)t组,缺血后处理+AG490(J...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30~280g)随机平均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Pos)t组,缺血后处理+AG490(JAK2-STAT3通路阻断剂)组(Post+AG490组)。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Post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并于再灌注前实施缺血后处理(灌注10s,缺血10s)3个循环。Post+AG490组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AG490,其他处理与Post组相同。再灌注120min后取心肌标本。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心梗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AG490抑制了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缺血后处理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这一作用是由JAK2-STAT3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STAT3转录因子 大鼠 wistar 缺血后处理
下载PDF
噪声对心脏的影响与丹参的拮抗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建国 刘书乾 谭天秩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487-489,共3页
为探索噪声对心脏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预防噪声的损伤, 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3 只, 采用配伍组设计分为噪声暴露组 (简称A 组)、噪声暴露+ 丹参灌胃组 (简称B组) 和正常对照组 (C组)。A 组每天暴露于 (105±1.5) dB(A)、频率250~80... 为探索噪声对心脏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预防噪声的损伤, 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3 只, 采用配伍组设计分为噪声暴露组 (简称A 组)、噪声暴露+ 丹参灌胃组 (简称B组) 和正常对照组 (C组)。A 组每天暴露于 (105±1.5) dB(A)、频率250~8000Hz的噪声中4小时; B组每天口服浓度为1g/m l的丹参水溶液1.5m l, 然后与A组同时暴露于相同的噪声中; 正常对照组不给任何处理。实验两月后发现: 暴露组大鼠心肌结构发生改变; 血清组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显著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亚组分 (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值无显著变化; 心肌过氧化脂质(LPO) 含量显著升高,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活力有升高的趋势。提示, 噪声可损伤心肌的结构, 其可能的机制在于降低了HDL—C、HDL2—C的水平、氧化作用增强。丹参组LDL—C显著降低, 心肌组织LPO水平无显著性变化, GSH—Px 活力向正常水平恢复。说明丹参有拮抗噪声的作用, 其作用的可能机制在于丹参的抗氧化作用。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脂蛋白类 HDL-C LDL-C wistar大鼠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甲状腺组织RAGE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伟 朱梦瑜 +3 位作者 张宏 郑凝 吴晓明 方佩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大鼠甲状腺组织终末糖基化产物受体(RAGE)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糖的关系。方法:经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DM大鼠49只,随机分为DM组(17只)、胰岛素干预组(DI组,16只)、氨基胍干预组(DA组,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大鼠甲状腺组织终末糖基化产物受体(RAGE)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糖的关系。方法:经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DM大鼠49只,随机分为DM组(17只)、胰岛素干预组(DI组,16只)、氨基胍干预组(DA组,16只),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9只)。成模12周末测空腹血糖后,经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甲状腺组织,分别以GAPDH和β-actin作为内对照,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组RAGE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DM组大鼠血糖为(31.72±9.29)mmol/L、甲状腺组织RAGE mRNA与GAPDH mRNA表达比为0.90±0.30,RAGE蛋白与β-actin蛋白表达比为0.88±0.23,均高于NC组的(4.87±0.75)mmol/L、0.27±0.17和0.44±0.2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I组与DA组大鼠甲状腺组织RAGE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60±0.22、0.67±0.27和0.38±0.20、0.45±0.17,均低于DM组(均P<0.05)。结论:DM大鼠甲状腺组织RAGE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积极地控制血糖、阻断终末糖基化产物的形成有利于抑制甲状腺组织RAGE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甲状腺 胰岛素 胍类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低频经颅磁刺激对颞叶癫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毅军 田小冰 田心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79,1026,共4页
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磁刺激(rTMS)对颞叶癫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清洁级Wistar大鼠制备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TMS组,每组5只,对rTMS组大鼠进行rTMS治疗。利用电子显微镜从神经元、神经纤... 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磁刺激(rTMS)对颞叶癫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清洁级Wistar大鼠制备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TMS组,每组5只,对rTMS组大鼠进行rTMS治疗。利用电子显微镜从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5个方面观察颞叶癫对海马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和rTMS对颞叶癫海马区病理损伤的作用。结果:颞叶癫对海马区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病理损伤,包括神经元出现凋亡和坏死,核浓缩,染色质聚集,线粒体嵴断裂,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突起明显水肿,神经纤维局部髓鞘降解,轴浆内微管、微丝排列紊乱,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胶质细胞损伤。rTMS后海马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包括脑组织水肿减轻,凋亡和损伤细胞减少,突触和神经毡病变改善和血管水肿减轻。结论:rTMS可改善颞叶癫对海马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癫 颞叶 疾病模型 动物 海马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eNOS转染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晓丽 朱晓波 +3 位作者 陈欧 苏宏 马宇 王一彪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转染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套管连接法建立左向右分...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转染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套管连接法建立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模型,实验组采用气管吸入法转染重组腺病毒AdCMVeNOS,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NOS蛋白表达,采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eNOS活性,测量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平均压(mRVP)、平均颈动脉压(mCAP)、右心肥厚指数(RVHI),采用HE染色观察肺动脉形态学改变,计算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WT%)。结果实验组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全层血管壁内棕黄色颗粒,eNOS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eNOS表达的阳性细胞介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手术组和对照组的eNOS活性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e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较假手术组亦明显升高(P<0.05)。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的mRVP、mPAP、RVHI和WT%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mRVP、mPAP、RVHI和WT%均显著降低(P<0.05);手术组与对照组各值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腺病毒介导的eNOS基因转染能够上调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eNOS表达及其活性,延缓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和肺血管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高血压 肺性 转染 基因疗法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P53、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瀛娟 赵秀兰 +1 位作者 王世忠 颜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6-998,102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病理形态学改变,P53、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视神经损伤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9组,每组8只,其中2组分别为正常组和假伤组,... 目的:探讨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病理形态学改变,P53、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视神经损伤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9组,每组8只,其中2组分别为正常组和假伤组,其余为实验组。实验组应用液压颅脑损伤仪建立大鼠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1、3、5、7、9、14、28d各处死8只,病理学观察RGCs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分析P53、Bax和Caspase3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ldRGCs开始减少,14d内呈快速减少,14d后减少速度减慢,28d后趋于稳定;P53、Bax、Caspase3伤后表达较正常组和假伤组明显增加。结论:视神经损伤后RGCs数目减少是其视功能下降的重要病理基础,凋亡是RGCs的死亡机制之一,P53、Bax和Caspase3在RGCs凋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BCL-2相关X蛋白质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细胞凋亡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80%肝切除后残肝再生及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慧宾 沈中阳 +4 位作者 宋红丽 郑卫萍 董冲 宋晓静 张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2,194,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自体80%肝切除后残余肝脏再生及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鉴定BMSCs,取6~8周体质量200~220g的大鼠,建立大鼠80%肝切除模型,实验组16只,术后即刻经门静脉注射BM...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自体80%肝切除后残余肝脏再生及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鉴定BMSCs,取6~8周体质量200~220g的大鼠,建立大鼠80%肝切除模型,实验组16只,术后即刻经门静脉注射BMSCs;对照组20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肝功能,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周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培养、扩增BMSCs;实验组术后生存15只,死亡1只,对照组生存15只,死亡5只;肝脏组织显示,实验组术后1、3和7d时肝窦轻度扩张,较少的炎性细胞浸润,少见坏死,坏死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3d差异尤为明显;实验组术后1、3和7d时血ALT和AS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3和7d时肝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残肝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PC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MSCs可以促进大鼠80%肝切除后残余肝脏细胞的再生及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肝切除术 肝再生 细胞周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薇 张慧 +4 位作者 常诚 林书祥 赵津生 郑捷 黄敬孚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及抗氧化剂对ALI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成熟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2组均以大肠杆菌腹腔注射,建立ALI动物模型。治疗组在注射大肠杆菌30min后,经大鼠尾静脉注射还原型...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及抗氧化剂对ALI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成熟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2组均以大肠杆菌腹腔注射,建立ALI动物模型。治疗组在注射大肠杆菌30min后,经大鼠尾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别于注射大肠杆菌后3、6、12h测定2组血中IL-8、IL-10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注射大肠杆菌后3h出现ALI症状,6h更为明显,12h口吐粉红色分泌物,解剖后肉眼所见双肺有明显水肿及出血点,氧合指数及肺湿/干重比均达到ALI诊断标准。治疗组3h无明显变化,6h呼吸稍促,12h肺组织仅轻度水肿。在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后,治疗组肺湿/干重比各时段检测值均低于模型组,其中6、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检测值各时段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检测值各时段均高于模型组,6、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I时存在炎性介质的失控与失衡,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后可有效调控炎性介质,从而降低ALI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疾病模型 动物 谷胱甘肽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因子类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