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雨水内涝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49
1
作者 王峰 颜正惠 +1 位作者 黄伟乐 周芡如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17,20,共4页
近年来城市雨水内涝问题逐渐呈高发态势,受到多方关注。从城市发展、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受纳水体情况、暴雨强度公式、排水系统的使用及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城市雨水内涝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排水系统 城市内涝 暴雨强度 低影响开发
原文传递
天津地区设计暴雨强度的推算与适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任雨 李明财 +2 位作者 郭军 熊明明 杨艳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368,共5页
设计暴雨是防洪和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完善设计暴雨是加强应对区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重要保障。由于一般气象站的暴雨观测资料不足以推算城市排水所需的设计暴雨强度,因此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于在空间上... 设计暴雨是防洪和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完善设计暴雨是加强应对区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重要保障。由于一般气象站的暴雨观测资料不足以推算城市排水所需的设计暴雨强度,因此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于在空间上细化城市排水设计暴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取天津市区和塘沽两个具有长年分钟雨量资料的气象站,基于年最大值和年多值两种数据采样方式对暴雨强度进行推算,并分别编制了暴雨强度公式。与天津市区相比,塘沽的暴雨强度明显偏大,其在市政排水设计上不宜采用与天津市区相同的标准,否则将面临更大的暴雨内涝风险。对比分析两种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值表明:当标准为2~10年一遇时,基于年最大值采样法的暴雨强度公式在排水设计上具有适用性,即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推算的设计暴雨强度在排水设计方面的适用范围。这为在空间上进一步细化城市排水设计暴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设计暴雨 暴雨强度 推算 适用
下载PDF
兰州市区地质灾害与暴雨强度 被引量:32
3
作者 吴红 邵亮 陆登荣 《干旱气象》 2005年第1期63-67,共5页
对兰州市区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兰州市区山洪灾害和强度暴雨的时空分布、产生强度暴雨的天气系统以及山洪灾害和暴雨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临界降雨量指标,提出了防治对策,这对我市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 对兰州市区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兰州市区山洪灾害和强度暴雨的时空分布、产生强度暴雨的天气系统以及山洪灾害和暴雨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临界降雨量指标,提出了防治对策,这对我市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地质灾害 暴雨 强度
下载PDF
深圳市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的研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正洪 王海军 张小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
首先构造了深圳市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研制的路线图,重点是利用深圳市气象局1954-2003年50年间的暴雨记录,用指数分布和P-Ⅲ分布进行分布曲线拟合和选优,得到了理论上的雨强-历时-重现期三联表,在此基础上再分别采用最优法、二分搜索法... 首先构造了深圳市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研制的路线图,重点是利用深圳市气象局1954-2003年50年间的暴雨记录,用指数分布和P-Ⅲ分布进行分布曲线拟合和选优,得到了理论上的雨强-历时-重现期三联表,在此基础上再分别采用最优法、二分搜索法和广义逆法等3种方法求解分公式和总公式参数,根据误差最小的原则确定最优方法。结果表明:由指数分布拟合分布曲线,经过上述步骤求解得到的公式参数,误差最小,符合相关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线图 曲线拟合 暴雨强度 优化 误差分析
下载PDF
河南区域暴雨的若干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一平 孙景兰 +2 位作者 牛淑贞 张霞 袁小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年第3期25-36,共12页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国家、区域自动站和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分析了2008-2013年河南省9次区域暴雨回波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移动特点和降水强度等,分析了区域暴雨过程中中γ尺度对流系统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1)河南区域...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国家、区域自动站和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分析了2008-2013年河南省9次区域暴雨回波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移动特点和降水强度等,分析了区域暴雨过程中中γ尺度对流系统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1)河南区域暴雨落区主要位于高空槽前和副高西北侧、中低层切变线之间、低涡东南侧、低空急流左前侧,以及地面倒槽或气旋顶部偏北到偏东气流中。2)从新一代雷达监测产品来看,河南省区域暴雨主要有积云降水、积层混合降水和层状云降水三种回波类型,其中混合降水包括以积云为主的混合降水和以层云为主的混合降水,是河南省区域暴雨的主要回波类型。3)降水强度与回波类型、结构特征、移动特点等均有关系,特别是≥50 mm/h的短时强降水与γ中尺度对流系统密切相关,强降水超级单体可造成局地50 mm/h以上的强降水,并多伴有雷暴大风、龙卷等剧烈对流天气。一般情况下,积云降水强度最大,混合降水次之,层云降水强度最小。综合分析来看,雨强与回波强度比与回波性质有更好的相关性。≥50 mm/h的强降水多由强降水超级单体和因辐合、气旋、后向传播等使回波加强、合并、发展旺盛的准静止状态的50~60 d Bz的强积云降水回波产生;≥20 mm/h强降水多由积层混合降水中≥45 d Bz的积云回波产生。10 mm/h以上的降水落区和≥40 d Bz的较强回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40 d Bz的层云回波降水强度通常在10 mm/h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暴雨 回波类型 雨强 中小尺度系统
下载PDF
2013年6月江西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尹洁 何拥凤 +3 位作者 陈云辉 张瑛 单九生 陈娟 《暴雨灾害》 2013年第4期314-323,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持续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持续暴雨过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风涌、冷空气以及青藏高原东传...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持续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持续暴雨过程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风涌、冷空气以及青藏高原东传的短波槽共同作用的结果;(2)对流层低层水汽辐合加强,以及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使垂直运动厚度和强度增大,有利暴雨强度增强;(3)冷暖交汇区上升支气流与其北侧的下沉气流同时加强,也有利于暴雨增强;(4)对流层低层西南急流的日变化与强降水在后半夜至凌晨开始加强关系密切;(5)该过程伴随着一系列γ或β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合并,导致了赣北地区持续暴雨或大暴雨;(6)中尺度强雨团有向地面辐合线区域和对流性不稳定大值区移动发展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系统配置 暴雨强度 日变化
下载PDF
南宁市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与暴雨雨型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绍毅 罗红磊 +1 位作者 苏志 李强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2期1-5,9,共6页
利用南宁气象站1953—2014年共62a的逐分钟降雨资料,建立南宁市暴雨强度公式和重现期2a历时30、60、90、120、150、180min以5min为单位时段的设计暴雨雨型。结果表明:(1)P-Ⅲ分布曲线对南宁市各历时降雨量的拟合效果最好。(2)采用P-Ⅲ... 利用南宁气象站1953—2014年共62a的逐分钟降雨资料,建立南宁市暴雨强度公式和重现期2a历时30、60、90、120、150、180min以5min为单位时段的设计暴雨雨型。结果表明:(1)P-Ⅲ分布曲线对南宁市各历时降雨量的拟合效果最好。(2)采用P-Ⅲ分布、最小二乘法参数组合方法计算南宁市暴雨强度公式误差较小。(3)历时30min的设计暴雨雨型雨峰位置处于整场降雨过程的1/2分位,历时60-180min的雨峰位置基本处于整场降雨过程的1/3分位。雨峰处降雨强度随着历时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强度 雨峰 暴雨雨型 南宁市
下载PDF
城市排水系统的困局与重构 被引量:17
8
作者 郝天文 孔彦鸿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107,共5页
现有雨量计算方法的超范围应用、排水系统内管网设计标准与排水能力不匹配是造成城市排水问题的主要原因。全面提高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不仅不能彻底解决城市道路积水问题,还会明显增加排水工程的投资规模。结合排水工程基本特征和排水管... 现有雨量计算方法的超范围应用、排水系统内管网设计标准与排水能力不匹配是造成城市排水问题的主要原因。全面提高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不仅不能彻底解决城市道路积水问题,还会明显增加排水工程的投资规模。结合排水工程基本特征和排水管网建设现状,为有效应对城市排水问题,需要严格限定雨量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合理配置排水系统不同设施的建设标准,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整体排水能力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道 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 暴雨强度
下载PDF
湖北宜昌市区暴雨雨型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成丹 陈正洪 《干旱气象》 2017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利用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基准站1956—2013年逐分钟降雨资料,对宜昌市区暴雨雨型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同频率分析法推求该地区历时6 h、12 h、24 h的设计暴雨雨型。结果表明:宜昌市区1956—2013年汛期(5—9月)前期易发生持续12~24 h或... 利用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基准站1956—2013年逐分钟降雨资料,对宜昌市区暴雨雨型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同频率分析法推求该地区历时6 h、12 h、24 h的设计暴雨雨型。结果表明:宜昌市区1956—2013年汛期(5—9月)前期易发生持续12~24 h或24 h以上、降雨量50~100 mm的暴雨,而中后期易发生持续12 h以下、降雨量30~70 mm的暴雨。1956—2013年,宜昌市区短历时、中长历时、长历时暴雨和大暴雨发生次数缓慢增加,而特长历时大暴雨明显减少。其中,短历时暴雨的峰值趋于增大,持续时间趋于增加;中长历时暴雨的小时雨量无显著变化,但雨量分布、雨峰趋于后移,持续时间趋于增加;长历时暴雨的小时雨量趋于减少,雨量分布、雨峰趋于前移,持续时间趋于缩短。宜昌市区历时6 h、12 h、24 h的设计暴雨雨型均为典型的单峰型,雨峰分别位于第20、34、113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雨型 降雨历时 暴雨强度 同频率分析法
下载PDF
云南局地暴雨分型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志敏 杨素雨 +3 位作者 王治国 牛法宝 连钰 朱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2011-2015年云南局地暴雨过程,对所选个例进行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局地暴雨可分为副热带高压外围型、两高辐合型、切变线型、热带低压型、孟加拉湾槽型5种类型;副热带高压外围型与两高辐合型暴雨发...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2011-2015年云南局地暴雨过程,对所选个例进行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局地暴雨可分为副热带高压外围型、两高辐合型、切变线型、热带低压型、孟加拉湾槽型5种类型;副热带高压外围型与两高辐合型暴雨发生频率最高,即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有利于产生局地暴雨过程;卫星云图显示,该型暴雨主要由MβCS系统直接产生,MαCS与层状云个例较少,强降雨区位于系统边缘,产生于系统移动发展或移动减弱过程中;强降雨区位于TBB梯度大值带,TBB降低时间提前强降雨开始时间2~3 h,强降雨发展滞后于云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雨 MβCS 副热带高压 降雨强度 云南
下载PDF
岳阳市某海绵城市道路系统降雨径流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盛 秦苗 +1 位作者 刘萌 许可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9-16,共8页
为解决城市内涝、缺水和水污染问题,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现有低影响开发设施,提出了适用于岳阳市得胜北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收集岳阳市近30 a的降雨资料,对岳阳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改进,并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进... 为解决城市内涝、缺水和水污染问题,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现有低影响开发设施,提出了适用于岳阳市得胜北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收集岳阳市近30 a的降雨资料,对岳阳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改进,并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大部分小于5%;实体工程下沉式绿地的实际调蓄容积满足岳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调蓄容积的要求;海绵城市系统可促进雨水下渗及在干旱时存储雨水,发挥“渗水”与“储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道路工程 暴雨强度 低影响开发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下载PDF
Excel在水文皮尔逊Ⅲ型分布多样本参数估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米伟亚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5期93-95,112,共4页
城市排水工程中编制暴雨强度公式时,须对九种历时暴雨强度的样本系列进行参数估计。由于暴雨资料参差不齐,如果分别单独估计每一种样本的参数,则不同历时样本的频率曲线可能会出现相交的不合理现象,此时必须对参数进行调整,使它们符合... 城市排水工程中编制暴雨强度公式时,须对九种历时暴雨强度的样本系列进行参数估计。由于暴雨资料参差不齐,如果分别单独估计每一种样本的参数,则不同历时样本的频率曲线可能会出现相交的不合理现象,此时必须对参数进行调整,使它们符合暴雨的一般规律。针对以上问题,基于Excel的内置函数、表格及图形处理功能,运用Excel的VBA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了九种历时样本同时优选参数和参数调整的简单化及图形输出的规范化。当暴雨分布服从P-Ⅲ型分布时,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el函数 暴雨强度 P-Ⅲ型分布 多样本 参数估计
下载PDF
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时空特征解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尤焕苓 任国玉 +2 位作者 吴方 刘伟东 杨萍 《气象科技》 2014年第5期856-864,共9页
利用高密度自动站观测记录和长序列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21"特大暴雨期间,全市累积降雨量大于100mm的站数达到211个,占全部测站数的92%,96个站累... 利用高密度自动站观测记录和长序列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21"特大暴雨期间,全市累积降雨量大于100mm的站数达到211个,占全部测站数的92%,96个站累积雨量大于200mm,12个站大于300mm;多数地区降雨时长超过16h,密云大成子站降水时间最长,达到20h,强降雨时长在西南房山和门头沟最大;最大小时雨强中心出现在东北和西南区域,东北部最大雨强中心较突出;平均雨强高值阶段出现在21日18:00—21:00,其中19:00雨强最大,达到22mm/h,但最大雨强在70mm/h以上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在21日13:00—14:00(门头沟龙泉站)和19:00—22:00,20:00—21:00平谷挂甲峪站高达100.3mm/h;城区及其附近地带20mm以上量级的小时降雨强度较大,同时傍晚阶段平均累积雨量增长速率快,平均小时降水强度偏大;房山站21日雨量位居1961年以来逐年最大日降水量第2位,仅次于1979年7月18日降雨量,而全市15站平均21日雨量打破了1961年以来的最大日降水量记录,比处于第2位的1963年8月9日平均雨量高出4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累积雨量 降雨时长 降雨强度 城市热岛效应
下载PDF
鲁中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的修正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环海军 刘焕斌 +1 位作者 刘岩 夏福华 《干旱气象》 2016年第1期188-194,共7页
利用鲁中淄博地区1981-2013年降水资料,分析降水变化的时空规律。基于年最大值法选样,采用P-Ⅲ型分布、指数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对淄博主城区暴雨强度进行理论频率拟合分析,得出重现期—暴雨强度—历时的关系曲线,结合最小二乘法和高斯—... 利用鲁中淄博地区1981-2013年降水资料,分析降水变化的时空规律。基于年最大值法选样,采用P-Ⅲ型分布、指数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对淄博主城区暴雨强度进行理论频率拟合分析,得出重现期—暴雨强度—历时的关系曲线,结合最小二乘法和高斯—牛顿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以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作为公式主要评价指标,得出淄博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结果表明:淄博市近30 a来暴雨强度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由短历时向长历时递减;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现山区多、平原少的空间分布,其中,淄博主城区最少为1.6 d,南部山区博山最多为2.5 d;P-Ⅲ型分布曲线拟合理论频率—最小二乘法推求参数得到的暴雨强度总公式和单一公式效果最好,总公式平均绝对标准差和平均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026 mm/min和2.35%;新修正的暴雨公式计算的暴雨强度值多数比1980年代编制的大,偏大幅度随重现期的增加而增加,对临近平原地区暴雨强度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规律 暴雨强度 分布曲线 参数 公式
下载PDF
贵阳市暴雨变化趋势及短历时暴雨雨型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段莹 张东海 +1 位作者 胡欣欣 李忠燕 《贵州气象》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该文利用贵阳站1951—2013年逐日降水量及1961—2013年逐分钟降水量资料,对贵阳市暴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贵阳市暴雨平均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暴雨日数及总暴雨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21世纪以来贵阳市暴雨强度有所增强,近30 a... 该文利用贵阳站1951—2013年逐日降水量及1961—2013年逐分钟降水量资料,对贵阳市暴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贵阳市暴雨平均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暴雨日数及总暴雨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21世纪以来贵阳市暴雨强度有所增强,近30 a的降水极端性及降水强度较强。以1981—2013年逐分钟降水资料为数据基础,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及《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2014版)要求新修编的贵阳站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芝加哥雨型法确定贵阳市短历时暴雨雨型,雨峰综合系数为0.405,即雨峰位于整个降雨过程的终端偏前的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暴雨 暴雨强度 暴雨雨型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下凹式绿地土壤渗透能力及蓄水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永杰 毕华兴 +1 位作者 霍云梅 许华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采用自制的模拟下凹式绿地,通过模拟不同设计暴雨强度条件下下凹式绿地的进水负荷,动态监测下凹式绿地在蓄水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渗透量和平均入渗速率,研究北京地区下凹式绿地在蓄积周边外来雨水径流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渗透规律以及蓄积雨... 采用自制的模拟下凹式绿地,通过模拟不同设计暴雨强度条件下下凹式绿地的进水负荷,动态监测下凹式绿地在蓄水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渗透量和平均入渗速率,研究北京地区下凹式绿地在蓄积周边外来雨水径流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渗透规律以及蓄积雨水径流后对土壤孔隙及土壤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含水率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下凹式绿地土壤渗透性能在1、3、5年一遇暴雨情况下会随着暴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2)在设计暴雨强度一致时,土壤水分的渗透量和平均入渗速率没有明显差异,土壤密度小、总孔隙度大的渗透量和平均入渗速率更大;3)随着绿地蓄水次数的增多,土壤密度和总孔隙度变化较大,蓄水试验后,土壤密度由最初的1.33 g/cm3变为1.65g/cm3、总孔隙度由原来的50.06%变为3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凹式绿地 暴雨强度 渗透量 平均入渗速率
下载PDF
四川省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的研究及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甘薇薇 范江琳 +3 位作者 肖天贵 敬枫蓉 詹兆渝 汪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6-1344,共9页
利用1961-2013年四川省15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按照暴雨过程的识别标准,统计得到851次暴雨过程。选取了4项适用于四川省天气气候特征的暴雨过程评价指标,依据历史重现期划分出各指标的等级标准,并利用欧氏距离函数建立了... 利用1961-2013年四川省15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按照暴雨过程的识别标准,统计得到851次暴雨过程。选取了4项适用于四川省天气气候特征的暴雨过程评价指标,依据历史重现期划分出各指标的等级标准,并利用欧氏距离函数建立了暴雨过程等级评估模型。为能全面反映整个暴雨过程的强度,构建了一个物理意义清晰的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该模型客观地考虑了4项指标的权重及其自身变率,对暴雨过程的描述更加科学。通过对历史暴雨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发现评估结果与历史灾害事件的记载在时间和强度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评估效果理想,可满足四川省暴雨天气过程定量评估业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历史重现期 综合强度 评估模型 四川
下载PDF
1960-2017年来长江流域暴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乐 邢雯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1,共8页
在近年长江流域极端暴雨天气日渐频发的背景下。利用1960-2017年长江流域670个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近60 a长江流域暴雨日数和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主暴雨区位于嘉岷流域、中下游主暴雨区位于鄱阳湖水系,上游暴雨... 在近年长江流域极端暴雨天气日渐频发的背景下。利用1960-2017年长江流域670个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近60 a长江流域暴雨日数和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主暴雨区位于嘉岷流域、中下游主暴雨区位于鄱阳湖水系,上游暴雨日数基本少于中下游,但二者的暴雨强度相当;长江流域暴雨区在4-9月发生西移北抬,其主雨区由两湖水系逐渐移至嘉岷流域。流域暴雨强度在4-9月先增强后减弱,其中长江中下游暴雨在6月份最强,嘉岷流域暴雨在7月份最强;长江中下游水系暴雨日数有显著增加趋势,上游岷沱江水系暴雨日数有显著减少趋势。各水系的暴雨强度变化趋势整体较小,但沅江-洞庭湖-长江下游干流一带暴雨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岷江水系有显著减弱趋势;长江上游“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十年一遇”的暴雨强度分别为183、160、112 mm/d,长江中下游为200、174、120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暴雨日数 暴雨强度 重现期
下载PDF
上海近42年暴雨强度及易发时段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易文林 俞汇 +1 位作者 韦浩 王海宾 《中国水利》 2023年第8期45-48,共4页
为分析上海市近年暴雨特征,掌握其暴雨发生规律,采用代表站网法,分析1978—2020年上海市实测暴雨强度和暴雨易发时段的特征变化。结果显示,2000年后,总暴雨(含所有级别的暴雨)发生频率、降水量均增多,短历时雨强增强趋势显著;总暴雨在... 为分析上海市近年暴雨特征,掌握其暴雨发生规律,采用代表站网法,分析1978—2020年上海市实测暴雨强度和暴雨易发时段的特征变化。结果显示,2000年后,总暴雨(含所有级别的暴雨)发生频率、降水量均增多,短历时雨强增强趋势显著;总暴雨在汛期多发,汛前多于汛后,汛期内各级别暴雨8月最易发;非汛期内,暴雨、大暴雨5月易发,特大暴雨10月易发;2000年后,汛期总暴雨发生频率在6月增多最为显著,特大暴雨在8月增多显著;非汛期总暴雨在10月发生频率增幅较大;大暴雨日气象成因中,静止锋雨带占比最多,2000年后,台风本地或外围影响的大暴雨日占比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总量 暴雨强度 易发时段 特征变化 上海
下载PDF
四川山地暖季夜间暴雨的空间分布以及对海拔高度的依赖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芳弛 李国平 黄楚惠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4期78-86,共9页
利用四川省2010—2019年2 165个国家及区域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区统计了四川暖季(5—9月)暴雨日夜间降水占日降水量的比例、夜间暴雨频次和夜间平均暴雨强度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趋势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及... 利用四川省2010—2019年2 165个国家及区域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区统计了四川暖季(5—9月)暴雨日夜间降水占日降水量的比例、夜间暴雨频次和夜间平均暴雨强度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趋势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得出:(1)四川暴雨日夜间降水占日降水量比例呈现自南向北递减的趋势,以海拔2 800 m为分界,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垂直分布特征,川西南山地与其他山地区域整体上升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2)夜间暴雨频次较多的测站沿川西与川西南山地陡峭地形呈线性分布,夜间暴雨频次随海拔高度升高总体呈减小的特征,川西山地和川西南山地的频次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海拔800和500 m。(3)四川夜间平均暴雨强度整体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大值区主要位于川西山地和川东北山地,海拔700 m处的峰值强度主要由川西山地贡献。(4)川西山地夜间暴雨次数较多且强度大,川西南山地夜间暴雨次数多但单次降水量较小,而川东北夜间暴雨的强度较大但次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暴雨 频次和强度 空间分布 海拔高度 四川山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