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 被引量:66
1
作者 殷贺 李正国 +1 位作者 王仰麟 蔡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3-661,共9页
荒漠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从植被特征着手,关注其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已经成为国内外荒漠化评价的发展趋势。选取遥感反演的高时间分辨率的植被降水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价了内蒙... 荒漠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从植被特征着手,关注其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已经成为国内外荒漠化评价的发展趋势。选取遥感反演的高时间分辨率的植被降水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价了内蒙古自治区1999-2009年的荒漠化发展态势,并对荒漠化逆转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11年来生态环境总体趋于改善,荒漠化发展态势并不明显。其中,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至大青山南麓、大兴安岭及燕山北部余脉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的地区,反映出该区的植被保护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荒漠化土地空间分异特征表明,降水因子和植被恢复有着密切的联系,300mm以上降水量的地区,其植被恢复能力要明显大于降水稀少的地区;干旱、极干旱地区的荒漠界限极不稳定,对荒漠化是否逆转的判断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尺度,结合当年的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评价 植被动态 植被降水利用率 荒漠化逆转 内蒙古
原文传递
基于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荒漠化遥感评价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志海 李增元 +1 位作者 丁国栋 李林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37-41,共5页
在考虑荒漠化评价的空间尺度和基准以及潜在评价指标的尺度特征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UE)变化的研究为依据,提出一种以植被的降水利用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适合于荒漠化遥感监测应用的荒漠化评价方法... 在考虑荒漠化评价的空间尺度和基准以及潜在评价指标的尺度特征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UE)变化的研究为依据,提出一种以植被的降水利用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适合于荒漠化遥感监测应用的荒漠化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很大程度上克服以植被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受降水波动影响大的缺点。这种方法重视不同荒漠化类型的共性特征,适合在多种类型荒漠化遥感评价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利用效率 评价方法 植被 评价指标 荒漠化评价 荒漠化过程 空间尺度 遥感监测 波动影响 共性特征 遥感评价 国内外 应用 类型
下载PDF
1999—20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荒漠化空间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韦振锋 任志远 +1 位作者 张翀 张嘉琪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0-1236,共7页
荒漠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NDVI为基础,关注其年际动态变化特征,选取植被降水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残差法,评价陕甘宁地区1999—2010年的荒漠化发展态势以及人类活... 荒漠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NDVI为基础,关注其年际动态变化特征,选取植被降水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残差法,评价陕甘宁地区1999—2010年的荒漠化发展态势以及人类活动在土地退化中所起的作用,并初步讨论荒漠化逆转问题。结果表明:近12年,陕甘宁地区大部分地区植被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状况趋于好转,尤其在研究区域的中部以及黄河沿岸生态环境趋于好转较明显,只有极少数地区出现退化现象。陕甘宁地区植被生态功能适宜年降水量在300~500mm区间,当年降水量大于500mm时,植被功能恢复能力会出现衰退趋势。在研究区,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正作用,只有1.65%表现为负作用较少,且为不显著负作用,分布零散。干旱区、半干旱区荒漠界线不稳定,容易造成荒漠化逆转的假象,误导人们对荒漠化逆转评价。因此,判断荒漠化逆转问题要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上,同时要结合当年的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因素影响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地区 荒漠化 人类活动 植被降水利用率 NDVI
原文传递
基于RUE和NDVI的人类活动对植被干扰强度分析——以桂西北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辉霞 周红艺 魏兴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7-937,共11页
以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桂西北为例,综合植被变化状况和驱动因子,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人类活动对植被干扰的强度进行分级评价。首先,采用直线斜率的方法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降水利用率(RUE)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次,利用GIS技术,对N... 以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桂西北为例,综合植被变化状况和驱动因子,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人类活动对植被干扰的强度进行分级评价。首先,采用直线斜率的方法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降水利用率(RUE)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次,利用GIS技术,对NDVI变化趋势、RUE变化趋势和人口密度进行合成,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NDVI变化趋势和RUE变化趋势对各集群的人类干扰强度进行初步判断;最后,根据集群的人口密度值,修正各集群的地理属性,实现人类活动对植被干扰强度的分级评价。结果表明:(1)在区域尺度上,桂西北1999—2012年植被生长呈总体好转、局地退化的特征。(2)降水利用率大致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空间格局,1999—2012年植被降水利用率总体上呈略有上升的趋势,但空间上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的特征。(3)1999—2012年桂西北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总体是正向干扰效应大于负向干扰效应。人类活动正向干扰效应呈多中心非均衡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以木论自然保护区和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东北片区、金钟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西北片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西部片区。负向干扰效应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以都安县和靖西县最为典型;中部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并不明显,呈现出正向干扰效应和负向干扰效应零星分布的格局。(4)人类干扰主要集中在坡度25°以下区域,强度正向干扰主要分布在高程为400~1 000m的丘陵及低山区,强度负向干扰主要分布在高程400m以下的中下坡、河谷盆地及峰丛洼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利用率 人类活动 聚类分析 桂西北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稀树疏林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刚 李永庚 +1 位作者 刘美珍 蒋高明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30-37,共8页
森林和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发育在半干旱地区沙地上的疏林草地植被在这方面的作用还不清楚。本文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榆树(Ulmus pumilaL.)疏林草地的生物量、生产力(NPP)以及降水利用效率(RUE)区... 森林和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发育在半干旱地区沙地上的疏林草地植被在这方面的作用还不清楚。本文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榆树(Ulmus pumilaL.)疏林草地的生物量、生产力(NPP)以及降水利用效率(RUE)区分不同生境,即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丘间低地、柳灌丛和低湿地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比较了植被碳库及NPP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疏林草地的平均生物量(21.30Mg·hm-2)与NPP(11.06Mg·hm-·2a-1)分别比典型草原地带的平均值高90%和59%,RUE近于后者的2倍,沙地水平上的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为2.9,说明大量的植被碳贮藏于地下,沙地中乔木对生物量和NPP的贡献不大,分别为10%和1.3%,但对于维持疏林草地的完整性具有重要功能。浑善达克沙地的疏林草地生态系统与地带性的典型温带草原不同,应属于一类温带萨王那生态系统类型,合理的管理和恢复措施将有助于其在畜牧业和碳固持方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力 降水利用效率 沙地 榆树
原文传递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群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穆少杰 周可新 +2 位作者 陈奕兆 杨齐 李建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5-895,共11页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反映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贝加尔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和羊草群落为对象,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4个草地群落年际间和年内逐...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反映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贝加尔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和羊草群落为对象,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4个草地群落年际间和年内逐日NEP动态变化,分析了4个草地群落对降水量的响应特征和可能机制,并且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4个草地群落水分胁迫系数、降水利用率和碳转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54—2012年贝加尔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和羊草群落的多年平均NEP分别为11.41、-7.82、-5.03和9.30 g C·m-2·a-1。总体来看,4种草地群落多年平均日NEP的年内季节动态均呈先释放、后固碳、再释放的变化特征。4种草地群落多年平均水分胁迫系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羊草>大针茅>克氏针茅;多年平均降水利用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多年平均碳素转化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4种草地群落NEP与年降水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NEP为0时,4种草地群落年降水量平均值为295.76 mm,说明在年降水量大于该值时NEP多为正值,而小于该值时NEP多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降水利用效率 水分胁迫系数 碳素转化效率 BIOME—BGC
原文传递
区域尺度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洮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刘明 张媛 +4 位作者 武磊 魏健美 王帅兵 王万瑞 李常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4-611,共8页
采用CASA模型估算洮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降水利用效率,利用Sen斜率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量化分析洮河流域2001-2010年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关联.结果表明:2001-2010年洮河流域平均降水利用效率为0.73 g/(m^2·mm)... 采用CASA模型估算洮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降水利用效率,利用Sen斜率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量化分析洮河流域2001-2010年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关联.结果表明:2001-2010年洮河流域平均降水利用效率为0.73 g/(m^2·mm),青藏高原东北缘高于黄土高原西南缘;不同植被类型的降水利用效率差别较大,阔叶林最高,裸地最低;降水利用效率越高年际波动越明显.统计期间,流域降水利用效率整体表现出增长趋势,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青藏片区中东部和黄土片区中北部;空间分析表明,洮河流域大部分区域的降水利用效率与降水量呈现较高的负相关性,两区相比,青藏片区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利用效率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洮河流域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3种针叶林降水利用效率的年际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云霓 熊伟 +5 位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曹恭祥 徐丽宏 左海军 贺亮亮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1-911,共11页
为揭示我国西北山地温带针叶林降水利用效率(RUE)的年际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响应的差异性,在宁夏六盘山研究了华山松(Pinus armandii)天然林、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RUE及其与气... 为揭示我国西北山地温带针叶林降水利用效率(RUE)的年际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响应的差异性,在宁夏六盘山研究了华山松(Pinus armandii)天然林、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RUE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针叶林RUE及其年际变化存在种间差异。生产力高的林分(两种人工林)具有更高的RUE,华北落叶松林年平均生产力和RUE分别为6.72 t·hm–2·a–1和1.12 g·m–2·mm–1,是华山松林的2.53倍和2.49倍;油松林分别为5.76t·hm–2·a–1和0.97 g·m–2·mm–1,也远高于华山松林。在林龄小于32年时,3种林分RUE总体表现出随林龄而增加的趋势,但存在着种间差异,其中两种人工林增速更快;华山松林在林龄为32–45年时,RUE呈波动变化,之后呈下降趋势。RUE的年际变化趋势与林分生产力相似,即在生产力较高的年份RUE也较高。气象因子对RUE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和种间差异。RUE受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格局的影响。随年降水量增加,华山松林RUE逐渐减小,而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林RUE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干旱年份3种针叶林RUE趋向于相近的值(不一定是最大值),而在湿润年份趋向于相同的最小值;除受当年春季(4月)或秋季(9–11月)的降水量影响外,3种针叶林的RUE还受上一年夏秋(8–9月)的降水量影响。3种针叶林的RUE都极显著地受到上年6月、当年3与6月气温的影响;此外,华山松林RUE与当年2月气温负相关,两人工林均受到当年4、5月气温的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象因子 净初级生产力(NPP) 降水利用效率(RUE)
原文传递
降水和气温对中国森林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满堂 卢宏典 +5 位作者 程栋梁 郑媛 钟全林 郭炳桥 马玉珠 靳冰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8-722,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频繁的降水或干旱,降水量是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根据全国17种类型的森林、1 266个森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不同类型森林的降水利用效率(Rain-use Efficiency,RUE)差异、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以及其他环...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频繁的降水或干旱,降水量是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根据全国17种类型的森林、1 266个森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不同类型森林的降水利用效率(Rain-use Efficiency,RUE)差异、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以及其他环境因子对RUE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森林的RUE平均值为1.21 g m^-2mm^-1,RUE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2)阔叶林(主要由被子植物构成)的RUE均值显著高于针叶林(主要由裸子植物构成),阔叶林比针叶林更适应降水量的变化;(3)落叶林的RUE均值显著高于常绿林,随着降水量增加,落叶林的RUE值降低直到达到一个阈值,而常绿林的RUE值与降水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4)纬度和年平均温度是复合环境因子中RUE的主要限制因子.综上所述,随着降水量增加,中国森林群落的RUE下降直至阈值,气温是影响中国森林RUE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利用效率 森林群落 净初级生产力 降水 气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