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被引量:146
1
作者 李海兵 付小方 +8 位作者 Jerome VAN DER WOERD 司家亮 王宗秀 侯立玮 邱祝礼 李宁 吴富晓 许志琴 Paul TAPPONNIER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3-1643,共21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MS8.0),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通过多次野外考查表明,汶川地震(MS8.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MS8.0),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通过多次野外考查表明,汶川地震(MS8.0)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至少使两条NE走向、倾向NW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并沿映秀-北川断裂产生的地表破裂带长度约275km,以逆冲运动伴随右旋走滑为其破裂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约11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量至少约12m;沿灌县-安县断裂产生的地表破裂带长度约80km,表现为纯逆冲运动的破裂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约4m;另外发育一条长约6km呈NW走向连接于映秀-北川破裂带和汉旺破裂带的小鱼洞破裂带,以左旋走滑兼有逆冲运动为特征。地表破裂基本沿袭早先活动断裂带上,并使早先抬高的地貌更加抬高,表明龙门山地区地震在同一断裂带上重复发生过,并且无数次地震活动(包括类似汶川MS8.0地震的强震)的累积,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龙门山。根据同震断裂面以及断裂面上的擦痕分析表明,汶川地震是由两次破裂事件叠加而成,初期破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后期破裂以右旋走滑为主,这种破裂过程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陈运泰等,2008;Ji,2008;王为民等,2008)一致。在地表破裂带南段(映秀—清平段)叠加了两次不同性质的破裂过程,北段(北川—南坝段)只反映了第二次破裂事件的过程。利用长期滑移速率与汶川地震同震位移对比,估算出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类似汶川地震(MS8.0)的强震复发周期为3000~6000a。通过对比研究,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东昆仑山与龙门山具有很相似的转换挤压构造特征,斜向逆冲作用是青藏高原周缘山脉快速崛起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Ms 8.0) 地表破裂带 同震位移 斜向逆冲 快速崛起 青藏高原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同震滑移特征、最大滑移量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海兵 司家亮 +7 位作者 付小方 邱祝礼 李宁 J.Van der Woerd 裴军令 王宗秀 侯立玮 吴富峣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7-402,共16页
2008年汶川地震(M_s8.0)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沿约275km长的地表破裂带的同震滑移及其最大滑移量的确定,对认识和理解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及其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沿地表破裂带... 2008年汶川地震(M_s8.0)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沿约275km长的地表破裂带的同震滑移及其最大滑移量的确定,对认识和理解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及其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沿地表破裂带进行了详细的滑移特征考察及其同震位移测量,发现沿映秀-北川破裂带分布南北两个滑移峰值区段,南段以深溪沟-虹口破裂段为中心,以逆冲为主伴随右旋走滑运动为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为6.0~6.7m,北段以北川破裂段为中心,以右旋走滑为主伴随逆冲运动为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为11~12m,南北两滑移峰值区段所代表的两次地表破裂事件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一致。通过对北川段破裂带的精细地形剖面测量,以及地震前后对比,在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一组获得该破裂段的最大右旋水平位移为12~15m,最大垂直位移为11~12m,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地震产生的最大同震垂直位移,最大斜向滑移量为14~17m,为整个汶川地震地表破裂最大滑移量,是汶川地震的宏观震中。北川破裂段高角度的地震断裂、逆冲断裂面的倒转作用以及具最大滑移量的强烈变形作用是北川县城遭受到最强的地表破坏和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具有走滑量和逆冲量近一致(走滑水平位移/逆冲垂直位移比值为1)的斜向逆冲作用可能是山脉快速隆升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最大同震滑移量 宏观震中 走滑水平位移/逆冲垂直位移比值快速隆升
下载PDF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 被引量:24
3
作者 葛肖虹 任收麦 +2 位作者 刘永江 吴光大 袁四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3,共7页
黄土、山前磨拉石年代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山脉最晚一期 ,也是最强烈的隆升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 (0 .9~ 0 .8MaB .P .)。这是一次由于印度板块脉冲式陆内俯冲 (A型 )引起的“挤压隆升” ,而不是重力均衡引起的“伸... 黄土、山前磨拉石年代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山脉最晚一期 ,也是最强烈的隆升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 (0 .9~ 0 .8MaB .P .)。这是一次由于印度板块脉冲式陆内俯冲 (A型 )引起的“挤压隆升” ,而不是重力均衡引起的“伸展隆升”。它对中亚及我国西部广袤区域盆 -岭地貌的形成、盆地中 -新生界构造变形和大范围的干旱与沙漠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0 .9~ 0 .8MaB .P .期间发生在印度洋洋中脊三联点附近 (6 7°E ,2 0°S)的“亚澳”陨击事件 ,很可能是引起印度洋快速扩张、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强烈俯冲 (A型 ) ,并引起了青藏高原0 .9~ 0 .8MaB .P .快速隆升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其影响不止于印度洋周边 ,而且还涉及西南太平洋。 0 .9MaB .P .前后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中更新世革命”(MPR)、“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以及 0 .78MaB .P .布容期与松山期地磁极性倒转 (B M界限 )的发生都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快速隆升 “亚澳”陨击事件 大陆动力学背景 磁极反转
下载PDF
高喜马拉雅地区聂拉木花岗岩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彦斌 王军 王世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笔者对西藏高喜马拉雅地区聂拉木花岗岩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聂拉木淡色花岗岩4个不同高程(395~4200m)的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3.79±0.34~8.17±0.47Ma,混合花岗岩4个不同高程(3260~3720m)的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0.85&... 笔者对西藏高喜马拉雅地区聂拉木花岗岩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聂拉木淡色花岗岩4个不同高程(395~4200m)的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3.79±0.34~8.17±0.47Ma,混合花岗岩4个不同高程(3260~3720m)的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0.85±0.09~1.71±0.34Ma。结合已有的热年代学资料,提出整个高喜马拉雅造山带在上新世—第四纪时为快速抬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快速抬升 花岗岩 西藏 喜马拉雅地区
下载PDF
LATE CENOZOIC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FORMATION OF ASIAN MONSOON SYSTEM:EVIDENCE FROM PALEOMAGNETISM AND PALEOBIOLOGY OF RED BED-BOULDER CONGLOMERATE SEQUENCES ALONG THE NORTHERN TIBET PLATEAU
5
作者 Fang Xiaomin, Li Jijun, Zhao Zhijun, Yan Maodu, Ma Yuzhen E\|mail:fangxm@lzu.edu.c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85-386,共2页
Timing of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fundamental work to understand global climatic change and mountain\|building mechanism. Because most of the evidence comes from the Himalaya\|South Tibet, the northern marg... Timing of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fundamental work to understand global climatic change and mountain\|building mechanism. Because most of the evidence comes from the Himalaya\|South Tibe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Plateau may hold the key to unravel a whole view of the Plateau uplift history, in which basin sedimen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because they have continuously recorded the history of pure surface uplift in related mountains. In the whole foredeep bordered by the North Marginal Thrust (Kunlun—Altun—Qilian—Longmen Trusts) along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ick Cenozoic stratigraphy is widely distributed and records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Plateau uplift process. It can be lithologically divided in three large units from top to bottom: light colored sediments, boulder conglomerate and red bed. The red bed is mostly fine sediments of lacustrine and/or fluviolacustrine origins and the boulder conglomerate has been long thought as evidence of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light colored sediments are mostly eolian and/or fluviolacustrine deposits or desert\|gobi sediments. Thus, to date the boulder conglomerate holds the key to unravel the Plateau uplift. We chose the Linxia Basin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Jiuquan Basin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as two pilot controlling sites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uplift process of the Tibetan Plate au and its accompanied climatic change and to see if a coupling process would ex ist between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and Asian monso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 uplift Late Cenozoic formation of Asian mon soon SYSTEM
下载PDF
青藏高原腹地羌塘盆地白垩纪快速隆升的锆石裂变径迹测年证据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春彦 王剑 +3 位作者 谭富文 付修根 陈文彬 何利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4,共8页
青藏高原的成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争议的焦点。为了约束青藏高原腹地晚中生代的构造隆升运动。本文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羌塘盆地内三个地区采集了14件锆石裂变径迹测年样品,并进行了系统测年分析。结果显示,羌塘盆地在早白垩世(... 青藏高原的成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争议的焦点。为了约束青藏高原腹地晚中生代的构造隆升运动。本文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羌塘盆地内三个地区采集了14件锆石裂变径迹测年样品,并进行了系统测年分析。结果显示,羌塘盆地在早白垩世(148Ma^94Ma)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由于新特提斯洋向拉萨地块之下不断消减挤压,羌资盆地与拉萨地块之间发生了重要的板块碰撞,从而使羌塘盆地在28Ma^48Ma的时间间隔内发生了快速的隆升运动,岩石迅速从~300℃冷却到~180℃以下,降温幅度达120℃。快速的构造隆升使得羌塘盆地的古海拔迅速增大,进而可能形成一个以南羌塘为核部,地貌向南、北逐渐降低的原始高原。原始高原的出现使得南羌塘地区成为剥蚀区,为拉萨地块内的萎缩海盆提供物源供给。羌塘盆地晚白垩世(89Ma^73Ma)的构造隆升很有限,但此次构造隆升可能在拉萨地块内比较显著,从而导致了拉萨地块内海相沉积的结束和大量陆相粗碎屑沉积的开始,并且可能使原始高原的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延伸到整个拉萨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盆地 白垩纪 快速隆升 锆石裂变径迹
原文传递
龙门山中、南段中-新生代隆升史:来自裂变径迹的证据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哲民 郭宪璞 乔秀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71-3478,共8页
运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对龙门山中、南段中生代地层内的磷灰石、锆石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①龙门山中、南段天全、怀远一带中生代地层最主要的强烈隆升阶段为喜山晚期,与该区的强烈构造运动时期相一致;②怀远镇西南... 运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对龙门山中、南段中生代地层内的磷灰石、锆石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①龙门山中、南段天全、怀远一带中生代地层最主要的强烈隆升阶段为喜山晚期,与该区的强烈构造运动时期相一致;②怀远镇西南侧及西侧剖面,喜山晚期强烈隆升阶段的时间自西侧的20Ma左右开始至东侧的7~5Ma开始并延续至今,开始强烈隆升的时间自西向东逐步变新;与龙门山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在时空上具向东前展式渐进推覆的特点相对应;③部分地区存在163~155Ma、140~77Ma、55~22Ma的隆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年代学 热历史模拟 强烈隆升阶段 龙门山
下载PDF
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正面附加推力对地表隆起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有俊 张治华 +2 位作者 史明 王万华 康佳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4-824,共11页
以全国最长的大截面矩形顶管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基于弹性力学Mindlin解和随机介质理论,分析顶管施工对地表隆起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地表隆起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缓慢隆起阶段、快速隆起阶段、沉降阶段和稳定阶段,并得到地表隆... 以全国最长的大截面矩形顶管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基于弹性力学Mindlin解和随机介质理论,分析顶管施工对地表隆起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地表隆起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缓慢隆起阶段、快速隆起阶段、沉降阶段和稳定阶段,并得到地表隆起超限主要集中在快速隆起阶段,该阶段地表快速隆起变形的主要诱因是正面附加推力,其次为顶管机摩擦力和后续管节摩擦力;刀盘挤土压力对正面附加推力影响很大,基于弹性力学Kelvin解,并引入刀盘转速比,得到大、小刀盘转速比在0~0.2范围内时对刀盘挤土压力影响很大;基于进出土平衡理论,并引入螺旋机转速比,得到它对刀盘开口处土压力影响很小,但顶进速度对刀盘开口处土压力影响很大;综合各因素得知,在矩形顶管施工参数中,刀盘转速比和顶进速度对正面附加推力影响很大,是造成地表隆起变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快速隆起变形 正面附加推力 刀盘挤土压力 刀盘转速比 顶进速度
下载PDF
高原寒区碎裂松动岩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鹏 乔鹏 《人民珠江》 2018年第1期13-21,30,共10页
以澜沧江流域上游如美水电站工程区为例,针对高寒、高震、高陡、快速抬升及卸荷风化强烈("三高一快一深")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碎裂松动岩体这类特殊岩体,并运用工程地质调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等手... 以澜沧江流域上游如美水电站工程区为例,针对高寒、高震、高陡、快速抬升及卸荷风化强烈("三高一快一深")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碎裂松动岩体这类特殊岩体,并运用工程地质调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等手段,对碎裂松动岩体的发育特征、变形破坏形式开展了深入研究,为后续对碎裂松动岩体开展成因机制研究、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并最终服务于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在水能资源开发步伐逐步迈向青藏高原地区的今天,将具有较为实用的科学实践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松动岩体 三高一快一深 发育特征 变形破坏形式 澜沧江流域 如美水电站
下载PDF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和机制:来自河北西石门杂岩体的证据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俊毅 苏尚国 +3 位作者 崔晓亮 刘璐璐 孟维一 王菁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6-390,共35页
白垩纪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大的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早白垩世的西石门杂岩体是华北克拉通东部与岩石圈减薄相关的重要杂岩体。根据西石门杂岩体形成时代和岩石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套岩石组合。早期岩套由... 白垩纪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大的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早白垩世的西石门杂岩体是华北克拉通东部与岩石圈减薄相关的重要杂岩体。根据西石门杂岩体形成时代和岩石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套岩石组合。早期岩套由二长闪长岩-二长岩-正长岩系列组成,具等粒结构,形成时代约为135.6Ma,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为SiO2=51.72%~68.56%、MgO=0.17%~4.88%,少部分样品表现出C型埃达克岩的特征;晚期岩套由斑状二长岩-斑状正长岩系列组成,具似斑状结构,形成时代约为125.3Ma,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为SiO2=57.00%~67.51%、MgO=0.61%~3.37%,其中还存在大量年龄约2500Ma的继承锆石。两套侵入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但早期岩套多具埃达克质岩特征,晚期岩套岩石中锆石具有更负的εHf(t),显示其具有更多的壳源物质组成。角闪石温度计、压力计显示,早期岩套的定位环境为T=883.66℃、P=194.95MPa,相当于7.36km深处;晚期岩套的定位环境为T=642.34℃、P=26.81MPa,相当于1.01km深处。从135.6Ma至125.3Ma,地壳快速抬升了约6.35km。研究认为,在约135.6Ma时陆内岩浆作用开始影响研究区,软流圈地幔上涌促使地壳物质熔融、混合形成了早期岩套,同时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地壳褶皱变形导致陆壳加厚。之后岩石圈地幔发生拆沉作用,地壳快速抬升。在约125.3Ma后,软流圈地幔继续上涌,回弹的陆壳开始发生大规模的熔融形成了晚期岩套。据此认为拆沉作用是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减薄机制 岩石圈减薄过程 地壳快速抬升 西石门杂岩体 早白垩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