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质地黄块根菊花心与非菊花心部位有效成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彩侠 李雅静 +3 位作者 张苗 耿晓桐 王丰青 张重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5-83,共9页
目的:比较沁怀,85-5,北京1号,QH-1,1706,白选6种地黄生育期内菊花心与非菊花心中梓醇,毛蕊花糖苷,地黄苷A,D,益母草苷,多糖等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分析不同地黄种质资源菊花心的成分差异及质量特征,为地黄的质量评价及道地性揭示提供科学... 目的:比较沁怀,85-5,北京1号,QH-1,1706,白选6种地黄生育期内菊花心与非菊花心中梓醇,毛蕊花糖苷,地黄苷A,D,益母草苷,多糖等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分析不同地黄种质资源菊花心的成分差异及质量特征,为地黄的质量评价及道地性揭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梓醇、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地黄苷A,D及益母草苷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Dikma Diamon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96),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不同种质地黄块根各指标性成分在菊花心与非菊花心部位富集量差异很大。85-5与1706地黄菊花心部位中梓醇含量远高于非菊花心部位,而北京1号与QH-1地黄则是非菊花心部位明显高于菊花心部位;85-5,1706及QH-1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在菊花心部位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非菊花心部位,其他3个种质分布相对均匀;沁怀和北京1号地黄块根非菊花心部位中地黄苷A的含量明显高于菊花心部位;85-5,北京1号,1706地黄块根非菊花心部位中地黄苷D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菊花心中的含量,其他种质差异不大;85-5,白选和1706地黄菊花心与非菊花心部位益母草苷含量差异不大,而北京1号,沁怀,QH-1地黄则为菊花心部位远高于非菊花心部位,差异达2~4倍;6种地黄块根非菊花心部位中的多糖含量明显高于菊花心部位。结论:种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黄块根次生代谢产物在地黄菊花心与非菊花心部位的积累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菊花心 沁怀 85-5 北京1号 QH-1 1706 白选
原文传递
怀地黄块根中菊花心与非菊花心部位的化学质量特征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谢彩侠 张苗 +3 位作者 李雅静 耿晓桐 王丰青 张重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172-4179,共8页
利用HPLC对怀地黄"北京1号"生育期内块根中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三部位中梓醇、毛蕊花糖苷、地黄苷A、地黄苷D、益母草苷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其HPLC指纹图谱进行整体化学质量特征比较。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怀地黄主要成... 利用HPLC对怀地黄"北京1号"生育期内块根中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三部位中梓醇、毛蕊花糖苷、地黄苷A、地黄苷D、益母草苷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其HPLC指纹图谱进行整体化学质量特征比较。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怀地黄主要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各成分在菊花心与非菊花心部位富集量差别较大。梓醇、毛蕊花糖苷与地黄苷D在菊花心与非菊花心中的分布相对均匀,非菊花心部位地黄苷A的含量明显高于菊花心部位,而菊花心部位益母草苷的含量则明显高于非菊花心部位;地黄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3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行为基本一致,但是化学成分含量相差较大;通过聚类分析,怀地黄菊花心部位与非菊花心部位、整体块根明显被分为2类。因此,怀地黄菊花心与非菊花心部位化学质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为怀地黄的质量评价和道地性的揭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心 化学成分 道地性 HPLC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地黄块根菊花心直径与其总苯乙醇苷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耿晓桐 刘琦 +2 位作者 花娇娇 赫丁轩 乔新荣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沁怀、1706两个种质地黄生育期内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中总苯乙醇苷含量变化差异,为地黄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0%甲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并以毛蕊花糖苷作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332 nm处测... 目的:比较沁怀、1706两个种质地黄生育期内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中总苯乙醇苷含量变化差异,为地黄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0%甲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并以毛蕊花糖苷作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332 nm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两个种质地黄整体块根中总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随生育期延长呈缓慢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沁怀地黄于10月31日达到高峰,1706于10月10日达到高峰;两个种质地黄生育期内菊花心部位总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均高于非菊花心部位,菊花心、非菊花心及整体块根中总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菊花心直径与总苯乙醇苷含量显著正相关,1706和沁怀地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80。结论:菊花心相关特征可作为地黄道地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初步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菊花心 总苯乙醇苷含量
下载PDF
怀地黄“菊花心”性状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宋梦娇 董诚明 +4 位作者 魏悦 高袁浩 任啸 颉颖睿 王素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探索怀地黄“菊花心”性状与化学成分之间相关性,为怀地黄辨状论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取地黄断面,观察其形成层宽度、射线密度,Photoshop软件测定地黄中菊花心及形成层R(红)、G(绿)、B(蓝);CAD软件测定菊花心与韧皮部面积比值(以下... 目的探索怀地黄“菊花心”性状与化学成分之间相关性,为怀地黄辨状论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取地黄断面,观察其形成层宽度、射线密度,Photoshop软件测定地黄中菊花心及形成层R(红)、G(绿)、B(蓝);CAD软件测定菊花心与韧皮部面积比值(以下均以心皮比表示);HPLC法测定梓醇、益母草苷、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果糖、葡萄糖、棉子糖、蔗糖、水苏糖含量。采用SPSS 26.0软件对其“菊花心”性状与化学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地黄形成层RGB均高于菊花心,北京3号RGB值最高,R、G、B值分别为196、185、85;地黄苷D、益母草苷与菊花心、形成层中RGB均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5、0.523,与形成层宽度、射线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887、0.904、0.904,其他化学成分与“菊花心”性状呈显著负相关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所建立的怀地黄“菊花心”性状分析方法,可以全面概括通过直接观察得到的“菊花心”性状;地黄苷D、益母草苷与菊花心和形成层RGB均值、形成层宽度、射线密度呈相关性,是药材“辨状论质”的具体体现,可为地黄辨状论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菊花心 面积比 色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根际土壤无机元素与川芎“菊花心”纹理形成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芳琼 何冬梅 +3 位作者 王海 方千 伍艳红 严铸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150-5159,共10页
为了揭示川芎根际土壤无机元素在其生长周期内的含量变化规律,探究川芎"菊花心"性状形成与土壤元素波动之间的关联性,该研究对川芎生长期内的根茎进行连续取样观察,同期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跟踪测定"非菊花心"... 为了揭示川芎根际土壤无机元素在其生长周期内的含量变化规律,探究川芎"菊花心"性状形成与土壤元素波动之间的关联性,该研究对川芎生长期内的根茎进行连续取样观察,同期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跟踪测定"非菊花心""菊花心"川芎生长过程中根际土中2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作差异分析。结果发现,"非菊花心"川芎、"菊花心"川芎根际元素含量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关键期"和"关键波动元素",以及差异性的元素协同和拮抗关系。非菊花心组根际土元素关键波动时期主要在0~60 d及60~150 d,其中钠(Na)、镁(Mg)、铝(Al)等22种元素是0~60 d的关键变化元素,锶(Sr)、铪(Hf)、铅(Pb)、钴(Co)、铈(Ce)5种元素是60~150 d的关键变化元素;菊花心组根际土元素关键波动时期主要在0~60 d及210~270 d,其中钠(Na)、钴(Co)、铈(Ce)、砷(As)4种元素是0~60 d的关键变化元素;镁(Mg)、铝(Al)、硅(Si)等18种元素是210~270 d的关键变化元素。同时该研究发现,根际土中多种无机元素的波动规律与川芎生长发育进程及"菊花心"形成的关键时期相吻合。栽种后60~150 d为根茎侧芽快速生长进而影响"菊花心"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内非菊花心组Sr,Co元素积累增加很可能是导致根茎侧芽膨大无法形成典型"菊花心"纹理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根际土 无机元素 菊花心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原文传递
蜗杆齿面磨削后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荣 孙明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3-95,共3页
采用直读光谱仪、显微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蜗杆齿面磨削后产生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裂蜗杆磨削后蜗齿表面渗碳层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发生了明显变化,齿面裂纹呈放射状沿晶扩展,开裂方向与磨削痕迹大... 采用直读光谱仪、显微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蜗杆齿面磨削后产生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裂蜗杆磨削后蜗齿表面渗碳层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发生了明显变化,齿面裂纹呈放射状沿晶扩展,开裂方向与磨削痕迹大致垂直,裂纹深度在0.42 mm以内;蜗杆齿面上的裂纹为磨削操作不当引起的磨削裂纹;对蜗杆齿面的磨削工艺进行改进后再未出现开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杆 齿面 放射状 磨削裂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