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3
1
作者 石玉 于振文 +2 位作者 王东 李延奇 王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60-1866,共7页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的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共设7个处理,对照为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和240kg/hm2条件下,各设底肥氮量与追肥氮量比例(底追比例)为1∶1(N1和N4)、1∶2(N...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的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共设7个处理,对照为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和240kg/hm2条件下,各设底肥氮量与追肥氮量比例(底追比例)为1∶1(N1和N4)、1∶2(N2和N5)、0∶1(N3和N6)。结果表明,播种至拔节期植株积累的底施氮占植株全生育期积累底施氮总量的78.04%~89.67%;小麦植株对追肥氮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对底肥氮的利用率,适当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N2处理的最高。在相同底追比例下,不同施氮量处理相比较,植株与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施氮量相同,随追施氮肥比例的增加,开花前贮存氮素的转运量和转运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2和N5的转运量及转运效率最高;开花后氮素的同化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则随追施氮比例的增加而提高;籽粒氮素积累量在N2、N3、N5和N6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N1和N4。适量施氮并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N2、N5和N6均效果较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68kg/hm2及底追比例为1∶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底追比例 15N 氮素吸收 转运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8
2
作者 马兴华 于振文 +2 位作者 梁晓芳 颜红 史桂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子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增加追肥氮的比例,...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子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增加追肥氮的比例,提高了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增加了植株地上部器官(子粒+营养器官)中追肥氮、土壤氮的积累量,提高了营养器官中氮素的转运量和开花后氮素的同化量,增加了子粒蛋白质含量。相同的氮素底追肥比例条件下,将240 kg/hm2施氮量降至168 kg/hm2的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提高,子粒中土壤氮的积累量增加,植株地上部器官中土壤氮的积累量亦增加,开花后氮素同化量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各施氮处理间子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68 kg/hm2且全部于拔节期追施是兼顾产量、品质和效益的优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底追肥比例 氮素利用 子粒产量 子粒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施氮量及底追比例对小麦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2
3
作者 石玉 于振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61-3669,共9页
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田间试验在山东省龙15市中村进行,试验区小麦各生育阶段的降雨量和零度以上的积温分别为:82.9mm,649.8℃(播种-冬前)、33.3mm,578.7℃... 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田间试验在山东省龙15市中村进行,试验区小麦各生育阶段的降雨量和零度以上的积温分别为:82.9mm,649.8℃(播种-冬前)、33.3mm,578.7℃(冬前-拔节)、28mm,359℃(拔节-开花)、84.3mm,837.6℃(开花-成熟)。试验设3个施氮量:0kg·hm^-2(CK)、168kg·hm^-2(A)、240kg·hm^-2(B);在施氮量168kg·hm^-2和240kg·hm^-2条件下分别设3个底追比例:1/2:1/2(A1和B1)、1/3:2/3(A2和B2)、0:1(A3和B3)。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之间植株氮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施氮量为168kg·hm^-2、底追比例为1/3:2/3的处理A2与处理B2、B3差异不显著,但处理A2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土壤残留量和氮素表观损失量;施氮量相同,适当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肥利用率。试验还表明,在拔节期,底施氮量为84kg·hm^-2和120kg·hm^-2的处理A1、B1,在80-100cm和100—160cm土层分别出现硝态氮的累积;而底施氮量为56kg·hm^-2的处理A2,在0—2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与不施氮处理无显著差异。在成熟期,追施氮量大于160kg·hm^-2的处理B3、A3和B2,硝态氮在120—180cm土层出现累积高峰,已下移到小麦根系可吸收范围之外,易于造成淋溶损失;而追氮量为112kg·hm^-2的处理A2,在100—2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试验中,施氮量为168kg·hm^-2底追比例为1/3:2/3的处理A2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地上部植株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籽粒氮肥吸收利用率均较高,100—200cm土层未出现硝态氮的明显累积,氮素表观损失量最少,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底追比例 小麦 产量 土壤硝态氮 氮平衡
下载PDF
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分析 被引量:56
4
作者 王激清 马文奇 +1 位作者 江荣风 张福锁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9-333,共5页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同步作物的养分需求与土壤、肥料的养分供应。本文依据农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详细分析了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并利用施肥比面这个指标筛选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上六个...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同步作物的养分需求与土壤、肥料的养分供应。本文依据农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详细分析了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并利用施肥比面这个指标筛选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上六个主要化肥品种作基肥和追肥的用量和比例。最后针对我国基追比现状本文提出了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影响基追比的因素,在高肥力地区采用降低基肥的用量,加大追肥用量的氮肥后移的施肥方式;在肥料品种方面对于氮肥来说仍要保持单质氮肥的生产和应用,对于磷钾来说,应针对不同的肥料品种加大肥料复合化和专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钾肥 基追比
原文传递
施肥量与氮肥基追比对西农979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凤楼 宋美丽 +5 位作者 冯毅 孙道杰 李学军 李进仓 张睿 王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2-487,共6页
为给小麦品种西农979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高、中两种施肥量(高肥:每公顷施纯氮270kg、P2O5225 kg、K2O 120 kg;中肥:每公顷施纯氮180 kg、P2O5120 kg、K2O 120 kg)和氮肥7∶3、6∶4、5∶3∶2、10∶0四种基追比例(一次追氮在... 为给小麦品种西农979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高、中两种施肥量(高肥:每公顷施纯氮270kg、P2O5225 kg、K2O 120 kg;中肥:每公顷施纯氮180 kg、P2O5120 kg、K2O 120 kg)和氮肥7∶3、6∶4、5∶3∶2、10∶0四种基追比例(一次追氮在拔节期进行,两次追氮分别在拔节期与孕穗期进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量和氮肥基追比例对西农97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处理产量比中肥处理产量提高9.66%;无论在中肥或高肥条件下,籽粒产量均随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加而提高。施肥量和氮肥基追比例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对穗粒数的影响居中,对群体穗数的调控作用较大。氮肥基追并施可显著提高成穗率。随施肥量的提高和氮肥追施比例的加大,群体穗数逐渐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但蛋白质含量增幅小,湿面筋含量增幅大。高施肥量下,氮肥基追比例5∶3∶2,西农979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 573.5 kg.hm-2、14.97%和3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西农979 氮肥基追比 产量和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和氮肥底追比例对济麦20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石玉 于振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0-714,共5页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技术和理论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的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之...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技术和理论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的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之间植株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差异,小麦植株对追肥氮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对底肥氮的利用率,适当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以N2处理(施氮量为168 kg.hm-2,底追比例为1∶2)最高。适量施氮并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改善籽粒加工品质,N2、N5(施氮量为240 kg.hm-2,底追比例为1∶2)和N6(施氮量为240 kg.hm-2,全部追施)处理效果均较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68 kg.hm-2及底追比例为1∶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品质、效益和生态的合理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15N 施氮量 底追比例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施氮方式对烤烟氮素吸收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本强 马兴华 +8 位作者 王术科 王毅 孙刚 管恩森 吴元华 陈向东 张艳艳 石屹 张忠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2,共7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肥比例对烟株氮素吸收累积、土壤硝态氮、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烟株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无明显影响,减少氮肥用量与基肥用量降低了成熟期叶片氮素含量和氮素累...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肥比例对烟株氮素吸收累积、土壤硝态氮、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烟株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无明显影响,减少氮肥用量与基肥用量降低了成熟期叶片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减少氮肥用量显著降低了生长前期和后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相同施氮量基追肥比例为30:70处理的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较大,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较小,香气质、余味得分较高。施纯氮9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50:50和30:70的处理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兼顾烟叶产量与品质的最佳氮肥运筹模式为施纯氮9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3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施氮量 基追肥比例 氮素吸收累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兴华 于振文 +2 位作者 梁晓芳 颜红 史桂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98,共4页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追比例均为5:5,处理2(纯氮施用量为168kg/hm^2)与处理1(纯氮施用量为240kg/hm^2)比较,处理2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追比例均为5:5,处理2(纯氮施用量为168kg/hm^2)与处理1(纯氮施用量为240kg/hm^2)比较,处理2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量,肥料氮的利用率均高于处理1的,但处理2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纯氮施用量均为168kg/hm^2,氮肥全部用于拔节期追施的处理3与处理2比较,处理3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0~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均高于处理2的;肥料氮的利用率和籽粒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成熟期不同处理0~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播种前,在60~80cm土层形成累积峰并高于播种前,但80cm以下层次与播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底追比例 氮素利用 土壤硝态氮含量
下载PDF
施氮量与基追比例对烟叶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马兴华 石屹 +4 位作者 张忠锋 王永 杨明峰 管恩森 李剑侠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9,共6页
通过3 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施氮量增加了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降低了总植物碱、总氮、钾含量及钾氯比,改善了烟叶感官质量;降低施氮量显著... 通过3 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施氮量增加了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降低了总植物碱、总氮、钾含量及钾氯比,改善了烟叶感官质量;降低施氮量显著降低了氮素积累量、来自肥料和土壤的氮量,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相同施氮量,随追肥比例增加,2009和2012 年度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先增加后降低,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2010 年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提高.2009、2010 年度感官质量分别以追肥比例为70%和50%的处理最佳;2012年度高施氮量以追肥比例为70%处理最佳,低施氮量以50%处理最好.增加追肥比例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通过3 年研究发现,施氮量从90 kg/hm^2 降至45-60 kg/hm^2,追肥比例增至50%-70%可改善烟叶感官质量及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基追比例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对藜麦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康小华 沈宝云 +7 位作者 王海龙 张俊莲 胡静 郭谋子 李志龙 陈霞珍 马绍丽 袁海丽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34-37,共4页
藜麦在中国的种植刚刚起步,尚处在引种和试种植阶段,虽在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种植密度等方面有些研究,但在水分管理和肥料利用上鲜有报道。‘条藜1号’是条山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藜麦新品种,本试验对该品种不同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对... 藜麦在中国的种植刚刚起步,尚处在引种和试种植阶段,虽在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种植密度等方面有些研究,但在水分管理和肥料利用上鲜有报道。‘条藜1号’是条山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藜麦新品种,本试验对该品种不同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对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藜麦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例是藜麦高产的重要因素,当施氮量为60 kg/hm^2、基追比为1:2时,藜麦植株的各项性状指标表现良好、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施用量 基追比 藜麦 产量 经济性状
下载PDF
追氮时期和基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晓英 贺明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1-715,共5页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合理运筹提供依据,以济麦20号为材料,在施氮量为240kg·hm-2下,研究追氮时期(起身、拔节、孕穗、开花)和基追比例(1∶1、3∶7和3∶17)对强筋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起身期和拔节期追氮处...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合理运筹提供依据,以济麦20号为材料,在施氮量为240kg·hm-2下,研究追氮时期(起身、拔节、孕穗、开花)和基追比例(1∶1、3∶7和3∶17)对强筋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起身期和拔节期追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高于孕穗期和开花期追氮处理。起身和拔节期增加追氮比例可提高产量,孕穗和开花期增加追氮比例则使产量降低。在起身和拔节期追氮时,籽粒蛋白质、醇溶蛋白和清、球蛋白含量随追氮比例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在孕穗和开花期追氮时,籽粒蛋白质、醇溶蛋白和清、球蛋白随追氮比例增加呈上升趋势。在各时期增加追氮比例均可提高谷蛋白、HMW-GS、LMW-GS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在一定的基追比条件下,拔节期追氮处理的谷蛋白、HMW-GS、LMW-GS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均高于起身期追氮处理,追氮时期自拔节期后移至孕穗和开花期时谷蛋白、HMW-GS、LMW-GS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均不同程度降低。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强筋小麦济麦20号以基肥∶拔节肥比例为3∶17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氮时期 基追比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山东省不同区域花生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秀芬 房增国 李俊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31-235,共5页
为研究山东省花生施肥过程中主要养分的基追肥用量及比例现状,依据农户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区域花生氮磷钾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山东省基追肥现状,提出对于氮肥应采用降低基肥用量,适当提高追肥比例的氮... 为研究山东省花生施肥过程中主要养分的基追肥用量及比例现状,依据农户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区域花生氮磷钾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山东省基追肥现状,提出对于氮肥应采用降低基肥用量,适当提高追肥比例的氮肥后移施肥方式或采用缓/控释肥料;对于磷钾肥应采用复混肥品种,加大基肥比例的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区域 花生 基追比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与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翠平 贺明荣 +2 位作者 张宾 张洪华 刘永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4-739,共6页
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基肥∶追肥为1∶1、1∶2、1∶5)和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处理能显著降低小麦千粒重、籽粒产量以及籽粒的淀粉含量、支链淀... 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基肥∶追肥为1∶1、1∶2、1∶5)和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处理能显著降低小麦千粒重、籽粒产量以及籽粒的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例,峰值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也相应降低,而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应提高,导致淀粉品质变劣而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得以改善;在基追比例1∶1的基础上增大拔节期氮素追施比例,能显著提高小麦常温和高温胁迫下籽粒产量,缓解高温胁迫对小麦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的不良影响,而对小麦籽粒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粉的粘度指标影响甚微.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拔节期氮肥追施比例可有效减缓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的负面影响,但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基追比 高温胁迫 籽粒品质
下载PDF
氮肥不同施用量及基追比对藜麦根系生理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闫士朋 冯焕琴 +4 位作者 杨宏伟 焦润安 张舒涵 康小华 李朝周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115,共11页
探究了滴灌模式下藜麦根系生理及农艺性状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及氮肥不同基追比(基追肥施用比例)的响应,旨在为藜麦生产中氮肥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6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高的基追比提高了根系活力,60 kg/hm^2施氮量的根... 探究了滴灌模式下藜麦根系生理及农艺性状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及氮肥不同基追比(基追肥施用比例)的响应,旨在为藜麦生产中氮肥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6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高的基追比提高了根系活力,60 kg/hm^2施氮量的根系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但高施氮量(90 kg/hm^2)高基追比(2∶1)条件时丙二醛含量最高,发挥活性氧清除功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根系活性氧积累。整体而言,60 kg/hm^2施氮量的抗氧化酶活性较低。高氮(60和90 kg/hm^2)、高基追比(2∶1)条件促进了藜麦根系的延伸;60 kg/hm^2施氮量的藜麦根系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整体上高于30 kg/hm^2施氮量。60 kg/hm^2施氮量的根直径和根体积整体高于其他处理。在6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的产量和单株重整体上均高于其它处理,并且在2∶1、1∶1和1∶2基追比分别较不施肥增产74.6%、40.3%和86.8%。施氮60 kg/hm^2、基追比为1∶2的处理的株高适中,茎秆较粗壮,单株重量最大。综上所述,增施适量氮肥(60 kg/hm^2),并根据藜麦生育阶段给予适当比例的追肥,可通过根系生理代谢、根系形态适应性调整,减轻藜麦根系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及细胞膜损伤等伤害,促进生长发育;施氮60 kg/hm^2,基追比为1∶2处理的藜麦农艺形状及产量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施用量 基追比 藜麦 根系形态 根系生理
下载PDF
微喷灌下不同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春生 卢崇靖 +4 位作者 孙婉 刘洋 张震 王志敏 张英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64,共11页
为探究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筋型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18—2020年以强筋品种‘藁优2018’和中筋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灌水定额为1200m^(3)/hm^(2),施氮总量为210kg/hm^(2),氮肥基追比为3∶7(B_(1))、5∶5(B_(... 为探究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筋型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18—2020年以强筋品种‘藁优2018’和中筋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灌水定额为1200m^(3)/hm^(2),施氮总量为210kg/hm^(2),氮肥基追比为3∶7(B_(1))、5∶5(B_(2))和7∶3(B_(3)),于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采用微喷水肥一体化进行等量追肥和灌水,测定2个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3个氮肥基追比处理中,B_(1)处理显著降低冬小麦穗数,B_(3)处理显著降低千粒重,B_(2)处理则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因而产量最高;2)B_(1)处理显著提高籽粒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显著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进而提高了加工品质;3)B_(2)处理显著增加花后氮素吸收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综上所述,在本试验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为210kg/hm^(2)、氮肥基追比例为5∶5可提高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提升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灌 基追比 冬小麦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比例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齐永志 李海燕 +3 位作者 苏媛 李生艳 贺振宁 甄文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7-81,共5页
2012—2014年,通过田间定点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不同密度(112.5 kg/hm^2、150 kg/hm^2、187.5 kg/hm^2和225 kg/hm^2)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3∶5、1∶1、5∶3和3∶1)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相同条件下,氮肥... 2012—2014年,通过田间定点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不同密度(112.5 kg/hm^2、150 kg/hm^2、187.5 kg/hm^2和225 kg/hm^2)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3∶5、1∶1、5∶3和3∶1)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相同条件下,氮肥底追比例5∶3处理在小麦各生长时期均对纹枯病表现出较好的调控作用,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密度越低,纹枯病发生程度越轻。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组合对小麦穗粒数没有明显影响;密度相同时,氮肥底追不同比例处理间的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密度为187.5 kg/hm^2条件下,氮肥底追比例5∶3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 110.5 kg/hm^2;其次是氮肥底追比例1∶1处理,产量为7 041.8 kg/hm^2。综合考虑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和产量,初步筛选出密度为187.5 kg/hm^2、氮肥底追比例为5∶3时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密度 氮肥 底追比例 产量 调控作用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芬芬 谭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明确寻甸烟区适宜的施氮量和基追比。[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外观质量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综合比...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明确寻甸烟区适宜的施氮量和基追比。[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外观质量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综合比较各处理及对照,处理(3)(常规减氮20%以及基追比40%∶60%)时,烟株在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结论]合理的基追比有利于烟株生长,在寻甸烟区范围内建议施用氮肥102 kg/hm^2,氮肥基追比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基追比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不同施氮方式对国麦30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永静 贺群岭 +3 位作者 赵敬领 连少英 朱培培 胡新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120-1123,共4页
为了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于2013—2014年在商丘市夏邑县进行玉米秸秆100%粉碎还田与6种不同施氮方式相结合的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秸秆还田下不同施氮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对国麦30... 为了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于2013—2014年在商丘市夏邑县进行玉米秸秆100%粉碎还田与6种不同施氮方式相结合的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秸秆还田下不同施氮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对国麦30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r=0.978 0**。成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以N3(施氮量262.5 kg/hm^2)处理下达最高值,N4(施氮量300.0 kg/hm^2)处理产量与N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施氮总量225.0 kg/hm^2条件下,N2(基追比5∶5)处理的穗粒数、千粒质量比N5(农民传统施氮方式,基追比7∶3)处理分别增加10.7%,6.0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N2处理的成穗数、产量与N5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研究结果,中产田秸秆还田条件下,最适施氮量为26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施氮方式 基追比 产量
下载PDF
周年肥料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周年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晋 刘小丽 +5 位作者 李文广 刘振华 杨珍平 黄春国 孙敏 高志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1-249,共9页
为探究投入总量固定情况下,肥料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最佳的分配方式,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促进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施肥的理论依据,在垣曲县冬小麦复播夏玉米田进行田间试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施肥投... 为探究投入总量固定情况下,肥料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最佳的分配方式,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促进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施肥的理论依据,在垣曲县冬小麦复播夏玉米田进行田间试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施肥投入参考当地农户常规施用量即纯氮420 kg/hm^(2)。以小麦/玉米两季肥料分配比为主区,设置3个水平126/294,210/210,294/126 kg/hm^(2);副区为小麦季基肥与拔节期追肥配比,6水平为10∶0,7∶3,6∶4,5∶5,4∶6,3∶7。小麦收获后复种夏玉米。在两季作物成熟期分别取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季施肥量为126 kg/hm^(2),玉米季施肥量为294 kg/hm^(2)时,两季作物均能得到高产,且小麦季产量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周年产量相比增加12.98%,4.25%。不同的基追比管理对于小麦的影响不同,采用6∶4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穗的形成,产量较不追肥处理增加了12.86%;在这种管理方式下,肥料偏生产力也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增大小麦季的追肥比例有利于后作玉米千粒质量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季最佳的基追比为6∶4;施氮量420 kg/hm^(2)以小麦-玉米分配比例3∶7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 肥料运筹 基追比 周年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58
20
作者 石玉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延奇 王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kg·ha-1和240kg·ha-1条件下,各... 【目的】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kg·ha-1和240kg·ha-1条件下,各设底追肥比例为1﹕1(N1和N4)、1﹕2(N2和N5)、0﹕1(N3和N6)3个处理。【结果】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处理N2、N5和N6均较优,其中处理N2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损失率。试验还表明,随底施和追施氮量增加,二者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增加,下移层次加深;随小麦的生育进程,土壤残留的肥料氮不断下移。成熟期,底肥氮在0~40、40~100和100~200cm土层中的残留量分别占总底肥氮残留量的38%~49%、40%~51%和0%~22%;处理N4、N5的追肥氮淋洗至140~160cm土层,N3、N6分别至160~180cm和180~200cm土层。在小麦全生育期,处理N2的底施和追施肥料氮均未淋洗至100~200cm土层。【结论】在本试验中,施氮量为168kg·ha-1、底追肥比例为1﹕2的处理N2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损失率最小,且未淋洗至100~200cm土层,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底追肥比例 15N 小麦 产量 肥料氮去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