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和密度对苎麻营养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曾祥福 崔国贤 欧阳西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2期90-95,共6页
为了探讨施肥和密度对苎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综合影响及营养生理效应,以苎麻新品种050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对苎麻养分积累、苎麻养分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苎麻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影响显... 为了探讨施肥和密度对苎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综合影响及营养生理效应,以苎麻新品种050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对苎麻养分积累、苎麻养分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苎麻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影响显著,施氮促进了苎麻对氮素的积累,但是,增施氮肥不利于磷钾在苎麻体内的积累。钾肥可以显著促进麻皮对磷钾的积累,使磷钾向皮中转移。养分分配规律中,头麻与二麻在养分分配中略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施肥 密度 营养生理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施肥和密度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曾祥福 崔国贤 欧阳西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5期146-150,共5页
为了探讨苎麻新品种0501的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等4个因素对苎麻产量(Y1)和纤维支数(Y2)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Y2=2071.17-41.43X1+28.32X2+88.81X3-67.48X12+5... 为了探讨苎麻新品种0501的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等4个因素对苎麻产量(Y1)和纤维支数(Y2)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Y2=2071.17-41.43X1+28.32X2+88.81X3-67.48X12+52.91X32。根据回归方程模拟寻优,筛选出最佳措施与策略,当4个因子的编码值X1=l.682、X2=1.682、X3=-1.682、X4=1.682时,原麻理论产量(三季麻)可达最大值5722.6 kg/hm2;当氮肥施用量为978.3 kg/hm2,有机肥施用量为3006.9 kg/hm2,钾肥为1666.6 kg/hm2,密度为24885株/hm2时,原麻理论纤维支数可达最大值2417.84公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施肥 密度 纤维产量 纤维支数
下载PDF
苎麻耐镉品种差异及其筛选指标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佘玮 揭雨成 +4 位作者 邢虎成 鲁雁伟 黄明 康万利 王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8-354,共7页
以营养液盆栽试验结合田间微区试验调查9个苎麻品种耐镉差异并筛选耐镉指标。结果表明,营养液盆栽试验中,不同镉处理下苎麻株高、单株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差异显著,各性状具有较大的品种间差异。地上部干重与株高、叶片SPAD... 以营养液盆栽试验结合田间微区试验调查9个苎麻品种耐镉差异并筛选耐镉指标。结果表明,营养液盆栽试验中,不同镉处理下苎麻株高、单株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差异显著,各性状具有较大的品种间差异。地上部干重与株高、叶片SPAD值和地下部干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82和0.85。田间微区试验中,地上部干重与株高、茎粗、皮厚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72和0.76。分别对营养液盆栽试验和微区试验各指标耐镉指数的隶属函数值进行聚类分析,9个品种均被分为3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以营养液盆栽苎麻的株高、叶片SPAD值、地下部干重和地上部干重作为指标筛选苎麻耐镉品种是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品种 耐镉 筛选
下载PDF
苎麻不同基因型的吸钾能力及其与根系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30
4
作者 崔国贤 李宗道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1-375,共5页
根据大田微区试验初步结果 ,采用土培及液培试验进一步探寻不同苎麻基因型的吸钾能力及其与苎麻根系形态、根系生理等的关系 ,揭示苎麻钾营养基因型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 :吸钾能力强的基因型具有的特点是根量多 ,特别是细根多 ;根系总... 根据大田微区试验初步结果 ,采用土培及液培试验进一步探寻不同苎麻基因型的吸钾能力及其与苎麻根系形态、根系生理等的关系 ,揭示苎麻钾营养基因型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 :吸钾能力强的基因型具有的特点是根量多 ,特别是细根多 ;根系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大 ;根系的吸收容量阳离子交换量 CEC较高 ;钾吸收动力学最大吸钾速率 Vmax较高 ,而米氏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型 根系参数 吸钾能力 钾营养
下载PDF
不同浓度Cd^(2+)胁迫对苎麻叶绿素及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简敏菲 杨叶萍 +2 位作者 余厚平 龚秋林 陈勇玲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1-1338,共8页
以苎麻为材料,采用盆栽培养,测定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苎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及其荧光成像的变化,以及苎麻的镉耐受性及其光合荧光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时间镉胁迫下,苎麻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含量... 以苎麻为材料,采用盆栽培养,测定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苎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及其荧光成像的变化,以及苎麻的镉耐受性及其光合荧光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时间镉胁迫下,苎麻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含量(Chlt)、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呈上升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与稳态下的非光化学淬灭(NPQlss)呈下降趋势,且Pn、Gs、Tr与PSII最大量子产率(QYmax)均在Cd2+浓度为60 mg·L-1胁迫下出现最大值;长时间镉胁迫下,苎麻叶片的Chla、Chlb、Chlt、Pn、Gs、Tr等指标与对照相比则均呈下降趋势,而Ci呈上升趋势,除240 mg·L-1 Cd2+胁迫后的苎麻叶QYmax与NPQlss值分别高出对照的2.5%和75.9%外,其余不同镉浓度处理后的苎麻叶QYmax或NPQlss值均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镉胁迫 光合特性 荧光成像 耐受性
原文传递
苎麻对镉毒害的生理耐性机制及外源精胺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欣 刘云国 +4 位作者 艾比布.努扎艾提 张东梅 徐卫华 周鸣 柴立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7-493,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苎麻体内的生理代谢变化。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苎麻对Cd的忍耐阈值为80mg·kg-1左右,Cd胁迫在此浓度范围内时,苎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抗坏血酸-谷...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苎麻体内的生理代谢变化。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苎麻对Cd的忍耐阈值为80mg·kg-1左右,Cd胁迫在此浓度范围内时,苎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四个关键指标值--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均上升,表明苎麻通过加速该循环清除活性氧,使植株避免氧化伤害;高于此浓度的Cd胁迫使苎麻抗氧化防御体系遭到破坏,生理代谢趋于紊乱。证明苎麻最适宜的外源精胺浓度为0.5×10-4mol·L-1,喷施该浓度精胺可显著提高不同浓度Cd胁迫下苎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有效地抑制膜脂过氧化,极大地提高了谷胱甘肽与抗坏血酸的含量,同时使谷胱甘肽还原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增强,从而使整个抗氧化循环高效运转,这对于增强苎麻对Cd的抗性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苎麻 精胺 叶绿素 可溶性蛋白质 丙二醛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下载PDF
苎麻对重金属铅耐受性及其修复铅污染土壤潜力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闺 孟桂元 +5 位作者 陈跃进 柏连阳 郭敏 黄小丽 谭洁云 欧阳石先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0期148-152,共5页
为了探明植物苎麻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及土壤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铅胁迫浓度处理下苎麻的生长及重金属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800mg/kg)能促进苎麻植株生长,株高、茎粗和生物量都有所增加,但都以500mg/kg胁迫处... 为了探明植物苎麻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及土壤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铅胁迫浓度处理下苎麻的生长及重金属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800mg/kg)能促进苎麻植株生长,株高、茎粗和生物量都有所增加,但都以500mg/kg胁迫处理最佳;此后随胁迫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明显,至最高处理浓度2300mg/kg时,各生长指标较对照显著减少,但仍能完成生长周期,表明苎麻对重金属铅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苎麻根部与地上部铅含量在≤2000mg/kg范围内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加,最高值分别为173.59mg/kg和92.31mg/kg。地上部富集最大量为1188.36μg/pot,占全株35.47%;苎麻铅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0.04~0.06和0.50~0.73。可见,苎麻对重金属铅富集能力有限,但转运能力较好,鉴于其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和群体生物量大等特点,苎麻可作为目前重金属铅污染修复较理想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耐受性 修复潜力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苎麻种质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1 位作者 张寿文 黄海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9,共9页
通过旱池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三种不同根型苎麻品种和不同生长期苎麻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探讨苎麻抗旱性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干旱胁迫使苎麻叶片含水量、自由水 束缚水比值、净光合强度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 ,但抗旱性品种下降较少 ;而K+... 通过旱池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三种不同根型苎麻品种和不同生长期苎麻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探讨苎麻抗旱性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干旱胁迫使苎麻叶片含水量、自由水 束缚水比值、净光合强度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 ,但抗旱性品种下降较少 ;而K+ 、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浓度及原生质膜相对透性 (RPP)、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增大。同不抗旱性品种比较 ,抗旱品种K+ 浓度增幅较大 ,而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RPP和CAT活性增幅较小。不同生长期、不同根型苎麻在干旱胁迫下这些指标亦存在差异。干旱下叶片含水量、RPP、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CAT活性和净光合强度的变化与抗旱性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抗旱性 生理生化指标 干旱肋迫
下载PDF
苎麻CCoAOMT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建荣 郭清泉 张学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试图分离和克隆苎麻内源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基因。方法采用RACE技术克隆基因,对序列应用ClustaW1.82软件进行在线分析,将苎麻mRNA序列、mRNA编码区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它植物的相应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排列比较并构建系... 目的试图分离和克隆苎麻内源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基因。方法采用RACE技术克隆基因,对序列应用ClustaW1.82软件进行在线分析,将苎麻mRNA序列、mRNA编码区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它植物的相应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排列比较并构建系统树。结果获得了苎麻CCoAOMTcDNA全长序列(GenBank注册号:AY651026);苎麻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是氧甲基转移酶类;苎麻CCoAOMT基因mRNA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相应序列不能聚为一类,其差异明显大于其它植物间的差异。苎麻CCoAOMT基因mRNA编码区序列与玉米(Zeamays:ZMA242980、ZMA242981)的同源性高于其他植物。推导的苎麻CCoAOMT酶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杨树(Populusbalsamifera:AJ224894、AJ224896)、美洲山杨(Populustremuloides:PTU27116)的同源性高于其他植物。结论苎麻CCoAOMT基因cDNA与其它植物的相应序列具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boehmeria nivea) 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 全长CDNA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苎麻雄性不育系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1 位作者 张寿文 黄海泉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雄性不育性的发现为苎麻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展现了乐观前景。通过田间观察、花粉压片观察、杂交及自交后代育性分离观察 ,鉴定供试苎麻不育系的育性特征和分析育性遗传方式。供试不育系表现为 4种类型 ,Ⅰ型 -无雄蕾 ;∏型 -雄蕾不膨... 雄性不育性的发现为苎麻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展现了乐观前景。通过田间观察、花粉压片观察、杂交及自交后代育性分离观察 ,鉴定供试苎麻不育系的育性特征和分析育性遗传方式。供试不育系表现为 4种类型 ,Ⅰ型 -无雄蕾 ;∏型 -雄蕾不膨大 ,无花粉粒 ,最后变黄枯落 ;Ⅲ型 -雄蕾可膨大至 1 .6 - 1 .8mm ,淡黄色 ,无可育花粉粒 ,最后变褐枯落 ;Ⅳ -型个别或少量雄蕾可开放 ,但无可育花粉粒 ,其它方面同Ⅲ型。GS1 4- 1、SS370、GSA - 2、GS1 5 - 8和SS387等不育系的育性由 1对隐性核基因和相应的胞质基因所控制 ,属于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已找到不育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系 育性鉴定 育性遗传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对苎麻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晓玲 彭定祥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8期64-66,共3页
研究了11种基因型苎麻(Boehmeria nivea L.)的愈伤组织诱导效应及其分化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黄壳早和湘苎2号、华苎3号、巴西麻6号基因型较易脱分化,华苎1号较难脱分化,多数基因型在6-BA0.5~2.5mg/L+NAA 0.5mg/L 和6-BA 0.5~2.5mg/... 研究了11种基因型苎麻(Boehmeria nivea L.)的愈伤组织诱导效应及其分化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黄壳早和湘苎2号、华苎3号、巴西麻6号基因型较易脱分化,华苎1号较难脱分化,多数基因型在6-BA0.5~2.5mg/L+NAA 0.5mg/L 和6-BA 0.5~2.5mg/L+2,4-D 0.5mg/L 的组合中有较高的出愈率,此两种组合适合干苎麻叶愈伤组织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boehmeria nivea L.) 基因型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苎麻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特点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0,共5页
于雌雄性器官发育期取盆栽植株顶部展开叶往下数第 7叶 ,比较分析苎麻( Boehmeria nivea( L.) Gaud.)雄性不育系及其近等基因可育系的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及全钾含量等的差异。同可育系比较 ,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叶片粗蛋白质、氨... 于雌雄性器官发育期取盆栽植株顶部展开叶往下数第 7叶 ,比较分析苎麻( Boehmeria nivea( L.) Gaud.)雄性不育系及其近等基因可育系的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及全钾含量等的差异。同可育系比较 ,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叶片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减少 ,但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在不育系叶片水解氨基酸中 ,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减少尤明显。这些物质代谢的变化 ,可能是导致苎麻雄性不育的原因。叶片可溶性糖及全钾含量与苎麻雄性不育似无明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蛋白质 脯氨酸 苎麻 雄性不育系 生理生化特点
下载PDF
不同倍性苎麻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郑思乡 张福泉 +3 位作者 李宗道 晏春耕 崔国贤 鄢明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7-351,共5页
化学药剂诱导的苎麻孤雌生殖后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很大 ,有单倍体、混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 .在 2 8株孤雌生殖后代植株中 ,有 6株单倍体细胞超过 50 % .秋水仙素诱变株及多倍体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也呈现多样性 ,不同植株甚至同一... 化学药剂诱导的苎麻孤雌生殖后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很大 ,有单倍体、混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 .在 2 8株孤雌生殖后代植株中 ,有 6株单倍体细胞超过 50 % .秋水仙素诱变株及多倍体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也呈现多样性 ,不同植株甚至同一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均不一致 ,变化在 12~ 84之间 .对不同倍性苎麻植株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行为 ,观察到三极分裂、不均等分裂和落后染色体等异常有丝分裂现象 ,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单倍体 多倍体 非整倍体 染色体
下载PDF
改良剂对苎麻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孟桂元 周静 +3 位作者 邬腊梅 柏连阳 刘杰 罗育才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273-277,共5页
为了探明不同修复措施下苎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复合污染土壤施加有机肥、石灰和海泡石等3种改良剂对苎麻生物量、叶绿素及重金属镉、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及其组合处理,都能促进叶... 为了探明不同修复措施下苎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复合污染土壤施加有机肥、石灰和海泡石等3种改良剂对苎麻生物量、叶绿素及重金属镉、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及其组合处理,都能促进叶绿素含量及a/b值增加,改善光合作用以致生物量显著增多,以3种改良剂组合处理最佳,有机肥及其与海泡石组合稍次。不同修复措施下苎麻根系和地上部镉、铅积累浓度均明显减少,分别以单施石灰和海泡石处理减幅最多,二者组合处理降幅稍次,单施有机肥处理降幅最少。改良剂处理均能促进苎麻转运系数增加,但增幅不明显。综合而言,以施加有机肥及其与石灰、海泡石组合处理效果较佳,能有效降低污染土壤中有效镉、铅,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苎麻生长,具有较理想植物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苎麻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光周期钝感全雌性苎麻特征特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瑞阳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共6页
1985年以来,发现了4个亲缘系统的光钝感全雌性苎麻(简称NG苎麻)材料,若不砍杆,在荆州每个生长季节可开3或4期花。栽后第一年,所有NG株系仅开雌花,但两年后有的年份第一花期有极少雄花。第一花期后,如不割杆,新梢上只生雌花;若于6—8月砍... 1985年以来,发现了4个亲缘系统的光钝感全雌性苎麻(简称NG苎麻)材料,若不砍杆,在荆州每个生长季节可开3或4期花。栽后第一年,所有NG株系仅开雌花,但两年后有的年份第一花期有极少雄花。第一花期后,如不割杆,新梢上只生雌花;若于6—8月砍杆,则表现雌雄同株。NG型苎麻植株较矮,韧皮层较薄,鲜皮出麻率较低,但纤维极细。认为,该材料在苎麻育种中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也是研究光期反应、开花及性型的遗传与表达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光钝感 全雌性 鉴定
下载PDF
苎麻基因组微卫星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蒋彦波 揭雨成 +2 位作者 周建林 邢虎成 佘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8-162,共5页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栽培品种芦竹青为材料,经Mse Ⅰ酶切并与相应接头连接,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CT)15杂交,再用链亲和素包被磁珠(Dynabeads M-280)捕捉杂交产物,以21碱基接头寡核苷酸为引物经PCR扩增获得...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栽培品种芦竹青为材料,经Mse Ⅰ酶切并与相应接头连接,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CT)15杂交,再用链亲和素包被磁珠(Dynabeads M-280)捕捉杂交产物,以21碱基接头寡核苷酸为引物经PCR扩增获得了双链目的片段,回收300—1000bp DNA片段,然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转化至DH5α中,这样就构建了苎麻富含(GA)n微卫星的部分基因组文库。随机挑取36个克隆,以锚定简单重复序列为引物对其进行PCR筛选。测序分析了22个阳性克隆,每个克隆都含有微卫星DNA,阳性克隆率为61.1%,微卫星种类以与探针互补的(GA/CT)n为主,占83.3%,同时还存在(TG/AC)n和三碱基、六碱基为单元构成的苎麻微卫星,如(GAC)n、(ACG)n、(TCT)n、(TCG)n、(GAA)n、(CCGACG)n、(GAGAAA)n等。最后以18个微卫星位点设计了18对苎麻微卫星特异引物。GMCT重复单元的长度从7到40范围内变化,平均为19.2,显示了它们将产生良好多态性,为一种强有力的遗传标记。苎麻微卫星DNA标记可广泛应用于苎麻基因型鉴定,基因和QTL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系谱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 微卫星 磁珠 基因组文库 (CA)n重复序列
下载PDF
苎麻化学调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4 位作者 刘隆旺 张寿文 黄由生 曾晓春 张耐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22-328,共7页
1995~1997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实验基地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苎麻化控剂最佳配方并摸索合理的喷药时期和次数以及三麻控花效果。4种药剂对三季麻总增产作用依次为L>K>N>J,增加支数作用K>L>N>J。H1和H3两配方三季... 1995~1997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实验基地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苎麻化控剂最佳配方并摸索合理的喷药时期和次数以及三麻控花效果。4种药剂对三季麻总增产作用依次为L>K>N>J,增加支数作用K>L>N>J。H1和H3两配方三季麻均增产15%~20%,三麻支数提高361和635支,与理论分析筛选的最优配方基本相符,H1和H3的原麻含胶量亦降低0.7~1.0个百分点,300μL·L-1PGR1可使三麻增产15%左右,支数提高200支以上,经济合理的化控方案是各季麻苗期喷施H1或H31次,三麻始花期喷PGR1次,每次用药液量750kg·hm-2,经济性状协调增长,以及光合能力提高和抗逆性增强是化控剂增产增质的发育基础和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生长调节剂 纤维品质 生理作用 化学调控
下载PDF
苎麻抗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18
作者 揭雨成 罗中钦 佘玮 《作物研究》 2009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就苎麻在各种重金属矿区的分布调查、目前开展的苎麻抗重金属的研究及苎麻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优势进行了综述。苎麻具有抗逆境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根系庞大、生物产量高等特点,可以弥补现有植物修复的缺点和不足,是较... 就苎麻在各种重金属矿区的分布调查、目前开展的苎麻抗重金属的研究及苎麻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优势进行了综述。苎麻具有抗逆境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根系庞大、生物产量高等特点,可以弥补现有植物修复的缺点和不足,是较理想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下载PDF
苎麻线粒体基因CoxⅡ和atpA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段继强 李建永 +2 位作者 杜光辉 梁雪妮 刘飞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与苎麻CMS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 【目的】探讨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与苎麻CMS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DNAWalking策略从3′端和5′端扩增基因片段的未知侧翼序列,分离完整的线粒体CoxⅡ、atpA基因;基于全基因序列和基因表达(RT-PCR法)分析这两个基因在苎麻"三系"间的差异。【结果】分离的苎麻CoxⅡ和atpA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一些双子叶植物同类基因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5%和97%以上,获得的CoxⅡ、atpA全基因包含了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三系"的CoxⅡ基因在mtDNA水平、转录水平、蛋白质水平上均无明显差异。雄性不育系atpA基因在mtDNA水平、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二级结构上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RT-PCR分析还表明,不育系atpA基因在现蕾期和开花后期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可育系。【结论】CoxⅡ基因与苎麻CMS可能无关,而不育系atpA基因的序列变异和/或异常表达可能与苎麻CMS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细胞质雄性不育 CoxⅡ基因 atpA基因 RT-PCR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苎麻叶片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建荣 郭清泉 +1 位作者 张学文 陈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6期63-66,共4页
研究建立了苎麻叶片外植体再生体系,确定了对苎麻转化体和非转化体进行筛选的Kan浓度为25mg/L。通过比较不同的条件对通过农杆菌介导苎麻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建立了农杆菌介导苎麻叶片遗传转化的体系。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体系 苎麻 叶片外植体 再生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