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潮流有解充分条件的新能源场站静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
1
作者 马欢 蒋哲 +3 位作者 武诚 程定一 王冠中 王奕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4-207,共4页
由于电流限幅等因素导致新能源电压支撑能力较弱,场站静态电压稳定风险较高,而现有的分析结果缺乏直观性。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潮流有解充分条件的新能源场站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通过求解场站外电网平衡节点最小电压幅值来判断新能源场... 由于电流限幅等因素导致新能源电压支撑能力较弱,场站静态电压稳定风险较高,而现有的分析结果缺乏直观性。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潮流有解充分条件的新能源场站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通过求解场站外电网平衡节点最小电压幅值来判断新能源场站潮流解的存在性和电压稳定性。首先,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问题,利用平衡节点最小电压解析解分析了新能源变流器外部电压幅值对最大传输功率的影响;其次,针对辐射状的多机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问题,利用Distflow潮流模型及其凸松弛形式计算外电网平衡节点电压幅值的下限,以此确定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所提方法能够提供维持新能源场站静态电压稳定的最小外电网等值电压幅值,在实际运行中可通过比较外电网等值电压和所计算的最小等值电压高效评估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状 新能源场站 静态电压稳定 潮流有解性
下载PDF
一种射流式水冷CPU散热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广涛 金明明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5年第16期69-72,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CPU散热器,使CPU接触的底面铜座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CPU核心区域温度比翅片式降低了,更加符合计算机运行需求。
关键词 CPU散热器 水冷散热器 放射状
下载PDF
船舶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仿真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诗涛 卢俊杰 +2 位作者 王静绮 李含其 蔡涛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1期67-72,153,共7页
针对全电力船舶电力网络的特点及日益突出的暂态稳定性问题,论文从某电力船舶的实际负荷情况和运行需求出发,设计并建立了该船的辐射形和环形两种电力网络拓扑,随后应用PSAT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分别对这两种电网拓扑在投切大负荷和短路故... 针对全电力船舶电力网络的特点及日益突出的暂态稳定性问题,论文从某电力船舶的实际负荷情况和运行需求出发,设计并建立了该船的辐射形和环形两种电力网络拓扑,随后应用PSAT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分别对这两种电网拓扑在投切大负荷和短路故障两个过程中的暂态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环形网络拓扑具有更强的在故障下左右舷配合供电的能力,故其暂态稳定性优于辐射形拓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T 船舶电力系统 辐射形 环形 暂态稳定性
下载PDF
雷达强度数据中的阵风锋特征统计和自动识别 被引量:9
4
作者 徐芬 杨吉 +1 位作者 夏文梅 周红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595,共10页
利用江苏南京2009-2012年天气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自动站风场资料分析江苏沿江地区阵风锋变化特征、阵风锋弧长与移速关系,及其在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中呈现的总体、局部特征,详细分析了三种窄带回波回波带反射率因子分布特征。通过设计反... 利用江苏南京2009-2012年天气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自动站风场资料分析江苏沿江地区阵风锋变化特征、阵风锋弧长与移速关系,及其在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中呈现的总体、局部特征,详细分析了三种窄带回波回波带反射率因子分布特征。通过设计反映回波带平坦性的计算方法实现定量分析窄带回波分布异同功能。根据回波带径向波形特征判断径向波形的波宽、波峰个数、波峰阈值和波形双边梯度等特性,实现阵风锋径向波段识别。在对反射率因子图像预处理基础上,结合回波平坦性测试方法和阵风锋径向波形识别算法达到自动识别阵风锋回波的目的。识别效果表明:回波带平均值>5 d BZ的独立阵风锋回波识别准确率达87%以上,回波带平均值>10 d BZ的混合型阵风锋回波识别准确率达89%以上。对弱阵风锋识别成功率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锋 雷达数据 回波平坦性测试 径向波形 自动识别
下载PDF
阻塞率对液液针栓多喷注单元喷雾场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凯 唐亮 +2 位作者 雷凡培 杨岸龙 周立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262,共13页
为了研究阻塞率对针栓式喷注器喷雾场特性的影响,基于平面针栓喷注单元的研究思路,设计了结构可更换的平面针栓多喷注单元试验件,同时采用分相识别的PLIC VOF(piecewise linear interface calcula-tion volume of fluid)多相流仿真方法... 为了研究阻塞率对针栓式喷注器喷雾场特性的影响,基于平面针栓喷注单元的研究思路,设计了结构可更换的平面针栓多喷注单元试验件,同时采用分相识别的PLIC VOF(piecewise linear interface calcula-tion volume of fluid)多相流仿真方法及高速摄影试验方法,开展了阻塞率对液液针栓多喷注单元的雾化角、喷雾扩散角及液雾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对于径向圆孔,阻塞率的改变通过改变径向孔直径及个数实现;对于径向矩形孔,阻塞率的改变还可以通过改变矩形的高宽比实现.研究发现:阻塞率对喷雾场的液雾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在径向喷注孔总动量比不变时,阻塞率对喷雾场的影响主要通过喷雾扇空间间距的直接影响和转化为有效动量比的间接影响两种途径实现,径向孔形状对喷雾场的影响本质上也转化为阻塞率及有效动量比的影响.径向孔直径改变和形状改变造成的阻塞率变化对雾化角的影响仅通过有效动量比间接实现,喷注单元的雾化角理论模型也适用于多喷注单元;阻塞率对喷雾扩散角和液雾空间分布的影响则通过两种途径共同产生.另外,高的总动量比工况下,液雾径向分布范围会增大,相邻单元间相互作用会使得雾扇中心区和外侧区液雾分布量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针栓喷注器 阻塞率 有效动量比 径向孔形状 雾化角 液雾分布
原文传递
径向孔形状对针栓式喷注器液膜下漏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凯 雷凡培 +2 位作者 杨岸龙 杨宝娥 周立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1-342,共12页
为了研究径向孔形状对针栓式喷注器液膜下漏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准确预估,以径向圆孔液束的相对变形模型为基础,通过类比分析提出了矩形孔的相对变形理论模型,并考虑多喷注单元间相互影响和不同高宽比矩形孔的绕流侧边效应,首次建立了径... 为了研究径向孔形状对针栓式喷注器液膜下漏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准确预估,以径向圆孔液束的相对变形模型为基础,通过类比分析提出了矩形孔的相对变形理论模型,并考虑多喷注单元间相互影响和不同高宽比矩形孔的绕流侧边效应,首次建立了径向矩形孔的下漏率模型。通过试验及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理论预估结果与数值仿真及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也表明针对矩形孔建立的相对变形模型及下漏率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另外,研究表明矩形孔的下漏率除了与几何阻塞率、有效动量比及液膜厚度与液束孔宽度之比有关外,还与高宽比有关;3种不同高宽比情况下的下漏率均显著小于几何下漏率;同时下漏率随有效动量比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均较平缓。综合分析径向圆孔和3种不同高宽比矩形孔的结果发现,在径向孔横截面积及流量等工况参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径向孔形状对下漏率有显著的影响,矩形孔的下漏率显著低于圆形孔的;矩形孔的高宽比越大,下漏率越大。实际应用中选择矩形孔更有利于控制下漏率,并可通过改变高宽比控制下漏率;同时在变工况过程中,矩形孔的下漏流量也会随着主路推进剂一起调节变化,保持下漏率变化不大,故具有较好的大范围变推力流量匹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栓式喷注器 径向孔形状 下漏率 阻塞率 有效动量比
原文传递
向心形管束凝汽器壳侧数值模拟分析
7
作者 孙志强 付元钢 《机械工程师》 2016年第6期193-194,共2页
使用Star-CD软件对向心形管束凝汽器壳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入口蒸汽流量下壳侧的流场和压力分布、管束区换热系数和凝结率及汽气混合物分布情况。
关键词 凝汽器 向心形管束 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