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风与夷俗:金代宫廷散乐考论
1
作者
薛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散乐源于周代,不同历史时期表演内容各有差异。金之宫廷散乐因袭辽、宋体制,以宋尤甚。演奏任务由教坊承担,内容不仅包括歌舞、杂戏、器乐合奏、杂剧等百戏形式,亦有杂技、角抵、戏马、筑球等竞技类活动,应用于元旦朝会、肆赦仪、民俗...
散乐源于周代,不同历史时期表演内容各有差异。金之宫廷散乐因袭辽、宋体制,以宋尤甚。演奏任务由教坊承担,内容不仅包括歌舞、杂戏、器乐合奏、杂剧等百戏形式,亦有杂技、角抵、戏马、筑球等竞技类活动,应用于元旦朝会、肆赦仪、民俗节日、曲宴使者等场合,且杂剧在散乐表演中成为主流。萨满舞、回旋舞等女真族元素的使用,阶官制度的施行,乐官地位的提高以及伶人构成的多样性等是其有别于辽、宋散乐的显著特征。一方面,金代宫廷散乐遣怀享乐、悦耳娱心,通过宏大的歌舞场面烘托祥和、喜庆的氛围,助“礼”的同时更助“兴”;另一方面,与酒礼盏制的配合,使散乐的仪式功能大于娱乐功能,所蕴含的政治意义更为突出,成为金代宫廷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宫廷散乐
教坊
乐人
阶官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唐律令官人出身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邵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9,共4页
通过日、唐律令官人出身制度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古代日本的贡举(科举)实际上是作为荫位制的一种附属形式而存在,从这个侧面可以发现日、唐政体的异同,探究古代日本政治体制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荫位
科举
官人出身方式
政体运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朝位阶制度考释
3
作者
柴芃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4,共12页
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南朝初期复置了很多东晋时期省并的官职,并新设了大量王府僚佐官。在这种情况下,以官品九品为核心的魏晋旧制丧失了实际功能,而新生效的官员位阶制度即为十八班。此制的主体结构在魏晋时期并不存在,其与魏晋官品的差...
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南朝初期复置了很多东晋时期省并的官职,并新设了大量王府僚佐官。在这种情况下,以官品九品为核心的魏晋旧制丧失了实际功能,而新生效的官员位阶制度即为十八班。此制的主体结构在魏晋时期并不存在,其与魏晋官品的差异,实为南朝与魏晋官制体系的不同。不过,官品在南朝并未被淘汰,而是在吸收班制的基础上形成了“陈官品”。南朝官制中共存的班和品,并非散阶与职位的关系。南朝单个官职的位阶高低,以班次而非官品为准。南朝带帖制度与班制关系密切。官员兼领多官时,往往以东、西省官或散号将军作为带帖官,带帖官和主职的班次共同决定了官员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位阶
班制
带帖
散号将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演变与起家官制度
被引量:
4
4
作者
杨恩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政治制度的嬗变,魏晋时期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含义有一个演变过程--在曹魏和西晋前期,它指一品至三品;在西晋后期和东晋南朝,它指一品和二品。在晋惠帝元康中期,政府出台了"以二品系资"的规定,即清显官职需要...
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政治制度的嬗变,魏晋时期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含义有一个演变过程--在曹魏和西晋前期,它指一品至三品;在西晋后期和东晋南朝,它指一品和二品。在晋惠帝元康中期,政府出台了"以二品系资"的规定,即清显官职需要由乡品二品者出任。此后三品逐渐被挤出上品的行列,只有二品以上才属于上品。"灼然二品""二品之精""灼然""门第二品""二品才堪"等并不是二品的别称。在曹魏和西晋,门第高低不同的士族也并没有同列二品。门第高者其乡品相应就高,其起家官品相应也高;门第低者其乡品相应就低,其起家官品相应也低。士族的门第、乡品与起家官品三者基本一致,这才是当时基本的社会规则与制度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品官人法
魏晋
上品
起家官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冠位十二阶”与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冠位十二阶”来源再探
5
作者
靳海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0-95,共6页
603年日本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改变了当时日本的选官制度,起到了抑制氏姓贵族势力的作用,也使日本朝着律令制国家迈出重要一步。不可否认,这一制度中包含有中国的儒家思想,但就其本身而言,“冠位十二阶”和高句丽的中央官位等级...
603年日本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改变了当时日本的选官制度,起到了抑制氏姓贵族势力的作用,也使日本朝着律令制国家迈出重要一步。不可否认,这一制度中包含有中国的儒家思想,但就其本身而言,“冠位十二阶”和高句丽的中央官位等级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影响了“冠位十二阶”的结构设定,对其命名方式也产生了影响。这样的影响与当时的国际关系以及高句丽僧人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高句丽
冠位十二阶
中央官位等级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职官的复杂等次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3
6
作者
杜家骥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2,共13页
清代职官,除了品级,还有诸多的等次,如较高档次者为"大臣"。同品级者,京官高于外官、文官高于武官。同品级的同一职官,有左右、前后差别。同品级官,因所在衙门不同,而有等次之别,文职三四品京官,还有大三品、大四品之类的大...
清代职官,除了品级,还有诸多的等次,如较高档次者为"大臣"。同品级者,京官高于外官、文官高于武官。同品级的同一职官,有左右、前后差别。同品级官,因所在衙门不同,而有等次之别,文职三四品京官,还有大三品、大四品之类的大小之分。同一职官,因设在不同衙门而品级不同。中央机构的堂官(长官)之间有档次及同档次中的等次差别。还有诸如大九卿、小九卿之分,等等。这些等次之多,体现了清代职官制度的细致及其复杂性,有的还关系官员的特权、选官制度。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比如同一机构的堂官与属员司官档次差别较大,在因才选官上存在不合理问题。清代与职官等次有关的现象还出现某些重要变化,如京官高于外官的传统差别,在清代中期以后的官场观念中有所改变,有的官员追求外任。官场中的这种价值观,对于官员选任制度也有所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等次
京官
外官
选官
原文传递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考释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寿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一般认为北朝都实行曹魏开创的九品中正制。但是通过具体的研究却发现,北周政权并没有继续沿用九品中正制,而是恢复了汉代的察举制度。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概与九品中正制已经走向没落,北周权力核心的组成人员出身不高,生活在该地区的...
一般认为北朝都实行曹魏开创的九品中正制。但是通过具体的研究却发现,北周政权并没有继续沿用九品中正制,而是恢复了汉代的察举制度。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概与九品中正制已经走向没落,北周权力核心的组成人员出身不高,生活在该地区的士族实力较弱、地位不太显赫有关;也与该地区文化相对落后,统治核心成员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选官制度不无关系。不过,察举制度也并非北周政权选官的主要途径,而且在实施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政权
察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风与夷俗:金代宫廷散乐考论
1
作者
薛培
机构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22CYS052)。
文摘
散乐源于周代,不同历史时期表演内容各有差异。金之宫廷散乐因袭辽、宋体制,以宋尤甚。演奏任务由教坊承担,内容不仅包括歌舞、杂戏、器乐合奏、杂剧等百戏形式,亦有杂技、角抵、戏马、筑球等竞技类活动,应用于元旦朝会、肆赦仪、民俗节日、曲宴使者等场合,且杂剧在散乐表演中成为主流。萨满舞、回旋舞等女真族元素的使用,阶官制度的施行,乐官地位的提高以及伶人构成的多样性等是其有别于辽、宋散乐的显著特征。一方面,金代宫廷散乐遣怀享乐、悦耳娱心,通过宏大的歌舞场面烘托祥和、喜庆的氛围,助“礼”的同时更助“兴”;另一方面,与酒礼盏制的配合,使散乐的仪式功能大于娱乐功能,所蕴含的政治意义更为突出,成为金代宫廷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金代
宫廷散乐
教坊
乐人
阶官制
Keywords
Jin
Dynasty
court
San
Yue
Jiaofang
actor
and
actress
rank
official
system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唐律令官人出身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邵峰
机构
德州学院外语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9,共4页
文摘
通过日、唐律令官人出身制度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古代日本的贡举(科举)实际上是作为荫位制的一种附属形式而存在,从这个侧面可以发现日、唐政体的异同,探究古代日本政治体制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荫位
科举
官人出身方式
政体运营
Keywords
An
inheritable
rank
,
an
employment
examination
for
government
official
s,
official
career
wa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朝位阶制度考释
3
作者
柴芃
机构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魏晋南北朝官员位阶体系研究”(21CZS019)。
文摘
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南朝初期复置了很多东晋时期省并的官职,并新设了大量王府僚佐官。在这种情况下,以官品九品为核心的魏晋旧制丧失了实际功能,而新生效的官员位阶制度即为十八班。此制的主体结构在魏晋时期并不存在,其与魏晋官品的差异,实为南朝与魏晋官制体系的不同。不过,官品在南朝并未被淘汰,而是在吸收班制的基础上形成了“陈官品”。南朝官制中共存的班和品,并非散阶与职位的关系。南朝单个官职的位阶高低,以班次而非官品为准。南朝带帖制度与班制关系密切。官员兼领多官时,往往以东、西省官或散号将军作为带帖官,带帖官和主职的班次共同决定了官员位次。
关键词
南朝
位阶
班制
带帖
散号将军
Keywords
Southern
Dynasty
rank
18
classes
rank
system
Daitie(带帖,holding
other
official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system
Sanhao
general(散号,referring
to
a
title
of
general
who
has
no
troops
and
actual
command)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3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演变与起家官制度
被引量:
4
4
作者
杨恩玉
机构
青岛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社会阶层研究”(项目编号:17BZS0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政治制度的嬗变,魏晋时期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含义有一个演变过程--在曹魏和西晋前期,它指一品至三品;在西晋后期和东晋南朝,它指一品和二品。在晋惠帝元康中期,政府出台了"以二品系资"的规定,即清显官职需要由乡品二品者出任。此后三品逐渐被挤出上品的行列,只有二品以上才属于上品。"灼然二品""二品之精""灼然""门第二品""二品才堪"等并不是二品的别称。在曹魏和西晋,门第高低不同的士族也并没有同列二品。门第高者其乡品相应就高,其起家官品相应也高;门第低者其乡品相应就低,其起家官品相应也低。士族的门第、乡品与起家官品三者基本一致,这才是当时基本的社会规则与制度规定。
关键词
九品官人法
魏晋
上品
起家官制度
Keywords
Nine-
rank
system
Wei
and
Jin
Dynasties
Upper
rank
Entering
the
official
Career
system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3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冠位十二阶”与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冠位十二阶”来源再探
5
作者
靳海涛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0-95,共6页
文摘
603年日本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改变了当时日本的选官制度,起到了抑制氏姓贵族势力的作用,也使日本朝着律令制国家迈出重要一步。不可否认,这一制度中包含有中国的儒家思想,但就其本身而言,“冠位十二阶”和高句丽的中央官位等级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影响了“冠位十二阶”的结构设定,对其命名方式也产生了影响。这样的影响与当时的国际关系以及高句丽僧人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日本
高句丽
冠位十二阶
中央官位等级制度
Keywords
Japan
Koguryo
“the
twelve
level
cap
and
rank
system
”
the
central
official
rank
system
分类号
K313.2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职官的复杂等次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3
6
作者
杜家骥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
出处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2,共13页
文摘
清代职官,除了品级,还有诸多的等次,如较高档次者为"大臣"。同品级者,京官高于外官、文官高于武官。同品级的同一职官,有左右、前后差别。同品级官,因所在衙门不同,而有等次之别,文职三四品京官,还有大三品、大四品之类的大小之分。同一职官,因设在不同衙门而品级不同。中央机构的堂官(长官)之间有档次及同档次中的等次差别。还有诸如大九卿、小九卿之分,等等。这些等次之多,体现了清代职官制度的细致及其复杂性,有的还关系官员的特权、选官制度。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比如同一机构的堂官与属员司官档次差别较大,在因才选官上存在不合理问题。清代与职官等次有关的现象还出现某些重要变化,如京官高于外官的传统差别,在清代中期以后的官场观念中有所改变,有的官员追求外任。官场中的这种价值观,对于官员选任制度也有所冲击。
关键词
官员等次
京官
外官
选官
Keywords
official
rank
Capital
official
s
Outside
Port
official
s
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ficial
system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考释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寿成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朝时期民族认同及区域文化研究"(13BZS086)
文摘
一般认为北朝都实行曹魏开创的九品中正制。但是通过具体的研究却发现,北周政权并没有继续沿用九品中正制,而是恢复了汉代的察举制度。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概与九品中正制已经走向没落,北周权力核心的组成人员出身不高,生活在该地区的士族实力较弱、地位不太显赫有关;也与该地区文化相对落后,统治核心成员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选官制度不无关系。不过,察举制度也并非北周政权选官的主要途径,而且在实施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关键词
北周政权
察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Keywords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ies
official
recommendation
system
nine-
rank
official
system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分类号
K239.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风与夷俗:金代宫廷散乐考论
薛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唐律令官人出身制度的比较研究
邵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朝位阶制度考释
柴芃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魏晋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演变与起家官制度
杨恩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日本“冠位十二阶”与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冠位十二阶”来源再探
靳海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清代职官的复杂等次及相关问题
杜家骥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7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考释
黄寿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