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发射碳点的荧光探针构建及对水中铜离子的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如雪 黄明玥 +1 位作者 周硼 段春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2-1880,共9页
为克服测试时环境变化对荧光检测的影响,我们设计合成了比率型荧光探针,利用双波长的荧光发射来有效消除背景干扰。本文以邻苯二胺、四硼酸钠和1-甲基-3-烯丙基咪唑溴盐为反应前体,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基于碳点双发射的荧光探针L-CDs,... 为克服测试时环境变化对荧光检测的影响,我们设计合成了比率型荧光探针,利用双波长的荧光发射来有效消除背景干扰。本文以邻苯二胺、四硼酸钠和1-甲基-3-烯丙基咪唑溴盐为反应前体,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基于碳点双发射的荧光探针L-CDs,并实现了对铜离子(Cu^(2+))的双信号响应。L-CDs表现出荧光双发射现象,当激发波长为380 nm时,呈现出440 nm和570 nm的双发射峰。Cu^(2+)可使探针在440 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减弱,同时570 nm的荧光发射峰增强。Cu^(2+)浓度在0.04~0.244 mmol/L范围内时,与荧光比率信号(F_(570)/F_(440))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检出限(LOD)为0.6μmol/L。所构建的荧光探针可用于实际水样中Cu^(2+)的检测,回收率为99.4%~1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探针 铜离子 比率探针
下载PDF
酪蛋白-金银合金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对金霉素的荧光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嘉伟 徐凡 +4 位作者 耿永康 曹蕾 王佳茜 周梦艳 付丁伊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3-16,45,共5页
以酪蛋白为保护剂和还原剂,采用优化的一锅加热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一种新型金银合金纳米簇(Au-AgNCs@casein)。产物在325 nm最佳激发波长下有双荧光发射峰,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常见离子或氨基酸存在... 以酪蛋白为保护剂和还原剂,采用优化的一锅加热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一种新型金银合金纳米簇(Au-AgNCs@casein)。产物在325 nm最佳激发波长下有双荧光发射峰,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常见离子或氨基酸存在下,金霉素(CTC)可明显增强比率型探针Au-AgNCs@casein的荧光,其结构类似物却无明显影响。因此,本研究中制备的纳米簇可快速、灵敏、选择性检测C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金银合金纳米簇 金霉素 比率型探针
下载PDF
新型荧光定量模型用于湘江水中铅离子的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存 唐英 +1 位作者 陈瑶 汤建新 《包装学报》 2019年第2期14-20,共7页
富G序列AGRO100核酸探针与荧光染料硫磺素T(ThT)和N-甲基卟啉二丙酸IX(NMM)结合后,随着铅离子的加入ThT和NMM的荧光强度会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建立了用于铅离子定量分析的、免标记的广义比率型荧光传感方法。将该方法与新型荧光定量模型(Q... 富G序列AGRO100核酸探针与荧光染料硫磺素T(ThT)和N-甲基卟啉二丙酸IX(NMM)结合后,随着铅离子的加入ThT和NMM的荧光强度会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建立了用于铅离子定量分析的、免标记的广义比率型荧光传感方法。将该方法与新型荧光定量模型(QFM)相结合,分析4个不同地段湘江水中铅离子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广义比率型荧光探针结合QFM,能够准确定量分析4个不同地段湘江水中铅离子的浓度,该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加标回收率均在91%~108%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水 铅离子 比率型探针 荧光定量模型
下载PDF
高长径比探针在高分子纳米纤维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上的应用
4
作者 严定策 韩超 +2 位作者 丁雨葵 宋武林 程红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5期44-47,共4页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是用于表征表面纳米级形貌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纳米纤维膜等聚合物表面分析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详细叙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研究了扫描模式、测试参数、探针类型等因素对较大粗糙度的纳米纤维膜测试...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是用于表征表面纳米级形貌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纳米纤维膜等聚合物表面分析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详细叙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研究了扫描模式、测试参数、探针类型等因素对较大粗糙度的纳米纤维膜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长径比探针比常规探针更能真实的反应表面的形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纤维膜 表面粗糙度分析 高长径探针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加工的微钠探针制备技术
5
作者 王玉峰 曾永彬 +2 位作者 曲宁松 吴修娟 朱荻 《电加工与模具》 2014年第A01期38-40,共3页
提出了基于液膜电化学加工原理制备尖锥形和大长径比探针的方法。分析了液膜电化学加工方法的机理,并采用静态液膜法制备出针尖曲率半径为40 nm的尖锥形探针,再通过动态液膜电化学加工方法,即在工件阳极施加往复直线运动的方法制备出具... 提出了基于液膜电化学加工原理制备尖锥形和大长径比探针的方法。分析了液膜电化学加工方法的机理,并采用静态液膜法制备出针尖曲率半径为40 nm的尖锥形探针,再通过动态液膜电化学加工方法,即在工件阳极施加往复直线运动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大长径比的探针。对动态液膜法的成形机理进行了阐述,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加工电压、电解液浓度、运动参数等对探针长径比和平均直径的影响规律,并制备出长径比达70、平均直径为300 nm的大长径比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 尖锥状 大长径比 液膜电化学加工
下载PDF
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Al^(3+)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莹莹 冯荣萍 李兴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4-31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离子探针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以3,5-二氨基苯甲酸和2,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比率型金属离子探针L[3,5-二(2,4-二羟基)苯基亚氨基苯甲酸]。通过核磁、质谱和红外等方法对探针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离子探针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以3,5-二氨基苯甲酸和2,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比率型金属离子探针L[3,5-二(2,4-二羟基)苯基亚氨基苯甲酸]。通过核磁、质谱和红外等方法对探针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对探针L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探针L对Al^(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较小,并且反应前后伴有明显的颜色变化(黄色到无色)。通过计算,缔合常数为Kb=1.35×104L/mol,探针L对Al^(3+)的检出限低至8.6×10-2μmol/L,低于饮用水和食品中铝含量的国家标准,该离子探针有望应用于食品和水环境中Al^(3+)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型荧光探针 席夫碱 铝离子
下载PDF
荧光炭点比率探针的构建及可视化快速检测Fe^(3+)
7
作者 赵雪 徐欣仪 +2 位作者 贡永青 吴聪影 吴琪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426,共8页
以柠檬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15种炭点,发现通过调控反应的温度和酸的种类,可以改变炭点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以HNO_(3)调节pH值为2,反应温度为180℃时,获得了绿色炭点,该炭点量子产率高达41.56%;该绿色炭点对Fe^(3+)... 以柠檬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15种炭点,发现通过调控反应的温度和酸的种类,可以改变炭点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以HNO_(3)调节pH值为2,反应温度为180℃时,获得了绿色炭点,该炭点量子产率高达41.56%;该绿色炭点对Fe^(3+)具有特异荧光响应,且在0.1~1 mM的检测范围中,炭点与Fe^(3+)的浓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可达0.99795,最低检出限为0.47μM。进一步将该绿色炭点与罗丹明B结合,构建了比率荧光探针,并成功制备了其对应的比色卡纸,实现了可视化快速检测Fe^(3+)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点 离子检测 比率荧光探针 可视化
下载PDF
比率荧光法传感pH检出限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文慧 刘珣 +3 位作者 张尚青 杨婷 陈明丽 王建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7-604,共8页
检出限是判断或评价一种分析方法灵敏度的重要参数,与普通荧光探针相比,比率型荧光探针检出限的计算则比较复杂,多数情况下采用空白标准偏差的3倍与标准曲线斜率的比值作为检出限。而当比率荧光探针用于pH检测时,检出限尚无统一定义。... 检出限是判断或评价一种分析方法灵敏度的重要参数,与普通荧光探针相比,比率型荧光探针检出限的计算则比较复杂,多数情况下采用空白标准偏差的3倍与标准曲线斜率的比值作为检出限。而当比率荧光探针用于pH检测时,检出限尚无统一定义。本研究通过归纳总结发现,根据检测所得数据形式,可将比率型荧光探针分为3种,并据此设计了一种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600 nm/450 nm的模拟探针。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的pH比率型荧光探针检测的模拟数据进行分析,以光谱方法的检出限计算公式为原型,提出了检出限的计算公式。本方法可用于不同种类pH比率型探针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型荧光探针 pH传感 灵敏度 模拟数据
下载PDF
Cu/Ag纳米簇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Ag^+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可钰 孔令灿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9-653,共5页
本文以D-青霉胺为配体,通过一锅法在室温下制备出对Ag^+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的Cu/Ag纳米簇(Cu/AgNCs)比率型荧光探针,并对其结构和光谱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的荧光随着Ag^+掺杂量的增加显示出明显的蓝移,在最佳实验条件... 本文以D-青霉胺为配体,通过一锅法在室温下制备出对Ag^+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的Cu/Ag纳米簇(Cu/AgNCs)比率型荧光探针,并对其结构和光谱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的荧光随着Ag^+掺杂量的增加显示出明显的蓝移,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探针的荧光比率(I570/I615)与Ag^+浓度在0~1 6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9μmol/L,并对多种常见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该方法已被成功地用于人体尿样和环境水样中Ag^+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纳米簇 比率荧光探针 银离子
下载PDF
基于硫、氮双掺型碳点的稀土荧光信号驱动式汞离子传感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楚侨 林鑫 +1 位作者 蒋腊生 王前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67-1277,共11页
由于离子检测中荧光信号的单向变化经常受到光漂白、光散射、光源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识别系统的可靠性极大降低。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由稀土铽配位引导的纳米级复合材料(S,N-CQDs@GMP/Tb),实验在硫、氮双掺型碳量子点基础上... 由于离子检测中荧光信号的单向变化经常受到光漂白、光散射、光源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识别系统的可靠性极大降低。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由稀土铽配位引导的纳米级复合材料(S,N-CQDs@GMP/Tb),实验在硫、氮双掺型碳量子点基础上组装了铽离子(Tb^(3+))和鸟苷单磷酸(GMP)。材料在305 nm的激发波长激发下,能呈现出稀土离子^(5)D_(4)→^(7)F_(J)(J=6,5,4,3)4个跃迁信号和碳点自身蓝光发射并存的结果。汞离子的引入使得稀土的绿光减弱,碳点的蓝光增强;荧光滴定实验表明绿/蓝光比值与汞离子浓度呈线性对应关系,检测限低至7.04 nmol·L^(-1),线性范围10~110 nmol·L^(-1)(R^(2)=0.9829)。为了解决粉末材料取用困难的问题,实验采用滤纸为基底,得到了一种简易的固相检测器件,为实现污染离子的特异性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单磷酸 铽离子 比率荧光探针 汞离子
下载PDF
用于快速检测铅离子的新型双发射碳点比率荧光探针
11
作者 易敏娜 曹汇敏 +2 位作者 黎双娜丝 张朱珊莹 朱春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88-3793,共6页
碳量子点(CQDs),一类具有显著荧光性能的零维碳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生物传感应用研究的热点材料。铅在化妆品、工业污染等环境的来源众多,吸入或误食吸附在颗粒物上的铅都会造成铅中毒,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快速检测Pb^(2+)含量在临床医... 碳量子点(CQDs),一类具有显著荧光性能的零维碳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生物传感应用研究的热点材料。铅在化妆品、工业污染等环境的来源众多,吸入或误食吸附在颗粒物上的铅都会造成铅中毒,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快速检测Pb^(2+)含量在临床医学应用中极其重要。基于CQDs的荧光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蓝、红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用于快速检测Pb^(2+)含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等多种手段对探针的形态结构与性质进行表征、检测和分析,对Pb^(2+)响应探针的光学特性以及应用可行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双发射碳点通过与自身的对比标定,有效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被测物浓度的检测效果和灵敏度。该探针采用水相合成,步骤简单可重复性高,且能够在短短几秒内对Pb^(2+)实现快速响应,检测过程无需借助大型仪器,仅在紫外灯辅助下便可裸眼观测到比率探针荧光从蓝色到红色的变化,可用于即时检测。在符合目前医学应用的Pb2+浓度范围0~0.5 mg·L^(-1)内,两种荧光基团之间的荧光强度比IBCDs/IRCDs与其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7 44,检出限为0.013 6mg·L^(-1)。选取Zn^(2+)、 Fe^(3+)、 K^(+)等十种金属干扰离子对探针的荧光传感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该探针对Pb2+具有良好的特异选择性,并在不同pH环境和孵育时间下测量铅响应,研究探针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比率荧光探针 荧光猝灭 即时检测 铅离子
下载PDF
环境水样中S^(2-)的CQDs双发射比率荧光测定
12
作者 张越诚 王清清 +3 位作者 马静 胡渭平 孙凌波 马红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9-737,共9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对苯二胺为氮源,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双发射荧光碳量子点(GP-CQDs),对该GPCQDs的形貌及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单一波长λ_(ex)=300 nm激发下,该GP-CQDs于348 nm和452nm处有双发射荧光信号。将MnO_(4)^(-)加... 以葡萄糖为碳源、对苯二胺为氮源,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双发射荧光碳量子点(GP-CQDs),对该GPCQDs的形貌及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单一波长λ_(ex)=300 nm激发下,该GP-CQDs于348 nm和452nm处有双发射荧光信号。将MnO_(4)^(-)加入GP-CQDs溶液,GP-CQDs于452 nm处的荧光信号完全猝灭,而348 nm处的信号基本不变。于上述猝灭体系中继续加入S^(2-),其于425 nm处产生新的荧光发射峰,相较于GP-CQDs原452 nm处的荧光信号,发射峰位置发生蓝移,且发射峰强度随S^(2-)的浓度增加线性增强,而348 nm处的信号无增敏现象。根据该现象,以425 nm处的荧光峰为响应信号、348 nm荧光峰为参比信号,可直接构建基于S^(2-)测定的比率荧光传感探针。实验对该探针的构建条件及分析性能进行了优化,当S^(2-)浓度在3.1×10^(-8)~8.0×10^(-6)mol/L范围内时,与348 nm和425 nm两处的荧光强度比值(I_(425)/I_(348))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41×10^(-9)mol/L(3σ/k)。对MnO4-及S^(2-)与GP-CQDs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用于环境水样中S^(2-)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离子(S^(2-)) 双发射荧光碳量子点 比率荧光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人血清白蛋白占位的内标型比率荧光探针检测抗癫痫药物盐酸噻加宾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小豆 曹雅诗 +6 位作者 艾思欣 杨艳 汤鑫慧 刘芸 周梦洁 邹振 杨荣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7-803,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抗癫痫药物盐酸噻加宾(TGB)的内标型比率荧光探针(PDI-HSA-AC)。该探针以人血清白蛋白(HSA)为竞争结合反应载体,染料苝二酰亚胺衍生物(PDI)为荧光基团,茜素络合指示剂(AC)为内标物。通过对PDI、HSA、AC和TGB相互作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抗癫痫药物盐酸噻加宾(TGB)的内标型比率荧光探针(PDI-HSA-AC)。该探针以人血清白蛋白(HSA)为竞争结合反应载体,染料苝二酰亚胺衍生物(PDI)为荧光基团,茜素络合指示剂(AC)为内标物。通过对PDI、HSA、AC和TGB相互作用的研究,我们发现PDI的荧光能够被HSA猝灭,并且PDI结合在HSA的位点Ⅱ处,当存在TGB时,TGB竞争结合在HSA的位点Ⅱ,PDI被置换下来,从而实现了荧光恢复。此外,TGB的存在基本不影响结合在HSA位点Ⅰ处的AC的荧光信号,因此实现了对TGB的比率荧光法的检测。构建的荧光探针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检测方法简单、实验条件温和、检测迅速等优点,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尿液中TGB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内标型比率荧光探针 盐酸噻加宾 竞争性结合 位点选择
下载PDF
双发射碳量子点的一步合成及其用于卡托普利比率测定的研究
14
作者 马静 李承佳 +4 位作者 冯丹敏 李莹 杨晓军 马红燕 张越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以间苯二胺(MPD)为唯一碳源,在乙酸存在条件下,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双发射碳量子点(m-CQDs)。在305 nm波长激发下,m-CQDs于345 nm与511 nm波长处具有独立的双发射峰。在对m-CQDs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实验发现,加入KMnO 4可... 以间苯二胺(MPD)为唯一碳源,在乙酸存在条件下,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双发射碳量子点(m-CQDs)。在305 nm波长激发下,m-CQDs于345 nm与511 nm波长处具有独立的双发射峰。在对m-CQDs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实验发现,加入KMnO 4可使m-CQDs双发射峰中345 nm波长处荧光猝灭,其后再加入卡托普利(CAP),可使345 nm波长处猝灭后的荧光信号重新线性恢复,而511 nm波长处荧光信号基本不变。据此,以m-CQDs 345 nm波长峰强度为荧光响应信号,511 nm波长峰强度为参比信号,基于该m-CQDs探针直接形成“响应-参比”信号,可构建用于CAP测定的“猝灭-恢复”比率型荧光探针。该探针对CAP检出限为5.2×10^(-8)mol/L,CAP浓度在8.0×10^(-8)mol/L~1.0×10^(-5)mol/L范围内,与荧光信号比值F_(345)/F_(511)呈良好线性关系。通过比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不同温度对猝灭常数的影响,讨论了KMnO 4及CAP对m-CQDs荧光探针“猝灭-恢复”机理。该研究实现了目标物CAP高选择性、低成本、高灵敏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胺 双发射碳量子点 卡托普利 比率型荧光探针
下载PDF
一种检测CO_(3)^(2-)的比率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鑫 李方霁 +4 位作者 钟克利 侯淑华 燕小梅 边延江 汤立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7-941,共5页
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以2,6-二甲酰基对甲苯酚为母体的新型荧光探针HMI,可在EtOH-H2O(体积比8/2,10mmol/L HEPES,pH=7.4)体系中高效识别CO_(3)^(2-)。加入CO_(3)^(2-)后,在412nm激发时,HMI在660nm处的荧光猝灭,而以540nm为中心的新发射带... 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以2,6-二甲酰基对甲苯酚为母体的新型荧光探针HMI,可在EtOH-H2O(体积比8/2,10mmol/L HEPES,pH=7.4)体系中高效识别CO_(3)^(2-)。加入CO_(3)^(2-)后,在412nm激发时,HMI在660nm处的荧光猝灭,而以540nm为中心的新发射带荧光显著增强,为比率型荧光探针。HMI对CO_(3)^(2-)的检测表现出高选择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检测限为3.938×10^(-6)mol/L。更有意义的是,HMI探针对CO_(3)^(2-)的检测能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而且细胞成像研究表明,HMI可用于活体MCF-7细胞中CO_(3)^(2-)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3)^(2-) 比率型荧光探针 实际水样 MCF-7细胞
原文传递
CdTe/CdS@SiO_2@BPEI-CQDs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在测定生物样品中Cu(Ⅱ)的应用
16
作者 俱玉云 陈永雷 陈兴国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3-648,共6页
本文制备了对Cu(Ⅱ)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的Cd Te/Cd S@Si O_2@BPEI-CQDs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基于Cu(Ⅱ)能使探针表面的BPEI-CQDs荧光猝灭的现象,建立了测定Cu(Ⅱ)的比率荧光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测定Cu(Ⅱ)的线性范围为0.40~70μ... 本文制备了对Cu(Ⅱ)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的Cd Te/Cd S@Si O_2@BPEI-CQDs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基于Cu(Ⅱ)能使探针表面的BPEI-CQDs荧光猝灭的现象,建立了测定Cu(Ⅱ)的比率荧光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测定Cu(Ⅱ)的线性范围为0.40~70μmol/L,检测限为0.27μmol/L。建立的方法已被成功用于人体尿液及血浆中Cu(Ⅱ)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 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 碳量子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