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翻译学的知识论阐释 被引量:59
1
作者 李瑞林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47-59,共13页
建制性的翻译研究历经50年的发展,主要采取还原主义的研究进路,从不同向度揭示了翻译的分殊之理,呈现典型的界面研究特征,产生了各自一体的知识结构和话语形式。反观翻译研究的历史境脉和当下状态,多元跨学科视角持续介入,但始终缺乏实... 建制性的翻译研究历经50年的发展,主要采取还原主义的研究进路,从不同向度揭示了翻译的分殊之理,呈现典型的界面研究特征,产生了各自一体的知识结构和话语形式。反观翻译研究的历史境脉和当下状态,多元跨学科视角持续介入,但始终缺乏实质性的对话与联通基础,客观上已造成诸多知识孤岛,因而尚不能对复杂多变的翻译现象做出系统解释,也无法对现实世界的翻译活动产生整体影响。鉴于此,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整合概念,联结迥然各异的研究视角,建立内外连贯一致的概念框架,理应是翻译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元理论问题。本文将翻译研究纳入知识论阐释空间,分析融合不同翻译观念的学术前提和逻辑理路,对照翻译的本体事实、逻辑事实和话语事实,解蔽翻译蕴含的跨语言知识转移本性,揭示知识翻译学之于汇通翻译观念、解释翻译现象、改善翻译生活的潜在价值,以此推动本研究方向的深度探索,提升翻译研究的学术品质,促进翻译知识的自治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言知识转移 经验知识 理性知识 再概念化 再语境化 知识翻译学
原文传递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性认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0
2
作者 袁鸿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19,共7页
通过逻辑分析、实践反思、专家访谈,对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释,尝试建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图;尝试厘清核心素养与教育总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课程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应着力解决好... 通过逻辑分析、实践反思、专家访谈,对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释,尝试建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图;尝试厘清核心素养与教育总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课程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应着力解决好的三个问题。从课程运作整体视野建立完备的顶层设计与监管机制,全面推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与整体实践,教师是落实体育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与实践的"根本"三个方面,明晰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核心素养 理性认识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 被引量:21
3
作者 于蕴 虞荣娟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高等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组织,它具有独特的工作体系和价值观体系。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范围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培养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对体育文化、校园文化的选择和重建,在不断构建自身的同时,聚合出校园... 高等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组织,它具有独特的工作体系和价值观体系。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范围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培养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对体育文化、校园文化的选择和重建,在不断构建自身的同时,聚合出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交融的交汇点,它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实现全民健身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园体育文化 理性认识 身体文化 文化结构 健身意识 素质 教育功能
下载PDF
“主题词”教学法——以“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课堂教学为例探究大学数学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晓军 杨树生 《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 2011年第12期8-9,共2页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环境下,通过实验、探究、总结获得的适合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课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主题词”教学法。
关键词 主题词 教学法 直观感觉 理性认识
下载PDF
对合理知识结构的再分析及圆锥体型知识结构的提出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大玲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实现自己知识结构的构建与优化。本文突出分析了合理知识结构的特征及其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结构模式,即圆锥体型知识结构模式。
关键词 合理 知识结构 再分析 圆锥体型
下载PDF
教育社会学知识论发展——从斯宾塞到扬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61,共13页
回顾与评论教育知识社会学的发展,从19世纪中叶斯宾塞之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及他对科学知识价值的推崇,到20世纪涂尔干科学理性源于社会结构与宗教的知识观;从20世纪70年代新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以及伯恩斯坦提出的四对知识... 回顾与评论教育知识社会学的发展,从19世纪中叶斯宾塞之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及他对科学知识价值的推崇,到20世纪涂尔干科学理性源于社会结构与宗教的知识观;从20世纪70年代新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以及伯恩斯坦提出的四对知识论范畴,到扬对他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从社会建构主义向社会实在论的转变;集中讨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能力教学模式与表现教学模式、强有力者的知识与强有力知识的矛盾关系;厘清这些知识论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知识 经验知识 新教育社会学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实在论
原文传递
模式化行动与合作行动中的知识类型及其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康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共8页
工业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社会行动都可以归类到模式化行动的范畴之中,行动大多建立在理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认识论表现出了对经验知识的轻蔑和排斥而向人们极力推荐理性知识。社会治理及其政治领域的社会性活动色彩最强... 工业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社会行动都可以归类到模式化行动的范畴之中,行动大多建立在理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认识论表现出了对经验知识的轻蔑和排斥而向人们极力推荐理性知识。社会治理及其政治领域的社会性活动色彩最强,因而也是最为推崇理性知识的领域,然而,随着协商民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某种脱离传统的制度民主的迹象,它在知识类型上并不刻意强调参与者必须具备理性知识素质,而是含糊地承认了经验知识的意义。何种类型的知识能够在社会治理以及其他社会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决于基本的社会条件和行动的性质。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社会条件下的社会行动基本上都是模式化行动,而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条件下,合作行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模式化行动的地位。对于合作行动而言,需要更多地倚重于经验知识,进而还会表现出对默会知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化行动 合作行动 理性知识 经验知识 默会知识
下载PDF
武汉市某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水平和需求状况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丁玉峰 尹芳芳 +4 位作者 胡敦梅 丁伊玲 汪震 贡雪 杜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272-275,共4页
目的:了解新医改政策实施以来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水平的现状以及对医药知识的需求状况。方法:2011年3月,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询问方式,现况调查武汉市某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水平和需求状况。结果:调查社区多数居民的疾病医疗方式、用药... 目的:了解新医改政策实施以来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水平的现状以及对医药知识的需求状况。方法:2011年3月,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询问方式,现况调查武汉市某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水平和需求状况。结果:调查社区多数居民的疾病医疗方式、用药观念和用药行为基本合理,如居民身体感到轻微不适选择看医生的占47.49%,凭医生处方获取药品的占57.99%,购药首先考虑药品安全性的占57.08%。居民对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知识的主观需求意愿均高达98.17%。仍有相当数量的社区居民在购药方式、对抗菌药认识(抗菌药处方率仅为58.90%)、过期药品处理、药品用法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居民合理安全用药的现状基本令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予以重视,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可考虑设立药品咨询服务中心或者建立类似的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持续药品咨询服务,同时满足居民对医药知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居民 合理用药 用药知识 需求
下载PDF
论教师的理论自觉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润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87,共8页
教师的理论自觉是指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并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从事自己的教育实践。它包含着三个相辅相成的构成要素:一是对已有教育实践的理性把握;二是对当下教育实践的理性反思;三是对未来教育实践的理性筹划。教师的理论自觉... 教师的理论自觉是指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并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从事自己的教育实践。它包含着三个相辅相成的构成要素:一是对已有教育实践的理性把握;二是对当下教育实践的理性反思;三是对未来教育实践的理性筹划。教师的理论自觉既是教师作为有意识、有目的的独立个体的必然诉求,也能助推教师成为头脑清醒的教育者、教育实践的创新者与个人理论的拥有者。而教师理论自觉的培育则需熟读史书,洞见育人之道;运用理论,重构自身实践;提炼观点,创建个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理论自觉 理性认识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能战胜“非典”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5期1-2,14,共3页
当代社会的历史潜能 ,表明我们能够战胜非典是一种历史必然。对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性认识和历史责任感 ,当代医学发展的水平 ,密切合作的国际关系 ,信息公开和全民共享的新思维 ,医务人员的高尚情操 ,决定了昔日传染病流行的灾难不可能在... 当代社会的历史潜能 ,表明我们能够战胜非典是一种历史必然。对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性认识和历史责任感 ,当代医学发展的水平 ,密切合作的国际关系 ,信息公开和全民共享的新思维 ,医务人员的高尚情操 ,决定了昔日传染病流行的灾难不可能在今天重演。而抗典所形成的共识及其经验 ,将成为今后战胜各种传染病乃至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理性认识 历史责任感 传染病 国际关系 信息公开 全民共享
下载PDF
论理想和信念及其在认识中的功能——主体认识结构中的非理性要素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浩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理想和信念是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现象。人们通常认为它们只同理性认识相联系,实际上它们是既同理性认识相联系,又同非理性认识相联系。经过理性思考而形成的理想、信念是理性的;未经过理性思考而盲目接受的理想、信念就是非... 理想和信念是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现象。人们通常认为它们只同理性认识相联系,实际上它们是既同理性认识相联系,又同非理性认识相联系。经过理性思考而形成的理想、信念是理性的;未经过理性思考而盲目接受的理想、信念就是非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 信念 理性认识 非理性认识 认识功能
下载PDF
我国青光眼诊疗发展史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小勇 吴廷瑞 贺翔鸽 《中华医史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197-199,共3页
青光眼的诊治是眼科治疗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发现它们的故事也是其历史中极具启发性的篇章。青光眼诊疗的发展过程与其他科学一样 :先有了多年的积累 ,再随着其他基础科学的发展而进入到解释现象的阶段 ;最后通过实验研究的实践在临... 青光眼的诊治是眼科治疗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发现它们的故事也是其历史中极具启发性的篇章。青光眼诊疗的发展过程与其他科学一样 :先有了多年的积累 ,再随着其他基础科学的发展而进入到解释现象的阶段 ;最后通过实验研究的实践在临床广泛应用后才确立了它的地位。同时 ,新的青光眼诊治方法的发现是无止境的 ,在相关科学发展的配合下 ,在医疗需要的推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发展史 感性认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及现实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微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89-92,共4页
论文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入手,说明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理解、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利用新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新问题。
关键词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辩证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文学形象的直观生成——形象思维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14
作者 苏宏斌 《中国美学》 2024年第1期4-21,共18页
有关形象思维的研究曾经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中的热点,但近些年来却备受冷落而陷入了沉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之外,与形象思维理论自身的内在缺陷也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当代的形象思维理论把思维问题错误地当成... 有关形象思维的研究曾经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中的热点,但近些年来却备受冷落而陷入了沉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之外,与形象思维理论自身的内在缺陷也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当代的形象思维理论把思维问题错误地当成了一个认识论问题,认为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这就使其无法回答形象思维究竟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的问题,也无法回答形象思维何以能够把握本质的问题。通过引入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提供一条新的思路。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理论认为,范畴和本质并不都是知性抽象或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可以通过直观活动被给予的。文学创作作为形象思维是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体,感知和想象为作家提供了最初的感性形象,本质直观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和呈现了形象中蕴含的本质,从而使文学形象成为现象和本质、个别性和一般性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本质直观
原文传递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桥梁——论隐喻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金林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75-78,共4页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位于词汇层次上的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一种偏离。但是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方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位于词汇层次上的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一种偏离。但是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隐喻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方式,它为抽象思维的进行奠定了基础,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搭建了桥梁,进而为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进行和认识改造世界打开了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隐喻认知 认知功能 创建性思维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下载PDF
数学思想及其素质教育功能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纪华 蔡崇春 《安康师专学报》 2005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数学思想及其素质教育功能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探讨的问题。通过阐述数学思想的概念,分析其素质教育功能,探讨如何进行数学思想教育问题。
关键词 数学思想 理性认识 功能 数学教学
下载PDF
“理知”的突破、延展及其超越:儿童教育实践中图像的智识价值审视
17
作者 王丽佳 黄瑞昕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4期5-14,共10页
图像作为人类识知世界与自我的重要媒介,正不断冲击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理知”的主导地位,并在感知、有感之理知与自我认知三个向度上呈现出独特作用。作为知识表征方式的图像,其在与语言文字的互动中,展现着它作为“感知”世界的... 图像作为人类识知世界与自我的重要媒介,正不断冲击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理知”的主导地位,并在感知、有感之理知与自我认知三个向度上呈现出独特作用。作为知识表征方式的图像,其在与语言文字的互动中,展现着它作为“感知”世界的方式所具有的通向“理知”的附属价值。作为超越“理知”全能的教育资源,图像以其“进境”“临境”“入境”的方式展现世界的可能性,成为建构“有感之理知”的有益来源。在教育促进人之自我理解的昭示下,图像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拓展了儿童自我认知的空间与向度。教育中的图像运用,需要在平衡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的前提下,警惕智识空虚的危机,由此坚守教育使人睿智与明达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图像 感知 理知 自我认知 智识
下载PDF
完善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之理性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金沐 陈曙光 《宿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本文从中国中小学教育实际出发,理性分析了完善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理性思考 中小学
下载PDF
基于综合集成服务平台的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建龙 解建仓 +1 位作者 牛犇 张刚 《水利信息化》 2011年第2期15-21,共7页
为解决传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在实际应用缺乏通用性、可操作性差且不易推广的问题,采用综合集成服务平台进行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的研究。以模型主题分类、主要决策信息、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等为基础,建立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的框架,... 为解决传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在实际应用缺乏通用性、可操作性差且不易推广的问题,采用综合集成服务平台进行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的研究。以模型主题分类、主要决策信息、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等为基础,建立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的框架,把水资源系统概化为系统网络图,结合供水水源配置和运用规则及用水户配置准则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以面向用户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为基础,构建系统网络知识图,建立可以进行多种平衡模式展现和潜力分析的合理配置规划模型。结果表明,以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为基础的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通用性的优点,可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规划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合理配置 配置规划 综合集成 知识图 服务平台
下载PDF
论小说《到灯塔去》中的空间距离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溢 姜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描述了不同概念上的空间距离,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然而却蕴涵着深远的哲学道理。通过三方面的空间距离,即:理性认识和世界原貌的空间距离,小说人物之间在认识...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描述了不同概念上的空间距离,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然而却蕴涵着深远的哲学道理。通过三方面的空间距离,即:理性认识和世界原貌的空间距离,小说人物之间在认识论、方法论上的空间距离,人与灯塔的物理空间距离,伍尔夫表达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意义,以及仅仅依靠理性认识世界的局限性,从而表明只有通过实践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理、看清世界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