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地区暴雨的分类及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黄小玉 陈媛 +4 位作者 顾松山 周雨华 陈章法 于华英 夏正龙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5-643,共9页
利用2002—2004年5—7月15次伴有低空急流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南汛期伴有低空急流的西风带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湖南汛期暴雨可以分成低槽暴雨和切变线暴雨两类,切变线暴雨又可分为冷式切变线暴雨和暖式切变线暴雨;不同... 利用2002—2004年5—7月15次伴有低空急流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南汛期伴有低空急流的西风带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湖南汛期暴雨可以分成低槽暴雨和切变线暴雨两类,切变线暴雨又可分为冷式切变线暴雨和暖式切变线暴雨;不同类型暴雨的雷达回波结构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多普勒天气雷达 分类 回波特征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环境条件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黄先香 俞小鼎 +2 位作者 炎利军 李彩玲 李兆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7-790,共14页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台风龙卷发生在6-10月,时间多为10-20时,出现在台风登陆后1.3~21.3 h的时段内;多数龙卷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象限,台风中心在...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台风龙卷发生在6-10月,时间多为10-20时,出现在台风登陆后1.3~21.3 h的时段内;多数龙卷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象限,台风中心在广东湛江一广西东南部或北部湾附近时是珠江三角洲龙卷发生的高风险期。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及中低空强东南急流在珠江口附近叠加是龙卷产生的有利环流背景。强或弱龙卷环境条件的共同特征为低抬升凝结高度、强深层和低层垂直风切变及较大风暴相对螺旋度(SRH),主要差异是强龙卷的深层和低层垂直风切变与SRH更大;相似台风路径下,有/无龙卷环境条件的明显差异在于0~1 km低层垂直风切变和SRH,两值越大出现超级单体或中气旋的可能性越大,龙卷发生概率也就越高。台风龙卷风暴母体属于低质心的微型超级单体风暴;低层有强或中等强度中气旋,有时强中气旋中心伴有龙卷涡旋特征(TVS);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顶端或TVS附近。与西风带超级单体龙卷相比,台风龙卷中气旋的尺度更小、垂直伸展高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龙卷 活动特征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路径台风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一次局地强冰雹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磊 张继韫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年第4期26-30,共5页
应用阿克苏CINRAD/CC型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9年7月27日发生在乌什县的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强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受中低层切变线和辐合线的共同影响;(2)雹云内存在较强的气流辐合和垂直风切变,径... 应用阿克苏CINRAD/CC型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9年7月27日发生在乌什县的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强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受中低层切变线和辐合线的共同影响;(2)雹云内存在较强的气流辐合和垂直风切变,径向速度图上有逆风区、辐合区等中尺度强降水特征出现;(3)强雹云的反射率因子可达60 dBz以上,在VCS剖面中前悬回波、回波墙、穹窿等雹云的特征回波明显;(4)VIL、VWP产品变化能够很好地指示云体发展情况,是判别降雹潜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回波 特征 冰雹
下载PDF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及临近预警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家国 王珏 +1 位作者 周金莲 岳阳 《暴雨灾害》 2008年第4期326-329,共4页
对近几年来武汉雷达所观测的典型低涡、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雷达观测分析,总结了β中尺度暴雨回波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强降水与诸多因素的关系。分析指出,在短时预报业务中,暴雨回波的识别和预警关键是从整体上要抓住β中尺度... 对近几年来武汉雷达所观测的典型低涡、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雷达观测分析,总结了β中尺度暴雨回波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强降水与诸多因素的关系。分析指出,在短时预报业务中,暴雨回波的识别和预警关键是从整体上要抓住β中尺度暴雨回波系统发生发展的特征,而不是孤立地研究一个对流单体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雷达 回波特征 临近预报
下载PDF
强雷电天气过程闪电定位资料分析及预警服务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兰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年第3期88-93,共6页
利用ADTD雷电定位显示监测系统资料和常规天气预报资料及驻马店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13年7月20日信阳地区强雷暴天气的地闪和雷达回波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密集区移动方向的前沿位置与30 d Bz雷达回波区位置重叠... 利用ADTD雷电定位显示监测系统资料和常规天气预报资料及驻马店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13年7月20日信阳地区强雷暴天气的地闪和雷达回波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密集区移动方向的前沿位置与30 d Bz雷达回波区位置重叠,闪电密集区的移动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对流云团的移动趋势。闪电密集区消失早于雷达回波区消散,地闪强度减小趋势比雷达回波减弱有30到60 min的提前量。正地闪的出现,预示对流云团发展;正地闪消失,预示对流云团进入消亡阶段。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分析预测闪电落区和时效性比单一使用雷达回波资料更准确。闪电密集区的移动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对流云团的移动趋势,因此可以将30或60 min闪电分布图引入对流性天气的跟踪监测和预警预报业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资料 雷达回波 特征 预警
下载PDF
一次冬季冰雹的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江慧远 魏鸣 +3 位作者 张深寿 潘佳文 罗昌荣 林文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5-762,共8页
为研究双偏振雷达资料在冬季冰雹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利用厦门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2016年12月21日福建漳州冰雹的回波特征。发现在降雹过程中,最强回波达69 dBZ,三体散射回波径向长度达16 km,旁瓣回波切向宽达20 km,低层的钩状回... 为研究双偏振雷达资料在冬季冰雹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利用厦门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分析了2016年12月21日福建漳州冰雹的回波特征。发现在降雹过程中,最强回波达69 dBZ,三体散射回波径向长度达16 km,旁瓣回波切向宽达20 km,低层的钩状回波与入流缺口明显;冰雹区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 dr和差分相位常数K dp数值小,冰水混合区的相关系数ρhv较低。分析表明:此冰雹个例并非典型的超级单体,但存在超级单体的部分偏振回波特征,回波前侧下沉气流存在Z dr弧,可延伸到中层,在入流缺口和后侧下沉气流处,Z dr柱和K dp柱成对出现,中层存在CC的低值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S波段 冰雹 偏振参数 回波特征
下载PDF
贵州山区强冰雹云单体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邹书平 李丽丽 +2 位作者 常履福 周丽娜 许弋 《贵州气象》 2016年第2期15-19,共5页
按冰雹云生命演变史的发生、跃增、孕育、降雹和消亡等各个阶段特点,采用2011—2012年贵州6次强冰雹天气过程所对应雷达观测的时序资料,对冰雹云单体回波的强度、高度和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回波强度和高度的梯度变化提出了... 按冰雹云生命演变史的发生、跃增、孕育、降雹和消亡等各个阶段特点,采用2011—2012年贵州6次强冰雹天气过程所对应雷达观测的时序资料,对冰雹云单体回波的强度、高度和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回波强度和高度的梯度变化提出了跃增特性的划分方法。分析结果表明:1冰雹云单体回波的强度和高度分别大于55 d Bz和11 km以上,最大强度和最大高度出现的时间比开始降雹的时间分别提前了11.1 min和8.4 min。2冰雹云回波单体的跃增特性可划分为波动型、递增型和跃增型3类,跃增阶段的回波强度和高度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24.7 min和23.7 min,回波强度和高度平均增长了9.7 d Bz和2.7 km。3冰雹云回波具有长的生命史特征,一般持续时间达2 h以上。4冰雹云形成发展总体呈现逐步扩展增强的演变特征,多单体合并更利于冰雹云迅速形成发展,冰雹云单体具有明显的强中心结构体和结构密实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单体回波 跃增特性 演变特征
下载PDF
湖北宜昌超级单体风暴发生的环境条件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汪应琼 李芳 +2 位作者 姜玉印 王仁乔 付培健 《暴雨灾害》 2013年第1期53-61,共9页
利用Micaps高空、地面实况资料以及雷达基数据产品资料,分析2004—2009年湖北宜昌境内出现的10例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超级单体风暴生成的环境条件和回波结构。结果表明:产生冰雹的湿层相对浅薄,产生强降水的湿层较深厚。使用雷暴发生前... 利用Micaps高空、地面实况资料以及雷达基数据产品资料,分析2004—2009年湖北宜昌境内出现的10例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超级单体风暴生成的环境条件和回波结构。结果表明:产生冰雹的湿层相对浅薄,产生强降水的湿层较深厚。使用雷暴发生前地面温度和露点进行订正后的CAPE值可判断午后是否有冰雹发生:若订正后CAPE值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值超过1000J.kg-1以上,则出现冰雹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则小。0—6km中等到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超级单体风暴生成和发展,垂直风切变越大,越有利出现极端大风。若超级单体风暴高度的特征值和特征底有迅速下降迹象,则未来0.5h内很可能出现8级以上大风。超级单体风暴中正负速度对的切变值越大,风力越大,风灾越明显。超级单体风暴反射率因子的低层或表现为钩状、或向着入流方向突起、或密实块状等回波特征,中高层有强度达55dBz的强回波。超级单体风暴中,中气旋大多从逆风区或切变区中发展而来,且其在垂直气流结构上表现为低层气旋式辐合,中层辐合逐渐增强,为气旋式旋转,有时出现气旋式旋转与反气旋式旋转共存的双涡结构,至高层,则转为反气旋,表现为辐散。VIL密度(DVIL)对大冰雹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当DVIL≥3.5g.m-3时,出现直径超过2cm的大冰雹的可能性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单体风暴 雷达回波特征 环境条件
下载PDF
一次冰雹云天气过程不同波段雷达回波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水 邹书平 +2 位作者 曾勇 杨亭 杨哲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第2期66-70,共5页
选取一次降雹天气过程,采用贵阳C波段雷达和移动X波段雷达数据,通过分析两部雷达回波强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波动等特征参量,以验证在复杂山地环境下,移动X波段天气雷达对冰雹云天气过程的探测效果。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冰雹云 回波特征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欣 王咏青 +1 位作者 胡志群 周玉淑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1-625,共15页
利用青藏高原第三次科学实验的C波段双偏振雷达(C-POL)的观测资料、ERA-Interim 0.125°(纬度)×0.125°(经度)气象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探空资料,对2014年7月30日午后发生在西藏那曲地区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诊... 利用青藏高原第三次科学实验的C波段双偏振雷达(C-POL)的观测资料、ERA-Interim 0.125°(纬度)×0.125°(经度)气象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探空资料,对2014年7月30日午后发生在西藏那曲地区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诊断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冰雹强对流过程发生在有切变线伴随的高原低涡东移过程中,低涡尾部前倾的切变线为这次冰雹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水汽条件。2)强对流天气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从孟加拉湾、印度及尼泊尔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水汽,强对流发生前水汽输送显著增加,低层水汽集中在400 hPa以下,有明显的辐合及垂直输送。3)那曲400 hPa以下为假相当位温随高度递减区,也是水平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的重合区,有明显的对流不稳定能量集聚及动力抬升条件。4)雷达回波图上可看到,此次强对流天气主要由局地新生的多个中γ尺度孤立对流单体造成,其移动路径与切变线前西南气流一致。大部分单体水平尺度不大,生命史短,但仍有部分单体强度大,生命史较长。局地气流辐合扰动会导致新的单体产生,单体的发生、发展及维持离不开低层气流辐合提供的动力条件。5)在距离高度显示图上表现出了弱单体雹云特征,雹云云顶伸展至16 km,高于夏季平原地区普遍对流云高度,但未突破对流层顶,0℃层远低于平原地区,为深厚强对流降水;强降水中心位于云团下部,即有降雹也有降水,降雹以霰粒为主;垂直方向存在强烈的入流和上升气流,悬挂回波出现在入流上升气流之上,中层辐合区的气流下沉区对应降雹区;中层辐合区与上层的高空辐散区配合导致对流风暴的垂直增长和强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雹强对流天气 对流单体 雷达回波特征
下载PDF
“威马逊”台前飑线天气背景成因和雷达预警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维亮 黄荣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4期82-87,共6页
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威马逊"台前飑线的天气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区域大气层结不稳定,广西东南部有中层干区和较强垂直风切变是该区域台前飑线发生和雷暴大风多发的主要天气... 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威马逊"台前飑线的天气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区域大气层结不稳定,广西东南部有中层干区和较强垂直风切变是该区域台前飑线发生和雷暴大风多发的主要天气背景成因。"威马逊"台前飑线由三段短弓形回波组成,东部弓形回波具有较典型的雷暴大风回波特征。以空间适用性和时间提前量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对比,发现反射率核心下降的实用性和预警效果最好,其次为中层径向辐合和地面辐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台前飑线 天气背景成因 多普勒雷达 雷暴大风 回波特征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自动判别雷达异常产品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楠 裴翀 +3 位作者 刘传才 周薇 张乐坚 李巍 《气象科技》 2013年第6期993-997,共5页
对雷达产品的实时监控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运行监控实时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实现自动化识别雷达异常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论述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自动识别雷达异常产品,详细介绍系统实现模型及雷达数据异... 对雷达产品的实时监控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运行监控实时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实现自动化识别雷达异常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论述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自动识别雷达异常产品,详细介绍系统实现模型及雷达数据异常自动识别算法,其中主要阐述了特征提取、迭代学习器等相关内容。通过对检测出的雷达产品异常产品分析表明,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雷达产品异常自动识别系统可以高效的、实时的检测出异常雷达产品,便于技术人员快速发现雷达异常并及时修复,也可作为雷达维修或雷达升级改造的依据,提高雷达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异常回波 特征提取 迭代学习器
下载PDF
一次短时强对流天气的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於慧玲 杨宇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第3期83-88,共6页
对2016年8月27日芒市地区产生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对流单体和飑线系统汇合加强影响下产生的短时强对流天气,RCS剖面对流高度能直观反应出单点强对流的发展情况;飑线生成、发展壮大过程中... 对2016年8月27日芒市地区产生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对流单体和飑线系统汇合加强影响下产生的短时强对流天气,RCS剖面对流高度能直观反应出单点强对流的发展情况;飑线生成、发展壮大过程中,飑线产生的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天气是逐步加强的,而飑线系统与强对流风暴合并短时内导致雷暴天气加强和降雨量增大;飑线衰弱过程与雷达二次产品SS中的最大反射率所在位置高度的递减规律趋势符合,是飑线系统减弱的预报指标。这次强对流过程从天气形势上未做出准确预报,希望从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分析中得出的预报特征能帮助今后提前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对流 多普勒天气雷达 回波特征 风暴结构产品(SS)
下载PDF
广东龙卷时空分布及其母体风暴雷达观测特征
14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3 位作者 白兰强 植江玲 张晶晶 李兆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4-817,共14页
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广东卷(1959—2000年)、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2002—2022年)和近年来广东龙卷现场灾调记录等历史数据、常规观测、ERA5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以及广东多普勒天气雷达(2006—2022年)等资料,分析1961—2022年广东龙... 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广东卷(1959—2000年)、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2002—2022年)和近年来广东龙卷现场灾调记录等历史数据、常规观测、ERA5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以及广东多普勒天气雷达(2006—2022年)等资料,分析1961—2022年广东龙卷的时空分布、天气背景和2006以来的龙卷对流风暴形态等气候统计特征。结果表明:近62年广东共有225个龙卷记录。其中,在多源观测资料较齐备的2006年以来,龙卷年均发生约6个,近50%发生在热带气旋影响天气背景下,40%为西风带系统龙卷,还有约10%为热带扰动龙卷,但龙卷数量逐年波动很大,最高达17个(2008年),部分年份仅1个或无记录。广东龙卷主要发生在4—9月,4—6月主要为西风带系统龙卷,7—9月主要为热带气旋和热带扰动龙卷;约85%的龙卷发生于06—20时,14—18时为最高发时段(占比近40%)。龙卷最频发于珠三角、雷州半岛和潮汕平原一带,北部山区极少。其中,佛山、湛江和广州是广东龙卷最高发的3个城市。广东产生龙卷的对流形态中,约54%带状对流系统,为热带气旋和热带扰动龙卷母体风暴,其风暴结构呈现出低质心的特点;约36%多单体风暴系统,多数为西风带龙卷母体风暴;与美国龙卷易产生于孤立单体和准线状对流系统不同,广东产生龙卷的孤立对流单体和准线性对流系统相对频率很低,均仅约为5%,主要为西风带龙卷母体风暴,其风暴结构往往呈现出高质心的特点。超过90%的龙卷中尺度母体风暴具有低层中气旋,但仅约47%伴随低层龙卷涡旋特征(TVS)。强龙卷通常伴随着旋转速度超过20 m·s^(-1)的低层中气旋、超过40 m·s^(-1)的TVS速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时空分布 环流型 风暴形态 雷达观测特征 广东
下载PDF
面向钻孔救援的UWB雷达回波信息处理关键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学召 丁文 +3 位作者 蔡国斌 黄渊 寇智哲 周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9-225,共7页
钻孔救援技术作为一种生命通道快速构建的新型救援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UWB雷达可基于钻孔实现非视条件下的人员生命信息探测,但UWB雷达回波易受井下环境噪声、背景杂波和探测目标运动状态影响,难以从中获得有效的被困人员生命信息。对... 钻孔救援技术作为一种生命通道快速构建的新型救援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UWB雷达可基于钻孔实现非视条件下的人员生命信息探测,但UWB雷达回波易受井下环境噪声、背景杂波和探测目标运动状态影响,难以从中获得有效的被困人员生命信息。对基于钻孔救援的UWB雷达回波信息处理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从杂波滤除方法、算法和模型3个方面对杂波的滤除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从时域/频域分析方法、时频分析方法、数字处理技术和其他处理方式4个方面对有效特征提取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得出当前在钻孔救援中UWB雷达回波信息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杂波滤除技术和滤除种类比较单一且缺乏滤波后信息验证、缺乏多类型的微多普勒特征提取、矿井灾害环境下UWB雷达回波信息处理研究较少、现有信息处理设备不能满足矿山钻孔救援需求。提出UWB雷达回波信息处理在钻孔救援中的发展趋势:(1)结合时频分析方法和多域处理进行杂波滤除研究;(2)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于钻孔救援的UWB雷达回波成分,并与地面环境对比;(3)运用ICA算法提取多种微多普勒特征,利用同步挤压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运动特征,基于互相关的联合多距离门信号的体征提取算法加强心跳信号提取;(4)研发融合多领域技术设备满足钻孔救援需求,扩充井下回波数据训练集,建立深度自学习的有效特征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救援技术 UWB雷达回波 信息处理 杂波滤除 有效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特征的防空雷达目标分类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秋生 谢维信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5-409,共5页
在介绍常规雷达飞机目标回波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重分形测度分析手段,分析了常规雷达飞机目标回波的多重分形特性及其多重分形特征的提取方法,并从模式分类的角度,提出了利用多重分形特征对喷气式飞机、螺旋桨飞机和直升机等三类飞... 在介绍常规雷达飞机目标回波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重分形测度分析手段,分析了常规雷达飞机目标回波的多重分形特性及其多重分形特征的提取方法,并从模式分类的角度,提出了利用多重分形特征对喷气式飞机、螺旋桨飞机和直升机等三类飞机目标进行分类的方法。实验表明,上述三类飞机的目标回波数据具有显著不同的多重分形特征,所定义的多重分形特征参数可以作为飞机目标分类和识别的有效特征,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辨雷达 目标分类 回波调制 多重分形 特征提取
下载PDF
高分辨雷达目标回波信号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路稳 周沫 +2 位作者 曾浩 察豪 张润哲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96-1400,共5页
对高频区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多散射中心的高分辨雷达目标回波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线性调频信号进行模拟,生成目标的回波数据,同时给出了脉冲体制雷达数据采集和存储方法的模型。为验证回波模型的有效性,对仿真的回波... 对高频区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多散射中心的高分辨雷达目标回波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线性调频信号进行模拟,生成目标的回波数据,同时给出了脉冲体制雷达数据采集和存储方法的模型。为验证回波模型的有效性,对仿真的回波数据分别进行脉冲压缩和多普勒处理,处理结果正确反映出目标特征,表明模型可行有效。研究结果可为目标特征提取、目标识别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雷达 回波模型 多散射中心 脉冲压缩 多普勒处理 目标特征提取
下载PDF
宁夏平原极值暴雨遥感资料中小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穆建华 胡文东 +3 位作者 杨侃 陶林科 王敏 陆耀辉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80-387,共8页
利用卫星、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闪电定位等遥感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2012-07-29夜间宁夏平原大暴雨过程的中小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200 hPa 急流、500 hPa 短波槽、700 hPa低涡、850 hPa辐合切... 利用卫星、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闪电定位等遥感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2012-07-29夜间宁夏平原大暴雨过程的中小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200 hPa 急流、500 hPa 短波槽、700 hPa低涡、850 hPa辐合切变,宁夏上游地区中低层存在一明显的辐合带、高湿区和多低值系统;卫星云图上中尺度对流云团快速发展并东移影响宁夏造成暴雨,强降水阶段云团平均亮度温度达220 K,最低亮度温度达210 K,亮度温度低于220 K的云团面积达到20000 km2;闪电时空分布特征与强降水高度一致,表明中小尺度强对流是造成暴雨的主要原因;雷达反射率图上多个强对流单体先后影响,出现明显“列车效应”,单体基本反射率和组合反射率在分别达到40-60,50-60 dBz,40 dBz的强回波高度突破了0℃层高度,同时3 km高度还存在大于50 dBz的强反射率因子核心;强降水阶段,径向速度图上伴有多个“逆风区”和风速辐合区,垂直方向径向速度正负相间分布;雷达回波顶高度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在强降水阶段分别达到8-11 km和10-30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极值暴雨 闪电活动 回波“列车效应” 降水云团 雷达回波特征
下载PDF
基于FCM聚类算法的雹云识别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小亭 蒲越 李国东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0-84,共5页
冰雹是气象的主要灾害之一.冰雹云的发生发展具有突发性,移动迅速,生命史短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工预报冰雹非常困难.本文利用FCM聚类算法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雹云反射率图像相结合.首先将冰雹反射率图像由RGB转换到灰度空间... 冰雹是气象的主要灾害之一.冰雹云的发生发展具有突发性,移动迅速,生命史短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工预报冰雹非常困难.本文利用FCM聚类算法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雹云反射率图像相结合.首先将冰雹反射率图像由RGB转换到灰度空间,然后计算各强度的面积所占比例,根据冰雹图像的测度特征,计算得到各强度均值、方差、偏度和峰度,根据这四项指标作为FCM聚类算法样本数据库.利用此聚类算法对已有样本进行测试,检验结果表明:FCM聚类算法能够较好的识别降雹和非降雹,判别误差较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M聚类算法 雷达回波反射率 特征提取
下载PDF
相干转发干扰对低分辨率雷达回波特征的影响
20
作者 孟维泽 田润坤 +2 位作者 张静克 邢世其 申绪涧 《舰船电子对抗》 2023年第6期28-34,共7页
当前雷达领域的研究愈发深入,提出了大量新型雷达的概念,雷达的分辨率也随着发展得到提高。针对这些新型雷达,电子对抗专家们提出多种新型干扰技术。其中,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的相干转发干扰由于易于实现且能获得雷达系统的增益而得到广... 当前雷达领域的研究愈发深入,提出了大量新型雷达的概念,雷达的分辨率也随着发展得到提高。针对这些新型雷达,电子对抗专家们提出多种新型干扰技术。其中,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的相干转发干扰由于易于实现且能获得雷达系统的增益而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干扰与雷达双方都向更新型的体制演进的同时,却忽略了低分辨率雷达仍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列装的现实。较为新型的相干转发干扰样式对低分辨率雷达的影响尚未见有详细的分析。采用信号级仿真的方式,针对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的低分辨率雷达,分析了相干转发干扰对回波特征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灵巧噪声干扰、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多普勒微调干扰这3种代表性相干转发干扰样式对低分辨率雷达回波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低分辨率雷达 相干干扰 回波模拟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