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05
1
作者 林文雄 陈鸿飞 +4 位作者 张志兴 徐倩华 屠乃美 方长旬 任万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形成 发育遗传特性 人工收割 机械化收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2
作者 朱永川 熊洪 +4 位作者 徐富贤 郭晓艺 张林 刘茂 周兴兵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6期1-8,共8页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因组合不同和生态条件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10-40cm;各节间腋芽在温度、光照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的萌发,施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促进腋芽的萌发,并能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210C;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超级杂交稻也可获得较好的再生稻产量。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还可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再生稻 杂交水稻 栽培技术 超级稻
下载PDF
湖南地区再生稻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周奥 何可佳 李晓刚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5期1-5,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南地区栽培的再生稻品种,研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记录7个水稻品种的播种期、收获期及生育期,计算出再生稻每株分蘖数及每丛平均株数,比较其生育期、再生能力、产量及米质口感,筛选出最适合作为再生稻的品种,以该品种...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南地区栽培的再生稻品种,研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记录7个水稻品种的播种期、收获期及生育期,计算出再生稻每株分蘖数及每丛平均株数,比较其生育期、再生能力、产量及米质口感,筛选出最适合作为再生稻的品种,以该品种为研究材料,研究施肥时间、收割方式以及留桩高度对再生稻分蘖、高度和产量的影响,探索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在湖南省内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9918’作为再生稻品种,生育期短、再生能力强、产量高、米质口感优良;最佳施肥时间为第一季收获前7天左右;机收时,留桩高度以25~27 cm为宜;病虫害采用"一拌三喷"综合防治策略,再生稻产量可达到3000~4500 kg/hm2。构建湖南地区再生稻高产栽增成套技术路线,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再生稻的产量,具有推广应用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筛选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义珍 黄育民 +2 位作者 陈子聪 蔡亚港 黄海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1-12,共12页
明确再生稻生育进程和气候生态适应性,依据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模式,提出不同纬区安全蓄养再生稻的海拔上限,及不同气候区的品种、播期布局.揭示再生稻的产量通径和腋芽成穗规律,明确促进腋芽萌发,增加再生穗数,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 明确再生稻生育进程和气候生态适应性,依据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模式,提出不同纬区安全蓄养再生稻的海拔上限,及不同气候区的品种、播期布局.揭示再生稻的产量通径和腋芽成穗规律,明确促进腋芽萌发,增加再生穗数,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提出芽肥施用、水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气候生态 腋芽成穗 丰产技术
下载PDF
杂交稻蓄留再生稻的增产技术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熊洪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24,共3页
在大面积生产调查基础上,对杂交稻蓄留再生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对再生稻产量起主导作用,其次是穗实粒数。同时,结合研究分析了进一步提高穗数和结实率的途径。最后提出了... 在大面积生产调查基础上,对杂交稻蓄留再生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对再生稻产量起主导作用,其次是穗实粒数。同时,结合研究分析了进一步提高穗数和结实率的途径。最后提出了再生稻每公顷2.25~3.00t的穗粒结构和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稻 通径分析 增产技术
下载PDF
粮食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种植方式——中稻蓄留再生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立云 肖应辉 +1 位作者 唐文邦 刘代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产现状 ,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用培两优5 0 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 .结果表明 ,培两优 5 0 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 1 2 0 82 .5 kg/hm2 ,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 ...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产现状 ,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用培两优5 0 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 .结果表明 ,培两优 5 0 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 1 2 0 82 .5 kg/hm2 ,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 ,比汕优 6 3(对照 )增产 37.5 % ,米质明显优于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蓄留再生 再生稻 种植模式
下载PDF
再生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吕泽林 钟顺清 杨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886-8888,8891,共4页
[目的]研究再生稻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试验,分析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该技术体系比常规栽培增产29.83%,2.88 hm2高产试验田连续3年单产超过3.0 t/hm2,平均单产3.21t/... [目的]研究再生稻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试验,分析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该技术体系比常规栽培增产29.83%,2.88 hm2高产试验田连续3年单产超过3.0 t/hm2,平均单产3.21t/hm2,2007~2009年在自贡市累计示范推广3.18万hm3,增产22.98%。[结论]该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高产 稳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超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被引量:32
8
作者 卓传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89-94,共6页
在福建省尤溪县建立Ⅱ优航1号的再生稻超高产示范片6.7 hm^2,2003~2005年3a平均每公顷产量,头季12375kg、再生季7907kg。根据产量构成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明确:①再生稻产量与每平方米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头季以每穗粒数与每平方... 在福建省尤溪县建立Ⅱ优航1号的再生稻超高产示范片6.7 hm^2,2003~2005年3a平均每公顷产量,头季12375kg、再生季7907kg。根据产量构成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明确:①再生稻产量与每平方米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头季以每穗粒数与每平方米总粒数的相关较密切,再生季以每平方米穗数与每平方米总粒数的相关较密切;②Ⅱ优航1号实现超高产,头季必须在足额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形成每平方米4.5~5.0万粒的库容量;再生季必须提高腋芽萌发率,培育比母茎多70%~100%的穗数,以多穗补小穗的不足,形成每平方米3.5万粒的库容量;③主要超高产栽培技术为优化配置生育期,发掘气候资源的潜在生产力;畦栽沟灌,保持土壤湿润透气性状,培育形态发达、机能高而持久的根系;依据目标产量,定量分期施肥;通过头季十黄收割、高留稻桩、重施芽肥等措施,提高再生腋芽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稻 Ⅱ优航1号 超高产 产量结构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姜照伟 林文雄 +2 位作者 李义珍 谢华安 卓传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加再生季对促芽促苗氮肥的氮素吸收量与回收率均与促芽促苗氮肥的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吸收量随生育时期的延后而减少;头季稻吸收的促芽促苗氮肥有1/3留存于稻桩,稻... 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加再生季对促芽促苗氮肥的氮素吸收量与回收率均与促芽促苗氮肥的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吸收量随生育时期的延后而减少;头季稻吸收的促芽促苗氮肥有1/3留存于稻桩,稻桩的氮素积累量也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头季收割后即输向再生分蘖,其中以在再生季齐穗前输出最多,对再生分蘖的萌发和生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生季叶片、茎鞘的氮素积累量随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齐穗以后大量分解转运到穗部,加上稻桩的氮素输出,表观转变率达57%~76%,显示稻桩和营养器官的转化氮是再生季籽粒氮素积累的主要来源;再生季稻谷产量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N)为241.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施用量 再生稻 氮素吸收 氮素分配 水稻 促芽促苗肥
下载PDF
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钱太平 梅少华 +6 位作者 张键 喻均吉 翟中兵 方锡文 陈建军 张丛德 魏坦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新两优223、两优6326、黄华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的产量效应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再生稻最适留桩高度因品种而异,新两优223、两优6326以留桩50 cm产量最高,黄华占以留桩35 cm产量最高;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 以新两优223、两优6326、黄华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的产量效应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再生稻最适留桩高度因品种而异,新两优223、两优6326以留桩50 cm产量最高,黄华占以留桩35 cm产量最高;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均表现出有效穗增加,穗粒数减少,结实率提高。不同收割方式间再生稻产量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留桩高度 收割方式 产量 产量构成
下载PDF
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郑景生 林文 +2 位作者 卓传营 方宣钧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对不同施N水平、不同品种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再生稻头季稻产量与根系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密切相关 ;再生稻再生分蘖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头季稻残留的根系 ,再生季稻穗数及产量与头季稻成熟期和再生季... 对不同施N水平、不同品种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再生稻头季稻产量与根系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密切相关 ;再生稻再生分蘖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头季稻残留的根系 ,再生季稻穗数及产量与头季稻成熟期和再生季稻齐穗期的根系机能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根系活力 干物质量 头季稻 产量 齐穗期 穗数 同品种 正相关 依赖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26
12
作者 高阳华 陈志军 +2 位作者 杨世琦 唐云辉 袁德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根据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重庆市气候资源特点,指出影响重庆再生稻的主要气候问题是:再生稻生育期间的光热条件、抽穗扬花期的低温阴雨和休眠芽萌发期的高温干旱。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对再生稻... 根据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重庆市气候资源特点,指出影响重庆再生稻的主要气候问题是:再生稻生育期间的光热条件、抽穗扬花期的低温阴雨和休眠芽萌发期的高温干旱。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生育期间的积温和日照时数作为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在1∶25万DEM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得到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制作了精细化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将重庆市再生稻栽培区划分为光温丰富再生稻适宜栽培区、热量丰富光照较丰再生稻适宜栽培区、光照丰富热量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和光热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4种类型区,对各类型区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特点进行了分区评述;并从再生稻与其它晚秋作物协调发展、年度种植计划制定、高产栽培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建议,促进了重庆市再生稻生产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再生稻 光热资源 区划 GIS
原文传递
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6
13
作者 姚雄 唐永群 +2 位作者 文明 张现伟 李经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9-1064,共6页
文章介绍了西南生态区的再生稻生产现状,并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再生稻发展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配套技术不全、技术推广困难、蓄留面积减少等问题,探讨今后再生稻研究的重要方向,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增加经费投入,实现科... 文章介绍了西南生态区的再生稻生产现状,并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再生稻发展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配套技术不全、技术推广困难、蓄留面积减少等问题,探讨今后再生稻研究的重要方向,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增加经费投入,实现科研院所联合、夯实基础研究,强化技术集成、推广高产模式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西南生态区
下载PDF
湖南再生稻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基旺 帅泽宇 +1 位作者 屠乃美 易镇邪 《中国稻米》 2018年第5期68-72,共5页
再生稻是一种重要的稻作模式。通过分析湖南再生稻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政策为引导、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配套机械为驱动、以品牌发展为支撑"的再生稻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湖南 再生稻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湖北省再生稻发展的现状及潜力 被引量:26
15
作者 费震江 董华林 +1 位作者 武晓智 周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77-5978,6002,共3页
介绍了湖北省再生稻发展的现状及潜力,种植面积在3.3万hm2左右,再生季产量4 500 kg/hm2左右,全省适宜发展再生稻的有效耕地面积在50.0万hm2以上,开发利用其中七、八成每年全省即可增产稻谷15亿~20亿kg.
关键词 再生稻 发展现状 潜力 湖北省
下载PDF
应用SSR标记定位水稻再生力和再生产量及其构成的QTL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景生 李义珍 林文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用两个籼稻品种明恢86和佳辐占为亲本建立的F2群体及相应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图,对水稻再生力和再生产量及其构成的基因进行了定位。结果定位了影响水稻再生力(再生穗数)的1个QTL,影响再生产量的1个QTL和影响产量构成的2个QTL,各QTL的加... 用两个籼稻品种明恢86和佳辐占为亲本建立的F2群体及相应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图,对水稻再生力和再生产量及其构成的基因进行了定位。结果定位了影响水稻再生力(再生穗数)的1个QTL,影响再生产量的1个QTL和影响产量构成的2个QTL,各QTL的加性效应均来自亲本明恢86,起增效作用。影响水稻再生穗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的QTL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区段上,且加性效应方向相同,这很好地解释了再生穗数与单株产量、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定位 水稻 再生力 再生产量 QTL
下载PDF
腋芽萌发能力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汪浩 张强 +4 位作者 张文地 李思宇 黄健 朱安 刘立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5-216,共12页
再生稻能够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一种两收,能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再生季有效穗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子,而有效穗数取决于再生芽萌发能力。提高再生稻腋芽萌... 再生稻能够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一种两收,能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再生季有效穗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子,而有效穗数取决于再生芽萌发能力。提高再生稻腋芽萌发能力对提高再生季水稻产量有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再生稻发展现状,综述了腋芽萌发能力和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腋芽能力的技术措施等,并提出了未来加强再生稻腋芽萌发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腋芽 萌发能力 产量
下载PDF
留桩节位与母叶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袁继超 孙晓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23-528,共6页
本文探讨了头季稻收获时保留的母茎节数与母叶数对再生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保留例二节上休眠芽的情况下,保留母茎到叶或倒二叶和倒一节可以增加母茎的干物重和营养物质贮藏量,因而可以减少头季稻收获后再生... 本文探讨了头季稻收获时保留的母茎节数与母叶数对再生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保留例二节上休眠芽的情况下,保留母茎到叶或倒二叶和倒一节可以增加母茎的干物重和营养物质贮藏量,因而可以减少头季稻收获后再生芽的死亡率,促进再生芽的萌发,增加发南数。相应地也使再生稻育效德数有所增加.但发苗期延长.迟发苗和弱苗增多,加之母叶与倒一节的严重荫蔽作用,使再生稻株生长发育较差,结实率、稳实粒数和千粒重均降低.产量不高。在去除倒二节后的第三节再生芽较保留了第二节的发苗多、生长好、有效稳增加、结实率、德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在去除了第三节后的第四节再生芽也表现同样趋势,表明再生芽的萌发生长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再生稻产量以去掉第一节保留第二节的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母茎 母叶 产量
下载PDF
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23
19
作者 卢康 张国忠 +4 位作者 彭少兵 雷志强 付建伟 查显涛 周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为降低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设计1台轻量化、宽割幅、低碾压的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该机由2套收割、脱粒、清选及储粮系统构成,共用1套履带式行走底盘,其收获装置采用对潮湿作物脱粒能力强的轴流钉齿式脱粒滚筒,清选装... 为降低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设计1台轻量化、宽割幅、低碾压的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该机由2套收割、脱粒、清选及储粮系统构成,共用1套履带式行走底盘,其收获装置采用对潮湿作物脱粒能力强的轴流钉齿式脱粒滚筒,清选装置采用质量轻、功耗小的气流清选筒式装置。对整机结构及参数进行设计并试制1台割幅为2.55m、理论喂入量为1.6kg/s的样机。以水稻品种"中香一号"为试验对象,对该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可达0.24 m/s,割茬高度在0.35~0.55 m间可调,工作效率为0.133hm^2/h。该机碾压率低、质量轻,能满足再生稻头季收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履带式收割机 双通道割台 双滚筒 下层切割器
下载PDF
杂交中稻-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22
20
作者 钱太平 方锡文 +4 位作者 张继新 邹春华 陈建军 徐志进 肖齐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193-4195,4199,共4页
以8个杂交中稻品种(含对照)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各品种作中稻再生栽培头季稻和再生稻抗病性、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K优AG、新两优223两季产量比两优6326(CK)增产极显著,适宜作再生稻种植;Y两优1号... 以8个杂交中稻品种(含对照)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各品种作中稻再生栽培头季稻和再生稻抗病性、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K优AG、新两优223两季产量比两优6326(CK)增产极显著,适宜作再生稻种植;Y两优1号与CK产量相当,可以适当种植;C两优343、渝优1号、渝优15比CK显著或极显著减产,不适宜在湖北省蕲春县作再生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品种筛选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