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核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永山 陆承平 +1 位作者 周宗安 薛家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77-1681,共5页
为了检验大肠杆菌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将34只清洁兔随机分成3组:单用免疫佐剂对照组(8只)、单用重组VP60组(8只)和重组VP60加免疫佐剂组(18只),分别经皮下注射,VP60的免疫剂量为每只每次400μg,... 为了检验大肠杆菌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将34只清洁兔随机分成3组:单用免疫佐剂对照组(8只)、单用重组VP60组(8只)和重组VP60加免疫佐剂组(18只),分别经皮下注射,VP60的免疫剂量为每只每次400μg,免疫2次,间隔7d。在第2次免疫7d后,VP60加免疫佐剂组的兔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单用VP60免疫组(ELISA1∶64000对比1∶4000/HI1∶128对比1∶16),表明免疫佐剂可明显加速重组VP60诱导抗体产生的进程,用RHDVNJ85强毒攻击,免疫佐剂对照组与单用VP60免疫组的实验兔均全部死亡(8/8和8/8),VP60加免疫佐剂组均全部存活,保护率为100%(18/18)。用RHDV血凝试验(HA)检测,死亡兔的肝脏组织液HA效价大于1∶512,而存活兔的肝脏组织液HA效价小于1∶2,肝脏组织触(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证明病死兔系RHDV感染所致。用RHD重组亚单位疫苗在养兔场进行800只兔的田间免疫试验,安全有效,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重组菌进行冻存、复苏、培养、诱导表达和质粒酶切分析,证明VP60基因在宿主菌内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 出血症病毒 重组衣壳蛋白 免疫保护力 出血症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波 魏后军 +5 位作者 王芳 范志宇 徐鹏 徐为中 薛家宾 何孔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2-1446,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兔群鼻拭子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RT-PCR方法,研究健康免疫兔群是否存在携带RHDV现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RHDVvp6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591bp。结果表明该方法...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兔群鼻拭子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RT-PCR方法,研究健康免疫兔群是否存在携带RHDV现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RHDVvp6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591bp。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出最小RNA浓度为2.40ng·μL-1,敏感性为血凝试验(HA)的8×103倍。通过对自5个省采集的168份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22份,阳性率为13.09%。试验表明:RT-PCR方法能快速、敏感地从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中检出RHDV,提示健康免疫兔群存在携带RHDV的现象,该方法适合临床进行大规模病原学检测和兔群携带病毒的调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RT-PCR 鼻拭子 病毒携带
下载PDF
百脉根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VP60基因的转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广立 李传山 +2 位作者 陈明利 张忠品 郭蔼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93-600,共8页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整激素种类与浓度等培养条件,按正交试验设计的原则,建立了百脉根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2,4-D2.0mg/L+KT2.0mg/L培养基可高效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MS+6-BA1.0mg/L+NAA0.1mg/L培养基可高效诱导芽的分化,MS+NAA...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整激素种类与浓度等培养条件,按正交试验设计的原则,建立了百脉根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2,4-D2.0mg/L+KT2.0mg/L培养基可高效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MS+6-BA1.0mg/L+NAA0.1mg/L培养基可高效诱导芽的分化,MS+NAA0.1mg/L培养基可快速诱导根的生成,形成再生植株。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VP60-pBI121,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对百脉根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百脉根快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农杆菌LBA4404为介导菌株、以下胚轴为外植体,预培养3d,在OD600为0.6的菌夜中浸染20min,共培养3d,以及300mg/L羧苄青霉素脱菌浓度和50mg/L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最佳转化条件。为利用百脉根生产动物口服型疫苗建立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Lotus comiculatus Linn) 高频再生体系 兔出血症病毒(rhdv) 转化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JL株分离鉴定及VP60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金明兰 侯继波 +4 位作者 郑其升 鲁会军 韩松 南文龙 金宁一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3-838,共6页
采用血凝试验、电镜观察、RT-PCR方法分离鉴定了1株JL株兔出血症病毒(RHDV),扩增衣壳蛋白VP60基因,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后测序。结果显示,VP60基因全长1 740bp,编码580个氨基酸;JL株与其他RHDV分离株比较,核苷酸... 采用血凝试验、电镜观察、RT-PCR方法分离鉴定了1株JL株兔出血症病毒(RHDV),扩增衣壳蛋白VP60基因,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后测序。结果显示,VP60基因全长1 740bp,编码580个氨基酸;JL株与其他RHDV分离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3.7%~99.2%,氨基酸同源性在97.3%~99.5%,在VP60 6个区中,A、B、D、F是稳定区,氨基酸变异多发生在衣壳蛋白C、E区,表明毒株具有高度保守性;将JL株与国内外标准株蛋白氨基酸变异及其亲水性、柔性区、抗原区和表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预测RHDV VP60细胞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分离鉴定 VP60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兔出血症病毒NJ85株衣壳蛋白变异性分析及立体结构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永山 陆承平 周宗安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3年第6期557-562,T002,共7页
用分子克隆技术从兔出血症病毒(RHDV)中国早期流行株NJ85中成功克隆出v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基因长度为1740nt,编码579aa。利用GenBank数据库,NJ85与WX84、TP二个RHDV中国毒株vp60基因DNA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7%和97.2%,氨基酸序列... 用分子克隆技术从兔出血症病毒(RHDV)中国早期流行株NJ85中成功克隆出v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基因长度为1740nt,编码579aa。利用GenBank数据库,NJ85与WX84、TP二个RHDV中国毒株vp60基因DNA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7%和97.2%,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1%和98.6%,与其他国家16个毒株的vp60基因DNA序列的同源性在83.7%~97.0%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0.5%~99.0%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进一步分析vp60基因的六个分区,A、B、D、F四个区变异率较低,C、E二个区变异率较高。在遗传进化上,历年来的RHDV毒株在氨基酸水平上分析可分为三个支谱系,在核苷酸水平上趋向四个支谱系,谱系没有呈现地域或时间特征。三个中国毒株分布在二个不同的支谱系中。与RHDV同为兔病毒属的欧洲野兔综合征病毒(EBHSV)组成了另一个谱系。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NJ85 VP60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和二级结构,根据同源模型预测分析了三级结构。NJ85 VP60的二级结构以β片层为主,三级结构稳定。病毒衣壳表面有32个杯状凹陷,由90个二聚体组成,二聚体由VP60单体以A/B5和C/C2两种方式构成,单体在二聚体中的构象有A、B、C三种形式。单体含有S、P两个结构域,两者通过柔性绞链连接,P结构域由VP60的C端部分形成,P分为P1和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欧洲野兔综合征病毒 衣壳蛋白基因 结构预测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免出血症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学楼 孙松柏 +5 位作者 王汉中 罗经 黄文林 吴晰莹 刘虹 王学兰 《病毒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免出血症病毒无锡株A_2R—3的完整病毒颗粒呈球形,廿面体等轴对称、无囊膜、其直径约为33—37nm。空心病毒粒子亦可看到,其核心直径为21—25nm。病毒衣壳包裹在颗粒的最外层,由紧密连结的子粒所组成,子粒排列规则,呈管状结构。其长度约... 免出血症病毒无锡株A_2R—3的完整病毒颗粒呈球形,廿面体等轴对称、无囊膜、其直径约为33—37nm。空心病毒粒子亦可看到,其核心直径为21—25nm。病毒衣壳包裹在颗粒的最外层,由紧密连结的子粒所组成,子粒排列规则,呈管状结构。其长度约为5—6nm,中心孔径为2—3nm。廿面体对称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由6个子粒所构成,即每条边上排列3个子粒。据此推算出病毒衣壳的子粒总数为42,分负数为4,三角形面数为80,结构单位数为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形态 结构
原文传递
兔出血症病毒与兔出血症病毒2型复合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泽晓 赵希仑 +6 位作者 李岩 姚学萍 王印 刘亚东 蒙正群 耿毅 白瑜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16,共7页
为建立用于兔出血症病毒(RHDV)与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鉴别诊断的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设计合成6对特异性引物和10条搭桥引物,采用RT-PCR和搭桥PCR技术分别获取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中保守区片段,... 为建立用于兔出血症病毒(RHDV)与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鉴别诊断的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设计合成6对特异性引物和10条搭桥引物,采用RT-PCR和搭桥PCR技术分别获取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中保守区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 MD-19T-RHDV2、p MD-19T-RHDV441和p MD-19T-RHDV294,并以其为模板,经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人工感染RHDV样品和临床样品的应用,对RHDV与RHDV2的复合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建立的RHDV与RHDV2复合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分别扩增出RHDV和RHDV2的VP60保守区基因片段大小为294 bp和435 bp,RHDV与RHDV2的检测限度分别为160和230个拷贝的靶基因片段,而p GM-T-EBHSV(已构建)、兔巴氏杆菌、兔源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等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感染样品的RHDV检出率为100%(5/5),30份临床检样RHDV和RHDV2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兔出血症病毒2型 RT-PCR 搭桥PCR
原文传递
经典RHDV与RHDV2对家兔致病性和组织嗜性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肖璐 于吉锋 +11 位作者 谢晶 曹冶 叶勇刚 李兴玉 吴学婧 毛从剑 潘梦 叶健强 林毅 魏勇 杨竣雁 康润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6-112,118,143,144,共10页
为了比较经典兔出血症病毒(RHDV)与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对家兔的致病性与组织嗜性差异,试验将15只45~50日龄家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经典RHDV攻毒组、RHDV2攻毒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经典RHDV攻毒组和RHDV2攻毒组每只家兔分别皮下注射含... 为了比较经典兔出血症病毒(RHDV)与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对家兔的致病性与组织嗜性差异,试验将15只45~50日龄家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经典RHDV攻毒组、RHDV2攻毒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经典RHDV攻毒组和RHDV2攻毒组每只家兔分别皮下注射含2×10^(8)copies/μL经典RHDV和RHDV2的病毒悬液1 mL,对照组每只家兔皮下注射PBS 1 mL,持续观察并记录每组的精神状态、体重变化、采食情况、运动状况和死亡情况,并于攻毒36 h后处死并剖检各组未死亡家兔。无菌采集各组肝脏、肺脏、脾脏、肾脏、心脏、脑、胃、肠、蚓突、圆小囊进行石蜡切片制作、H.E.染色和组织病变观察。各组无菌多点位采集等量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提取病毒RNA反转录成c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病毒载量。结果表明:攻毒后第6~10小时,经典RHDV攻毒组和RHDV2攻毒组均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静卧、嗜睡、反应迟钝、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经典RHDV攻毒组于攻毒后第24~25小时死亡3只,死亡率为60%(3/5);RHDV2攻毒组于攻毒后第8~21小时全部死亡,死亡率达100%(5/5);对照组5只家兔均存活且无异常表现。剖检可见经典RHDV攻毒组和RHDV2攻毒组气管环状出血,且RHDV2攻毒组气管中出现大量泡沫;经典RHDV攻毒组和RHDV2攻毒组肝脏质脆、肿大、出血,肺脏严重出血,心脏有明显出血点,脾脏明显肿大,经典RHDV攻毒组的组织匀浆中仅检出经典RHDV,RHDV2攻毒组的组织匀浆中仅检出RHDV2。经典RHDV攻毒组和RHDV2攻毒组的组织切片中可见多组织器官变性、坏死、扩张或淤血,其中RHDV2攻毒组肝脏和脾脏的损伤程度大于经典RHDV攻毒组;而蚓突、圆小囊和脑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对照组所有组织器官均未见明显病变与异常。经典RHDV攻毒组内脏病毒载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和心脏;RHDV2攻毒组内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瘟 兔出血症病毒(rhdv) 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 致病性 组织嗜性
原文传递
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在昆虫细胞中形成病毒样颗粒及其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怀然 刘家森 +3 位作者 胡迎东 陈洪岩 单安山 曲连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448-454,F0003,共8页
目的将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全长基因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验证重组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的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探讨VLPs作为检测抗原及亚单位疫苗的潜力。方法用Bac-to-Bac系统体外表达RHDVVP60全长基因。以免疫荧光及... 目的将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全长基因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验证重组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的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探讨VLPs作为检测抗原及亚单位疫苗的潜力。方法用Bac-to-Bac系统体外表达RHDVVP60全长基因。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及确定蛋白最佳表达条件;免疫电镜观察VLPs形态,并对VLPs的血凝性、免疫原性进行检测。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68KDa,在免疫荧光、琼脂扩散、ELISA试验中均与RHD多克隆抗血清特异性反应;接种重组病毒的Sf9细胞裂解液在电镜下可观察到与RHDV形态相似的VLPs;该VLPs可凝集人“O”、“B”型红细胞,凝集可被RHD多克隆抗血清所抑制;含VLPs的Sf9细胞裂解液可不经纯化用作间接ELISA抗原,所建立的ELISA方法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相比,特异性良好,敏感性、检出率稍低;将含VLPs的细胞裂解液加氟氏佐剂免疫兔,HI效价可达1∶40,可经受致死量病毒攻击。结论RHDV-VLPs的获得及其良好的免疫原性,为RHD血清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亚单位疫苗研制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在转移载体及RHDV受体方面研究亦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基因 VP60 昆虫细胞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兔出血症病毒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智锋 杜念兴 徐为燕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4-337,共4页
应用建立的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兔疫吸附试验(McAb-ELISA),检测了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RHDV)DJRK细胞毒、肝毒的兔以及自然感染RHDV的兔的组织样品。结果表明,感染死亡兔的肝、脾、肾、骨髓样品病毒抗原的... 应用建立的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兔疫吸附试验(McAb-ELISA),检测了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RHDV)DJRK细胞毒、肝毒的兔以及自然感染RHDV的兔的组织样品。结果表明,感染死亡兔的肝、脾、肾、骨髓样品病毒抗原的检出率为100%,淋巴结和肌肉的检出率分别为97.5%和79.5%。McAb-ELISA能检出肌肉中血凝试验不能检出的RHDV抗原。此外,还用McAb-ELISA检测了肝毒人工感染兔血中RHDV的动态,并对10份兔出血症脏器灭活苗的效价作了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检测 McAb-ELISA方法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镇江株的分离鉴定及VP60蛋白活性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慧 于雪 +5 位作者 孙培娇 王艳 刘吉山 王玉茂 沈志强 肖跃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45-3554,共10页
试验旨在分离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镇江株,分析其遗传进化变异,并表达具有良好活性的重组VP60蛋白。通过排除细菌感染、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检测、动物攻毒试验与病毒传代、LD50测定等方法,自江苏省... 试验旨在分离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镇江株,分析其遗传进化变异,并表达具有良好活性的重组VP60蛋白。通过排除细菌感染、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检测、动物攻毒试验与病毒传代、LD50测定等方法,自江苏省镇江市某兔场发病死亡动物肝脏组织样品中分离病原并鉴定;RT-PCR方法获得VP60基因,通过分析VP60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研究其遗传进化;将VP60基因与pCold-Sumo载体连接,构建低温诱导、融合Sumo标签原核表达载体,15℃、IPTG诱导表达重组VP60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反应原性鉴定。结果显示,分离鉴定获得RHDV ZJ2015毒株,该毒株能凝集人"O"型红血球,HA效价为11log2,其血凝性能被RHDV(AV33)抗血清抑制,该毒株的LD50为10-6.38/mL,具有较强的毒力;RT-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 740bp的特异性条带,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属于RHDV1抗原遗传变异株(RHDVa),与RHDV1和RHDV2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4%~97.6%和81.1%~81.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8%~98.3%和87.4%~87.6%。构建的低温原核融合表达质粒pCold-VP60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成功表达,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分子质量74ku处有特异性表达蛋白条带,且与抗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说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开展兔病毒性出血症流行病学研究、开发新型重组疫苗与诊断试剂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rhdv)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 低温诱导表达 活性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位点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智锋 杜念兴 徐为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8-72,共5页
通过ELISA迭加试验对6株抗兔出血症病毒(RH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分析。抗体反应增值结果表明,6株单抗分别针对3类不同的抗原决定簇。CG4-1、CH3-1和AA8-1针对病毒结构多肽上的同一... 通过ELISA迭加试验对6株抗兔出血症病毒(RH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分析。抗体反应增值结果表明,6株单抗分别针对3类不同的抗原决定簇。CG4-1、CH3-1和AA8-1针对病毒结构多肽上的同一决定簇,CF2-1和RM-17针对另一决定簇,而RM-14针对第3种决定簇;其识别表位可能与AA8-1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症病毒 单克隆抗体 抗原识别位点 ELISA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YL株衣壳蛋白VP60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传山 任力刚 +2 位作者 李维英 杨增岐 郭蔼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28,共5页
为了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应用RT-PCR方法从兔出血症病毒(RHDV)西北分离株YL中克隆出了衣壳蛋白VP60基因并测序,结果显示,YL株VP60基因全长1740 bp,GC含量为55.3%,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DQ530363),... 为了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应用RT-PCR方法从兔出血症病毒(RHDV)西北分离株YL中克隆出了衣壳蛋白VP60基因并测序,结果显示,YL株VP60基因全长1740 bp,GC含量为55.3%,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DQ530363),VP60基因与中国RHDV最早期分离株WX84的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8%。构建成功YL株VP6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VP60-pET32a,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1 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VP60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5 ku,其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39.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VP60融合蛋白可以和RHDV抗血清发生特异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兔出血症病毒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遗传变异和免疫学特征无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rhdv) 衣壳蛋白(VP60)基因 原核表达 WESTERN BLOT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波 李桂黎 +2 位作者 王印 姚学萍 杨泽晓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0-405,共6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严重威胁养兔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高效、敏感的检测RHDV的方法,试验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RHDV VP60基因中979 bp的保守序...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严重威胁养兔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高效、敏感的检测RHDV的方法,试验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RHDV VP60基因中979 bp的保守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 MD19-T载体中作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在扩增区域内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优化反应条件,并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检测到的模板的最低拷贝数为8.18×101copies,只能特异性扩增RHDV,pGM19-T-EBHSV、兔巴氏杆菌、兔沙门氏菌、兔大肠埃希菌和健康兔组织RNA的扩增均为阴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用此方法对人工感染家兔的内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能快速检测到不同脏器中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NA含量,可用于临床兔瘟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 VP60 SYBR 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N端B细胞表位缺失的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15
作者 刘维龙 胡波 +7 位作者 范志宇 魏后军 仇汝龙 宋艳华 陈萌萌 葛雷 熊富强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3,共6页
本研究将A3C单抗识别的VP60蛋白NTA区域作为识别标记,设计一系列编码VP60 NTA区域重叠多肽的基因序列并连接于pGEX-4T-1载体,确定A3C单抗识别的精确表位。然后构建重组质粒Bacmid-VP60△A3C,将Bacmid-VP60△A3C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 本研究将A3C单抗识别的VP60蛋白NTA区域作为识别标记,设计一系列编码VP60 NTA区域重叠多肽的基因序列并连接于pGEX-4T-1载体,确定A3C单抗识别的精确表位。然后构建重组质粒Bacmid-VP60△A3C,将Bacmid-VP60△A3C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ac-VP60△A3C。RT-PCR、HA、IFA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VP60△A3C在Sf9细胞中高效表达,电镜观察显示其形态和结构与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类似。将重组蛋白VP60△A3C以每只200μg免疫2月龄RHDV血清阴性的新西兰兔,免疫后14 d,以兔出血症病毒WF株攻毒新西兰兔。结果表明,免疫组无死亡,而对照组全部死亡。本研究结果为制备表位缺失的兔出血症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蛋白 B细胞表位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基因重组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及其标准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永山 陆承平 +1 位作者 周宗安 陈兴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5,239,共4页
以重组兔出血症病毒 (RHDV) VP6 0蛋白为抗原 ,建立了 RHDV抗体间接 EL ISA检测方法。优化的试验反应条件为 :重组 VP6 0的包被质量浓度为 1.0 mg/ L ,用 10 %牛血清封闭 ,以大肠杆菌提取物稀释被检血清以消除非特异性反应。将所建立的 ... 以重组兔出血症病毒 (RHDV) VP6 0蛋白为抗原 ,建立了 RHDV抗体间接 EL ISA检测方法。优化的试验反应条件为 :重组 VP6 0的包被质量浓度为 1.0 mg/ L ,用 10 %牛血清封闭 ,以大肠杆菌提取物稀释被检血清以消除非特异性反应。将所建立的 EL ISA与现行血凝抑制 (HI)试验比较发现 ,不同免疫状态的兔血清的 RHDV EL ISA抗体与 HI抗体均呈正相关。对 11个 RHD免疫兔场 1130份血清样品的抗体检测表明 ,各免疫兔群血清 RHDV抗体水平不完全一致 ,D值在 1.0 9~ 1.76之间 ,显著高于非免疫兔 (0 .0 5 )及 SPF兔 (0 .0 2 ) ,低于高免兔 (2 .34)。在此基础上 ,研制了RHDV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测定了其主要指标 ,制定了各成分的质量控制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抗原酶联免疫法 检测 出血症病毒 抗体 VP60重组蛋白 间接ELISA 试剂盒
下载PDF
检测兔出血症病毒荧光定量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行波 原东伟 +6 位作者 刘家森 郭冬春 姜骞 林欢 司昌德 崔玉东 曲连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1,共3页
为了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在实验动物兔和野兔中的发生情况并能更精确检测该病毒,试验采用建立的SYBR Green荧光定量方法对10只黑龙江省各单位送检的实验动物兔和5只哈尔滨郊县疑似病例的脏器样品... 为了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在实验动物兔和野兔中的发生情况并能更精确检测该病毒,试验采用建立的SYBR Green荧光定量方法对10只黑龙江省各单位送检的实验动物兔和5只哈尔滨郊县疑似病例的脏器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用于兔出血症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rhdv) VP60 REAL-TIME PCR 隐性感染
原文传递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次要结构蛋白(VP2)的表达和细胞内定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柳 刘光清 +4 位作者 倪征 余斌 云涛 华炯钢 李双茂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病毒蛋白VP2是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的一种次要结构蛋白。本文旨在构建VP2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进而利用它研究VP2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首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VP2融合蛋白,然后用纯化... 病毒蛋白VP2是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的一种次要结构蛋白。本文旨在构建VP2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进而利用它研究VP2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首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VP2融合蛋白,然后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VP2的抗血清。对制备的抗VP2抗血清进行特异性分析,再利用该抗体对转染pEGFP-VP2的BHK-21细胞进行检测,以研究VP2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pEGFP-VP2转染BHK-21细胞后,不仅VP2蛋白得到了成功表达,而且通过检测偶联的绿色荧光蛋白可判断出VP2蛋白主要分布于BHK-21细胞的细胞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VP2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内实现了表达,通过检测荧光蛋白,发现VP2主要在细胞质内表达并分布,为深入探讨VP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2 次要结构蛋白 细胞内定位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3
19
作者 缪秋红 李传峰 +2 位作者 陈宗艳 孟春春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3-79,共7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近年来,由于该病毒血凝性、抗原性的变异,病毒感染宿主增多,不仅对该病的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更造成了严...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近年来,由于该病毒血凝性、抗原性的变异,病毒感染宿主增多,不仅对该病的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该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编码的产物和功能,病毒的宿主和受体以及病毒变异等相关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该病毒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就RHDV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作一综述,希望能为深入了解该病毒,以及日后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遗传变异 分子基础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管夕柱 常星 +3 位作者 任慧英 邹玲 魏亚松 刘文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2期78-83,共6页
为确定临床家兔的死亡病因并对其病原进行研究分析,本试验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RT-PCR技术以及HA-HI试验对一起家兔的慢性死亡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为兔出血症病毒感染引起的兔瘟,然后设计引物对该病毒的唯一结构蛋白VP60衣壳蛋白... 为确定临床家兔的死亡病因并对其病原进行研究分析,本试验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RT-PCR技术以及HA-HI试验对一起家兔的慢性死亡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为兔出血症病毒感染引起的兔瘟,然后设计引物对该病毒的唯一结构蛋白VP60衣壳蛋白的全基因序列进行了RT-PCR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引起本次家兔死亡的兔出血症病毒的VP60长度与其他已知毒株一致,也是由1740个碱基组成,与已发表毒株的VP60的同源性达90%以上;在系统进化上与俄罗斯2009年的一个流行毒株同源性最高(98.1%)。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引起非典型兔瘟的兔出血症病毒仍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但病毒的结构蛋白也发生了一些小的变异,这些变异成为基因亚群划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衣壳蛋白 RT-PCR HA-HI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